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歌歌词是什么意思,身许家国心许你原始出处?
原文出自:《澜岸观邸赋》,意思是:把身躯献给了国家和家庭,心里希望天下太平和平。
作者:姜祚正(奇趣诗人,指书家。出口成诗,一日千首.挥指写字,指停诗成; 作品流传到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属于现代诗作,通俗易懂无需翻译。
原文:澜兴于湖,鱼跃于渊.涛声入耳,水光接天.往亊如烟,八仙桌边论今古;石拱似虹,九孔桥上分北南.胸怀坦荡,腹中尽是上善水;志存高远,波靣几多载物船.人立桥上,身静影动双景异;荷浮水靣,花红叶绿两相连.似知渔翁撒网,风来相助.偷看稚子垂纶.鸟不知还.轻舟快桨,飘飘如也;烈酒佳肴,醺醺醉焉.当年练兵驯马,踏平小丘成湖,湖名遂定;今日兴家创业.选好宝地立足,业乐居安.身许家国.,乘长风以破浪;心远名利,抚曲槛以观澜。
岸上便是广场,广场紧贴楼边.楼与路接.路与校连.地上草绿,枝头花鲜.听蟋蟀鸣于草丛.看蜂蝶舞于花前.风送歌来,阵阵歌声悦耳.影随人动,处处舞姿蹁跹.林荫道上,或跑步,或漫步,都需脚踏实地,健身器旁,或伸腰,或躬腰,务要张弛相兼.锻练为健康之本,教育是兴业之源.基础教育,咫尺之隔..沙洋高中,院墻相连.学子增加学时,父母减少挂牵.一分一秒,光阴无价;一增一减,何止万钱?
观地知地利之便,读史听史家之言.千里沃野,一马平川.河流恰似带绕,湖泊宛然珠联.西接川渝而东连汉沪,南通潇湘而北近临中原.先民以石制器,逾五千载;武丁后裔建权,达三千年.周建邦国地,史藉有载;汉呼汉津口.名称久延.地处要冲,人多俊贤.修渠减赋,孙叔敖贤相一代;救主还楚,春申君智勇双全.号猿穿杨,养由基神箭,从不虚发;绝缨问鼎,楚庄王称霸,选址长眠.尉迟恭筑垒沙洋堡,邑名至今沿用;岳武穆屯兵五里铺,遗址犹有断垣.地灵人杰,盛德不迁.人杰利人,为人舍己;地灵利地,改地换天。
邸在林里,林在湖边.基础固而接地气,楼层高而插蓝天.邻里睦而祥瑞共,花木繁而空气鲜.湖边,路边,亭边,看不尽的鲜花古树;石上,墙上,柱上,赏不完的奇诗趣联.抬头星悬楼顶,侧耳蝉鸣树间.赋诗情出肺腑,挥毫墨染彩笺.吟架空层里,祖孙对弈;画樟树林中,婆媳聊天.澜岸观邸,独占四元:居住宜而神怡心旷.交通便而财聚宝添;诗联奇而颜开笑逐,环璄美而益寿延年!
姜祚正,奇趣诗人,指书家。出口成诗,一日千首.挥指写字,指停诗成; 新创诗体30种;有趣味诗联五部面世; 指书趣诗勒石250余块,建有五大景观。作品流传到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晓攀曾说德云欢乐喜剧人?
