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一直很轻歌词是什么意思,力量型训练每次动作越慢越好还是越快越好?
不请自来答题?见谅题主
力量训练快慢训练的目的就不一样了,越慢的速度刺激肌肉增长的就越大,但是越快的速度就是可以练爆发力,别听有些人说什么越快不好的之类的话,
用力的速度快慢是两种力量,不存在好与不好,慢可以做慢双,爆发力就要求点速度,以及瞬间爆发的力。
我觉得经常街健的人,力量训练与爆发力耐力训练都会进行,所以有了慢双力臂,快双力臂,力量与爆发力的结合才能让一个动作更完美。
我虽然不去健身房训练,但我知道一些健身房健身的方式,以慢速深度刺激肌肉为主,爆发力的练习不是特别多,您也别不爱听,大家都是健身的目的,只是锻炼方式不一样,但是自由力量大家都可以练,以及固定器械,只是方式方法略有不同。
慢速深度力量训练,与快速力量肌肉训练,结合训练对力量的提升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觉得你还是别挑食喔。
力量训练之前记得要充分热身喔,不然肌肉僵硬没有韧性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并不是因为速度快拉伤,而是因为肌肉韧度造成的,自由力量慢速各个肌肉辅助更大,所以锻炼效果也会增大,快速加力量训练对于爆发力增长效果也不小。
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你可以理解么?欢迎各位大神下方留言探讨交流,欢迎各位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感谢您的支持,???
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
汽车在100km/h行驶,发动机转速越低是不是说明发动机就越好呢?那可未必。因为汽车想要往前跑,单靠发动机是不行的,就算把发动机转速拉到红线,时速都不会破百,必须搭配变速箱才可以。所以,单靠转速来衡量发动机好坏是不准确的 。
举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日产轩逸对比奇瑞瑞虎8,再对比宝马3系。
日产轩逸,指导价9.98~14.49万。使用的发动机,是一台1.6L 122/135马力自吸发动机,搭配一台CVT无极变速箱。其高速100km/h,发动机转速1600转左右。奇瑞瑞虎8,指导价8.88~15.99万。使用一台1.6T 197马力/2.0T 25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时速100km/h时速为1900转左右。宝马三系,指导价29.39~39.89万。使用一台2.0T 184马力/2.0T 258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8AT变速箱,时速100km/h的发动机转速在1500转左右。通过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日产轩逸这种十来万的自吸车,马力小,动力弱,但是高速100km/h的转速,跟三十来万的宝马差不多,大优势领先国产阵营以发动机技术领先的奇瑞发动机。
这能说明日产的这台家用买菜发动机,单靠转速就能证明它比奇瑞发动机,比宝马发动机更强吗?肯定不是的。
日产这种小马力自吸发动机,依靠cvt变速箱,通过调整变速箱内部二根锥桶,实时调整变速箱传动比,时刻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较低的经济时速,既可以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行驶,还能保持较好的油耗。若不是因为CVT变速箱钢带传动的特性,不能承受太大动力,CVT变速箱就是最好的家用变速箱。
所以,依靠发动机转速来判断一台发动机好不好,是比较片面的。受变速箱影响非常大。
变速箱的作用是什么既然说到,发动机转速不能作为衡量发动机是不是好发动机的标准,那么就来捋一下,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是如何把发动机拉下来的。搞明白这二点后,就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为什么单靠恒定速度下的转速,不能判断一款发动机的好坏。
变速箱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种:
第一, 通过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区间。
第二:发动机不能倒着转,但是车不能一直往前走,也需要倒车,有了变速箱,就可以在发动机正转的情况下,实现倒车功能。
第三,发动机怠速的时候,也是可以驱动车辆往前跑的,但是要停车怎么办,不能熄火。有了变速箱,利用空挡,可以实现发动机怠速不熄火的功能。
以上三种主要的变速箱功能,跟这个题目有关的其实就是第一个功能,即变速箱通过改变传动比,可以扩大发动机的转速范围、扭矩范围,从而充分利用原动机的功率和效率区间。
