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流行于沁阳的汉族名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沁阳古代名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沁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人文景观沁阳市博物馆 沁阳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1979年在原天宁寺旧址上成立沁阳第一个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1984年11月在有馆址、有人员、馆藏文物丰富的情况下经省文物局批准成立沁阳博物馆。天宁寺始建于隋代,时名长寿寺,唐武后时易名大云寺,金代又易名为天宁寺。沁阳市博物馆现有面积10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旅游景点之一,国家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沁阳市博物馆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为主题,前有雕梁画栋的仿宋式山门,后有大雄宝殿之台基,两侧为仿古建筑的展厅和办公用房,院内碑碣林立,错落有致,环境优雅,景色宜人。馆中设苑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石苑内玉泉翠蔚,鱼跃荷池,垂柳依依,小桥流水,中有古建与园林相结合的楼台亭谢,围建150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照像200多件。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历代石刻艺术品;第二部分为书法艺术品,这里主要展示两套法帖,第一套为明清之际著名的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延香馆贴》,第二套为康熙皇帝所书的《点翰堂御书法帖》;第三部分为历代墓志铭,陈列着魏至民国墓志铭80余方,内容涉及人文、地理、边关等重要文史资料。这些石刻展品,其中许多都是国内比较珍贵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满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汉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沁阳市博物馆现以《河内石苑》、《沁阳革命史迹》、《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为基本陈列,同时经常举办接待各类中心展览和临时展览。 天宁寺三圣塔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2001年6月25日,天宁寺三圣塔作为金代古建筑,三圣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高32.76米,平面呈方形,每层高度与宽度逐级递减收敛,呈优美的抛物线形。内部结构又似宋代作法,把回廊走道、竖井、壁龛、心室、拱券、攒顶等各种工艺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使其造型美观、体量平衡、加大整体钢性,三者达到完美统一,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上书“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砖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层叠涩密檐下均施菱角砖,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叠涩做出密檐,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整体外轮廓呈抛物线形。 刹顶为一小宝塔,相轮式刹座,上置宝珠。由于三圣塔特殊的造型,使其既雄伟壮观,又玲珑迷人。为河南金代塔中形体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石刻艺术资料及塔铭题记最丰富的一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清真北大寺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古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自治街中段。该寺约于明朝初期始建,明万历八年(1580)以后重新扩建。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鼎建清真寺礼拜殿记:“万历十二年秋,于是乎清真寺观厥成矣”,“犹以拜殿不设寺未完也,复率众捐金建拜殿四楹于大殿之前,雕檩刻桷,丹漆黝垩,其举不逾年而毕役”。清代又多次修葺扩建,建筑形制仍保持了明代的风格。该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0多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包括主殿(后窑殿)、礼拜殿、客厅,(殿前抱厦)、过厅(二门)、厦殿(大门)、讲堂、沐浴室等共100多间。女寺另设于大殿北侧。男寺为主体建筑,殿、厦、厅,棚结构严密,左右对称。大殿平面窄而深,进深36米,给人以肃穆之感。殿内沥粉贴金,雕梁画栋,十分华丽。后窑殿高过大殿屋脊,使整个寺院愈后愈高,并以孔雀蓝和三彩琉璃脊、瓦饰顶,色泽清艳,气势壮观。