打脸是不存在的,而高晓攀说的,一定程度上是没错的。
《欢乐喜剧人》德云社人马顶半边天的表现,实在是蜀中无大将,德云社顶上。
截止目前为止一共六季的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第一季高手云集,沈腾、贾玲、宋小宝、曹云金、李菁、杨金赐、吴君如、刘仪伟等,整体水准是最高的,节目最精彩。
第二季的德云社、辽宁民间艺术团以及开心麻花三足鼎立,其中,辽宁省民间艺术团,小沈阳,杨树林,丫蛋,宋晓峰,王小虎等,实力最强,表现的最有张力。
剩下的几季,随着辽宁省民间艺术团,开心麻花团队的退出,三足鼎立只剩下了德云社这一足,如果德云社再不参加,无论是贾玲的大碗娱乐,还是高晓攀们,实在是撑不起来。
而且凭着郭德纲跟上海卫视的关系,他的德云社也不能撤,对不起朋友。
而且,《欢乐喜剧人》的舞台,对于德云社练兵,推新人,还是很不错的。
现实就是这样,中国喜剧界,除了德云社,辽宁省民间艺术团,以及沈腾为首的开心麻花,其他的团队,高晓攀也好,贾玲也罢,郭阳郭亮,叶逢春等等,都不足以撑起《欢乐喜剧人》的一片天,观众的号召力不够。
于是乎,大家看到,《欢乐喜剧人》第六季的决赛上,烧饼曹鹤阳,孟鹤堂周九良,代表了德云社撑场面。
其实,从总决赛的表现来看,孟鹤堂周九良,于谦,栾云平的作品,我认为最出色,节奏,笑果,立意,讽刺都具备,让人笑得前仰后合,纯从作品上说,很出色。
烧饼曹鹤阳的致敬怀旧,也挺感人,郭阳郭亮的科幻题材,也让人眼前一亮,金菲陈曦的作品,邀请了面孔乐队,却没有兼容,给人感觉太闹。
但是,为什么冠军却不是孟鹤堂周九良的节目呢?
坦白说,德云社顶着黑幕论的压力,参加着比赛,不拿冠军,比拿了,舆论的压力要小一些。
而且,这个冠军,谁拿都会有非议,谁也不能力压群雄。
从《欢乐喜剧人》中,锻炼了队伍,展现了新人的德云社,从节目中得到太多,再拿冠军,给人感觉就有点不像话了。
所以……
明武宗行事荒诞还建了豹房?
“豹房”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并且里面可不止有豹子,还有更多供明武宗朱厚照“嗨皮”的项目。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大明朝的首都发生了一件大事,明武宗朱厚照搬家了,从紫禁城中搬出来,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豹房成为明武宗朱厚照长达14年的办公、居住以及娱乐场所。
豹房,是朱厚照登基后的“得意之作”,始建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前后修缮和增添设施长达5年,一直到正德七年才算真正的修建完毕,豹房规模颇大,共有房屋两百多间,占地近百亩。
这个朱厚照的“私密场所”,结构复杂,密室颇多,如同迷宫一般,并且,还养有各种珍稀动物,大象、孔雀、老虎等比比皆是,其中,朱厚照最得意的,就是一只斑斓的金钱豹,为了饲养这头豹子,还特意成立了一个部门。
当然,朱厚照的这个豹房,可不仅仅是个动物园,这里有所能想象的所有享乐设施,另外还有如教坊司之女、舞女、异族如高丽、色目女子等,同时,还有伶人、僧侣等,这所有的设施和各色人等,存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明武宗朱厚照开心。
豹房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并且规模颇大,明武宗花费心思建这么一个地方,目的就是不愿受到紫禁城里的约束,在这里“放飞自我”,而朱厚照本人,最终也是驾崩在豹房之内,这就让这个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也成为了朱厚照“行事荒诞”的直接证据。
历史上不乏有荒诞的皇帝,而大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绝对算是最会玩的一个。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由于朱佑樘本人悲惨的童年,因此,对于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宠溺有加,尤其是在次子亡后,朱厚照成了唯一的儿子,这种宠溺尤甚。
因此,朱厚照的童年,用掌上明珠都不足以形容,再加上本身生在帝王之家,那真的是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明孝宗把所有能给的,几乎是全部给了朱厚照,这就形成了他从小无法无天,恣意妄为的性格。
按照明孝宗的计划,是要为朱厚照请名师指导,再加上自己也亲身传授,这样在日后,朱厚照成为皇帝后,就会是一代明君,大明朝也能在他的身上,大放异彩。
事实上,经过朱佑樘的励图精治,大明朝已经出现了“弘治中兴”,按照这样的发展轨迹,只要朱厚照不作妖,大明朝一定会再次国力强盛,威震天下,也能长治久安。
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该作妖的作妖,还是会作妖,并且朱厚照还作了前所未有的妖。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明孝宗朱佑樘驾崩,年仅15岁的朱厚照继位称帝,是为明武宗,改元正德,这个行事荒诞的帝王,开启了他让后世极为诟病的帝王生涯。
继位仅仅过了四个月,大臣们就对于朱厚照的不满达到了极点,在一次朝会中,以英国公张懋为首的大臣,就接连上疏,对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些行为提出职责,并且,有这种不满情绪的大臣越来越多,相关的奏疏也一封接连一封。
朱厚照干了什么?惹得这些大臣接连上疏?
