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满汉全席齐名的都是什么宴?
九白宴九白宴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丽人献茗:熬乳茶 乾果四品:芝麻南糖冰糖核桃五香杏仁菠萝软糖 蜜饯四品:蜜饯龙眼蜜饯莱阳梨蜜饯菱角蜜饯槟子 饽饽四品:糯米凉糕芸豆卷鸽子玻璃糕奶油菠萝冻 酱菜四品:北京辣菜香辣黄瓜条甜辣乾雪里蕻 前菜七品:松鹤延年芥茉鸭掌麻辣鹌鹑芝麻鱼腰果芹心油焖鲜蘑蜜汁蕃茄 膳汤一品:蛤什蟆汤 御菜一品:红烧麒麟面 热炒四品:鼓板龙蟹麻辣蹄筋乌龙吐珠三鲜龙凤球 饽饽二品:木犀糕玉面葫芦 御菜一品:金蟾玉鲍 热炒四品:山珍蕨菜盐煎肉香烹狍脊湖米茭白 饽饽二品:黄金角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五彩炒驼峰 热炒四品:野鸭桃仁丁爆炒鱿鱼箱子豆腐酥炸金糕 饽饽二品:大救驾莲花卷 烧烤二品:持炉珍珠鸡烤鹿脯 膳粥一品:莲子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洞庭碧螺春
满汉全席是什么意思?
“满汉全席” 是兴起于清代的一种大型宴席 , 是南北大菜结合而成的精华 ,也是中国宴席的集大成者 。“满汉全席” 的根在清宫 , 与清代皇帝的御膳有着很深的渊源 。
自努尔哈赤据有辽东后,开肇了“满汉通吃”的新食象,导致清初清宫光禄寺有了“满席、汉席、上席、中席”的国宴制度,从而形成了在宴膳上推行“满汉一体”的绥靖政策。
这种情势,延伸过康、雍二朝,至乾隆中叶衍生成官场的“满汉席”时,由于受乾隆的豪吃天下的影响,这种宴事也望风希旨,挥发出腐败气息。
只是当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这被认为是对汉族实行绥靖政策的成功,“满汉一体”的积极意义便被朝野认同,致使官场的“满汉席”大行其道。
可是,乾隆仗恃所谓“盛世”和国库富足,不仅助长了宫廷和官场的宴膳奢糜之风,大量消耗掉前朝积累的资财,也使官场的“满汉席”趋附御举,渐而褪化了它的积极意义,朝着竞尚豪侈、贿赂公行的方向转折。
清代“满汉全席”的确切形成时间, 众说不一 。但一般认为乾隆时已定型 。山东曲阜的孔府内宅, 前上房的室内 ,如今仍陈列着一套精美豪华的银质满汉全席餐具 。命名为 “满汉宴 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 。全套计404件 , 可上196道菜 。从记载上看 , 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与皇后同驾到曲阜祭孔时所赐 。与乾隆的女儿下嫁孔府有关 。可证“满汉全席”形成之时间 。
满汉全席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为什么称之为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
顾名思义,是满族与汉族合集的特色菜。
满汉全席,起源于清朝,实为康熙皇帝66岁大寿的寿宴,其目的是为了化解当时满汉不和。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108种,菜式有咸,甜,荤,素用料精细。烧烤,火锅,涮锅乃满族特色。扒,炸,炒,熘,烧乃汉族特色。
满汉全席,属于中华瑰宝,也是中华菜文化的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兴起什么时代?
满汉全席兴起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中华名宴。
清朝帝王真的每餐都是满汉全席吗,你怎么看?
汉全席在刚开始在清朝时是共有302到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变,再加上有些东西的失传,现存的满汉全席宴已经没有了一个固定的标准,甚至全国各地的满汉全席宴都不一样。 清朝康熙帝66岁大寿时,曾为汉、满两族特设3天6宴,提供300多款佳肴。民国后满汉全席分大满汉、小满汉,大满汉一般为108碟,小满汉为64碟。 满汉全席宴的来历 清朝康熙帝66岁大寿时,曾为汉、满两族特设3天6宴,提供300多款佳肴;相传清圣祖玄烨在皇宫内首尝,并御书“满汉全席”,使满汉全席名噪一时。当时满汉全席有宫内和宫外之别,宫内的满汉全席专供天子、皇叔、皇兄、皇太后、后妃等享用;近亲皇族子嗣、功臣(汉族只限二品以上官员和皇帝心腹)才有资格参加宫内朝廷的满汉全席。宫外满汉全席,常常是由满族一二品官员主持科考和地方会议,以满汉全席招待钦差大臣,入席时要按品次,佩戴朝珠,公服入席。 器具多用铜制,雕制巧究,餐中用粉彩万寿餐具,大件的瓷器仿照鸡、鸭、鱼、猪等造型,设有火家具(即火锅),上层放菜,下层以酒点火。载水家具则用锡制,分内外二层,内层放汤,外层放沸水,便于保温。 清室摆设满汉全席时,一般先吃满菜,再吃汉菜,其间需换桌面,谓之“翻台”。宾客进入席宴大厅先奏乐,坐下后先用点心,宾客到齐后,把四整鲜撤下来,行敬酒礼,大菜才会奉上,整个过程先后共换桌面四次,调换满、汉菜式,俗称“翻桌”。此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达官显贵一展奢华的象征。 民国后 满汉全席分大满汉、小满汉,大满汉一般为108碟,小满汉为64碟。早期菜式以山东菜较普遍,另有天津菜式。辗转流传到后,各地因应不同口味,材料、烹调方法,出现有不同演绎[来源请求]。 民国初年,满汉全席改为大汉筵席,不久又用八大、八小等筵席来代替,1930年代又改为八大件。 1977年11月2、3日,香港国宾酒楼(今联邦酒楼)受到日本TBS电视台的委托,以10万港元的价钱,制作一围整个共108道菜的满汉全席。酒楼动用了160多人,花了3个月才筹备完成。而这个过程则由人造卫星直播到日本。由于有些动物已经成为受保护动物,加上部份烹调技巧也已经失传,所以再制作一场如同清朝年代的满汉全席,几已不可能。 1983年,广州举办的“广州名菜评比展览会”上,所展出的满汉全席,分“玉堂宴”、“龙门宴”、“金花宴”、“鹿鸣宴”四个重要宴会,共128碟菜品,其中名菜64碟、名点28碟、果品28碟、跟菜5碟、单尾3碟。
民以食为天,满汉全席和九大碗是谁创立的?
从字面上理解满汉全席,是满族和汉族合作的一种菜品全席。满汉全席上的菜一般是108种。其中南菜54道,北菜54道。菜肴有荤有素。用料精细,取材广泛。满汉全席的创始人是张东官,满汉全席起源于清朝年代,也就是乾隆年代,满汉全席可以说是很多厨子的智慧结晶。满汉全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了满族与汉族菜的特点和风味儿。满汉全席原来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作的一种全席,可谓是中华菜系文化的魁宝和最高境界。再说说九大碗,九大碗是四川地区特色菜肴之一。主要是成都地区一些农村的风俗。主要表现在谁家结婚生孩子,盖房子需要宴请宾客所用,每逢新春佳节,在一些农村,都有很多宾客聚集在一起,分散坐在一张八仙桌上,一碗碗菜肴像流水一样端上桌,主要以蒸扣碗和腌腊为主。让客人们开怀畅饮,热闹非凡。这种九大碗在四川被人们还称为坝坝宴,流水席。所以传统的九个碗还是有讲究的。也是吃出了一种乡里风俗,吃出了宴饮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