寺内尚存明、清时期碑刻10多通,部分匾额、对联、壁画亦保存完好。其中后窑殿堂悬挂的“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的阿拉伯文匾额为一笔写成,3朵花瓣图案衬托其间,为伊斯兰书法艺术的佳作。该寺是河南省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伊斯兰教建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载堉纪念馆“郑藩王乐府旧址”,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阳市自治街中段。纪念馆共分四个展厅,介绍朱载堉生平及成就,有大量碑石、题刻。纪念馆中间为朱载堉像,旁边陈列着经朱载堉改进过的大型唢呐模型。 药王庙木牌楼2000年9月25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东天鹅湖附近,现为沁阳市佛教协会。木牌楼为双层歇山顶建筑,琉璃瓦覆顶,下多层彩绘斗拱,中有“济世慈心”匾额。碑载:“庙创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峻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后增修四圣殿、对庭、潇洒阁、东禅院。药王庙建成后,成为各方药商祭拜药王、洽谈怀药贸易的中心。现仅存木牌楼和东西对庭。 药王庙木牌楼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屹立于长10.5米、宽3.2米的台基上,为四柱三间牌楼式建筑。四根立柱一字形排列,每根立柱前后均有抱鼓石,正背两面的枋额华板均为透雕木刻。木刻内容有人物故事、锦禽花卉、祥龙瑞兽等。主题画面饰以贴金装饰,富丽堂皇,形成一条自然完美的艺术画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枋额雕饰上,正面凤在上、龙在下,背面龙在上、凤在下,有其一定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该牌楼吸收石枋的优点与古建筑顶饰相结合,更吸取前代牌楼的精华,使之风格一新,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精品。 古羊肠坂:古羊肠坂位于沁阳市北25公里的常平乡常平村北碗子城山间,古为京洛孔道,豫晋交通之咽喉。该坂道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形似羊肠故名,现存古坂道长900多米,唐代山顶平地筑小城,后称为"碗子城关"。 羊肠坂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坂道周代已有。春秋时为赵国重要的通道,孔子北说赵国曾过此地。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克羊肠攻赵,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魏武帝曹操北征高干,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苦寒行》。以后历代均在此筑城设卡。抗战期间,这里是国民党四十军常平阻击战的重要战场。现存关卡、石寨墙、碗子城、孟良寨、古羊肠坂石刻等遗迹多处。 曹谨墓:曹谨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区南关村东。座北面南,墓区南北长80米,东西阔15米,神道两侧原有石马、石羊、石望柱各一对,前部有石牌坊等石刻文物,文革中遭到破坏,1999年修复。 曹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一生为官三十多年,慈惠善政,勤廉为民,"所至民亲,既去民思"。尤其是他在台湾凤山、淡水的八年中,挖渠圳修水利,使凤山"收谷倍增,民乐厥业";捕海盗平械斗,使"淡北七百里得安堵";抵外侮抗英夷,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祖国领土的完整;兴文化办教育,使当地"文风日盛,人才骤增",深得台湾同胞的爱戴,被称为"宝岛禹王",奉若神灵,春秋祭奠。道光二十九年因病逝世,咸丰二年归葬于此。修复后的曹谨墓,松柏成荫,花草成园,已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台湾同胞常来举行盛大祭拜活动的场所。 邘国故城:邘国故城位于沁阳市西北15公里西万镇邘邰村东南。北依太行屏障,南瞰沁河平原,地势北高南低。邘国是商代鄂侯封地。西周时,鄂侯南迁,周武王封次子邘术于此。故《史记》徐广注:"鄂――作邘"。《水经注》载:"其(邘)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京相璠日,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台是也。"现从地面上仅能看到其北城墙及东城墙一段,其余城垣均夷为平地。古邘城西北角有一高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高9米,相传姜子牙曾在此钓鱼,故曰"钓鱼台"。 在邘国故城西北还有一小城,清代复修,原设门,皆以砖石拱券,门额有石刻,东曰"迎旭",南曰"古邘城"。因近年村建城大部分被拆除。从仅残存的城墙看,夯土层为战国时期,可能是战国时期古邘国的卫星城或为统治阶级单独居住的地方。加强对邘国故城的保护,为研究古代城址及邘姓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郗城遗址:郗城遗址位于沁阳市区西南13公里柏香镇贺村西北。郗城始建于西周,沿用至汉代。据《水经注》记载:“济水又东南,迳絺(郗)城北”。