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这坚果好吃,一口一个嘎嘣脆,开心又可口。不少欧美国家的研究已经证实,经常吃坚果,对心血管健康等更有益处,有助于延年益寿,可谓“长寿果”、低配版“西游记人参果”。
欧美国家人群的日常坚果摄入量相对较高,比如在荷兰居民的饮食调查中,男女每天的总坚果摄入量为8.1克、4.4克。而日本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男女每天的总坚果摄入量仅为2.4克、2.9克。
现有的临床试验证据及荟萃分析,大多是基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研究,考虑到种族、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明显差异,还是有必要多关注下坚果对亚洲黄种人群的健康影响。
一、坚果中的特例——花生
先单独看下最为常见的花生。虽然在植物学中,花生被归为豆类,但考虑到花生营养成分与其他坚果的相似性,大众营养学上一般视其为坚果类。
在月初“每天吃四五粒花生,就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卒中的患病风险!”一文中,咱们有提到两项亚洲人群相关研究,结论均与西方国家研究相一致:
一项为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研究,涉及上海13万居民的健康信息,认为长期适量吃花生,未来发生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缺血性中风死亡、出血性中风死亡的风险会更低,而对糖尿病死亡、癌症死亡无影响。
另一项为美国心脏协会卒中杂志研究,有分析7万余例日本居民,发现相比不吃花生,每天吃4.3克花生的居民,总心血管疾病、中风及缺血性中风风险,均有所降低。
二、日本新研究:关注坚果总摄入
上面只说了最常见的花生,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可是会吃多类坚果的,除了花生,还有核桃、腰果、杏仁、松仁、葵花子、南瓜子等。那有没有学者做过这亚洲黄种人坚果总摄入量的生存获益呢?
当然有啦,戴博士就有翻到比较新的一篇文章,日本学者前段时间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总坚果摄入量、花生摄入量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该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开展于1992-2008年,在排除了冠心病、卒中和癌症疾病患者后,最终纳入日本岐阜县高山市近3万例35岁以上居民,平均随访长为13.7年。
研究者依据居民的日均坚果总摄入和花生摄入量,分别将患者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组。另外,考虑到坚果摄入量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可能因性别而异,所有分析均依据性别作分层。
调查统计显示,男、女性日均坚果总摄入量分别为1·8克、1·4克,其中花生占比约80%。在调整各混杂因素后,得出:
1. 坚果总摄入
相比平日不吃坚果的男性,每天摄入坚果量相对较多的男性居民,全因死亡风险、消化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5%、66%,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的死亡风险并未显著降低。
女性方面,其中一组居民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降低14%,其余未见显著差异。
2. 花生摄入
花生摄入的结果相似,其中,日常摄入花生量较多的女性,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对降低28%。
至于为什么部分特定原因死亡未得到阳性结果,原因很可能是整体居民的坚果摄入量还是太少,毕竟男女性居民中,坚果摄入量最高一组仅分别为3.0克/天、2.6克/天。相比欧美一些特定研究的10-30克,还是太少了。
总之,该研究认为,即使每天少量摄入坚果,也与居民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尤其是对于男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Michiyo Yamakawa, et al. Associations of total nut and peanut intake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Japanese community: the Takayama study. Br J Nutr. 2021 Jun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