比如上面这张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可以看到现在的汽油发动机是有所谓的经济区间的,发动机工作在这个转速内最省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最高。
以图中所示的发动机举例,它的经济转速在1700~2500转之间,出了这个转速,油耗低但是动力弱,或者油耗高动力强,不能在动力跟油耗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
现在油价越来越高,车主对油耗越来越敏感,但是又不想损失动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发动机的经济转速尽量做宽一点,这样发动机动作时就可以经常工作在经济区间。
但是,如果没有变速箱,车子想开快一点,发动机转速必定上升,就不经济了。但是有了变速箱,变速箱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齿比,始终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经济转速。
比如通用的9at变速箱,齿比从4.69~0.62,分别对应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保证动力跟油耗之间的平衡。1~6档是行车档,齿比变化低,可以保证换挡的时候更加平滑,消除换挡顿挫。7~9档就是超速档,可以把发动机转速控制的更低。
从实车来说,通用旗下品牌雪佛兰迈锐宝xl,1.5T 169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这台9at变速箱,80km/h发动机转速仅为1300转,时速100km/h也不过1700转左右。
而这台1.5T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就在1700~4400转左右,就可以通过变速箱改变传动比,尽量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较低的,较为经济的转速内。
所以,发动机转速低,是通过搭配不同的变速箱,通过改变发动机的传动比调教出来的,不能作为评判一台发动机好坏的标准。
衡量发动机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衡量一宽发动机,不能单看固定时速下的转速高低,还得考虑发动机本身的基本素质。简单来说,看发动机好坏,就看相同排量下,发动机的马力大小就可以了。
比如同样是1.6L的排量,轩逸的最大马力只有122/135马力,但是国产奇瑞1.9T就有197马力,国产海马1.6T就有193马力,标致1.6T 就有170马力。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也不要觉得凭排量看马力大小,就判断一台发动机好不好过于生硬,其实这是最靠谱的办法。因为现在的家用发动机,是综合各项技术的产物,同排量马力大,必然有深厚的技术底子撑着。
比如日产轩逸的1.6L 122/135马力自吸发动机,虽然比不过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跟1.5L 113,1.5L 110马力等排量类似的自吸发动机比起来,就强不少了。
这背后,是镜面缸孔熔射、e-VTC智能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TCV智能多级扰流控制、EGR冷却循环再燃烧等先进技术加持,才有了这台同排量先进的自吸发动机。
再比如奇瑞1.6T发动机,最大马力197匹,大扭矩290N·m,热效率达到了38%,参数十分惊艳,已经达到了不少国际品牌2.0T低功率的水准。
这背后,是奇瑞智效燃烧系统,高强度滚流进气系统、200/350bar高压供油系统、90毫焦高能点火系统、以及智能高效清洁燃烧系统等顶尖技术加持,才能做出这么一台性能出色的发动机。
如果懂车的,再去看看最大扭矩,最大扭矩转速,最大功率,压缩比,进气方式,热效率等等,那样更直白。但是普通人,看排量,看马力就够了,足够判定这台发动机是不是一台好发动机。
为什么做哑铃弯举二头肌泵感不强反而肩膀特别酸?
感谢邀请
在健身训练中,我们一般分为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训练如:瑜伽、俯卧撑、臀桥等动作,而器械训练就会用到我们很熟悉的哑铃、杠铃这些!根据这位同学问题中提到的哑铃弯举!这是一个哑铃器械训练中比较普遍的健身动作!
关于这位同学在锻炼刚才中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会详细讲解一下!
做哑铃弯举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健身不是一个只靠蛮劲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在进行一个健身动作的锻炼时,首先就得先了解这个动作的基础要领及会出来的错误!
哑铃弯举动作可以采用坐姿或者站姿训练,一般而言我们更加倾向于坐姿哑铃弯举,因为它主要训练我们的肱二头肌,从这位同学的问题:二头肌泵感不强,中可以看出他做的正是坐姿哑铃弯举!