郗城在筑城时因地制宜,东北角一段临潴龙河(济水)依水而建。经调查,城址平面呈不规则七边形,总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原城墙宽14-16米,高2-5米不等,现仅存西北角一段,其它城墙深埋于地面之下。该城设东、西两个城门,且不对称。因未勘探发掘,城中建筑布局不详。但采集遗物丰富,且时代跨度较大,包含有龙山、商、周、春秋、战国、汉代等时期的文化遗物、遗存。郗城为周代豫西北著名的“十六邑”之一,而且延续时间长,它不仅对研究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及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古代城址考古和郗姓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碗子城:碗子城与羊肠坂位于常平乡常平村北宛子山间。山腰一台地亩许,春秋战国间筑城,因城池仅30多平方米,故名碗子城。羊肠坂盘旋在太行山间,南起邘国故城,北接壶关,相传该坂道为帝尧时所开,现存古坂道长800多米。此段有古碗子城、关卡、兵站、城堡、烽火台等古代军事设施建筑、遗址九处。碗子城是古坂道上的重要城堡、太行径咽喉要地。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兵抢夺此城,发动“长平之战”。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在河内募兵屯田一年后,北上太行山进击叛将高干,面对此城以及感受军旅生活的艰辛,歌吟羊肠坂,写下《苦寒行》。唐会昌三年(843年),李德裕派兵征讨叛藩刘稹,夺取此城。秦至近代,古羊肠坂及碗子城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野王古城:野王古城,始建于西周,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为卫国都邑。北魏至清末,历为郡、州、路、府的署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重修。明、清两代均有增筑。城周长九里一百四十八步,高四丈,宽三丈三尺。护城河宽五丈,深二丈五尺。城墙外用砖砌,设四门楼,城墙上建角楼、炮台与垛隍。民国17年改四门额:东“朝曦”为“中山”,西“万成”为“自由”,南“朔南”为“平等”,北“拱极”为“共和”。解放后,城墙逐渐被毁。现残存的城西北与东北角城墙为元代重筑。东北角段从原城关镇塑料厂起,东南到杂免营,全长485米,宽2--14.8米不等。 野王古城是“千年古县”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沁阳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它对研究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沁园遗址:沁园位于府城东北沁水北岸,金时为官僚宴游之地。今名北金村,原有《沁园图刻石》,后移至城角禹王阁。阁废石轶。据《后汉书》,汉明帝把女儿封在野王(今沁阳),为沁水公主。他为女儿在沁水之阳修建的庄园名叫“沁园”。后来庄园被外戚窦宪倚势强夺,有人写诗以咏其事,名其调为“沁园春”。今沁阳市北金村是“沁园春”词牌的发源地。元耶律楚材在《过沁园有感》中写:“昔日曾游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自然景观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麝等5种,珍稀植物有照山白树、领春木等10种,奇花野草不计其数。 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险奇旷幽的原始森林,神农坛这一人间仙境,使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 二仙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规模庞大。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石200多通。李 白、刘禹锡、韩愈、王铎都曾至此游历并赋诗文。 白松岭 白松岭景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长11.5公里,宽4.5公里,景区内生长着330多种植物,100多种中草药和40多种珍禽异兽,其岭巅上生长的白皮松为我国珍奇树种。白松岭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称。 丹河峡谷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北16公里处,距焦作市76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32个景点,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丹河峡谷风景区丹河峡谷山水风光雄伟壮美。栲栳山雄奇险峻,登山纵览,整个丹河尽收眼底,周围群山成环拱之势,蔚为壮观。丹河水倾碧吐玉,迤逦屏天,至此或垂钓河畔,或嬉戏水中,抑或乘皮筏顺流漂浮,尽享“从流漂荡,任意东西”的快感。丹河峡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修建于宋朝时期的宋寨,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有“中原第一堡”之美誉。丹河峡谷民俗文化色彩浓郁。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野味、野菜,还可在农家小院摆棋对弈、品茶赏月,欣赏水磨、斗鸡等特有的民俗风情。
沁阳有什么美食?