其实也没干啥,也就是偷偷地微服出宫,时常在民间游猎,并在那些男人们都喜欢的地方流连忘返,顺便将一些身份不明的女子带回宫内胡天胡地。
“宴闻之际,留心骑射,甚至群小杂沓,经出掖门,游观园圃,纵情逸乐。臣等闻之,不胜惊惧。”---英国公张懋
不仅大臣们对于朱厚照沉迷于玩乐不可自拔十分不满,还对他学习态度差同样不满,吏部的给事中胡煜就此也向朱厚照提出规谏,提醒朱厚照不该在正值学习的大好年龄,却贪图玩乐,这样会对朝廷产生极大的影响。
君值英妙之年,正力学之际,但儒师日讲几时,忽生逸乐之想...应灭宴安愉佚之志,正心以视朝廷,力图天下之治。---给事中胡煜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好言相劝,还是严厉指责,明武宗朱厚照对此一概一个态度,就是置之不理,随你什么奏疏,随你说什么,我就是不听,并且,仿佛是为了对抗,朱厚照玩的更“嗨皮”。
除了日常的消遣娱乐之外,朱厚照嫌在紫禁城中不过瘾,玩不开,因此,就下令,在紫禁城西苑,要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之处,并要将天下所有能想到的玩乐统统搬进去,这样他就可以在里面想做什么做什么,这个场所,就是极为著名的“豹房”。
之所以叫做“豹房”,是因为里面确实养的有金钱豹。
根据明朝的首辅大臣朱国贞所著的《涌勭小品》记载,豹房内共饲养有文豹一只,土豹三只,另外如大象、孔雀之类的动物不等,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珍稀动物馆。
在皇宫里养动物,并不是朱厚照的首创,实际上在明朝时期,皇帝以及达官贵族饲养动物的风气一直都有,在整个北京城,就有如虎城、象房、鹿场等场所,时至今日,北京的一些地名,如虎坊桥、象来街、养马胡同等,就是当年王公贵族喜爱饲养动物的证明。
但若是单纯认为朱厚照的“豹房”只是一个动物园,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里不仅有动物,还有如教坊司之女、舞女、异族女子,甚至还有寡妇、孕妇,总之各种类型,各种款式的女子,均能在这里找得到。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数量不等的男宠队伍,以及僧侣、市井无赖等,包括各类女子在内,这些人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供朱厚照玩耍,让朱厚照开心。
规模庞大的豹房,自然是要有人管理,而负责管理的人,正是太监“八虎”。
“八虎”是八个深受朱厚照宠信的太监,领头者名为刘瑾,刘瑾在朱厚照还是太子之时,就跟在他身边,对于朱厚照的脾气和秉性,可以说没有人比他再熟悉了,知道朱厚照喜爱玩乐,在早年间,就在东宫里进献鹰犬、歌舞等,就是为了博朱厚照欢心,当时的东宫,还被称作“百戏场”。
朱厚照登基后,刘瑾等人的地位水涨船高,为了迎合朱厚照,刘瑾撺掇朱厚照建造了这个豹房,并在里面想尽办法的增添娱乐项目,目的就是能够继续得到朱厚照的宠信。
事实上,朱厚照对这个豹房十分的满意,并且从搬进去之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他的常驻场所,不仅在里面玩乐,还为了增加体验感,在豹房内仿照宫外街市的样子,建造了许多店铺,如胭脂铺、酒楼、青楼等,让太监们假扮店铺老板、百姓,收集的各色女子,假扮成粉头,朱厚照挨家挨户扮做富商,挨家挨户的进去,听曲儿,玩乐,在里面胡天胡地。
这就是朱厚照所创的大型角色扮演游戏。
“豹房”的大行其道,让刘瑾等人愈发受到朱厚照的宠爱,依仗着宠信,这些太监们丝毫不把大臣们放在眼里,气焰嚣张,擅权跋扈,而如此荒唐的皇帝,如此嚣张的太监,自然让大明朝那些大臣们看不过去,指责和弹劾的奏疏,一天多过一天。
