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龄之年是几岁,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洪承畴?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洪承畴降清的问题,从洪承畴投降清朝的那一天开始关于他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为崇祯朝的重要支柱之一,洪承畴南征北战,为明朝扫平农民起义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一场松山之战的惨败让洪承畴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从此,一个兢兢业业为大明社稷奔波的忠臣不见了,一个甘为侵略者鹰犬,向同胞举起屠刀的刽子手出现了。
那么,为什么洪承畴最终还是投降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孝庄的美人计?静夜史认为不是,理由如下:
1、洪承畴想要建功立业
怕死是人的天性,但洪承畴明显比一般人更怕死,因为,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
虽然身在王朝末世,但洪承畴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番功业,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在明朝末年这个所有人撞钟瞎混的大环境中,洪承畴无疑是非常另类的,也是非常可贵的!
但是,明朝末年的环境和其他朝代还有很大不同,除了关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关外的后金也在不断壮大, 东南沿海还有西方殖民者跃跃欲试。
最可怕的是,此时的最高领导崇祯还是个二杆子,特点就是瞎指挥还不担责任,行事急躁且不计后果。干掉魏忠贤雷厉风行,但是对后面的政权建设一脸懵逼,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明朝朝廷乌烟瘴气!
1628年,崇祯裁撤了驿站,剩下了80万两的开支,然后换来一个李自成!
而在手下的武将们跑断腿才把农民军扑灭,崇祯又讲起了仁义,明摆着养虎为患。对于这样的领导,洪承畴没有怨言,因为文官出身的他,直到如何忠君,做一个好员工!
洪承畴一直很努力,在剿灭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镇守陕西,农民起义军一度很消停。
然后,皇太极开始进攻。无将可用的崇祯只好将洪承畴调到辽东,然后将洪承畴送上了绝路!
松山之战失败后,洪承畴被皇太极所俘。
洪承畴大义凛然,坚决不投降皇太极。但是他的内心不甘心,也许内心真的不是怕死,而是想着自己未尽的功业。
洪承畴幻想着皇太极能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因为敬佩他的正气将他放回去。但是皇太极正在扩张,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皇太极不惜一切要劝降洪承畴!
关于是不是用了美人计。很多野史写得绘声绘色,还说孝庄和洪承畴睡了一觉,然后洪承畴终于被枕头风拿下了。这不仅是在侮辱洪承畴无志,也是在侮辱清朝无能!
况且,从科尔沁来的孝庄,和中原的妹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美法,洪承畴真的认为孝庄比关内水灵灵的妹子更能吸引自己?静夜史认为可能性很小。况且作为皇太极的侧福晋,就是孝庄肯献身,皇太极肯戴帽,洪承畴也未必敢接。因为秋后算账洪承畴肯定第一个被拍死!
所以洪承畴最后投降,不是美人计,也不是《明朝那些事儿》中说的他意志力薄弱。
从他之后的举动来看,他确实是想建立一番功业。
只不过,己方变敌方,越是卖力,敌人就越看不起。而且,罪孽就越深重!
2、洪承畴对明朝彻底失望
在松山之战前,洪承畴镇守陕西,起义军一向很消停,作为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的他,忠实完成了崇祯交给的任务!
然后,皇太极进犯,洪承畴被调往辽东。
和24年前的萨尔浒之战一样,敌人进犯,明朝匆匆组织防御,临时拼凑了一支杂牌军前往前线,然后配一个大将指挥。上次是杨镐,这次是洪承畴。
不同的是,上次杨镐真的是在瞎搞。而这次洪承畴是能力出众,有备而来!
不过,不变的,永远是明朝军队那一击就溃的低迷战斗力!这一点,杨镐没法,洪承畴也没法!
所以洪承畴玩起了廉颇的套路,固守阵地,等到城外的皇太极弹尽粮绝了自己就撤退了。
可是崇祯真的就是赵孝成王!因为明朝的当时的赵国一样,确实无力支撑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消耗战!
所以,崇祯等不了。和催促孙传庭出潼关和李自成决战一样,洪承畴也在崇祯的不断催促中匆匆出战!
