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知时光去歌词是什么意思,柳德米拉墓碑上的话是什么意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这是柳德米拉一生的写照,或者说是她爱情的写照。
实际上,萨沙在莫斯科的时候穷极无聊,也去过柳德米拉的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但墓上并没有什么墓志铭,当然也没有这段话。
柳德米拉一生可以说是不幸的,尤其是爱情。
柳德米拉是乌克兰人,出生在一个小村子。她的父亲从军以后很快成为契卡的一份子,也就是克格勃的前身。
他的父亲是个专横的人,对人很粗暴(不然也做不了契卡的少校)。
父亲从小就命令柳德米拉必须服从他的决定,后者活的很压抑。
其一,柳德米拉中学毕业以后,试图继续读大学。
但父亲认为,女孩没有必要读大学,反正将来要嫁人做妻子和母亲的。
在父亲的干涉下,柳德米拉没有去报考大学,而是去做了1名女工。
柳德米拉在下班以后,偷偷学习,还是想考大学。
最终,她考上了基辅大学历史学系。
父亲对此非常不满意,认为即便上大学也不应该学历史,因为没有用处。
其二,柳德米拉很早就嫁人了。
在父亲的干涉下,柳德米拉很早就去相亲,16岁就结婚,嫁给了一个男人。
大家注意,柳德米拉本来的名字是柳德米拉·贝洛娃。
但她出名的时候,名字却是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其实,帕夫利琴科是第一任丈夫的名字,是丈姓。
本来就是拼凑的婚姻,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很快就闹翻了。
当时柳德米拉生过一个儿子,被法院判给了丈夫,她自己回到娘家。
父亲为此恼怒不已,却也无可奈何了。
早在做工人的时候,柳德米拉就参加过工人纠察队,练习过射击,成绩优秀。
到了大学以后,柳德米拉开始参加了射击俱乐部。她是一个天生优秀的射手,具有惊人的射击成绩。
当时她没把这当回事,只是当做业余爱好。
期间,在父亲安排下,柳德米拉又去相亲。这次对象是一个年轻有才华的外科医生,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是犹太人。
柳德米拉对这个医生有一定好感的,认为他是一个老实的好人,心地善良。柳德米拉又觉得他过于死板、拘束,平时两人恋爱大部分是说医学手术,说通俗点就是不来电,没感觉。
交往了一段时间,犹太男友很爱她,希望结婚,但柳德米拉没有同意,试图再观察看看。
就在此时,战争爆发。
在父亲的鼓励下,柳德米拉自愿从军,他的犹太男友也成为了军医,两人暂时分开。
本来,苏军希望柳德米拉去担任护士。后者因出色的射击能力,要求成为狙击手。
苏军当时也在训练女狙击手,因为女人的射击能力其实丝毫不弱于男人。
于是,柳德米拉经过严酷训练后,1941年8月她加入敖德萨战场,击毙了第一个敌人。
随后柳德米拉几乎每天都击毙敌人,成为赫赫有名的女狙击手。
然而,这挽救不了苏军的大溃败。
期间,柳德米拉几次遇险,还曾经因战友在眼前被炸碎而呕吐和哭泣。
10月,柳德米拉同苏军撤到克里米亚半岛,做最后的抵抗。
当时,她已经有了搭档,男狙击手基森科。
基森科对柳德米拉很好,曾经多次冒险救过她。两人感情迅速升温,成为战地恋人,在第二年2月向组织上提出结婚的请求。
一次狙击中,他们被发现,德军对两人进行了1轮炮击。
生死关头,基森科将柳德米拉压在身下,用身体挡住了炮弹弹片。
结果炮击停止后,基森科身上负伤10多处,大部分是重伤。他流血过多,很快就死了。
负轻伤的柳德米拉,哭着将未婚夫的尸体背回了阵地。
此后,柳德米拉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对德军冷酷无情,射杀所有看到的德国人,毫不在意自己的安危。
于是,她的狙击成绩迅速提升。
到了未婚夫死后没多久柳德米拉已经击毙了257名德军。
为此,她被塑造为苏联的女英雄。
只是,战争是无比残酷的。
很快,柳德米拉战绩达到了309人,但也被德军重点盯上。
德军曾叫嚣:柳德米拉,我们要将你撕成309块!
一次柳德米拉被敌人迫击炮发现,受到猛烈炮击,头部被炸成重伤,被战友冒死拖回阵地。
在野战医院中,奄奄一息的柳德米拉意外遇到了差点结婚的犹太前男友。
此时,他已经成为苏军中非常有名的专业外科军医,深受高层器重。
犹太男友用尽全力的救活了柳德米拉,还精心的照顾她。
然而,此时苏军已经在克里米亚惨败,面临崩溃和投降。
当时在斯大林的命令下,只有高级军官和重要人物才允许用潜艇撤走。
自然,柳德米拉和犹太军医男友都属于重要人才。
只是,由于苏军已经崩溃,柳德米拉的撤退命令迟迟没有下达。
眼见德军马上就要占领全境,犹太军医男友果断将自己的撤退位置 让给了柳德米拉。
他谎称自己会坐下一趟船,骗走了柳德米拉。
实际上,根本没有下一趟船。
两人分别的时候,柳德米拉忍不住亲了犹太男友一下。两人已经认识多年,交往了1年,但连手也没有拉过,这是两人唯一的亲密接触。
当时还负重伤的柳德米拉由此乘坐潜艇撤到后方,而犹太男友则被俘。
因为是犹太人,男友被送到集中营,死在了毒气室。
这大体就是柳德米拉的感情经历。
两个爱她的男人,都为了保护她而死。
柳德米拉活到了战后,还结婚了,但始终无法忘记这两个男人。
她认为爱情的愉快是短暂的,然而带来的伤痛却是永恒的。
这就是: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淡定是什么?