但朱厚照的态度依旧没有什么改变,我行我素,哪怕是大臣们以请辞相威胁,也改变不了他的行事作风,到最后,大臣么默契的达成一致,只要朱厚照不干什么太出格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行了。
但朱厚照永远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儿,很快就干了一件十分出格的事情。
正德十年(1515)八月,蒙古的部落首领小王子发动十万大军,进攻明朝边境,一路抢一路杀,还在明军的地盘上过夜,气焰不可谓不嚣张。
朱厚照所干的出格事,就是为了这个小王子。
朱厚照和父亲朱佑樘不一样,朱佑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惹是生非,但朱厚照却恰恰相反,别说惹是生非,他最喜欢的是无事生非。
因此,在听闻边关急报后,知道了小王子这个劲敌,他骨子里好战的血液就沸腾起来,决定要会一会这个令明军头疼的对手。
大臣们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开玩笑,土木堡还历历在目,要是再来一出,那大明朝就完了,因此,对于朱厚照的这个主意,所有人都是严防死守。
但朱厚照在“逃跑”失败一次后,第二次终于成功了。
于是,明朝的历史上,就多了一个官职,叫做“总督军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这个官职,自然是朱厚照自封的,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朱寿,带着这个奇怪的官职,以及奇怪的名字,朱厚照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劲敌,蒙古的小王子。
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小王子集中兵力,进攻明朝边境重镇应州,朱厚照亲自迎战,经过数天的拉锯战,最终蒙古兵被击败退去,明军获胜。
战后,朱厚照十分得意的说道:“我亲手杀了一个”!
且不论这个结果究竟如何,但在应州之战后,蒙古部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侵犯过边境,如此看来,朱厚照并非完全的一无是处。
“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明史》
不管怎么说,朱厚照玩的很开心,但还是有些意犹未尽,这次上阵杀敌,只是朱厚照众多“荒唐事”其中的一件,很快,又一件让朱厚照兴致勃勃的事情发生了,远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造反了。
朱宸濠的先祖,是当年被明成祖朱棣挟持着“靖难”的宁王朱权,在朱棣登基后,朱权就被分到江西南昌就藩,朱宸濠也正是朱权这一脉的直系后人,按辈分来讲,朱厚照应该喊朱宸濠为爷爷。
但朱厚照的这个爷爷,向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在看到朱厚照行事荒诞、贪图玩乐之后,就认为为自己的先祖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于是,经过数年的准备,终于在这一年起兵造反了。
不过这次造反,很快被平定下来,不是朱宸濠太无能,实在是当时的一个猛人实在太猛,三下五除二,就把朱宸濠的造反大梦给消灭掉了。
这个猛人,叫做王守仁。
而得知宁王造反的消息后,朱厚照兴奋的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大臣造反却如此兴奋,朱厚照还真是第一人,他兴奋的原因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宫,平叛!