一、咸驴肉:营养丰富,老幼皆宜
“咸驴肉”是沁阳城内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之一,相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系城内西大街一名叫胡占鳌的屠户发明的,他所居住的那条胡同,因为居民多以杀驴为业,加工咸驴肉,后来更被人们称为“杀驴胡同”。
二、甜麻糖:逢年过节、定亲结婚必不可少
甜麻糖,又名喜麻糖、糖稀麻糖,是在古怀庆府地区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节日食品。据《沁阳市志》记载:相传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率兵北征高干,途径河内郡野王县(今沁阳市)西万镇时曾食用过甜麻糖,并对此倍加赞赏。
三、绿豆凉粉:晶莹剔透,清热败火
怀府道口绿豆凉粉,清朝时即盛行于怀庆府,因产地为太行山南麓怀府道口村而得名。道口绿豆凉粉系用绿豆磨熬后制成,外观粉绿金黄,据说全国各地的凉粉中,唯有道口绿豆凉粉呈粉绿色。道口绿豆凉粉营养价值较高,具有清热、调理脾胃、提精养神的功效,古时,皇家贵族出游怀庆府,都要点吃道口绿豆凉粉。
河南焦作的著名小吃有什么呢?
河南焦作的著名小吃有什么呢?
焦作闹汤驴肉。怀府闹汤驴肉最早起源于沁阳城内一条很不出名的小巷,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出名,至清末达到鼎盛。传说,该胡同内一董姓人家将自家种完地后闲下来的一头驴杀掉,精心制成小车驴肉上街出售,没想到立时兜售一空,从此就干起了卖驴肉的营生。久而久之,驴肉越做越香,卖驴肉的户也越来越多,相继出现了胡、靳、王、徐等各家。因沁阳古为怀庆府治,商业发达,商贾云集,每天都有各州县的客商云集这里批肉贩往各地。从此,怀府驴肉远近闻名。
博爱浆水面。数来数去,如果说最具博爱特色的小吃,那就是浆面条了。浆面条的做法很简单,用做豆腐时挤出的豆汤当老汤在锅里熬,汤烧开后将面条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放到碗里加配料,配料则是水煮花生、黄豆,凉调芹菜,芝麻炒焦后轧成的的碎末,香油等等,不放酱油、醋等佐料。这样做出的浆面条面色很白,白中有青,青中有红,红中有黄,味道酸中有香,香中有脆,如果放些辣椒油一类的佐料,十分可口。吃法更是简单,一双筷子即可,是博爱的一道名吃。
孟州炒面:孟州炒面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这里的炒面和其它地方炒面不一样,别的地方的炒面,一般是先将面条煮熟后再炒。这里是将生面条放个油锅一点点的煎熟然后再然后再炒肉、菜,将煎好的面盖在肉菜上,淋入加了鸡精、味精、酱油等作料的高汤,立即盖上锅盖子焖。其特点:孟州炒面干干爽爽,呈焦黄色,拌有嫩白的豆芽、粉嫩的肉丝、碧绿的葱段,佐以青椒或红椒,菜的青鲜和面的焦香融为一体,色彩丰富,油而不腻,口感筋道,满嘴生香。
张三包子:是焦作地区的传统名吃之一,张三包子的创始人叫张三春,排行第三,所以群众把他做的包子叫张三包子。其实张三包子就是水煎包子,因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所以非常好吃,在当地是非常有名吃名气的啊。
西沃卤肉:西沃卤肉产于焦作市孟州市西沃村。相传西沃卤肉起源于明末,距今已有300多年有历史。是以农家猪、鸡.牛、羊、驴等牲畜肉品为原料,加以丁香、八角、茴香、桂皮等20余种中药、香料,并加以“百年老汤”煮制而成,其特点:色鲜味美、醇香酥烂、肥而不腻、入口滑润、香气宜人、营养丰富等特点。
流行于沁阳的汉族名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沁阳古代名称、流行于沁阳的汉族名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