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什么?在饺子和饼之间徘徊?
立春之后,还是选择饺子吧,各个省份习惯不一样,不管吃什么,一家人在一起做才是幸福的,希望能帮到您
立春吃春饼顺口溜?
二月二刮大风,拾干柴,摊春饼,二月二,刮大风,拾柴火,摊春饼。
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为每张春饼就像一片龙鳞而得名。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新的一年大丰收的美好愿望。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吃法也颇为多样化,可以炒点春天的时令蔬菜,用春饼卷着吃,或者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等肉食。
2021立春吃春饼是指什么?
立春吃春饼是指咬春,是人民的美好愿望,希望新的一年事事顺遂,五谷丰登。
立春为什么要吃萝卜?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
北方立春,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是吃萝卜,俗谓“咬春”。
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
明人刘若愚《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光绪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
”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还有些地方“咬春”吃的是春饼和春盘。
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时就已有了。
杜甫诗“春日春盘细生菜”讲的就是“尝春”。
不过现代人已用面条、饺子代替了春饼、春盘,谓之“迎春饺子打春面”。
立春吃什么?有什么讲究?
谢邀。
立春是我国的“四时八节”之一,地位十分重要。立春意味着以“藏”为主的冬天已经过去,崭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的到来意味着万物复苏,百草生长。
立春来临之际,人们往往要进行许许多多的活动,或制作独特的美食,或通过“打春牛”的仪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一、立春的三候每一个节气都有属于其自身的“三候”,虽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却能够精确地反映出一个节气所代表的气候特点。立春自然也有三候,即“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意味着风不再是刺骨的冬风,而是带有温暖气息的春风,微风拂过湖面,冰雪开始融化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大约在立春五天之后,蛰伏在洞里的昆虫便开始苏醒,冬眠期也宣告结束,但由于天气并未完全变暖,所以它们依旧会藏在洞穴里等待时机。
三候鱼陟负冰,立春之后,由于河面的冰开始解冻融化,所以藏在水底下的鱼儿便开始活跃起来,它们会偶尔到水面上游动,由于冰以碎块的形式在水里漂浮着,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被鱼儿们给背着游动一般。
以上三点便是立春的三候,种种迹象表明,春天真的要到来了。
二、立春要“打春牛”立春节气,在我国各地,人们往往会举行相应的迎春仪式,而打春牛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流程。
打春牛又被称为“鞭春牛”、“舞春牛”,其实春牛并不是真的牛,它是人们用桑木做成牛形状的骨架,或用泥土雕塑成牛的形状。
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耕牛在农耕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许多朝代甚至有不准杀牛的法律条例。牛在我国寓意十分美好,它象征着农耕文明的繁荣。春天到来之后,人们就要进行新一轮的作物播种活动,因此,人们就在“行春之仪”上“打春牛”,以求春种顺利,五谷丰登。
耕牛
“打春牛”这项习俗在我国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上古神话时期的神农时代便有了这项传统。传说,当时的官员在迎春仪式的贡桌前,要拜访一尊“土牛”,让一个人扮作“句芒神”并用鞭子抽打土牛,寓意抽掉牛的惰性,在春天来到之后能够帮助人们好好耕种田地。
有文字记载的迎春传统则出现在而在西周时期。在这一天,周王要带领百官前往郊外迎春,各地城镇和农村也要举行土地的“开耕”仪式,以表明新一轮的播种与劳作正式开始。
神农城炎帝文化主题公园
打春牛习俗自周朝产生之后,历经千年的发展,到唐宋时期已经十分兴盛。人们一般用四个人抬着“春牛”,由另一个人扮演主管民间农事的“春官”,并手持鞭子抽打“春牛”以迎接春天。
早在立春到来之前,人们便要开始制作“春牛”,而制作也十分讲究,“牛”的身长需为三尺六寸五,寓意一年有365天,牛尾巴长一尺二寸,寓意一年有12个月份,牛的四个蹄子则象征着一年四季,鞭打“牛”的鞭子也必须得是柳树条做的,因为柳条象征着春天,同时鞭子长度需二尺四寸,寓意一年有24个节气。
而此时的“春牛”也由原先的土牛变为以桑木为骨架,以纸为外壳的“纸牛”,同时人们还要把“牛肚子”里放上五谷杂粮,当人用鞭子抽牛时,牛肚子里的五谷便会流出来,寓意着新的一年人们能够五谷丰登,盆满钵溢。
我国民间的“打春牛”
到明清时期,打春牛习俗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男人用鞭子“打春牛”的同时,女性也会头戴艳丽的饰物或者裁剪的春燕和春蝶,谓之“戴春”,而老人和孩子则要吃春卷或者春饼,谓之“咬春”。但无论是打春还是戴春、咬春,人们所要表达的祝愿和希望却是没有变化的。
立春习俗“戴春鸡”
三、立春的其他习俗除了“打春牛”之外,立春这一天人们还要进行其他的迎春活动,例如“贴春字”,也就是人们要在立春的时候在家门上贴上适宜春天的字画,这项习俗早在唐朝时便已经产生,其中张贴的画被称为“宜春画”,字则被称为“宜春字”,例如“迎春”、“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色宜人”等字样。
贴春字
而在饮食方面,人们一般会在立春时节吃春饼或者春卷。吃春饼习俗早在唐朝便已经产生,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都十分流行。春饼是一张薄饼,人们在饼里卷上各种各样的蔬菜。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饼里卷的菜样愈发的丰富美味。据史料记载:“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春天许多新鲜蔬菜开始发出嫩芽,人们为了尝鲜,便用薄饼卷着蔬菜并进行油炸,取名为“春饼”,吃了之后寓意五谷丰登,同时也象征着春天已经到来了。
吃春饼谓之“咬春”
文史君说立春是我国的四时八节之一,其地位毋庸置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想出了许许多多的庆祝立春日的活动,如“打春牛”“贴春字”、吃春饼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活动,都蕴含着中国人民希望新年五谷丰收的美好祝愿与希望。
参考文献李寿冈:《也谈打春牛和寒食的习俗》,《民俗研究》1988年第3期。
雷伟平:《立春习俗中“春牛”的民俗谱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立春吃饺子好吗?
立春也叫咬春,把饺子咬破就叫咬春,所以要吃饺子。 但北方吃的是春饼,各地方的风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