那在做这个动作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1、比如做哑铃弯举时,有些人喜欢把哑铃抬到肩膀上方,感觉上是弯举的更充分、更到位了,实际上是在白费力气!因为这样做并没有弯曲肘部,没有达到让二头肌收缩发力的目标。
2、另一个常见到的问题就是,哑铃弯举时容易上抬大臂、身体后仰,这样的错误动作出现之后,我们的二头肌根本没有得到充分收缩!
这些问题的出现,你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特别累,这也是肩膀特别酸的原因所在!
当你有以上问题时,建议换一个体重轻的哑铃试试,因为大重量容易让动作借力、变形,体重轻的哑铃这种情况就很减小!
为什么在做哑铃弯举时二头肌泵感不强?接下来咱们来说说这个问题,当你锻炼二头肌的时间久了以后,那种泵感越来越不明显,这是因为刚接触健身的人,身体肌肉基本都不发达,所以刚开始的泵感和酸胀感会十分的明显,随着你肌肉的进化,这种泵感就会慢慢淡化下来。
如何提升二头肌泵感?如果你想恢复二头肌的泵感的话,适当的做一些动作上的改变,会有不错的成效哦!让你重新找到那种久违的充血感!
1、扭动手腕
当我们进行手腕扭动动作时,会牵扯到小臂的肌肉从而带动大臂的二头肌,达到更好的刺激效果。
2、改变握距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当握距改变之后,哑铃的重量会偏向于一侧,也就是较内侧的一边,这时你在弯举时会为了稳定住哑铃,会不自觉的让手腕往外翻来保持哑铃的平稳,从而达到更好刺激效果。
3、哑铃缓慢回落
不要让哑铃任凭地球引力的控制而迅速的回落,而是要对抗地心引力来让它缓慢地回落,尽量让回落的时间持续个2~3秒。
做哑铃弯举二头肌泵感不强,有可能是动作有错误或者,你的手臂肌肉已经适应了当前锻炼的动作和有了一定的强度,适当变化动作姿势有助于更好的锻炼和重新有泵感哦!
这里是小乔健身,每天为你分享健身运动干货,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点赞和关注,谢谢~
文人相轻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不但文人相轻,这后来学文科的人也相轻了,不是相亲。
“文人相轻”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之所以相轻是因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就是一个通病,我看不起你,你也瞧不上我,这主要根源在于文人都是书读多了养成了恃才傲物的性格。现在也有很多文人是相互轻视的,但是有的人是恃的实才,有些人恃的是嫉妒。
文学上的流派之争,门户之见就跟武侠小说里的帮派之争差不多,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如果文人像大熊猫一样,是珍稀动物,躲藏在深山密林之中,不通来往,肯定没有太多的是非。然而,称之为文坛的这块地方,常常有很多自我感觉好的文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好,都认为别人不如他好,于是,白眼相向,互不相能,针尖麦芒,各不退让。打过来,打过去,真是好不热闹。
说来你也许不信,当舅舅的把自己的外甥杀了,只是为了一首诗。
行凶杀人,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会发生的事情。而至亲骨肉,夺命相残,虽比较稀见,但此类刑事案件,未必不会发生。可为了这个无论如何不能成为理由的理由杀人,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
在俄国,有通过决斗,想杀死对方,而自己却被对方杀死的诗人;在中国,有先拿斧头,杀死情人,然后又举起斧头,把自己砍死的诗人。这两位采取极端手段的诗人,情之所至,犹可理解。但唐代这位诗人舅舅,为一首诗的署名权,把同是诗人的外甥,置之死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翻开《全唐诗》,卷五十一,宋之问有一首《有所思》,卷八十二,刘希夷有一首《代悲白头翁》,除了第三句,宋的“深闺女儿惜颜色”,与刘的“洛阳女儿好颜色”,有六个字的微小变通外,其余悉皆相同。依拙见,就这点改动而言,名气大的宋之问,比较造作,远不如名气小的刘希夷。比较自然。正是这首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悬案,一桩出了人命案的笔墨官司。
据元人辛文房撰《唐才子传》,这个宋之问,就是刘希夷的舅舅。
