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芭蕉布歌词是什么意思

都能搜到还有的就是辐条轮毂芭蕉布缠排气复古车可以先重新车架喷漆、换油箱,希望你能收拾出一辆精神爱车希望能帮到你2、为什么现在有人大量回收旧鞋子?其实你们扔进去的旧衣服旧鞋子并没有捐赠给其他人,破衣服破鞋子这些东西到底是如何变现赚钱的呢?...

芭蕉布歌词是什么意思,你好请问125摩托车要怎样改装才有速度好提速快?

这个我就比较专业了自己改出来的,总共花费7000,也没啥技术要求,大部分的改装件都是淘宝来的,旧车换的发动机。

主要清单基本淘宝上都有改装件的,都能搜到 还有的就是辐条轮毂芭蕉布缠排气复古车可以先重新车架喷漆、换油箱,然后清理发动机和节气门,换蘑菇头、换排气,建议复古灯选led,然后后瓦换段瓦。

不要像我用巧克力胎 费油而且影响速度,可以选择菠萝胎、全地形胎或者锯齿胎。分离式手把会比较好看。希望你能收拾出一辆精神爱车 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现在有人大量回收旧鞋子?

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免费的“捐赠箱”吧,一般出现在城市里面的小区里或者公共场所里,上面写着“爱心捐赠”的标语,倡导大家把不穿的旧衣服,旧鞋子扔进去,他们打着爱心捐赠的口号,实际上成为了一些人发家致富的途径。其实你们扔进去的旧衣服旧鞋子并没有捐赠给其他人,中间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立马变现。很多人通过这种途径甚至已经身价过千万了。

说出来也许大家不信,不仅仅在城市里面,即便是现在的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收废品,回收旧鞋子,旧衣服这些大家看不上的职业,已经慢慢的成为了很多人发财致富的道路。我叔叔婶子就在我们村头自己家的田地里,回收旧衣服旧鞋子,目前每年的赚得比别人打工都多,特别是去年一年,两口子足不出户,一年就赚了五十多万。其实这种生意现在也非常火爆,感兴趣的人现在入行也不算太晚。

很多人也许好奇,破衣服破鞋子这些东西到底是如何变现赚钱的呢?它们回收过去之后如何处理的呢?其实我之前也不清楚,但是我经常观察叔叔婶子每天需要干的事,似乎琢磨出来了一些门道,下面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当衣服回收过来之后,我叔叔婶婶是要对其进行分类的,他们分类的原则就是看衣服的品相,其实现在衣服的质量都特别不错了,基本上很少有穿破的,很多衣服基本上和新的差不多,遇到这样的衣服,他们就会刻意的挑选出来,对其进行打包,发给了广州的老板。其实我叔叔由于地方比较小,赚的就是一个差价。但是这些服装发到广州之后作用就非常大了,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厂房,专门对这些衣服进行清洗,熨烫。然后通过海轮发往非洲。我是一名远洋海员,也经常会去非洲,在非洲的市场上,我国的服装是非常受欢迎的,即便是印有学校名称的校服在当地都特别抢手,我大概打听来一下价格,非洲当地买一件我国的衣服大概需要人民币十块钱左右,而广州老板回收我叔叔的价格是一块五一斤,我叔叔回收村民的价格是六分钱一斤,大家可以算一下这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其次:第一批品相比较好的衣服发出去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些破破烂烂的衣服了,不要觉得它没有用了,其实它产生的价值也是非常高了,我叔叔专门雇了一个工人,把每件衣服上面的拉链以及纽扣剪下来,我们都知道基本上每一件衣服上面都是由纽扣和拉链的,有时候女性衣服上面还有一些装饰品,也要被剪下来的。剪下来之后又要经过一次分类,把塑料材质的和金属材质的区分开,因为价格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金属材质的纽扣和拉链,我叔叔目前全部发给深圳的一家公司了,回收的价格还是非常高的,至于他们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我听叔叔说“他们经过提炼,有些纽扣是含有金属元素的”,也就是说可以炼金,至于不能炼金的,他们就会回炉融化掉,然后做成了电子产品上面的线路板了。至于塑料的纽扣和拉链基本上也就以塑料的价格卖掉了,这一部分的收入似乎就很低了。