800多年前的唐玄宗也是催促哥舒翰出战,最后丢掉了长安。800多年后,崇祯再次催促,于是潼关失守,松山之战惨败!孙传庭死后,崇祯没有任何抚恤的表示,好像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洪承畴好一点,松山之战刚刚失败,崇祯就急急忙忙辍朝特赐祭九坛,在明朝属于国葬的级别!
你是多希望我死啊!当洪承畴从仆人口中得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是有多心寒啊!
虽然无兵可用,虽然可以聚拢民心,但是崇祯的做法,确实让人十分不爽!洪承畴终于明白,跟着这样的皇帝,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洪承畴投降了!
洪承畴的投降,对其个人而言,是一次普通的选择,但是对于当时的明清大环境而言,他的行为比范文程更加恶劣。范文程身为明朝人投降清朝,成为清朝鹰犬十分可恨。但是他毕竟不成器,在明朝最多就是个生员。而洪承畴是明朝的一品大员,是掌握着明朝最高机密的封疆大吏。他的变节,对明朝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果然,洪承畴投降不到两年,大明灭亡!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经分析过:虽然自己的祖国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好,都不应该是一个臣子投降外族将屠刀对准同胞的理由!历史没有赋予你重整江山的使命,你补助纣为虐最起码可以做一个徐庶!
可惜,洪承畴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了他的理想,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名节!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所以,洪承畴是一个无法洗白的汉奸!
今天的很多人,以洪氏后人的名义,大肆为洪承畴树碑立传,名为祭祀先祖,实为扰乱思想,颠倒是非,这种行为,注定会遭到人民的不齿和唾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清朝的灭亡是溥仪的错吗?
清朝的灭亡最重要的因素是制度缺陷和历史必然。纵观历史,大清十三王朝每一位皇帝与历朝历代皇帝相比较皆很勤政。
原因大家都明白,在汉族为主的社会里,女真族一直被认为是异族,皇帝必须勤政,以期望获得民心,并确保江山稳定。
综其一朝,反清复明(汉)没有间断过。最终覆辙于:驱逐鞑奴,恢复中华。
女真人入关后,推行的民族政策是失败的女真人入关后,面临一个巨大的选择:是亡国还是亡族。最终朝廷决策是用杀戮为主要手段,强迫大汉民族融入满族。实行的政策是要求汉人着满服,留发不留头的奇葩策略。
具体实施时,满人一直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如果大清伊始就能够:改汉姓,着汉服,说汉语,选择完全的汉化。笔者认为大清的覆灭不会那么快捷,甚至于在民国初选择政体时,最大可能性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甲午海战的失败,让欧美列强看到了清廷的羸弱和腐败从元朝,明朝等的历史来看,中华民族每一次关键时候都毁于小日本。
甲午海战的失败,是大清悲剧开始。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京等让朝廷彻底失去了民心。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最后傅仪3岁时被迫称帝残酷且无远见的政治斗争让朝廷失去最后的救命稻草。
傅仪3岁被迫称帝,没有任何政治和军事权利,慈禧的自私自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激起民变一起又一起,民心丧失得彻头彻尾。
经济落后,军事落后,国际地位上的孤立。闭关锁国,思想落后。世界在进步,在进行工业化革命,而大清却在闭门造车,徜徉在自己的黄粱美梦和昔日的辉煌中,根本没有看到未来,没有理想。
没有理想的王朝,必然覆灭。
结论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清朝的灭亡不是溥仪的错误。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周武王病重之时,是要指定继承人还是辅政者。
《史记·周本纪》的说法,是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但周公恐怕天下人背叛,便自行摄政当国。然而,在《逸周书·度邑》篇中,周武王是明确指定周公旦作自己的继承人!
两本史书的说法哪一种更加正确?
西周初上溯至商朝,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都是正常的传位模式。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应该是统治者自觉哪种方式更有利于统治。因而,《史记》所记与《逸周书》所记都有可能: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周武王无论选择哪种传位模式都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
可作为政治家,周武王在考虑下一代接班人之时,不光是自身喜好,更应该考虑哪种模式会对周人的统治更加有利。
周武王末年之时,《史记》用了一句极为简略的话来说明天下大势:“武王病,天下未集。”可当时天下局势之严重,远远不是这一句话所能概括。
周人在第一次东征之前,曾经有过一次孟津会盟,当时号称有八百诸侯不期而至。可在周武王正式决定伐纣之时,却仅仅率领了八个盟友就前往伐商了。为什么周人不多带些盟友来壮大自身实力?为什么周人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带着不到五万人的军队,就去讨伐号称有七十万大军的“天邑商”?