但王守仁平定叛乱的消息也很快传来,此时的朱厚照还没走到江西,这让他很不爽,但既然已经计划出宫,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不能平叛,可以表彰,接着走,目标江西。
到达江西后,朱厚照觉得自己没有平叛不过瘾,就命令将已经被抓获的朱宸濠放了,自己要亲自抓他一次才行,如此荒唐的主意,让在场的大臣一时间连劝谏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讲才好。
在江西折腾了数日后,朱厚照终于在大臣的碎碎念中,踏上了返京的路途,在走到清江浦时,正值八月,朱厚照见水上风景优美,鱼翔浅底,顿起渔夫之兴,亲自驾小船捕鱼玩耍,却不料想,一失足掉入水中,虽经太监们救起,但水呛入肺加上惶恐惊悸,回到北京后,一病不起。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
小结: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公认的最为“荒唐”的皇帝,由于父母的宠溺,自打当太子开始,就沉迷玩乐,登基后,更是宠信宦官,兴建豹房,使自己坐实了“荒诞帝王”的这个称号,以至于在位期间,太监嚣张跋扈,宗室亲王接连造反,以至于在清朝时期,皇室教育皇子都说“你想学朱厚照吗?”,但朱厚照天资聪颖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亲自迎战蒙古小王子,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御驾亲征的皇帝之一,因此,后世对于朱厚照的评价褒贬不一,也使他成为历史上较为争议的帝王之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炼字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情形。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飞雪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激昂的战斗情绪。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中间两句为第二部分,描写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三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间,急缓相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描写女兵风采的句子?
描写女兵风采的句子:
【第1句】有一个值得骄傲自豪的名称——女兵。似乎一个“女”字,意味着纤弱和娇嫩;而一个“兵”字,却无疑意味着粗犷和勇猛。有人曾这样赞美,女兵,把姑娘的温柔、美丽和战士的粗犷、威武集于一身。是的,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姑娘,更是一名战士。
【第2句】我们女兵也爱美。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正值青春年华,为什么不爱美呢?然而,对于美的理解,我们却经历过曲折的思想转变过程,穿上白布衬衣,总感到不美;看到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同学、好友烫了发,也感到自己的齐肩短发不合潮流。原来以为军装美,如今穿上军装,反而觉得与美绝缘了。后来,读了《啊,青春美》这本书,我们懂得了,一个人生理上的青春难得永存,而精神上的青春却可以常青。
【第3句】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怀念我的青春,怀念那些可爱的女兵,在金戈铁马、气吞如虎的军营生活里,我们渴望得到女兵们的友谊。部队是严格禁止男女交往的,但春色是关不住的;我与那个女兵的交往,是浪漫的鲜花,是不可能结出果实来的;但花难道不是比果实更美丽吗?我们的交往,是很短暂的,却是永恒的,那美丽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第4句】我们连队的彭和平烈士,在同毒烟搏斗中牺牲在机台前,当时她只有二十岁。一颗刚刚闪现的星星,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突然陨落了,凋谢了。但是,她在我们心灵的轨道上继续运行着,给予我们光亮;她在我们心灵的花圃里持久地开放着,给予我们芳香。从这里我们得到了美的启迪,懂得了美的涵义。
【第5句】部队医院是女兵们集中的地方,我住过两次医院。第一次,是因爱慕我们军区某医院的一个女兵而患疾,到那个医院去住院。第二次,我患了一点外疾,要求开刀,又到那个医院住了十余天。那些白衣天使,像一片片白云,轻盈,柔美,圣洁无睱,在她们身边,还能有什么烦恼和忧愁,还有什么病不能治好呢?
