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冬到了,有哪些传统习俗?冬天冷不冷,农谚怎么说的?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在古时候人们就把“立冬”当天的情况作为冬天冷暖的信号。今年冬天冷不冷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咋说的!
11月7日18点45分18秒,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节气。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天开始了。
立冬是天文,小雪、大雪是地象,标志着自然界从此进入了冬季。在二十四节气中一共有“四立”,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些都是天文,表示着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开始了。
《孝经纬》中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描述,“万物皆收藏”。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并收藏入库。不仅是作物,就连动物也已经藏了起来,准备冬眠了。总之一句话,到了冬季万物开始收藏和规避寒冷。
立冬是比较重要的节气,在古代是“四时八节”之一。四时八节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八个节。其中,四时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起点。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冬季是享受春、夏、秋三季辛勤劳动成果和休想生息的季节。
一、立冬有哪些传统习俗!现在人们对立冬节气已经很随意了,没有那么多讲究,向北方地区顶多也就吃点饺子,南方吃一些鸡鸭鱼肉之类的,就算过节了。但是,在古代立冬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和饮宴活动作为庆贺,叫作“迎冬”。因此,在古代立冬是冬天里的第一大节。
在《吕氏春秋.盂冬》中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
大意是说,每到立冬这天,天子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我们现在有了先进的计时和观测设备,很容易就能知道立冬在哪天。比如,今年立冬的交节时间是公历11月7日18点45分18秒,农历七月十四号。
但是,在古代没有我们这样的计时设备,会在皇宫里专门设立一个掌管历法祭祀的官吏。他们要每天观察星象、查星宿、勤谨计时。他们会在立冬的前三天,拟写好当年的立冬日期告诉天子。天子知道日期后,就要抓紧准备了,一点也不敢怠慢,提前三天就开始“沐浴斋戒”,也不能再喝酒和吃荤菜了,要每天“辰定昏省”和清除心中的不净。
天子这么做,就是为了到了立冬这天好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参加举行的迎冬活动。
在古代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人们辛苦劳作快一年了,粮食凉晒完毕入仓后,利用“立冬”这一天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到立冬这天北方地区的人们会吃饺子,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等俗语。其实,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每到节日都偏爱吃饺子。
往南一些地区对饺子就不那么偏爱了,像南京一些地区的人们有立冬“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的说法。还有,像潮汕人和福建泉州一带有立冬“冬补”的讲究,会熬汤炖肉,吃一些鸡鸭鱼肉等食物。
你看,在古代过节仪式感是很足的,讲究也很多,不像我们一到过节就宅在家里了,反而没啥意思了。
二、今年冬天冷不冷呢?看老祖宗农谚是咋说的!民间老话“立冬冷不冷,立冬早看天”,怎么看呢?其实,这些都是古人几千年经历风霜雨雪和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我们现在是用不上了,有了更科学的天气预报。但是,在古代这些可都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分享几句给大家,作为参考了解!
一、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暖这句农谚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当天天气晴朗,那么当年冬天可能会比较寒冷;如果立冬这天是个阴雨天气,那么当年冬天是个暖冬的概率比较大。
对于过去的农民来说,是害怕冬天不冷的。冬天不冷,土壤不能够封冻,会导致病害虫越冬滋生,造成来年庄稼减产。我们现在不怕了,有了农谚和肥料,还是能够预防病虫害,保证作物生长的。另外,冬天缓和,会造成越冬作物发生旺长,抗冻能力下降,发生冻害,造成减产。
二、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意思是说,如果立冬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当年的冬天也大概率是少雨的;如果,立冬这天阴天下雨,那么当年的冬天可能会是多雨的。
按现在来理解,就是“西风急流”会在南方形成,并发展成规模,然后随着气流一路往北和往东。而这个时候北方也随着立冬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冷,冷空气越来越强,当和南方来的暖空气相遇,交锋后就会出现降雨或降雪的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立冬节气这天没有阴雨天气形成,说明南方这个规模还不太强,就导致北方冷空气占据上风,使整个冬天变得干冷。像农谚“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北方冷空气占据上风,冬天的冰雪就会多,就会更冷。相反,南风作为主导,当年冬天的气温相对往年偏高,就会是个暖冬。
根据立冬判断冬天冷暖的农谚还有:“立冬无雨一冬干,立冬有雨冬雪寒”,“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晴养懒人,立冬雨无闲人”,“立冬月头,过年不出手;立冬月半,秋衣过年;立冬月尾,二月很寒”,“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等等。
写到最后:立冬节气到了,天气将变得越来越寒冷,也是我们享受辛苦一年劳动成果的时候,利用立冬这天给自己改善一下吧!你打算吃点什么呢?期待您的分享!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今天迎来立冬节气,你听说过“娇耳”的有趣传说吗?