淡定是什么?
淡定是一种生活状态。在尘世喧嚣中,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禁得住贪欲,抗得住诱惑。涤世间繁杂,去心灵污秽,洁身自好,灵魂飘香。待人处世,像春风般温馨,如夏光般灿烂,似秋果般甜香,若冬雪般纯洁。
淡定是一种智慧。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分得清,走得稳,行得正。心灵有大度,为人有温度,处事有气度,交往有弧度,话语有适度,情感有浓度,品行有高度,精神有亮度,胸怀有宽度。做人让人喜欢,干事让人感动,处世让人赞颂。
淡定是一种气质。不去依靠谁,不去模仿谁,不去攀比谁,不去羡慕谁,不去谄媚谁。做好自己的人,站好自己的岗,干好自己的事,敬好自己的业,走好自己的路,看好自己的景,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活出人生的坦荡,活出人生的价值,活出人生的精彩,活出自己的性格,活出自己的模样。
淡定是一种境界。不求岁月无恙,只求心有阳光;不求尽善尽美,只求随遇而安;不求独占鳌头,只求与时俱进;不求处处顺心,只求问心无愧;不求事事成功,只求事事努力;不求人人喜欢,只求坦荡为人;不求个个理解,只求尽心尽力;不求绚烂繁华,只求恬淡清宁;不求没有烦恼,只求别丢快乐;不求财富多少,只求生活美好。
淡定是一种修养。看淡是非,洒脱超然;看淡成败,顺心自然;看淡得失,自在坦然;看淡悲欢,潇洒释然;看淡荣辱,自信泰然;看淡恩怨,大度淡然;看淡苦甜,乐观欣然。可谓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行到水深处,坐看云起时。
淡定,与清雅把盏,跟从容言欢,和豁达携手,同知足拥抱!
如何评价歌曲一生所爱?
“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哟,象一条狗”。
是的,我是条狗,我放弃男女情欢
可以无拘无束,兢兢业业做我的事业了
我不可能一个大男人,整天男欢女爱,哄你开心
撕心裂肺的痛过,哭过,爱过,已经足够了
一个男人,错过最爱的,最心爱的女人
以后见到谁,爱就非常随意了
随意是因为,反正不是你
在外面成年打工,不用担心了
反正老婆不是你
穿的邋遢点,也无所谓了
反正你也看不到
要不,我这辈子连个念想也没有了
如何有动力超过马云
逍遥游主要说了什么?
《逍遥游》主要说的是一种优越和一次旅游:
高纬度认识的优越;灵魂宇宙一生游。《逍遥游》的内涵足够丰富,丰富到你的想像和认识总是逃不出其范围,如同孙悟空逃不出如来手心。所以这里只能大题小作,从两个角度谈一点想法。
《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内篇中的第一篇。
《庄子》流传至今,全书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重要程度一次降低。
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本人的文章,其他则为弟子,或者他人伪托文章。
在内篇中核心第一篇,也是最核心的核心就是《逍遥游》。
也就是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总纲。
如果拿人做比较,《逍遥游》就是《庄子》的头部?不是!是受精卵。
好啦,下面直接谈一种优越和一次旅游。
1.高纬度认识的优越;《逍遥游》开篇一段非常重要,原文如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的差距,不在肉体,而在认识。
这一段中庄子很高明的用了两种具体的动物,鱼和鸟,象征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
对比不难发现,鱼是在水里,鸟在天上。一个个头小只能游,一个个头大还能飞;一个移动靠水,一个移动靠风。
在荀子懂得《劝学》中有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在古代君子的地位很高。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并非天生异秉,而是善于借助外物。
善假于物,才实现了“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对比来看,鱼身体的游动靠的是有形的水,鸟身体的飞行靠的是无形的风(气)。
水比风(气)重,说明鱼借助的交通工具更低级。(这里的“低级”没有贬义。)
为什呢?看一下我们人身边的交通工具,鱼的相当于汽车、轮船之类的,还没有脱离地球表面。鸟的则相当于飞机,可以万米高空遨游,而且速度快即使上百倍。
这是实体实物的比较。如果把这种差距拿到思维、思想、认识、认知上呢?
鱼的眼界不过只停留在水里,而鸟的眼界可以俯瞰地球上的万物。
最近几年,企业界经常谈不同维度的认识。
小孩子的眼力,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在一个几十岁教授眼力绝对不是问题。
一个经营过上市公司的老板,一个在摆地摊的老板,他们对于市场的把控,对社会的认识,对经济规律的思考,不就像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吗?
