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常识 正文

生死注定歌词是什么意思(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他是主动请缨赴武汉的抗疫医生也是满怀柔情的儿子、父亲和丈夫防护服上写着“胸前别着一枚印着儿子头像的徽章忠孝难两全白衣赴国难他叫赵春光舍命甘做刺破”温暖人心的一道春光这是白衣战士的天职使然更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急流勇进中的坚守《久久信仰》迎来最后一期听总台记者董倩为我们朗读——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谨此向所有曾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致...

今年之于中国人,注定难忘。此刻,我们更渴望知晓:那敢为人先,不问生死,共克时艰的力量与信念,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七一,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日,央视新闻新媒体特别推出微视频节目《久久信仰》,实力派朗读者冯远征、吴京安、徐涛、董倩、阿云嘎倾情亮相,只为将历久弥坚的信仰,读与你听!

他是主动请缨赴武汉的抗疫医生

也是满怀柔情的儿子、父亲和丈夫

防护服上写着“精忠报国”“共产党员”

胸前别着一枚印着儿子头像的徽章

忠孝难两全白衣赴国难

他叫赵春光

舍命甘做刺破“疫霾”温暖人心的一道春光

这是白衣战士的天职使然

更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急流勇进中的坚守

《久久信仰》迎来最后一期

听总台记者董倩为我们朗读——

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别父母书”

谨此向所有

曾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致敬!

《别父母书》

父母大人敬启:

儿领命离湘赴鄂,已有一周,衣甚暖,食颇饱,眠极安,父母勿念为盼。

疫事一起,情形颇烈,武汉三镇,尽为病土。儿自领命,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施针药,救死伤,施我所学,冀有所得,不敢半点儿戏,不敢一丝懈怠,惟望不负二老所嘱,医院所托,国家所命。

常忆我父,着戎装,执甲兵,护卫南国天空,兵锋所指,宵小不敢窜犯,念我母,供三餐,勤耕织,耳提面命,受形秉气,养育之恩,日日挂怀。犹念垂髫之时,父母命我行正步,敬军礼,望我从军报国,以承父业。孩儿顽劣,未进行伍,唯报国之心,时时不敢涣散。

今疫事一起,儿自请缨,蹈火而行,生死不念,唯忧我父,溽不知热,唯虑我母,寒不知冷。星汉两城,相隔甚远,不能绕膝床前,儿颇念之,但喜吾妻甚贤,可解二老孤怀,所需所命,可尽驱使,儿虽远离,亦如膝下。

此役,万余白衣,共赴国难,成功之日,相去不远。苍苍者天,必佑我等忠勇之士;茫茫者地,必承我等拳拳之心。待诏归来之日,忠孝亦成两全,然情势莫测,若儿成仁,望父母珍重,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赵家有死国之士,荣莫大焉。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成忠冢,无需马革裹尸返长沙,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河山。

日后我父饮酒,如有酒花成簇,聚而不散,正是顽劣孩儿,来看我父;我母针织,如有线绳成结,屡理不开,便是孩儿春光,来探我母。惟愿我父我母,衣暖,食饱,寝安,身健。儿在他乡,亦当自顾,父母无以为念。

时时戎马未歇肩

不惧坎坷不惧难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孝儿春光顿首,顿首,再顿首

二零二零年二月十三日

“若儿成仁,望父母珍重,

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

这封信于最危难时刻写下

是家书 也是一封藏起来的“遗书”

更是用情至深者留给祖国的“情书”

如今战士平安归来承欢膝下

此信聊作抗疫纪念

可谓再好不过的结局

感动之余

来!

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铮骨柔情的赤子

一边写,一边抹眼泪

这封家书写于2020年2月13日。那天晚上,赵春光走出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轮班回宿舍休息。

处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每天重症病房里都住进一二十位病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心理、生理压力大,挑战每一个人的身体极限。最累的时候,就是想洗个澡,大睡一觉。”可是那晚,他有些睡不着了。他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大半个武汉城一片漆黑。偶尔有救护车呼啸而过,密集的鸣笛在黑夜里格外刺耳。

不到一周前(2月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名医护人员紧急出发驰援武汉,赵春光就是其中一员。那天是儿子赵一勤五岁生日,他来不及为儿子庆生。出门前,儿子问剃了光头的爸爸要去干嘛,赵春光回答,去打一个叫病毒的小怪兽。

每天在重症病房与病毒博弈,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到湖南老家。又听说有两位武汉本地医生不幸殉职了,他心情很沉重。写一封信吧,“万一真的怎么着了,也给家里人留个念想”。

赵春光2月13日手书

伏在书桌前,他一边写,一边抹眼泪。“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一封藏起来的遗书。”

信中他报喜不报忧,“衣甚暖,食颇饱,眠极安”,一面宽慰父母,“苍苍者天,必佑我等忠勇之士;茫茫者地,必承我等拳拳之心”;另一面又期望双亲做好心理准备,“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赵家有死国之士,荣莫大焉”。

