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赤峰谷子加工企业数量

古代对东北(吉林、黑龙江一带)的开发其实有过几起几落,集中在辽河平原、辽河上游、辽西丘陵、长春周边和长白山河谷地带。夫余国后来在高句丽和勿吉(靺鞨)的南北夹攻之下灭亡。走大凌河上游河谷到达营州(今天的辽宁朝阳)。...

赤峰谷子加工企业数量,为什么内蒙不能种粮食?

粮食作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很高,而牧草却不那么要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到内蒙古接受再教育,于是带去了农耕文化。可是,游牧文化跟农耕文化几千年来就是矛盾不可统一的。这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层面,还体现在自然规律上。种植业不可避免的过度吸取了草地养分,让牲畜在冬季难以活命,这几乎打破了自然法则。

所以,内蒙古草原还是以畜牧业为主。

毛驴食物主要有哪些?

1、谷草。谷草即谷子(小米)秸秆,为养驴的最佳草料资源之一,我国养驴集中区多半为小米主产区,例如内蒙赤峰、通辽一带,山西广灵、长治一带,山东济南、聊城一代,陕西榆林一带,河北保定、张家口一带等。

2、芦苇。芦苇同样符合干、硬、脆的特点,加之为青绿饲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比谷草还要适合养驴,但是受条件所限并非所有地方都有芦苇,当地若芦苇资源丰富可收割后用于喂驴,喂不了的情况下还可以晒干备用。

3、大豆秸秆。大豆秸秆也符合干、硬、脆的特点,不过含木质素多而较硬,需要粉碎后方可用于喂驴,当地没有谷草资源的情况下,则可以充分利用大豆秸秆资源。

4、玉米秸秆。新鲜玉米秸秆符合硬、脆的特点,同样可以勉强用来养驴,不过干的玉米秸秆较软并不太适合用于养驴,驴吃了容易诱发胃肠梗阻。新鲜玉米秸秆长期保存必须进行青贮,而青贮玉米秸秆含酸性较大并不利于驴的消化,因为青贮玉米秸秆最多占驴日粮的50%,且需要适量添加小苏打中和酸性。

为什么古代东北不产粮?

古代对东北(吉林、黑龙江一带)的开发其实有过几起几落,在金朝达到高峰,元朝以后衰落,明朝中期彻底废弃。

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是大片的沼泽地,直到建国后才能够大规模开垦,三江平原开发更晚。古代对东北的开发,集中在辽河平原、辽河上游、辽西丘陵、长春周边和长白山河谷地带。

辽河平原,早在战国时期,燕国秦开拓边,开拓辽东之地,燕人卫满开化朝鲜,就已经开始有了汉族定居。东北的土著民族,濊貊,还有夫余国,受汉人影响,也有发达的农业和城郭,文化程度很高。夫余国一度是辽东塞外大国,都城就在今天的吉林市附近,后来迁到了长春附近,夫余国后来在高句丽和勿吉(靺鞨)的南北夹攻之下灭亡。

汉武帝灭朝鲜,置四郡,东北地区进一步开发,西汉末年的战乱,辽东似乎没有受到大战乱的记载,东汉末年,辽东成为避乱之处。在前后燕国时期,东北也非常繁荣,慕容氏燕国灭亡之后,辽河以东大部分被高句丽占领。

古代河北通往东北,长期以来,都是走内陆:从北京出发,出卢龙塞(今天的喜峰口),经过坝上高原,走大凌河上游河谷到达营州(今天的辽宁朝阳),翻过医巫闾山,再渡辽河,到达辽东,不是走的今天的辽西走廊。辽西的营州,作为交通要道,繁荣一时,前燕国曾经在此发祥(燕国旧都龙城)。

今天的辽西走廊,在宋元以前,一直是大片沼泽和盐碱地,难于通行和开垦。

统治的东北大部和半岛北部的高句丽,土地辽阔,人口几百万,兵强马壮,贵族彪悍善战,绝不是爱好和平的小国。隋唐两朝对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后唐高宗年间将其灭亡。

高句丽的领土以辽河平原的辽东城和半岛北部的平壤两处为核心地带。战争也在两处同时进行。从隋炀帝大业年间到高句丽灭亡,长达五十多年,战争很少停歇,长期的战争蹂躏,从辽河到大同江,一片废墟,人烟稀少。残余的民众大部分被迁往内地融入汉族。

唐朝虽然灭亡了高句丽,但是对于辽东根本鞭长莫及。安东都护府始终只是一个空架子。后来因为契丹兴起,武则天时期攻陷营州,甚至还一度南下杀掠到了冀中。唐朝虽然击退了契丹,也只能勉强维持营州,辽河以东都弃之而去。半岛的新罗国和新崛起的渤海国摄于唐朝的兵威,也都不敢大举经营辽东。