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周人深知孟津盟会时的八百诸侯,在“倒纣”这一点上与周人是有相同目标;但在“倒纣”后,谁来取纣而代之却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商纣王倒台后,谁来做新的“带头大哥”?第一次东征时期的八个盟友与周人达成了一致,但其余的多数诸侯国会不会认同周人当他们的“带头大哥”?这一点,周人却不敢确定。
正是因为担心孟津盟会上的八百诸侯不能与周人时刻保持同心,所以在第一次东征之时,周人才带上了八位确定的盟友,而不是八百诸侯。
此外,众多的商人在反抗商纣王时期选择与周人合作,但商人大多却是“反纣而不反商”。在周人第一次东征前,商王国的太师与少师曾经当着微子的面发誓:“殷商或许有灾祸,我们都要承受这场灾难;殷商或许会灭亡,我绝不会做敌人奴仆!”(《尚书·商书·微子》)可在牧野之战前,太师与少师是携带着礼器逃亡到了周国!以此而言,商王国很多人选择与周人合作讨伐商纣王,只不过是他们想换一位“带头大哥”,而并非改朝换代。
总而言之,周武王去世之际,天下局势极为复杂:商王国外部,众多诸侯国并不因此而承认周人为新的“带头大哥”;商王国内部,很多人仍然怀念商人君临天下的旧日子,不愿周人来统治他们。如此情况下,到底是让年幼而不知世事的周成王当政,还是找一位成熟而有才的弟弟来领导周人“继续革命”?
因此,周武王临终前最为关心的大事,不是选择辅政人,而是继承人。作为继承人,无论姜太公能力再怎么强,但他始终都是外姓人,不可能得到大多数周人的认可。然而,即便是采取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模式,周公旦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仅仅排在第四;在周公旦之上,他还有一位同母哥哥管叔鲜。为什么周武王要选择周公旦而不是管叔鲜作为继承人呢?
早在周文王时期,周公旦就已在政坛暂露头角,史称他“多才多艺,能使鬼神”;周武王继位后,周公旦更是他的得力助手。从《逸周书》各篇来看,周武王每每遇到难题,都是找周公旦商议;甚至在周武王心理防线快到崩溃时,也是找周公旦来进行排解。管叔鲜虽然是老三,但与周武王的感情却不如周公旦。
其次,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更为突出,也是他最终能被周武王看中,成为继承人的关键因素。
在周人第一次东征胜利之后,周武王曾经与身边大臣商议,该如何处理商遗族。他首先找来姜太公,问他:“该如何处理商国的士人?”
姜太公答道:“我听说喜欢的人,就要爱屋及乌;憎恨人,就要夺走他的仆从家吏。将我们的敌人斩杀殆尽、免留后患,如何?”