父母年迈,伉俪情深,他没有勇气将信直接转给父母,也不敢发给妻子。

他把信转给一位相识多年的挚友,把爱人的微信号一并留给了他,叮嘱:“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就加我爱人微信,再把这封信转给他们。”是文言文写的,赵春光说,因为父亲喜欢看文言文。

此后“封藏”五十天,直到4月3日经媒体刊播,家人才看到这封信。

一块硫磺皂,两代家国情

2月26日,赵春光曾发过一条朋友圈,他穿着防护服走入隔离病房时,高高举起了右手,配文:穿上盔甲,我是祖国的战士。他回想第一次进隔离病房,觉得自己穿上了防护服就像在战壕里面作战一样。

75岁的父亲赵贺庭1964年入伍,是一名老兵,开过军机、飞过东海,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是第一批运输救灾物资进入灾区抢险的战士。赵贺庭希望子承父业,所以从小训练儿子,“行正步,敬军礼,从军报国”。

然而,当年报考当兵,因身体素质不达标未能如愿。谁承想,赵春光日后会在武汉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赵春光的全家福

父亲总觉得男人就该糙一点,长年用硫磺皂清洁。儿子也继承了老父亲这个习惯,出征前,在背包里塞了一块硫磺皂,一个月怎么都够用了。但老父亲执意又塞给他一块,说“环境艰苦,有备无患”。

刚得知赵春光要去武汉抗疫的消息时,母亲、妻子担心垂泪,只有父亲沉默不语。等到来武汉,硫磺皂生生用完了一块,赵春光拆开第二块,那一瞬间他想起家里那位倔老头。后来母亲告诉他,他走后,老爷子一宿一宿失眠,看着天花板不说话。

儿子抗疫归来,父亲很自豪:“儿子是党员,党员就要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赵春光也自认没有辜负父亲从小的期许:“父亲是老党员,是战士,总是冲锋在前。经过武汉战役,我觉得自己与父亲一样,是勇敢的战士。”

资料参考/湖南新闻综合广播

自疫情发生以来

总台记者董倩先后6次“请战”

于大年初一抵达武汉

长达95天的坚守

她深入采访了多名权威专家、

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

行经之处如同额前白发 与日俱增

董倩与同赴国难的抗疫医生

有怎样的情感共鸣

一起来听——

朗读者说

制图/孟祥龙

录制中,两次读到“日后我父饮酒,如有酒花成簇,聚而不散,正是顽劣孩儿,来看我父;我母针织,如有线绳成结,屡理不开,便是孩儿春光,来探我母”的时候,您都哽咽了,是什么触动了您?

董倩:我经历过那段时间,我懂得赵春光医生所经历的。去武汉别人总是问我怕不怕,说不怕,但是心底的恐惧始终盘旋,挥之不去,变成了那一段时间的底色了。只不过在工作的时候,会把它忘掉,而且随着形势向好,也会淡掉。人在最恐惧的时候,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就是父母,爱人,孩子。

疫情期间,您火线入党,在马上步入“知天命之年”作出这样一种选择,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董倩:对我来说,入党不是为了荣誉,我到这个岁数,更在乎的是求诸于己。我是在武汉度过了至暗时刻之后写的入党申请书。为什么?因为触动太大了。我在街上采访,经常有人就过来跟我说,能不能帮我爸爸找一张床。对方拉着我的手,我的心真的揪得……都喘不上气来。晚上入睡时脑海浮现那些求助的眼神,真的睡不着,但是这样的局面很快就扭转了,做到了“应收尽收”。我就在想,什么原因啊?

我采访的很多人胸前都戴着一个党徽,一开始我没在意,后来就问,“你为什么戴这个啊?”对方说,“我就想戴。”“这个时候我们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再追问,“不一样在哪?”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在有危险的时候,党员应当走在前面。”

原来这个队伍里面,有这么多让人肃然起敬的人。如今再回过头来看,毫不夸张地说,党的领导在疫情期间真的是强有力的,党员体系一杆子插到底,中央有令,层层执行,反映出来的效率、活力、凝聚力,让人感动。我就在想,我要成为他们的一员,去建设,去支持他们。

您理解的“信仰”是什么?

董倩: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围绕“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一个目标,那一辈子就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我想这应当就是信仰和信念。做了二十多年记者,我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雕塑作品,不管是一块泥,一块石头,还是一块璞玉,一辈子都要用见识、学识、修养,去把自己雕成一个更好的、更精致的作品。

这意味着,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不要模糊。始终咬定不放松的做人准则,平和坚定,坚韧不拔。同时,必须为自己负责,为你所在的单位负责,为你所做的事情负责,更为这个国家负责。

谁是上半年给你感动最深的人?

监制/徐冰 李浙

主编/王元 王若璐 记者/梁珊珊

录制统筹/商剑 视频编辑/王若辰 校对/少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