最后:对于被剪掉纽扣拉链的这些旧衣服看似已经没有用了,其实它也是产生效益的主要部分,这些布料不需要任何的处理,只需要打包好发给温州的服装厂就可以了,在这里科普一下,我们平常所说的貂皮大衣以及皮衣买得时候很贵,穿起来也很暖和,但是很多回收旧衣服的似乎都不太喜欢,因为这些服装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价值,也就只有纽扣和拉链可以赚钱,剩下的只能焚烧掉,温州的服装厂是不要的。这些衣服发到温州之后,他们当地经常裁剪,把里面的羽绒或者鸭绒收集起来,直接就放进新衣服里面了,而部分布料也是可以二次利用。很多人说“温州那边会拿旧布料做成新衣服”,其实完全是造谣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旧衣服上面的布料那么长时间了,材质都已经不结实了,不可能用在新衣服上面的。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加工成拖把,或者直接卖出去了。就比如我们船上,为了擦油,每年都需要很多的废旧布料,都是需要购买的。

很多人会问“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现实中很少有人做呢”?只是极少数的人坚持了下来,现实中确实是这样,虽然暴利,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具体的原因。

第一: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回收旧衣服旧鞋子这种生意也是有旺季和淡季之分的,也是有地域之分的。如果你在南方做这种生意肯定赔钱,因为南方的天气一年四季都很热,大家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并且南方人都比较低调,不会轻易把自己的衣服扔掉,另外听完叔叔说,南方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果人活着,即便是衣服不能穿了,也不忙扔掉,这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南方人不喜欢卖掉自己的旧衣服,旧鞋子。即便是四季分明的地方,家家户户旧衣服积累得比较多,感觉也比较占地方,但是一般都是换季节的时候才会收拾一下衣柜,我叔叔的生意才会好一点,平常旧衣服厂基本上就没有人,所以这个生意虽然利润很大,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来卖旧衣服,旧鞋子,很多人也是干不下去的。

第二:回收旧衣服和旧鞋子这种生意,虽然和收废品差不多,但是却非常枯燥和辛苦,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它和收废品也是有本质区别的,毕竟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整理回收过来的服装,所以场地一定要足够大,不仅仅场地大,还必须要在室内,如果遇到下雨天,衣服被淋了,后期的处理特别麻烦,很多厂家甚至就不要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按斤回收的,你弄脏了,弄湿了,就属于作假行为了。很多时候为了方便,白天在露天的地方一遍一遍的挑选翻找,晚上再一点点的装运到屋子里。另外很多旧衣服因为时间长了,有的甚至发霉了,整理的时候那种难闻的气味特别难闻,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很多旧衣服上面会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小朋友拉上面了,特别是旧鞋子,真的是奇臭无比,所以这种生意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

第三:如果你没有一定的销售途径,基本上很难赚到钱,现实中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好生意,回收过来衣服之后不经过任何的处理直接全部打包卖出去了,其实这样你根本赚不到钱,你就相当于被人眼中的一个大的零售户,一斤也就赚几分钱的差价,慢慢的你就坚持不下去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破旧的衣服和鞋子确实很多,但是他们宁愿扔掉,也不想自己收拾卖出去,毕竟价格太低了不划算,自己那么辛苦的拉到回收店,拉了满满一车了也就能卖几块钱。其他的废品站之所以能存活,很多都是靠这些下乡收废品的小商贩,每天也能生意不断。但是回收旧衣服旧鞋子的想要有商贩那就太难了,现实中很少见到有人下乡收旧衣服的,就是因为价格太便宜他们不赚钱。所以这种生意如果没有很好的旧衣服旧鞋子来源,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