周武王听了,不置可否,又问召公奭(sì),召公答道:“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周武王仍然不吭声,最后问周公旦。周公旦答道:“让每个商人都居住在自己家中,有田地耕种。不改变他们旧有的一切,亲近那些对周人仁义之人。底层百姓即便有罪,都归罪于纣王。”周公旦的方案,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无疑是最佳的处置方案:对于商人中上层,只要他们能顺从于周人,就不改变他们旧有的一切,保持他们旧日的生活状态;商人中的底层,即便是他们曾经参与反周,但罪过都归于纣王,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在商人政治势力仍然远远强于周人的前提下,周公旦的“全面统战”之法,无疑是最为可行、也是最为全面的方法。
周武王听了周公旦的方法后,也不由得感叹道:“有这样广大懂得气度,就可以平定天下了!”(《说苑·贵德》)
正因为周公旦本人与周武王关系密切,而且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出众,让周武王最终定下了周公旦作为继承人。
但这种“任人唯贤”选择继承人方式,并没有得到周人的广泛认同。
不但远在东土的“三监”不能理解,连身处镐京的召公也颇为生疑:“(周公)当国践祚,召公疑之”。这说明,让周公旦做继承人虽然是正确的抉择,但未必能得到周人的普遍认可。这导致周公旦在发起第二次东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遭遇到了周人内部的重重阻碍。经历了这一切后,周公旦后来制礼作乐,才明确以宗法制作为周人继承制度。为表明以身作则的态度,周公旦在执政七年后才还政成王;在后人看来,这七年就成了周公旦的“摄政”了。
因此,周武王不是不要姜太公辅政,而是周武王临终前考量的并非辅政之人,而是当政之人。这样的前提下,姜太公才能再高,都不可能成为周武王的继承人。万历皇帝明明可以强制立福王为太子?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果明神宗朱翊钧“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立福王朱常洵为皇太子、而且抛开内阁等机构直接干了,文官集团又能如何呢?可见,明神宗内心恐怕未见得是铁了心要立朱常洵的!个人认为,明神宗在立储的问题上“纠结”了近二十年,恐怕也未见得真的是在两个儿子之间纠结……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明光宗的出生明光宗朱常洛的出生充满了偶然性,说白了,他其实就是明神宗ONS的产物。一日,年少气盛的明神宗去给自己的生母李太后请安,无意中看到了朱常洛的生母王氏,结果明神宗“一过性雄激素分泌过剩”、在自己老妈宫中便迫不及待与王氏滚了一把床单,之后……没有之后了!明神宗提起裤子便把王氏忘了个一干二净。
大约十个月之后,王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可明神宗早忘了这茬儿了,压根儿不承认自己和王氏那什么过……想要抱孙子的李太后这下急了!索性找来了相关记录,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某年某月某日,上于某处幸某某……(此处省略具体细节N字)”面对详尽的记录,明神宗也没法抵赖了,只得认下这个儿子。与此同时,李太后的强势也让明神宗心中颇为不爽!此后,明神宗虽然认下了朱常洛这个儿子并象征性地将王氏封为了恭妃,但打心底里不待见这对母子。其实也好理解,明神宗其实气的不是儿子,而是自己的亲妈!可在那个讲究“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明神宗有再大的火也不能冲着自己亲妈发,可不就只能把气撒在儿子和他妈身上了……
▲李太后画像
拒绝立储万历十年,明光宗朱常洛出生。请注意,福王朱常洵生于万历十四年。换言之,在朱常洵出生前的这四年里,根本没有他什么事儿!朱常洛出生之后,文官集团、包括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便开始不断给明神宗施压,请明神宗早定国本!实际上,后来所谓的“国本之争”从这个时候便已经开始了。可明神宗就是不同意,找各种理由推搪……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为什么?是因为郑贵妃和朱常洵吗?必须不是!彼时明神宗怎么就那么确定郑贵妃一定能再生出一个儿子来?除非他未卜先知,不是吗?很显然,明神宗有自己的考量。那段不太光彩的ONS历史或许是一个方面,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明神宗本身也是他亲爹明穆宗朱载坖在裕邸时期ONS的产物……这对于帝王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先上车后补票”、给儿子生母一个名分就是了。
▲明穆宗朱载坖画像
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出在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身上。万历十年是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这一年阴历六月,著名的权相张居正去世了。不久之后,明神宗便展开了对张居正的政治总清算!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甚至近乎被灭门……在万历十年之前,明神宗虽然名为皇帝,可上面不仅有生母李太后和继嫡母陈太后压着,下面还有张居正和权宦冯保管着!日子过得有多么压抑,可想而知。因为手中没有实权,朝中群臣也几乎没有什么人把明神宗这位“小皇帝”当回事。
