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绍剧的历史背景
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绍兴乱弹”、 “绍兴大班”。兴起于浙江绍兴一带,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和上海等地。是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亦曾一度称为“越剧”,1950年定名为绍剧。 历史沿革 绍兴是文化古城,戏曲活动频繁。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即源出绍兴府所属的余姚、上虞一带。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最鲜明的是“二凡”,腔调和秦腔最近。调腔在剧目和音乐等方面对绍剧的影响较大。 明代万历年间,调腔在绍兴一带流传并逐渐盛行。演出班社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的坐唱班,称为“堂茗”;一种是道士清唱班。到了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称为乱弹的梆子腔传人,与昆曲、调腔同时流行。当时的班社往往是三戏皆通,兼唱“高、昆、乱”等声腔。清代乾隆年间,这种三合班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都衰落了,而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就以唱乱弹为主,班社称为绍兴乱弹班。 绍剧与徽戏的关系亦较密切。在绍剧传统剧目中运用甚多的另一基本唱腔“三五七”,其旋律与徽戏中的吹腔相近。“三五七”属于南曲体系,所以其音乐风格也带有南曲特点,比较委婉绵长,长于抒情。绍剧的剧目,与徽戏相同者也占一定数量。 早期绍剧,主要流动演出于水乡农村,多为“社戏”性质。农历正月演“灯头戏”、二月演“酬神戏”、三月演“青苗戏”,四月开始农村庙会不断,迎神赛会,经常演戏。至七月中元节,到处盛演“祭鬼戏”(在整本戏中插入目连戏折子,叫做“平安大戏”)。之后,主要演出“祠堂戏”:有调解两村相争的“和事戏”,对盗伐山林者而设的“罚款戏”,商贾在外埠发迹的“还愿戏”,富户豪门添丁、做寿的“庆贺戏”,以及村镇间轮流值年的“年规戏”等。这一时期,在绍兴毗邻地区也出现绍剧班社。嵊县有以唱乱弹为主,兼唱调腔的班社。 文武分班,相传起自清乾隆末年。之后,曾出现过相当兴盛的景象,班社多至四十余副,多数是职业班社,也有些时散时合的半职业班社。 1840年鸦片战争后,绍剧活动地区不断缩小,趋向衰落,尤以武班为甚。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员均习文弃武,文班则增设武戏,文武班合流。此后,班社仿效京、沪等大城市,有以舞台为班名的。如泉源第一舞台、越舞台、天荣舞台、同春舞台等。二十年代以后,在绍兴本地城乡,绍剧颇为兴旺。抗战期间,在上海的绍剧戏班不多,至1945年只有同春班一个,但阵容较强,名家辈出。除吴昌顺等之外,又涌现了老生七龄童、十三龄童,武生六龄童,旦脚筱玲珑、章艳秋等。抗战之前,有越中第一舞台、文明舞台、林贵舞后、新大世界、新大鸿福等二十余班。抗战以后,绍兴民众教育馆搞旧剧改革,进行登记,先后入册者有近五十个班,其中绝大多数是乱弹班。 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九个民间职业剧团。后经登记、合并,数量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学员办了数期培训班,培养了接班人,使绍剧得到较大的发展。1956年改同春绍剧团为浙江绍剧团。1965年有专业绍剧团六个。“文化大革命”中绍剧受到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复苏。到1982年,有浙江省绍剧团和绍兴县、萧山县等三个专业绍剧团、一个绍剧训练班。
《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的花黄”是什么样的妆饰?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其流传情况,一说为南明潞王朱常汸南驻杭州,鲁王朱以海东迁绍兴,均带有乐工南来,因而西秦腔传入浙东;另一说则认为系李自成将西秦腔带到安徽,与“三五七”两腔合用,然后由徽州商人逐渐带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绍剧的著名演员有梁幼侬、吴昌顺、陆长胜、筱玲珑、林芳锦、汪筱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筱昌顺、陈鹤皋、章艳秋、王振芳(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等。
绍剧的艺术特点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其流传情况,一说为南明潞王朱常汸南驻杭州,鲁王朱以海东迁绍兴,均带有乐工南来,因而西秦腔传入浙东;另一说则认为系李自成将西秦腔带到安徽,与“三五七”两腔合用,然后由徽州商人逐渐带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绍剧的著名演员有梁幼侬、吴昌顺、陆长胜、筱玲珑、林芳锦、汪筱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筱昌顺、陈鹤皋、章艳秋、王振芳(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等。
什么是戏曲妆
中国戏曲妆容的古典元素总以勾勒、涂抹的方式呈现,直观、夸张、大胆,三者相互结合会产生一种特别的美感。当浓重色彩幻化成不经意的图案,彻底打破古与今、中与外地界限,肆意描绘出文化的精髓。郑州化妆学校的美妆,借鉴了古代戏曲妆容中不落痕迹的晕染手法,将明艳的色彩以不着痕迹的笔触轻施在面庞,处处弥漫这浪漫唯美的气息,黛绿青玉胭脂的色彩运用,描绘出一幅芳菲的诗意美景。点染:将明艳的色彩点染在眉眼间,既保留了戏曲妆中大胆的用色,有弱化了夸张的造型。于是红色跃然于脸庞,取代了原有的黑色浓眉,一抹朱红从眉下由深逐渐往下淡,至两腮变成桃红色,与嫩白色柔和相连,再加上大眼、修长的眉和鲜红的唇更加体现了团的色彩鲜亮质感。揉抹胭脂:戏曲妆中红晕的色调是一门艺术,大面积的水红色在两颊大面积晕开,烘托着一低头的温柔。用红色腮红在印堂和左右两颊的地方涂抹出三个圆形的,直径在一寸至两寸左右的红晕,涂抹时要从圆形中间向四周揉开,由中间伸向四周逐渐越来越浅,直到与脸部底色自然衔接,不能有轮廓线。瓷肌朱唇:想要拥有瓷白的无暇美肌,不必用到戏曲妆中的水白粉在脸上涂抹,而是着重于底妆的遮瑕步骤,掩盖掉肌肤的所有瑕疵后,用比肤色浅一个色号的水润粉底液在脸上均匀涂抹,做到没有一处遗漏,尤其是鼻窝、眼窝、嘴周都要揉到,不能留下空隙。点染一抹朱唇为妆容更添亮点,唇周的边缘要清晰,唇线干净利落,不要粉痕。勾勒白粉:红、白、黑的线条美是戏曲妆的精髓,运用再眼妆时要首先画出轮廓线,然均匀填满,可以结合现代妆容的画法,在黑色的眼线上,再画一条白色的线条变成飞扬的小翅膀,增加双眼的开阔度和明亮度。运用含有珠光的眼线液笔会增加眼睛的神采。你也可以用它来勾画内眼线,让眼妆在不同角度闪烁变换的光芒。勾画眉眼:戏曲妆的眉眼线条都简练而干净,对称并富有神韵。先勾画眼睛再勾画眉毛,你无需画的犹如戏曲脸谱一般夸张,但蝴蝶翅膀般的线条会增加女性的妩媚与娇美。运用饱和度较高的彩色眼影,单色或者多色搭配,发挥晕染的手法,彰显艺术的美感,而眉妆不妨融入颜色,和眼妆色彩呼应。
变脸是哪个地区的特色
变脸是属于西南地区川剧的特色。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 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文化。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 。 后世则演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大变脸系全脸都变,有3变、5变乃至 9 变 ;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 。 变脸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脸。前两种属涂面化妆,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2005年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绍剧文化了解绍剧的妆容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