曹丕在《典论》里分析过:“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即使再好的作品,再大的作家,也不是无可挑剔的。他还说:作家难免“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因此,一些观点偏狭的作家诗人,意气用事,各较短长,彼此顶杠,信口雌黄的风气,也就是不以为奇的毛病了,于是,曹丕发明了“文人相轻”说,便成了数千年来的定论。
其实,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出发,仅仅是“文人相轻”的话,甲看不上乙,乙看不上甲,或者,另外一个丙,对甲和乙的的作品大摇其头,而甲和乙对丙的文章,联合起来大撇其嘴,这种相轻,我认为不一定是坏事情。对一个有点出息的文人来讲,知道别人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件好事。问题在于有些人,乌鸦跳到猪身上,笑话别人的黑,而看不到自己其实也很黑,这类眼睛长在额头上,嘴巴撇在耳朵边的翘尾巴作家,也算是近年来文坛的一道风景线。
应该说,一位作家,唯其知不足,才肯进步,唯其怕落伍,才要奋斗,唯其有竞争,才不敢懈怠,这样,文学才能日新月异,百花齐放。若是小酒捏着,小烟抽着,小菜吃着,小女子睡着,如《颜氏家训》所说:“有一士族 ,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那样,甲誉乙为文坛泰斗,乙誉甲为文学大师,丙跳出来吹捧甲和乙文章传世,众人休想望其项背云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甲和乙也吹捧丙进入了文学史,甚至还能在KTV包间里与小姐耳鬓厮磨,荷尔蒙饱满,就业已不朽,传之万世云云……,作家要是都这样自慰自渎起来,恐怕文学的前途也无多大指望了。
因此,文人相轻,很可能成为文学较量的激化剂,似应提倡。但这种文学上的较量,一旦远离文学本身,借助于文学以外的种种手段,以达到压倒对手的目的,而成为文学的强者,结果,无非如宋之问收拾刘希夷那样,终究要遭到历史的嘲笑。
刘希夷,是个不太走运的诗人,《全唐诗》有他的一段记载:
“希夷善琵琶,尝为《白头吟》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乃更作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复似向谶矣!’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而以白头翁之篇为己作。至今有载此篇在《之问集》中者。”
《全唐诗》是官方出版物,“或云”这两个字,就很有政府新闻发言人那种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口吻。文人笔下的《唐才子传》,这段史实,就写得率直真实,爱憎分明了。他说:“希夷天赋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业勋名,何所不至?孰谓奇蹇之运,遭逢恶人,寸禄不沾,长怀顿挫,斯才高而见忌者也。贾生悼长沙之屈,祢衡痛江夏之来,倏焉折首,无何殒命。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所较者轻,所失者重,玉迸松摧,良可惜也。况于骨肉相残者乎?”
真实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这个年青人苦思瞑想,写出了这首诗后,多少有些情不自禁,就拿去给宋之问看,想讨个好。他忘了他舅舅也是个诗人,而且还是有名气的老诗人,这可坏菜了。人一老,就容易倚老卖老,所以,老诗人,老作家,老演员,老交际花,有其可尊可敬之处,也有其可嫌可厌之处。你除了向他鞠躬外,万万不可招惹他。因为,他要张嘴,你没法听而不闻,他要伸手,你没法视而不见。所以,上海话里的“老娘舅”,其实是一句貌似恭谨的贬义词。现在,这位挺麻烦,挺不好对付的老先生,让刘希夷摊上了。
至少,他应该晓得,这位老娘舅,基本上是个马屁精呀!只不过因为此人甚不讲究口腔卫生,那时,又找不到什么口香糖,可以稍稍遮住口臭,因此,女皇武则天对他不感兴趣,何况他并非小白脸。他拍不上武则天,退而求其次,拍武则天的情人张易之。大唐王朝,是个诗歌王朝,张易之做了莫明其妙的“控鹤史”这个官,总是有两首诗临场朗诵才是。宋之问就是凭借写诗献媚,以此混饭吃的。当娘舅的一看外甥这首好诗,连呼精彩;尤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让他拍案叫绝,“真亏你想得出来。”接着,便拉下那张老脸,对刘希夷说,“我的贤外甥啊,你的这首诗就留在我这里吧?”