我叔叔目前能够做的如此成熟,其实也是慢慢的坚持下来的,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其实他前期投资了好几百万,才慢慢的坚持了下来,也许大家不相信,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具体的情况。

第一:虽然他的回收店地址在农村,这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但是他的旧衣服来源很多都在我们当地的县城,他刚开始的模式就是跑市场,去小区找物业公司,给物业公司的负责人送礼谈合作,让他们允许自己在小区里面防置旧衣服旧鞋子“捐赠箱”,一个小区放多少,都是需要和小区的物业公司提成的,光这个捐赠箱,一个的成本都不少钱,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不仅仅是小区,很多大学的校园里面也会有,也是靠和相关的负责人谈合作才能放置的,这些都需要成本。

第二:这些放置的捐赠箱就是叔叔的旧衣服旧鞋子主要来源,他每周都会开车转一圈整理一下拉走,并且整理的时候一般选择晚上,毕竟这是商业行为,很多爱心人士会吐槽他的。除此之外,他也和学校合作,每年学校的开学季基本上都会组织军训,而军训服很多学生都是顺手扔掉了,他就发动宿管阿姨去整理起来,给予一定的好处费,然后拉走。对于军训服他也会拿到工地上去卖,不单单只是发出去,毕竟二手服装不仅仅在非洲有市场,自己去零售的话,会赚得多一些。

第三:在农村里面,一些普通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也许会收集一些去卖,但是数量是非常少的,而我叔叔就和农村的环卫工人合作,提倡他们平常收拾垃圾桶的时候,看到旧衣服收集一下拉过去,给予他一定的费用,对于这些农村的环卫工人来说,随手干的事,每个月多了一份收入,也就非常乐意了。所以这三个途径的旧衣服,旧鞋子来源才让目前叔叔的生意有所稳定。至于一些普通的家庭,很长时间也遇见不了一个人来卖旧衣服的。所以看似很简单的生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中间也是很麻烦的,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投资尝试。

我特别好奇,如果你们家有大量的旧衣服旧鞋子,辛辛苦苦收拾了一上午,拉到回收站之后只能卖几块钱,你们会去做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去研究。

看别人笑话的歇后话?

歇后语笑话

1、 病重不吃药--等死

2、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3、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4、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5、 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6、 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7、 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8、 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9、 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10、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11、 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12、 轿花了看戏--穷开心

13、 轿花了打算盘--穷算

14、 小母牛月经--血牛笔

15、 做梦娶西施--胡思乱想

16、 做梦讨老婆--想偏心了

17、 做梦跳井--虚惊一场;一场虚惊

18、 做梦招驸马--想偏心了

19、 做泥人的手艺--蹑(捏)手蹑(捏)脚

20、 做烧饼的卖汤圆--多面手

21、 做知县的丢了印--糊涂官

22、 做砖的模,插刀的鞘--框框套套

23、 砸祸卖铁--豁出去了

24、 芭蕉结果--一条心

25、 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26、 变戏法的拿块布--掩掩盖盖

27、 宝玉和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眼泪

28、 苞谷秆里的虫--专(钻)心

29、 苞谷面做元霄--难捏合

30、 婊子送客--虚情假意

31、 瘪了的唢呐--看你怎么吹

32、 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33、 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34、 被窝里放屁--独吞

35、 被单蒙桌子--作为(包围)很大

36、 袍子改汗衫--有余

37、 病床上摘牡丹--临死还贪花

38、 病重不吃药--等死

39、 剥葱捣蒜--干的小事

40、 剥皮的树--不长

41、 剥了皮的蛤蟆--—心不死

42、 剥开墨鱼皮了肚--一副黑心肠

43、 娘娘落个雨淋头--丰(风)衣足食(俱湿)

