满汉全席第一道菜是干果吗?
满汉全席第一道菜是白扒四宝。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据传是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原为康熙帝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提倡满汉一家。满汉全席上菜品至少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后来满汉全席成为大型豪华宴席的总称,菜品不断增添与更新,是中华美食之缩影。
满汉全席菜顺序?
满汉全席要吃三天,还有不同的讲究。亲藩宴,廷臣宴,千叟宴等等六宴。
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
满汉全席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为什么称之为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
顾名思义,是满族与汉族合集的特色菜。
满汉全席,起源于清朝,实为康熙皇帝66岁大寿的寿宴,其目的是为了化解当时满汉不和。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108种,菜式有咸,甜,荤,素用料精细。烧烤,火锅,涮锅乃满族特色。扒,炸,炒,熘,烧乃汉族特色。
满汉全席,属于中华瑰宝,也是中华菜文化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满汉全席?有多少菜?代表什么?
满汉全席是清朝时期宫廷盛宴
1、满汉全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
2、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
3、代表则是完美,齐全之意,因为天上有天罡星36和地煞星72。合起来正好是108星宿。
解决民族矛盾的菜?
“满汉全席”,这张史无前例的菜单在历史上起到了重大作用,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固了当时清朝的统治。满汉全席的出现是那个特殊时代所造就的,也成为了满清统治下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
满汉全席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满汉全席源于清代,恐怕是最容易的回答。但偏偏学者郑重其事、堂而皇之地说研究的结论是宋代,唐代,甚至有人说在汉代就出现了满汉全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这大概和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差不多的效果吧?
满汉全席到底出现在清代的哪一个时期呢?有人说在入关前,有人说在康熙年间,有人说在乾隆年间,但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这些说法恐怕都不甚准确。
满汉全席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满族人在入关前,皇太极时期就非常仰慕汉人的生活,就已“饮食服用,皆如华人”。但满族夺取政权,入关之后,一直在心中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吸取蒙古族入主中原不足百年的历史教训,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蒙古族人被汉族同化,骑射武功逐渐废弛,而终导覆灭。为避免重蹈覆辙,一定要严满汉之大防,比如满汉不通婚,比如食事。
顺治朝,典章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宫廷宴享仍采用满洲旧俗,“人酒一卮,肉一盘,汤饭各一盂。肉以佩刀自割”。
至康熙年间,制度建设才逐渐完备起来。康熙二十三年进行了宫廷食制改革,其中朝廷宴筵中“满席”之设即是一例。康熙朝本《大清会典》及《则例》记有帝国内廷和朝廷不同对象举办诸种宴享,明确地注为“满席、汉席、奠筵、诵经供品”四大类。自此确立了清代宫廷中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用餐对象中分别使用满席或者汉席的体例,一直沿用至清帝国的最后。如满席:“万寿圣节、元旦、朝贺、公主郡主成婚各燕皆四等席,燕朝鲜国进贡正副使、西藏达赖喇嘛、班陈额尔德尼贡使、除夕、赐下嫁外藩公主暨蒙古王公、台吉等馔筵皆用五等席,每席用熟鹅一……”;如汉席:“一等汉席:内馔鹅、鱼、鸡、鸭、猪肉等二十三碗,果实八碗,蒸肉三碗,蔬食四碗……”
也就是说,在清代的宫廷宴会中,并没有出现过合二为一的“满汉席”,更不用说“满汉全席”了。
宫廷礼制严苛,但官场宴享则随意得多。官场由最初的请汉人官员用汉席,请满族官员用满席的方式逐渐演变成满汉合一的“满汉席”,时在道光初年。
至于更为张大的宴式——“满汉全席”,最早出现的时间应不早于光绪初年。
“满汉全席”,作为传得很响的豪奢席面的延式名称,可谓无人不闻其名,更尤其为一些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然而,大概是由于已经发现的史录太少的缘故,许多研究者的视野一般尚局限在《随园食单》、《扬州画舫录》、《桐桥倚棹录》、《调鼎集》、《清稗类钞》等习见的几种文录中,而这些文录偏又根本没有提到“满汉全席”四字。那么,“满汉全席”四字究竟最早见于何处记载?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最早记有“满汉全席”四字,“倪末两家弟兄搭李实夫叔侄,六个人作东,请于老德来陪客。中饭吃大菜,夜饭满汉全席。”作者韩邦庆(1856-1894),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海上花列传》最早发表于壬辰(1892)二月创刊的文艺刊物《海上奇书》,每期发表两回,每回都有两篇颇为精美的插图。刊物原为半月刊,出刊第九期改为月刊,共初十五期,三十回。”而书中提及“满汉全席”是在第十八回,“大菜”详款在第十九回。两回文字先后载在《海上奇书》的九、十两期上。据上文推算,当在光绪十八年的年中,即6-7月间刊出的。而在光绪十六年何刚德钦差吉林时,仍无“满汉全席”的记载可为佐证。
由此可知,清代经历了满席、汉席并立——满汉席——满汉全席的发展变化过程,目前所见,最早的一条“满汉全席”的资料出现在光绪十八年。(ZN)
(限于篇幅,对满汉全席考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读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先生所著《满汉全席源流考述》一书,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