“舅舅,你这是什么意思?”
“那还用问,此诗以后就算是舅舅的作品了。”
“那怎么行!”刘希夷不甘心被他仗势强蛮的舅舅蹂躏,说什么不给老诗人这个面子。 《唐才子传》载:“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起初,我不大相信野史所说,后来,细细琢磨宋之问一生不怎么光明磊落的行状,倒也有可能干出这种事来。
《 新唐书》载他“倾心媚附(武后宠幸的)张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刘]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看来,他给别人当枪手惯了,窃别人的劳动成果为己有,也就顺手牵羊,不以为意了。《旧唐书》载他“及易之等败,左迁陇州参军,未几逃归,还匿于洛阳人张仲之家。仲子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及同皎等获罪,起之问为鸿胪主薄,由此深为义士所讥。”从他捧着尿壶,尾随权贵的表演看,从他背叛朋友,出卖灵魂的行径看,把自己的外甥干掉,夺得这首诗的版权,并不是不可能的。
“文人相轻”一旦到了“文人相嫉”的地步,尤其那些才情不如人,功力不如人,又不甘心不如人,更不服气不如人,一定要在文坛上出个头,露个脸的诗人,作家,评论家,以及什么也不是的文学活动家,恰巧手中握有一点权力,拥有一点本钱,在嫉妒心的邪念驱使下,便可能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干掉对手了。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隋炀帝了。这个花花公子,酒色财气,香车美人,没有他所不拥有的,可他并不满足。觉得自己在文学的声望上,他还未能拔尖领先,登峰造极,而且,居然还有不逊于他的,或稍胜于他的,那还得了?据唐人刘所著的《隋唐嘉话》 :“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燕衔泥’否?”又,“炀帝为《燕歌行》,文士皆和。著作郎王胄独不下帝,帝每衔之,胄竟坐此见害,而诵其警句曰,‘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语耶?”
其实,宋之问已经获得了为上司,为领导,捧尿壶随侍左右的光荣,说明他在权力场中,既是能够出入客厅,也是能够进得卧室的核心人物。尿壶只有一个,犹如官印只有一枚,让你拿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任?而随着这种不避隐私的信任,将会有什么样的灿烂前景,肯定是不可限量的了。我估计,当他捧着那骚烘烘的尿壶,随控鹤史张易之身后走过来,一脸骄矜之色,是可想而知的。从当代那些捧尿壶的同行表情,以今观古,大概八九不离十。
看来,文人的胃口还是真够大的,鱼和熊掌,哪个都不想落,这个尿壶诗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外甥弄死,是不是受到隋炀帝杀薛道衡和王胄的启发?不得而知。但是,杨广杀掉文学对手以后,第一,他的诗就写得有长进,独占鳌头了吗?第二,他一只手能掩住当时人的嘴,能挡得住历史的判决吗?
文人相轻,或许无妨,文人相嫉,而且搞小动作或大动作,便是切戒的事情了。若真像隋炀帝或宋之问那样干掉自己的文学对手,也许你有可能赢得一时,但是你却百分百地失掉了永远,算算这笔账,也许会感到划不来的。
鱼漂吃铅量和自重与配铅量有什么关系?