【第6句】她们走进军营,鲜绿的春色雕塑了俏丽的军魂;她们经过了无数个烈日下的苦练,终于在连衣裙喇叭裤很流行的8月,举枪击穿胸环靶,使都市瞪圆了惊奇的眼睛。节日开戒,她们敢用大杯子喝酒,叮叮当当碰响青春的欢乐;她们敢杀猪,敢骑雪青马,敢像男兵一样比力气掰腕子;她们拔正步走过操场,踩疼了多少来队妈妈的心……她们说,孱弱娇气已被罡风飘走,她们是军营里骄傲的女兵。
【第7句】在大别山里,还有许多部队,大多是军区司令部和后勤部机关的直属部队,因此,那些部队里也都有许多女兵,她们都将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将人生最美丽的年华留在了那个大山里。我们宣传队常到兄弟部队去演出,有时也参加军区直属部队文艺会演。参加文艺会演,是我最为期盼和激动的时刻,因为在那时,就可以见到许多其他部队的女兵。那些女兵,也用新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有的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常在心里梦里,成为美好的回忆。
【第8句】女兵和所有的姑娘一样,也有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也有做母亲的欢乐。我们的连长,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为了连队的工作,她将不满周岁的女儿送回了河南老家,难道她就不爱自己的来生女儿吗?不!在北去的列车启动的瞬间,女儿离开妈妈怀抱时的一声惊哭,使得她泪水满眶。后来,她从电话中得知,女儿发高烧,在昏迷中还哭喊着要妈妈时,她手拿着话机说不出一句话。人世间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亲骨肉?有推不愿享受那种母子欢聚的天伦之乐?有谁不愿品尝那种温暖的小家庭的幸福呢?只因为军人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
【第9句】这或许就是我浓郁的关于女兵的情结吧。因了她们的存在,铁血战争似乎也有了几分温情;呼啸的枪林弹雨中,似乎也绽放着一朵含笑的红玫瑰。虽然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当我们的母亲、姐妹或女儿卷入一场冷血残忍的战争时,就意味着厚重悲壮的世界军事史上,又多了一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闪电或彩虹……女兵,开放在执着的信念和神圣祭坛上沥血的玫瑰。
【第10句】我们是一群爱美的姑娘,有花一样的人生。我们曾手拉手穿过汗水镀亮的昼夜,为女兵班的荣誉,拼命干男兵们也望而生畏的事情。我们真想在节日的晚会上表演准备已久的节目,让我们的自豪感染整个世界。
【第11句】不久,我们从散落在各处的老乡家里,搬进了新建成的营房,在军营里,我们惊喜地看见了一群女兵的身影。她们像一阵春风,一下吹走了我们心中的荒凉。随着几场春雨,大山露出了绿色,溪水日夜不息欢快地流淌,战士们也脱下棉衣,换上了春装。那些女兵们,是一群春的使者,她们和春天一起来到了大别山,来到了军营,将春天带进了我们的心中。
【第12句】在那个年代,当兵是无上光荣的,女兵,更让人景仰。那时的女兵,大多是部队干部子女,在军中,她们是一群美丽的天使,是圣洁的女神,是一朵朵绚丽的鲜花,绽放在绿色的军营里。从此,在我们营区的大道上,就常常见到她们轻盈的身影;在小溪边,听到她们一边洗衣,一边欢快地唱着的歌声。
【第13句】十八岁,在这充满幻想的年龄,我脱掉了漂亮的时装,穿上国防绿;离开妈妈,离开亲人,离开了温馨的家,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军营。
【第14句】战争中的女兵宛若一朵朵娇艳的浴血红花,而和平年代的女兵也绝非开放在温室里的花朵。在新疆空九军子校任教期间,我多次目睹了女兵艰苦训练的场景。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对面,就是壁垒森严的军部大院。时逢清晨,就有一列列男兵和女兵在偌大的操场上晨跑锻炼。男兵的粗犷和女兵的飒爽,早已融合在那阵阵嘹亮的军歌和口号声中了。
【第15句】我们女兵决不是军中的点缀,我们同样是钢铁长城中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正如小说《军人》中所说:“我们的生命和男兵一样属于父母、属于情人、属于自己,但在战争中军人的生命只属于祖国,只属于胜利。”一旦战争*,我们女兵也会从容地奔赴前线,去面对死神,去迎接胜利。