谢谢邀请。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在陕西尤其是酸汤水饺特别受寻常百姓家欢迎。
以前的人立冬吃什么?
1、吃饺子: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在京津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有的还讲究吃“倭瓜”馅的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2、吃生葱: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3、吃甘蔗、炒香饭:在福建、潮汕,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能起到滋补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补冬”的食物之一。
4、吃羊肉:在宝岛台湾,立冬有吃肉进补的习俗。立冬当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自己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习俗:风俗习惯
1、祭祀: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2、补冬:谚语 “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3、酿黄酒: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在民间,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4、吃赤豆糯米饭:立冬之夜,还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舂“交冬糍”:立冬这一天,有的地方民间风俗有舂“交冬糍”,用来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6、冬泳: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24个节气冬天吃什么?
豆浆、蛋类、核桃、杏仁。
民间习俗:在古代社会,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民间会有吃饺子的习俗,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牛肉、白菜、栗子。
民间习俗:腌腊肉;吃糍粑(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
鲫鱼、海参、核桃。
民间习俗: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而老南京则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立冬吃啥传统食物 ?
随着立冬的到来,草木逐渐凋零,万物活动迈向休止的冬眠状态。自古以来都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能够补充元气,抵挡冬天的严寒。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立冬通常吃哪些传统食物呢立冬传统美食有麻油鸡、姜母鸭或者是四物、十全、当归等。首先,可以多喝滋补的汤水,或是炖一些简单的当归水。其次,也可在日常生活中的菜肴里添加羊肉等温补的红肉。
立冬传统美食杜仲四物鸡汤做法【食材】
老母鸡一只、当归四片
川芎四片、白芍适量
熟地1片、黄芩适量
枸杞适量、桂枝小包
杜仲二片、红枣6颗
盐适量
【制作步骤】
1.老母鸡清洁后备用,各项中药材必须先冲洗一下,因为都经过曝晒处理,怕有一些灰尘。
2.将药材放入半锅水中,除了枸杞以外,中小火烧开,加盖煮约十五分钟。
3.趁药材在煮时,把鸡油去除(相信我,你不会想吃太油),鸡油位于鸡屁股上方及脖子内部,都取下后可选择提炼鸡油或丢弃。
4.将处理好的全鸡,放入炖锅中,将枸杞放上去。
5.把煮好的四物汤倒入炖锅。
6.加入一杯米酒,外锅放入五杯水,盖上锅盖下去蒸,然后开始看电视听音乐加闲聊都可以。
7.跳起后打开,帮鸡翻一下身,再加入一杯米酒,外锅二杯水,再炖到跳起来焖十分钟即可。
8.上桌前可把红枣、枸杞放些到上面来较美观。
9.装碗食用,先把鸡腿吃掉。
另外如芝麻、桂圆、黑木耳等入菜或煲汤,不但有饱足感,更能养足饱满的精气神,迎接精神抖擞的冬天。
立冬该吃什么?