立漂,台钓钓组的核心配件,可以说现如今台钓的大部分话题都和它有关。自重、配铅量、吃铅量这三个术语准确来说并不能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吃铅、自重是浮漂的两个固有属性,这是浮漂制作出来时被固定下来的。而配铅是基于调钓之后钓组所配备的铅,它的重量并没有固定的数值,完全取决于钓鱼人的需要。这样说起来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接下来小黑就来详细说说这三个台钓术语的一些常识吧。
吃铅量吃铅量是浮漂最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钓鱼人通常把浮漂调为平水时铅块具备的重量定义为吃铅量。浮漂没入水中会产生浮力,随着没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浮漂释放的浮力越大,所以吃铅量是一条浮漂所具备的最大浮力、最大配铅数值最大稳定度的体现。台钓的钓组是基于浮漂之上建立起来的平衡体,浮漂的吃铅量从某种角度来说决定了这个平衡体所具有的最大稳定性。
举个例子现在有2个木块分别重10千克、1千克,把它们放在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两者间就构成了一个平衡体的概念,用手去轻推木块,你会发现轻的木块很容易推动,重的那个就有点难了,这是因为重量大的那个平衡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台钓钓组的情况和这个例子极为相似,吃铅量大的浮漂所构建的钓组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而吃铅量小的那个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调钓相同的情况下)。
钓大鱼我们使用大漂,这是因为大漂可以携带更大的饵料,它具有的稳定性可以过滤杂口,让钓手把握最真实的大鱼吃口。钓小鱼用小漂,它具有的灵敏度可以最大程度体现鱼觅食的动作。当然上述这些仅仅是从鱼情出发,实际作钓中钓手还要考虑到钓点的具体情况,水深、线粗、风大这些因素都会让作钓需要侧重选择吃铅量稍大的浮漂,利用重量来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
自重和吃铅形成浮力比概念浮漂的又一个固有属性,显示这条浮漂的重量,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浮漂商家的数据栏里。自重属性单独拿出来看实际上并没啥意义,所以人们经常把它和吃铅量放在一起,浮漂吃铅量除以自重得到了浮力比这个概念(浮力比=吃铅量/自重)。浮力比是一条浮漂浮力性能的体现,数值越大说明浮力性能越优越。比如说两条浮漂同样自重是1克,A浮漂吃铅量2克,B浮漂吃铅量3克,那人们就会说B浮漂的浮力比越高,浮力性能更高。目前市面上制漂的材料有巴尔杉木、孔雀羽、芦苇、纳米,其中纳米的浮力比最高,通常可以达到3以上,巴尔杉木的浮力比最差只有2左右。同等材料之间由于加工工艺的关系浮力比可能不尽相同,但纳米浮力比最高芦苇次之巴尔杉木最低这点是钓圈的共识。
浮力比近些年经常被人提及,很多人认为浮力比越高的浮漂灵敏度就越好,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讲一讲。首先肯定一点浮力比越高的浮漂灵敏度越高,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点在吃铅量、浮漂漂型构造(排水体积)、调钓完全一致的两个钓组里,高浮力比浮漂的那个钓组的整体重量越轻。这个特性就意味着它相比于另外一个钓组,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稳定性,假如要让两个钓组同时发生动作,那整体重量轻的那个无疑更加容易。第二点浮力比越高的浮漂回升越快,浮漂受到力产生下顿接着浮漂回升。假如把下顿、回升所需要的时间当成一个周期的话,那浮力比越高的浮漂所需要的时间会更短。这什么概念呢,同一时间里浮力比较低的巴尔杉木漂产生2个动作,高浮力比的芦苇漂却能产生三个动作,显而易见后者具有的反应能力就要高于前者。
但浮力比越高也不见得就是优势,遇上滑口、乱口这种鱼情,高浮力比的浮漂很容易就会乱抖,各种无意义的漂相让人无从下手。灵敏和稳定是相对的概念,脱离了鱼情去讨论优劣根本毫无意义,浮力比越高的浮漂灵敏度确实越高,但并不是说它就一定比灵敏度低的浮漂优秀。
配铅配铅这个词和自重、吃铅不在同一概念上,前者并不是浮漂的固有属性,而是钓组经过调目之后铅块实际剩余的重量。钓鱼时有人会说我这条浮漂吃铅几克,也有人会说我这条漂自重多少、浮力比多少,但绝不会有人说我现在配铅有几克。因为这个数值要去测量当下的铅块重量才能得知,而且这个概念脱离了调钓实际上意义不大。
比如说两个钓组浮漂的指标全部一样,配铅都在2克,你能根据吃铅量一样说两个钓组的最大稳定性是一样的,那接着能根据配铅同样是2克就说钓组的灵敏度一致吗?这显然不能,顶多是证明两个钓组的调目是一致的,钓目无法确定就没办法比较两者的灵敏度。一个钓组内部的灵顿钓手常用调钓来体现,配铅量更多的是整个钓组外在稳定性的体现。钓点稍有水流、有点杂鱼,钓鱼人的第一反应就会增大钓组的配铅来加强稳定性和钩饵落底的速度,有人管这个行为叫“加大配铅”,更多人叫“减少调目”。从这里你就能发现配铅量这个概念,只有两个钓组比较或者是从整个钓组出发的时候才会常用,一个钓组里大家更愿意以调目来取代。
