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思言歌词是什么意思,背课文有什么技巧?
只要注意记忆方法,勤加复习。就可以做到化繁为简,不管是语文课文还是英语课文,我们都可以快速背诵。
“成像记忆法”“记忆高手”在进行记忆训练的时候,通常会训练三个方面:成像、联结、搭建宫殿。其中“成像”这个部分,可以运用到小朋友学习中。“成像记忆”就是将所读所看的课文内容,具体成一幅画面,记下来。再背诵的时候,让小朋友想一想刚刚在脑中画了什么画面,画里面有什么。
举例说明,我们在背诵李白的《赠汪伦》时,可以让小朋友一边朗读一边在脑中画画。画面有诗人,有船,岸上送行的汪伦,身后的桃花潭水。然后,我们让画上的事物“动”起来,变成“动画片”。”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在家中大摆宴席热情相送,之后,李白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准备离岸时,李白忽然听到传来了一阵歌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汪伦和许多村民正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他当时觉得这里民风真是淳朴,送别客人的情谊十分让人感动。”小朋友脑中的画面是动起来的,事物、人物有关联的。以后再背诵这首古诗,想不起里面的内容时,脑中浮现出图像即可。这是低年级的古诗,高年级进阶版的古文背诵,依旧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具体操作起来就是把每一句里的内容变成画面,根据逻辑再联结成连续的故事。 ”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是我们最常会用到的方法,也就是将课文意思理解之后再背诵。拿到一篇课文,古文我们会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现代文我们会给课文标段落,会分析作者的思路,要阐述的思想。这都是我们理解的过程。死记硬背不可取,成像记忆配合理解记忆会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背诵课文的步骤是:一,读一遍课文。该翻译翻译,该理解作者思路理解一下。二,把每一句在脑中化成图画。三,根据课文和事物的逻辑关系联结成动态画面,进而形成有情节的故事。
”声音记忆”声音记忆我们主要会用到:多听音频和“谐音法”。这两个方法可以很好的运用在英语记忆上。“听说读写”是英语最重要的四项技能,其中听不仅能帮助模仿语音语调,还可以帮助反复复习增强记忆,同时还可以锻炼一下小朋友的“专注力”,可谓好处多多。“谐音法”不用我说,就是利用相似的读音,代替课文原本内容记忆。这个方法在古文背诵上也很好用,我们可以将每段用理解记忆梳理后,进行图像记忆分类归纳,再将每个种类的关键字用谐音编成好记的口诀,然后背诵。 “艾宾浩斯曲线” 反映出了我们记忆力的衰退情况。就算有了好的记忆法,依旧需要我们不断重复记忆,复习所学内容,才能不容易遗忘。所以,小朋友们还要多多练习,才能保证课文牢牢记在脑子里。这里我们说一下“费曼高效学习法”里有一个复习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复述”。具体做法就是:用自己的话将课堂学的知识复述出来。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聊聊上课内容,帮助他记忆,也顺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书法可以表情达意吗?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汉扬雄《法言·问神卷第五》:“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宋朱长文《续书断·神品》:“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说道:“ 书者,如也。” 清刘熙载《艺概卷五 书概》释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以此观之,书学即人学也。所谓“书如其人、字如其人”,笔迹如心迹,或曰心画也。达其情,抒其志,表其心。
《写心如我,美不可说》
——浅谈书法之精髓
个人拙见,书法之精髓为“写心如我”。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法者,书正气,法天道。历史上无论是远古幽冥的甲骨文,还是古拙朴茂的金文,也无论是雄浑超迈的摩崖石刻,以及书圣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等历代名家的法书墨宝,虽气质形态各不相同,然而,其综合展示给世人的皆是“美”,他们都是从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地里酝酿,生发出来的奇葩。或许这个“美”是表象的,直观的,更深层的应是每个人内心心灵的外化和绽放,即“写心如我”。
浅显来讲,好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好看,而是要具备高超的技法、灵动的线条、真挚的情感和不朽的灵魂,写心如我,而非我。每一幅,每一篇书法作品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和经历,或荡气回肠,或惊心动魄,或悲愤交加,或沉郁顿挫,所承载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精气神,都是人书合一。
写心如我,美不可说。不妥处,多海涵。
丁酉中秋时节,老安草就,随心一悟。
书法一难,天赋不高(可也,每人天赋不同,不可强求)。
书法二难,难在坚持。
书法三难,难入古意。
书法四难,难出新风。
书法五难,浮躁功利。
书法六难,流于时弊。
书法七难,狂怪忽悠。
书法八难,归于自然。
书法之难也,或曰非技法之难也,而是品格之难也。品格者,心性也。
古之善书者,多不以书技为生,游于书外。性情挥洒,自然潇洒,虽人生际遇不同,然终究文韵深厚,感生活之得失,得自然之造化,可谓人书合一也。昔书圣作兰亭集序,放浪形骸,洒脱不羁,试问,右军书时想其名利哉?颜鲁公祭侄文稿,悲愤欲绝,正气大气与家仇国恨融于笔端,试问,鲁公书时想其名利哉?东坡书黄州寒食帖,红尘舛逆,人情冷暖,尽收心内,寒食苦雨,寂寥凄惨。试问,东坡书时思其伯仲乎?
今之习书者,多为功利。不敬先贤,谋营光环,故作玄虚,以惑世人,此非书法之本真也。
或曰,余欲钻营而不得其法,谋其光环而不得其道,天赋卑微也。然,书者必奢其名利乎?
守一抹斜阳,对一池宿墨,写心如我,静观世间之喧嚣,聊以自飨耳,足矣。
丁酉霜降时节,老安随笔《书法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