渤海国先后的几个都城都在今天黑龙江的牡丹江,吉林的敦化、珲春等地,集中在长白山地的河谷地带。渤海国同样高度汉化,衣冠文字类似中原,被称作海东盛国。

渤海国被辽国耶律阿保机灭亡之后,反抗不断,屡遭镇压,渤海国的故土被战争破坏严重,可能也有气候原因。残余的民众除了少数投奔高丽之外,大部分被迁往辽河以东地区,便于契丹人在辽河上游居高临下地看管镇压。

渤海国的故土在战争中基本成为废墟,人烟稀少,文明倒退,北方森林里的生女真逐渐南下填补了空白。《辽史·地理志》:上京道约3.65万户,东京道约4.64万户,契丹和奚等部落人口不包括在内,可能还有大量契丹贵族的领民也不在统计范围内,中京道人口没有记载,可能也不少。

辽东京道,可以看出渤海故土的腹地都成了“真空地带”

辽国的主要首都,上京位于通辽西面的巴林左旗,中京位于赤峰南面的宁城,连同安置渤海遗民的东京辽阳成为辽国长城以北的核心领土。辽国统治时期,冀北辽西以及内蒙东南部,农业发达,大量汉人被迁往该地区,开垦土地,为契丹贵族耕作。

辽后期,统治集团内讧严重,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刚刚打了几个胜仗。辽国境内,辽阳的渤海遗民起兵,上京留守反叛,天祚帝被不断的内讧、反叛给折腾地稀里糊涂突然亡国。

金国统治时期,尤其是海陵王迁都以后,东北作为龙兴之地,除了金世宗时期都并不是特别重视,除了把大批内地的汉人(灭宋的战俘和官员及其家属)迁往上京等地,大量女真人南迁,离开苦寒的北方,前往温暖富饶的中原、辽东等地。

但是总体来说,金朝时期,东北的人口比辽朝明显增加,《金史·地理志》的上京、东京、咸平三路,人口超过20万户。北京路即辽的中京道,人口达到了30万户,临潢府路即辽上京道,人口增至8万余户。

金朝的上京、东京、咸平路,行政机构数量超过辽朝

蒙古灭金后,由于战争以及很可能的环境压力,当地的农业大为退化,冀北、内蒙东南部的农业基本荒废,行政机构比辽金两朝大为减少,当地的契丹人、奚人大部分南迁,融入汉族。元朝的辽阳行省,《地理志》记载的数据只有5万余户,中书省腹里的上都路,人口也只有4万余户。松花江流域的水达达人口约2万户。

金后期,蒲鲜万奴一度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东夏国,后来被蒙古攻灭,但是似乎蒙古人仍然委任当地的女真酋长统治。元朝统治时期,渤海人和熟女真基本融入汉族。元朝的辽阳行省,除了今天的辽宁省之外,广阔的地区其实人烟稀少,大兴安岭到松嫩平原一带是斡赤斤等宗王的封地,其他大部分地区册封几个万户府进行统治。忽必烈征讨日本时候,一度曾经在黑龙江口设立征东元帅府,企图派兵从辽东沿江而下,泛海从背后包抄日本,但是计划根本行不通,很快放弃,征东元帅府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和库页岛的几百个土著野人打游击战。

元朝辽阳行省,辽朝的上京临潢府、金朝的上京会宁府都被废弃

元朝时期,辽西走廊由于气候变得干旱,以及人工开发,逐渐变得易于通行,辽西走廊的尽头,山海关,元朝时叫迁民镇,开始成为新的交通枢纽,曾经繁荣的辽西河谷(大凌河上游朝阳一带)从此开始衰落。

明朝兴起,进攻辽阳行省的太尉纳哈出等元朝残部(在当年的韩州到黄龙府一带),获胜之后,明朝把当地居民都迁往南方,补充战乱后内地的人口,东北北部大部分地区再度成为废墟、荒野。

明朝对东北边墙之外的地方统治很短暂,奴儿干都司在永乐、宣德年间,曾经还有效过,明朝一度还曾经派兵前往图们江下游屯垦。但是,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对于长城和辽东边墙以外逐步开始放弃。东北除了辽宁在边墙以内的地区,其余的地区基本上放弃,东部是女真羁縻卫的地盘,首领向明朝称臣纳贡,嫩江流域和辽河上游逐渐被科尔沁部控制。至于辽西、冀北一带早在宣德年间明朝就放弃了,扔给了朵颜三卫。

至此,辽金旧业到了明朝,全部废弃,只有黄龙府的古塔和一些古城遗址,在那里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辽东边墙以外,都是女真、蒙古的羁縻卫

明朝辽东与关内交通的狭窄走廊,后期将直接面对察哈尔主力

高油高产大豆品种有哪些?