44、 疯子老头看戏--丰(疯)收(首)在望

45、 节日的货摊--丰富多采

46、 鳖下的--王八蛋

47、 乌龟上树--王八小子巴结高枝儿

48、 武大郎卖酸菜--王八激的

49、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50、 鼻梁上挂钥匙--开口

51、 朝着黄泥岗造屋--开门见山

52、 城墙上挂钥匙--开诚(城)相见

53、 吃罐头肉没刀--开不得口

54、 初晴露太阳--开云见日

55、 唐王游地府--开后门

56、 乌龟解剖--开阔(壳)

57、 西瓜皮捶掌子--开溜

58、 镶满口金牙--开口就摆阔气

59、 小毛头走钢丝--开玩笑

60、 心坎上挂钥匙--开心

61、 三月的樱花--开过了

62、 晒裂的葫芦--开了窍

63、 生锈的锁--开不了窍

64、 白脖老鸹--开口就是祸

65、 包大人的告示--开诚布公

66、 眉毛挂钥匙--开开眼界

67、 脑袋上放钥匙--开头难

68、 盘古王耍板斧--开天辟地

69、 蚯蚓吃土--开口就是

70、 三分颜色--开不了染房

71、 老和尚扒拉土豆烧牛肉--开洋荤

72、 猎人打鸟--开一只眼,闭一只眼

73、 柳树的花--开花不结果

74、 六九头刮春风--开动(冻)了

75、 满嘴镶金牙--开口就是谎(黄)

76、 辕马套到车后头--开倒车

77、 赶着鸭上架--开玩笑

78、 黄花女生孩子--开怀

79、 老道吃荤--开戒了

80、 袖筒里拉胡琴--开不得弓

81、 邮电局拆信--开封

82、 碟子里的豆芽--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83、 粪堆顶上开两朵花--开错地方了

84、 牛郎织女二人转--夫唱妇随

85、 文曲星下界--天才

86、 大火烧了凉冰窖--天意该着

87、 地平线--天壤之别

88、 冬天的温度计--天天下降

89、 风打玉米--天花乱坠

90、 秃子当和尚--天生这么块料

91、 拖拉机追火箭--天差地远

92、 屋顶上贴告示--天晓得

93、 想吃空心菜来个卖藕的--天遂人愿

94、 日出西山水倒流--天大怪事

95、 杀尽报晓鸡--天照样亮

96、 孙悟空过火焰山--天大困难也不怕

97、 半空落大雪--天花乱坠

98、 包米秸子喂牲口--天生的粗料

99、 财神爷叫门--天大的好事

100、 卖膏药不用动嘴--天生就有幌子

有没有哪些蕴含有歇后语的笑话?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121、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22、(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123、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124、(兔)子尾巴——长不了。

125、(龙)王跳海——回老家。

126、打(蛇)七寸——找要害。

127、(马)尾搓绳——不合股。

128、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129、(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130、(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131、(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13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小是人

133、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134、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135、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136、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137、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 138、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139、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 140、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141、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42、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笨蕉繁体字?

繁体字为:笨,蕉

蕉的释义:名词

(1) (形声。从艸,焦声。本义:生麻。麻未沤称蕉)

(2) 同本义

覆之以蕉。——《列子·周穆王》

(3) 又如:蕉布(蕉麻纤维织成的布);蕉衣(麻布制的衣服);蕉衫(用麻布缝制的衣衫)

(4) 指蕉布 。如:蕉纱(蕉布);蕉葛(蕉布)

(5) 植物名。芭蕉、香蕉、美人蕉等芭蕉科植物的简称 。如:蕉叶(芭蕉叶);蕉园(芭蕉园);蕉扇(用芭蕉叶制成的扇子);蕉书(用芭蕉叶代纸作书)

在农村成长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我是在农村长大,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现在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面打拼,休假的时候我就会回到了农村,因为农村空气清新、青山绿水、安静,没有城市的喧闹,我喜欢农村的生活节奏。

农村的生活古朴,宁静,原生态。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拥堵。人置身于此,轻松、自由,可寻找到一片心灵宁静的归宿。

