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离人歌词什么意思(林志炫的《离人》竟成了催眠神曲)

用音乐催眠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摇篮曲就是最早的睡眠音乐。睡眠音乐开始被赋予科学的内涵,各种相关研究和专门的催眠音乐也开始兴盛起来。几乎都是以纯音乐形式为主(尽管一些摇篮曲也会配上歌词)。用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来哄宝宝睡觉的,为什么大家在谈到睡眠音乐时,都能够形成一种相对平和的音调和音色,现如今最流行的睡眠音乐,大都具有旋律悠长、节奏舒缓...

如何更快地哄宝宝睡觉,对于天下所有爹妈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最近,上海有一位爸爸在哄宝宝睡觉时,无意中发现,每次只要播放三遍林志炫的《离人》,宝宝就睡着了。

这一宝贵经验,很快便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实验。大家普遍反映,这首歌对0—2岁的宝宝很有效。

当然,用音乐催眠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古至今,在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五花八门的摇篮曲。可以说,摇篮曲就是最早的睡眠音乐。

到了最近几十年,随着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睡眠音乐开始被赋予科学的内涵,各种相关研究和专门的催眠音乐也开始兴盛起来。

不过,无论是早期的摇篮曲,还是后来的催眠音乐,几乎都是以纯音乐形式为主(尽管一些摇篮曲也会配上歌词)。用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来哄宝宝睡觉的,的确十分少见。

那么,为什么大家在谈到睡眠音乐时,都倾向于用纯音乐?道理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器乐,还是电子合成器,都能够形成一种相对平和的音调和音色,从而避免扰动大脑的思维活动。

相比之下,有歌词的人声演唱,通常具有太过强势的音效特征,而且包含了大量信息内容,而歌词里包含的信息,会不断刺激大脑,使其处于兴奋状态。

人们之所以会失眠,主要原因是大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也就是止不住地“想事情”,而人声音乐,反而会进一步刺激大脑的活跃度。

正因为如此,现如今最流行的睡眠音乐,大都具有旋律悠长、节奏舒缓、配器简单的基本特征。并且,和真实乐器相比,作曲家们更倾向于以电子音效作为基底,以真实乐器适度点缀的创作方式。

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δ脑波音乐(阿尔法脑波音乐),就采用了典型的新世纪音乐风格(New Age),在和谐舒缓的律动中,营造出一种冥想式的、沉浸的、超然物外的听觉感受。让听者达到绝对放松的状态,自然也就能够入睡了。

当然,上述音乐形态主要是针对成年人而言。但对婴儿的大脑特性来说,也许就不一定适用了。类似林志炫的《离人》这样的流行歌曲,几乎不可能被当成成年人的睡眠音乐,但却可以对婴儿产生明显效果。

婴儿的大脑中尚未储存复杂的信息,因此,婴儿对音乐的感知方式,和成年人会有本质区别。对于成年人来说,扰乱大脑的歌词,对婴儿就只是一些音调而已。

而《离人》的旋律和节奏,就有一种独特的摇曳抒情之美。

不论如何,音乐,的确是帮助睡眠的一种重要手段。即便许多人不了解神经科学里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也亲身尝试过用音乐来帮助自己更快地入睡。

不过,我们应该将催眠看成是音乐的一种附带功能,而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在更大的范围内,这类音乐通常被称为减压音乐,也就是舒缓情绪和身心,让人们在日常忙碌中享受片刻安宁。而目前大行其道的各种BGM,其实也有类似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像过去那样正襟危坐、凝神专注地听音乐,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生活方式。但即便如此,音乐的最终目的,依旧是引导人们进入审美的状态。在美的氛围里享受生活,乃至追寻精神的愉悦,而不只是作为神经或心理治疗的手段。

——END——

关注后来之声,听全球音乐,读干货评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