普通人的苦恼,很多时候在于“想不开”,“没办法”。在高人的认知维度里,有很多问题可能也就小如尘埃。
人的认知维度越高,内心的“逍遥”程度越大,“游”的也会更远。心灵的优越会更高。
很多景区有这样的迷宫。一般墙的高度要比人高,也正因为如此,人在其中更容易迷失。以为你和墙在同一个维度。如果你站在墙上,或者你在更高的地方俯瞰整个迷宫时,哪里路通就会一目了然。
2.灵魂宇宙一生游。庄子的《逍遥游》阐释的是人灵魂上的绝对自由。
达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人可以说是逍遥游了。
还是回到鱼和鸟的意象。
鱼生而为鱼,没有翅膀啊,没有飞的基本条件。
要”化而为鸟“才行,那么,怎么化?
人呢?人之为人,天生的肉体就是地面的生物,本身是不可能在天空生活的。
所以,鱼和人的物理身体是没办法”化“的。或许有,可能需要几亿几百亿年的物种变异进化。
庄子讲鱼,讲鸟,终究是为了讲人。
人的生物属性不可能发生质变。认知能力,思考方式可以。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影响几千年的思想家,也有无名的芸芸众生。
所以,庄子的《逍遥游》的终极目标只在想象之中,是人的灵魂穷尽一生也走不到尽头的。
这也并不意味着是空想的乌托邦,正如第一点所说的一样,逍遥可以有高下之分。
如果给逍遥分等级,最大的级别是无穷大,虽然达不到,我们可以一生不停努力。
无形的道就像无形的风,积累越厚越高,托起的重量越大。
只有在那越高处,越能俯瞰越多的范围。
当然,《逍遥游》的内涵可以从多角度去解释。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我认为都可以做对照。重要的不是准确去解释原文的每一个字,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你说呢?
喜欢庄子和道家思想的朋友,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我是装子梦话,期待与您交流!
再听已是曲中人是什么意思?
原诗有几个版本,我还是喜欢下面这个: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成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 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 既知故人存于梦,何故执于异世人。 梦中合唱凤求凰,梦醒独奏离别赋。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歌者落泪,听着唏嘘。
何哉?所谓知音难觅,非性情中人,非相同经历不能如此。
故此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流行歌曲还未风靡之时,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听得人柔肠寸断。爱你春光明媚的人无论有多少,已往矣;爱上你风卷残荷的,一人足矣。
再后来,兄弟朋友一起,酒酣耳热依依惜别之时,一首《朋友别哭》曾让我们相拥而泣,不能自已。
曾听着《葬花吟》,花开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叹红颜薄命,韶光易逝,泪无声坠落,湿透衣衫。
曾听着《往事只能回味》,忆起童年时光,感受似水流年,唱者如泣如诉,听者如痴如醉。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场景,一歌一曲,一人一味。
让我们认真享受生命,享受情感,享受能够触及我们灵魂的好的音乐吧!
如何理解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首联与颔联,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飞鸿”是人心灵的象征,苏轼兄弟正如同凌空翱翔的飞鸿。“踏雪泥”,是飞鸿偶尔栖落留下的痕迹,旋即便会融化消失。正如人之行事,不会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应似飞鸿踏雪泥”,看似虚无,实则旷达。哲理就在于,不必耿耿于过往的痕迹,人生短暂,前途未卜,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
颈联与尾联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奉闲和尚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当初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坍塌,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
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
追寻苏轼的一生,更能理解此中真味。八九岁时的苏轼,在母亲为其讲授《后汉书•范滂传》时,就曾询问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很欣慰,亲切地回答儿子:“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鸿鹄之志早就在这个少年的灵魂深处扎根。《沁园春》(下阕)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沁园春》做于苏轼从杭州赴密州任上,给弟弟苏辙的。苏辙当时在山东济南为官,苏轼请调山东密州。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由此可见苏轼的人生理想是辅佐明君,匡世济民。《江城子•密州出猎》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见苏轼力挽狂澜的雄心大志!
被贬黄州,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面对浪涛汹涌的大江,吼出胸中块垒,吼出被压抑的千古豪情!
命运多舛,三起三落。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愈挫愈勇,不改初衷,豁达洒脱。即使生病也能悟出人生哲理:“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病中游祖塔院》)
苏轼说,因病得闲,不是坏事。能让人在日常的忙碌中抽出身来,有空来照看下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生命活得太忙碌、太焦虑了,只有“安心”才是最好的药方。
《定风波》,更让人感受到苏轼面对困窘,云淡风轻的洒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也好,晴朗也罢,与我而言,有何分别?一个人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有了舍弃名利的觉悟,此生无论是怎样的境遇都不那么重要了。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展望未来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连用三典,告诉我们人生短促,为了浮名浮利,劳心费神,在这如梦一般短暂的人生里,实在是可笑。
时光易逝催人老,不如远离贪欲,退隐还乡,对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做个闲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正是绝世苏轼,遗世独立,豪爽狂放,不媚不折,不改怀抱,纯真随性,万古不休的写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