在实际生产中,大豆种植户,基本上不会去关心,大豆的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只要抗病,抗倒伏,产量高就行。往往我所选择的大豆品种,即不高油大豆品种,也不是高蛋白大豆品种,种植收获后大豆只有一种出售方式,那就是坐在家里等着商贩们上门收购。

大豆原本产量就不高,人家可以找各种理由压价。这样我们很难卖上好价,所以我们种植大豆要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专用型优质品种,这样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出售。也不至于被动于人,如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品种,我可以与相关豆制品加工企业签订单,种植高油大豆我们可与食用油加工企业签订单,因为专用型大豆,比普通大豆的性价比要高出很多。

所以在这方面上,商家为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肯定会对生产原料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选择大豆品种时,一定要有所倾向,要么高蛋白型,要么高油型。有农民朋友可能不仅会问,如果想要种高油大豆都有哪些品种呢?

下面就问题我们来推荐几个适宜黑龙江省二,三积温带种植的含脂肪量22%以上的高油大豆品种。

一,合丰50

合丰50生育期120,株高90,百粒重20克,中抗灰斑病,粗脂肪含量22.26%,适宜播种时期为5月上旬,选择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公顷保苗2.25~2.5万株。适宜种植区域黑龙江省二积温带,及三积温带上限,吉林东部山区等部分适宜区域。

二,合丰47

合丰47属于中熟品种,生育期116天,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90cm,杆强抗倒伏,节间短,结荚密,三四粒荚多,叶片披针形,花紫色,籽粒外观品质好,百粒重20~22克,脂肪含量22.86%,适宜黑龙江省二积温带下线,三积温带及吉林省东部山区等部分区域种植。该品种适宜密植,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密度为25~28万株/公顷。播种时期为5月中上旬。

三,合丰40

合丰40生育期113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繁茂。杆强,节间短,有分枝,结荚密,属早熟品种,中抗灰斑病,百粒重19~20克,脂肪含量22.07%,播种时期为5月上中旬,该品种适于三,四积温带种植。一般公顷保苗22.5万株左右。

以上三个高油大豆品种,一般公顷产量均在4500~5500斤左右。产量最终表现,还是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密不可分。

那么高油大豆,我们该如何种植呢?

一,精细整地,合理轮作

高油大豆高产栽培,首先要正确选择和安排茬口,要坚持合理轮作,避免迎茬,重茬,因地制宜采用玉米——大豆——杂粮轮作。

在土壤耕作上,要坚持精细整地,深翻细作。春季耙平,顶浆打垄。保住墒情。

二,选种及处理1.按照不同积温带选用适宜的高油大豆品种。

2.种子精选,播种前必须要选种。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选种,剔除病斑粒,破半粒,杂质。使其纯度高于98%,净度97%以上,含水量低于13%,发芽率95%以上。

三,科学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注重秸秆粉碎还田,做到农家肥与化肥,生物菌肥的配合施用,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不超过1:1。施用农家肥15吨/公顷做底肥,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40公斤,钾肥50公斤。做种肥,大豆开花期可用磷酸二氢钾1.5公斤/公斤,溶于200~250公斤水中喷施。

四,适时播种

1.播种方式: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进行播种。大豆三垄栽培法是大豆精量播种和深松,深施肥相结合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

2.合理密植:按照土壤的肥力条件确定栽培密度,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宽行距宜密,窄行距宜稀的原则灵活掌握。

3.播种质量:当地表温度5cm深处日平均地温达到7℃~8℃时开始播种,播后及时镇压。

五,加强田间管理

1.深松与中耕除草,在人工或机械除草前,最好进行垄沟深松,深度20cm左右,对没有条件的,采用产前蹚一犁的做法,三产,三蹚结合中耕除草,可在立秋节气前进行一次田间拔除大草工作。

六,病虫害防治

加强大豆中后期田间各阶段病虫害防控工作,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喷雾施药进行防控。

总体来讲选用抗病抗虫高油高产的良种,采用合理轮作,深翻,中耕除草等措施,改善土壤,田间环境,为病菌,虫卵等创造不利的生存环境,达到防治效果。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东北种小麦的地方?

东北不种冬小麦,通常种春小麦。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简单的说,冬小麦是可以过冬的,春小麦不能.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