【第16句】巾帼女兵别样红。虽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战火硝烟,但“三尺机台”向来被女兵们视为履行使命的疆场。为了实现“人在电话通,不停一秒钟”,她们用青春谱写了一曲永远没有休止符的绿色乐章。话务女兵平日除了吃饭、上厕所,她们每天面对的就是电话号码和键盘。作为话务员,背记电话号码是基本功。她们把要背记的内容制成记忆卡、口袋书,便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搞好背记,晚上睡觉前还要过一遍,把当天所有的内容在脑海中巩固,许多女兵梦中想的都是电话号码。
【第17句】我想这八位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兵,虽然她们如花的憧憬和生命,最终凋零在战争的硝烟里,却可以在人们深情的咏叹和心灵的震撼中,获得了永生或凤凰涅磐。当美丽娇柔的女兵驰骋在残酷的杀场,我除了由衷感佩外,感受更多的是迷惑或羞愧。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打仗厮杀应该是老爷们的事情。女人作为这个世界美好的和平使者,是不应该参加或卷入任何一场生灵涂炭的战争的。因为她们身后最后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当是热血男儿挺起的舍生忘死、保家护院的坚强而宽厚的胸膛。
【第18句】我最早是从书上领略女兵妙不可言风采的。在有关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女兵们闪亮登场,无疑淡化了战争的残酷和搏杀的凝重氛围。就像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小说,女兵频繁光临战争的大舞台,演出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史诗般恢弘的乐章。就像在一首歌中得到永生的战士——美丽而勇敢的卡秋莎,她无疑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位不朽的女兵偶像。《卡秋莎》这首歌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我们永远记住:战争并未让我们的母亲、姐妹和女儿走开,她们如花的热血可以像男儿一样,泼洒在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上。
【第19句】我们深知,当我们穿上这身国防绿的军服,我们将失去很多、很多。我们失去了在妈妈面前受宠的机会,失去了一个年轻姑娘穿衣打扮的机会,失去了开学、就业的机遇,甚至连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可能无法遵循——要随时准备献出生命。但我们却得到了意志的锤炼、灵魂的充实,得到了坚定的信仰、豪迈的气概,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信任!我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女兵而感到骄做和自豪!
【第20句】“养兵千日,练兵千日,用兵千日”是女兵们的真实写照。三尺机台上,她们把闪光的汗水当作美丽的珍珠,用无数次夜以继日的刻苦,练就了精湛的本领,点缀出青春的精彩。
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
山东人、兵家鼻祖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为将最高标准)。近代山东将星熠熠,首推张自忠,如细分,新中国、民国、北洋、晚清各有第一名将。
近代指1840年至1949年这段历史,期间列强撞开中国国门,烧杀掠夺,血性中国人自然抗争到底。忠义山东这块热土上,忠勇报国的汉子中涌现出一大批名将。
一、抗日名将张自忠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东临清(今属聊城市),字荩臣,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是个官三代,打小受忠孝仁义思想影响,儒雅低调。辛亥革命后接触到新思想,加入同盟会,并投笔从戎。一开始投在冯玉祥麾下,中原大战后,成了蒋介石的部下。
张将军生活简朴,治军严格,身先士卒,而且骁勇善战,战绩辉煌。
1933年长城会战,张自忠夜里率领“大刀队”奇袭敌军,歼敌两个步兵连队,一个骑兵大队,缴获坦克11辆,从此威名远扬。
有人问他:在战场上那么拼命,难道真的不怕死吗?
张自忠答:人生在世,怎么都是一死,打日本鬼子死了,这才死得其所!