小时候,我们屯非常贫穷,我家也很贫困,十口之家,仅有不到两亩田,常常吃不饱饭,我也因此营养不良而长得不高。

没有奶粉吃,饿得大哭,我妈就拿芭蕉嚼烂了喂我,一根芭蕉分两天吃,并且这芭蕉还是向亲戚讨要来的。

稍微长大点,粥太稀吃不饱,只能是吃木薯和红薯填肚子,于我而言,窝窝头是最好的食物了。

我的童年,没有机器人,没有四驱车,没有游乐场,我的所有快乐回忆都与田间地头有关,去山上采摘野果,去小溪里抓鱼,还去爬树掏鸟蛋。

后来,我成为了一个放牛娃,跟着大人到野外去放牛,看着牛群慢悠悠的啃着青草,山顶上有几处水坑,老牛经常进去洗澡,它一躺下,水就从坑里漫出来了。

我们屯那时还有一个小学,只有一个老师,只有一间教室,只教授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一个年级上课,另外两个年级就在教室外自己玩。三年级就需要到村里读书,离我们屯差不多三公里,中间还有一个屯,有时在学校里跟邻屯人发生矛盾了,周五放假回来还会被他们围堵。

斗殴是常有的事,很多人因为打架斗殴,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读完。

初中时,我身边的同龄人就有一半人没读书了,高中时,只有五个人读书了。我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

我亲眼看着农村在慢慢变好,看着它从土路变成水泥路,看着它从泥瓦房变成砖房,看着电视机从黑白变成彩色,再变成如今的液晶电视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依然忘不掉贫穷的记忆。

以前,我跟着父母去犁地,去插秧,去收割稻谷,他们在地里干活,我和小伙伴们在岸上玩,采番石榴,抓虫子,抓着带勾状的杂草互拉,比拼谁的硬。

那时,我很喜欢爬树,爬上公路边的桉树,抱着树干或靠着树干,在上面可以待几个小时,那时候我天真的想:长大了要是树上搭一个小房子。

不知何时起,我们迷上了玩弹弓,去买来一把红色橡皮筋,再去山上砍两颗有弧度的小树,将坏掉的篮球的皮切割成小片,在边缘用烧红的大铁针打穿四个小孔,自制成一把弹弓,在门前摆上几个瓶子,比拼谁射得更准。

我很喜欢烤玉米吃,至今仍觉得玉米的最好吃法是烤着吃。

用大铁针穿好玉米棒,父母煮完饭、炒好菜后,将火炭推平,举着玉米棒在上面烤。

那时,我们还喜欢做红薯窑,去山上采来树枝和树叶放进窑里烧,我还记得燃烧最快的是杉树叶,爆炸般燃烧。

看到土块被烧红烧黑后,清除窑里的灰烬,用木条夹走红薯窑的顶部 石块,然后放进去红薯和芋头,几个人从不同方向拍倒这个烫手的土窑,举起大木棒将石块全部砸碎,再在上面撒满一层泥土。

一个小时后,刨开泥土,取出烫手的红薯,吹几下就剥开吃起来。

天气闷热的傍晚里,蜻蜓低飞在院子,老人们感叹:快要下雨了。这时,我看到院子里的蜻蜓飞来飞去,便抓着家里的小渔网在院子里追着蜻蜓跑,我抓到过几回,用剪刀剪短蜻蜓的翅膀使之不能高飞,在玩乐中试图寻找它能够飞翔的秘密。

家人去田里收割晒稻谷时,我在家里负责晒稻谷,天气阴晴不定,经常要抢时间收好稻谷,冒着大雨收稻谷是最难受的体验了,我皮肤敏感,接触稻谷还常常发痒。

讨厌的不只有阴雨天,还有我家养的一群老母鸡,我坐在门边,手边是一根竹竿,长度能够触及院长里所晒稻谷的每一个边缘,那些讨厌的鸡一旦靠近,我就一竿子扫过去,吓走它们。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屯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互相认识的,见面就打招呼,感觉那是多么的亲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