秋已逝,冬将至,清霜冷絮渐浓,叶黄枫丹犹在。11月7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冬时节。沈阳天气转寒,但是没以往那么寒冷,气温降低象征着冬季来临的节气,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沈阳人最喜欢的立冬美食 。
中国向来是以美食来过各种节气,全国各地是不一样的美食,比如北方地区是不论啥节都喜欢吃饺子,酸菜饺子、香菇饺子、鲅鱼饺子、香蒜饺子、驴肉饺子、三鲜饺子,东北老人说,如果立冬不吃饺子,冬天会把耳朵冻掉,不知道真假,反正只要是饺子我都喜欢吃。
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一元钱一个,白萝卜炖着吃比较好,青萝卜可以晒萝卜干,红萝卜可以做包子吃。
沈阳已经开启秋菜节啦,各种秋菜成为最热销的菜品。大白菜、大葱、萝卜、土豆、圆葱都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单品,比如说大白菜用来腌制酸菜或是做干白菜,更有辣白菜的美味哦。
冬季腌制几个大白菜,清爽可口,增加食欲,解腻解酒,它既是日常菜式,也可上宴席,深受沈阳人喜爱。
立冬后,也就会很快迎来漫长的三九天,人们往往会通过一冬天的食补来改善伙食,一方面是对于农民劳作近一年最好的犒赏;再一方面可以通过食补恢复体力,光吃萝卜白菜是不行的。我们有各种大炖菜啊!
白肉、血肠、酸菜,这三种食材搭配一起就是东北农家菜,白肉酸菜血肠,东北人喜欢炖菜,尤其是冬季的时候,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酸菜炖排骨,东北三大炖菜。
雪里蕻是一种腌制菜的原料,很多人喜欢吃雪里蕻炖豆腐。腌制各种秋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冬季是喝汤的好时节,鸭血粉丝的第一口先喝汤,啊要辣油啊,汤头鲜美,粉丝筋道有弹性,鸭汤里边肯定有“鸭肠、鸭血、鸭肝”之类的。俗话说好汤才有好味道,骨汤才是食神之选。
现在猪肚鸡这道客家名小吃火爆起来,阿林味道猪肚鸡现在已经成为一道热门的特色养生美食。首先品味靓汤,从入口鲜美、到喉回味和入胃舒暖的感觉,这汤头带着浓浓的奶白色,夹着一丝丝的金黄,胡椒味道浓郁,最后放入各种青菜菌菇等配菜,用来吸收鲜肉和肉味,汤味变得清甜,最后加入肉丸等肉类,这火锅汤底越喝越浓郁美味。
沈阳一年四季都喜欢吃烤肉,传统铁炉子烤肉和泥炉子烤肉,沈阳泥路烤肉更多一些。酸甜调料,麻酱调料,海鲜甜料、干料、孜然料,都是后来演变出来的。
转眼入冬,是时候补一补啦,慢生活应该善待美食,且慢烧肉要慢,料理要精致,注重原味,且慢也是如此,每一口烧肉入口都是肉与灵魂的碰撞。只想吃一份真挚的烧烤,沉溺于肉的世界,幸好遇到才有美好。上炉小烤一会就能入口了。沈阳吃烤肉都喜欢鲜肉是腌制处理的,烤起来滋滋作响。
四川冒菜,无辣不欢星人的最爱!再挑剔的味蕾也无法抵挡一碗四川冒菜的诱惑!尤其是寒冬将至,一碗热乎乎的冒菜相当补充热量啦,东北人把麻辣烫抢走了,冒菜也要沦陷了。
日本料理也讲究升级了,新鲜藤椒搭配寿喜锅的做法,味道足足的,汤底也是暖暖的。
每到冬天来临,各种小火锅都上线了,海鲜肥牛小火锅成为热点。各种肥牛加上蔬菜和菌类,锅底有两种选择,麻辣和菌汤。火锅里面再加海鲜,以前沈阳人吃涮肉觉得挺豪的,现在大把吃青菜才是土豪。
来一锅热腾腾的火锅汤底,码上一桌子的火锅食材,什么牛肉、手切羊肉、酸菜、虾滑、牛骨髓、大生蚝、油豆皮,想想这些唯美的画面就口水直流。合府老字号肥牛小火锅值得专程去吃,不光是因为她们家吃火锅比一大份麻辣烫还便宜,最关键是品质十年如一日。
写文字到深夜都会想起这幅热腾腾的画面,与君分享各种味道是最幸福的时候,您立冬最喜欢吃那种美食?
辽沈美食图文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