就这样一个血性的抗战将军,却因为执行蒋介石在华北“非军事缓冲区”的指令,和日本人打过交道,被舆论骂成了“汉奸”,政府还被迫解了他的职。
但张将军没有沉沦,回到军队后仍一心想着杀敌报国,甚至以死明志。
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张自忠率59军痛歼坂垣征四郎师团的两个联队,并穷追猛打,日进60公里,坂垣数次羞得要自杀。这一战,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因为军功,张自忠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3月,荆沙战役,张自忠以一对十,击毙日军2名联队长,1名旅团长,所部歼敌1.3万人,赢得鄂北大捷。
然而,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张自忠在宜城南瓜店英勇殉国,举国震惊。
这一仗,敌人来得太凶猛,张自忠写下遗书,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战斗中,张自忠不顾属下再三阻拦,亲自率两个团上前线督战,最终被敌军包围。5月16日,敌军进攻更加疯狂,张自忠腰部中弹,仍坚持卧地指挥,接着又不幸中3弹,忍痛站起来后,被一名日本兵射中,另一名日本兵跑上来,用枪托击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
日军向他遗体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用棺木盛殓。
蒋介石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遗体,国民政府为他举行隆重葬礼,追授为陆军上将。
8月15日,延安为其举行隆重追悼会,毛主席为其写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周总理亲自写文称赞“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是中国抗日战场,也是二战盟军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将领,其忠勇爱国的拳拳之心永垂史册,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二、新中国名将山东籍开国将军89人,由于早期主要根据地不在北方,所以只是第七大将军省,且大部分是少将,中将只有三人:孙继先、孔庆德、刘兴元。
三人都先参加国军,1930年代初分别起义后进入人民军队,其中孔庆德是孔子73代后裔,也最长寿,刘兴元是政工干部,最有名的是孙继先。
孙继先从小习武,打仗勇猛,身经百战却毫发未损。
“强渡大渡河”战斗,孙继先是18名勇士之一。孙时任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接到战斗任务后,他亲自挑选勇士组成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突击强渡,控制了渡口,为红军北上开辟了宝贵的通道。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很多著名战役孙继先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也去过,不过很快孙继先在一个新的战场被委以重任。
一纸调令,孙继先成了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长期驻守西北戈壁大漠,为“两弹”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三、民国名将抗日名将除张自忠之外,还有王耀武、宋哲元、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于学忠、赵登禹、朱世勤、冯安邦、裴昌会、孙兰峰、姜玉贞等。
其中,实力和名气最大的是王耀武、宋哲元,若论谁第二,我认为是王耀武。
说起王耀武,不得不提“三李一王”,三李即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四人都是黄埔毕业,都在国军中凭功绩升为高级将领。
不过世人都说,三李比不上一王,我觉得,三李就是一王的绿叶。
三李是黄埔一期的,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三李出道就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军官,后来军阶都比王耀武升得快,提前都做了集团军司令,但由于没带出有力的部队,战绩过得去但不十分突出,导致后来名声和官阶都落后王耀武。
王耀武起家的部队是51师,也即后来的74军,这只部队开始战力不咋行,王耀武管理几年后,战力大大提升,成了国军最能打的王牌部队之一。
王耀武带着这只部队转战大江南北,抗战中所有的大型战役基本都参加了,战果辉煌,王耀武也因此获得美誉“宁碰阎王,莫遇老王”。
抗战胜利以后,王耀武升级做了山东军政一把手,这点也是三李比不上的。
四、北洋名将北洋名将,基本都是割据军阀系,包括吴佩孚、孙传芳、卢永祥、靳云鹏等人,若列第一,吴佩孚当之无愧。
北洋军阀间长期混战,穷兵黩武给百姓生活带来灾难,原本没啥好称赞的,但在民族气节面前,大多数人守住了底线,不给日寇当走狗,难能可贵。
这一群人中,吴佩孚算是比较特别的,他从秀才、谋士升级到将军、大帅,位高权重,却能自我约束,有廉名,以“四不”(不纳妾,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著称。当然,第二个不是不为个人私敛钱财。
吴佩孚还是第一个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至于“三不知”将军张宗昌就算了,有名也是臭名。
五、晚清名将清末名将有左宝贵、宋庆、傅振邦等,第一名自然是左宝贵。
左宝贵,抗日名将,山东临沂平邑人,民族英雄。左宝贵很小就是个孤儿,日子过得很苦,因为打伤缝马靴不给钱的官兵,被迫投入江南军营,开始戎马生涯。从基层干起,逐渐成长为高级军官,升至记名提督。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在平壤与日军血战,身先士卒,拒不后退,壮烈殉国,清廷赠太子少保衔,追谥忠壮。
总之,近代山东名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有民族气节、大义为先,都非常优秀,都值得被尊敬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