吃铅量、自重、浮力比是浮漂的三个固有属性, 反映了浮漂的一些性能,在我们平时使用能给我们提供帮助。选择浮漂第一要点就是确定吃铅量,它的大小需要考虑到鱼情、钓点环境。至于浮力比记住一个点,浮力比越高的浮漂越灵敏,它的大小选择主要取决于作钓人的钓技以及鱼情,如果你对漂相缺少判断力,那建议慎用高浮力比的浮漂。吃铅量的大小、浮力比的高低没有所谓的优劣,只有合不合适的说法。
精神分裂有什么症状?
相信网上有关于精神分裂的专业解释,如果你想更真实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推荐两本书目:《24个比利》和《人格裂变的姑娘》
《24个比利》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多重人格分裂纪实的作品。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他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最终的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比利的多重人格达24个之多,他体内的人格可以互相交谈、下棋,互相控制对方的行为,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个大厅中,谁走到大厅中心的一盏聚光灯之下,谁就是现在控制比利身体的人格,但这些人格互相并不会知道对方干了什么,所以比利在接受治疗之前的生活是极其混乱的,他的记忆也是混乱的。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大相径庭。
比利自8岁起,多次被继父殴打、威胁和强奸,因此有严重的精神疾患。早在16岁第一次自杀未遂后,比利这个主人格就被其他人格保护起来,已经“沉睡”了七年。父亲自杀,继父百般虐待,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纠结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
比利为了保护自己,将自己分裂成了不同的人格。会有守护者里根出来击退施虐者,会有8岁的承受者戴维哭泣,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利普、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等人格。分裂中的比利,显露出各具天赋的一面。其中的好几个人格都有绘画的天赋,他们作出的画甚至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随着他逐渐长大,他身上开始分裂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开始逐渐占据他的身体。他们轮流出现,不断的混乱。最混乱的时候,连他们整个负责管理对外人格的亚瑟和里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是什么人。
《24个比利》记录了比利的治疗过程,以及比利为自己无罪辩护的过程。他的治疗过程跌宕起伏,因为在不同医院?的治疗,遇到不同的医生,对于比利持有的态度不同,导致比利的治疗情况时好时坏,他的人格融合又分裂,在融合。除了精神上的折磨,他的身体也遭受的巨大的痛苦。
精神分裂的治疗并不容易,正确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比利的有些治疗过程也是大部分精神分裂患者所遭受的,我们不应该带有有色眼光看待他们,他们也是正常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才分裂出不同的人格。
潘玮柏也曾经出过一首同名歌曲,24个比利,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
而《人格裂变的姑娘》是在《24个比利》中出现过的一本书,它为比利的治疗有提供过参考。
本书原名《西碧尔》,这是女主人公的名字(其实是假名)。为便于读者顾名思义地了解本书的内容,改成现在的书名。
这部被誉为文学和精神病学上的重要里程碑的心理学纪实小说在1973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仅在美国就发行了五百多万册,其影响至今不衰。在当代多种心理学专著和教科书中也经常提到本书主人公的名字。这部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心理学和医学的重要价值,还广泛地涉及哲学、神学、伦理学和教育学。它“迫使你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Doris Lessing)。”
相信看完这两本书,你就能清晰的了解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了解到他们精神的混乱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