▲张居正画像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太后和群臣给明神宗施压,要求明神宗立朱常洛为储。试问,您是明神宗您会如何处置?如果认了,等于是默认了李太后的“权威”仍然有效,不是吗?那些尚未被清洗的张居正一党会如何?自然是全部依附到李太后身边,这是正常逻辑。如果真这样,宣德、正统年间诚孝张皇后与三杨的旧事恐怕又要在万历朝重现了……说白了,明神宗拒绝立储,实际上就是在借此向群臣释放浓烈的政治信号——“我妈现在已经不好使了,你们最好擦亮自己的一副招子,别站错队!”明朝的文官集团虽然是“属驴的”,但脑袋还是相当聪明的、一点就透,这一点当年的“大礼议”便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自此,李太后也算是彻底失势了,这恐怕才是明神宗拒绝立储的真实目的所在。
▲张太后(诚孝昭皇后)画像
储位之争与党争之间的关联党争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而言都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皇帝们不喜欢大规模、严重的党争,但“铁板一块”的朝堂更加不是皇帝们希望看到的!保留党争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甚至有意无意地挑起群臣之间的党争,是皇帝们坐稳皇位、牢牢把控权柄的必要条件之一。群臣之间如果没有争斗了,那他们的矛头恐怕也就只能都指向皇帝了……
在张居正被清算、李太后失势之后,朝堂上的形势几乎一边倒。但明神宗也很快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群臣之间的争斗没有那么多了……很显然,这不是明神宗愿意看到的。长此以往,文官集团一旦拧成一股绳、再依附到皇太子身边,恐怕还真够自己好好喝一壶的!就在这个时候,福王朱常洵出生了。而他的出生,恰恰给明神宗送来了最想要的东西。
一方面,明神宗与群臣僵持着、就是不立储;另一方面,明神宗又或明或暗地表达了要立朱常洵为储的想法。很快,群臣便分化为了两个阵营,相互之间斗得不可开交!明神宗的态度则更加让人琢磨不透,他明着想要立朱常洵为储,却又没有彻底清洗朱常洛的支持者,而是一直保持着这种争斗的长期存在,这其实就是明王朝历史上著名的“国本之争”。借助群臣之间的争斗,明神宗把自己想要清洗的朝臣逐步踢出了权力核心、又把自己认为可用的朝臣一步步拉进了权力中枢。经过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拉锯,明神宗的权力已经达到了几乎“说一不二”的地步!早年间文官集团倒逼皇权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再发生了。这也是为什么明神宗二十多年不上朝,却至死依然牢牢控制着明王朝权柄的原因所在。
到万历三十九年前后,当初的储位之争、群臣之间的党争对于明神宗而言意义已经不大了,“晚年”的他更需要的是权力的平稳过渡。因此,万历三十九年,明神宗果断结束了长达近二十年之久的“国本之争”、正式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强令福王朱常洵之国就藩!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明神宗虽然喜欢朱常洵这个儿子,但他也不过就是亲爹政治棋局上的一枚棋子罢了,该“弃子”时明神宗丝毫不会犹豫。毕竟“嫡长子继承制”才是正道、是明王朝的祖制,没有嫡子也应该庶长子优先,否则后患无穷。很显然,明神宗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开这个违反祖制的恶例……
▲明光宗朱常洛画像
最后再说一说明神宗不待见明光宗的问题。自古只有不待见老婆的丈夫、鲜有不待见子女的父亲。明光宗的出生虽然充满了偶然性,但他毕竟是明神宗的亲生儿子!亲爹不待见亲儿子,这并不符合常理,不是吗?很显然,这其实就是明神宗故意为之。原因不难理解,两个儿子都是明神宗政治棋局中的棋子,如果明神宗表现出哪怕一丝对明光宗的中意,“聪明”的群臣们不可能嗅不出味道,全部倒向明光宗几乎是必然的……那么,明神宗的这局政治大棋还有继续下下去的必要吗?要想把棋局下完,明神宗只能表现出对明光宗的极度不待见!如此一来,支持朱常洵的人才会觉得有希望,这局棋才能继续下下去。试想,如果明神宗真的打心底里不待见明光宗这个儿子,又为什么要把皇位交给他?难道仅仅是因为朝臣们的压力?明神宗可不是一个轻易向文官集团低头的皇帝!更何况这还是涉及“国本”的储位之争。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说白了,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明光宗朱常洛和福王朱常洵、包括朱常洵的生母郑贵妃,都让明神宗给玩了,他们不过就是明神宗政治棋局上的棋子罢了!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明神宗也只能牺牲儿子和孙子们的利益了。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沦为“半文盲”其实也不能全怪他祖父明神宗,明神宗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明光宗即位仅仅一个月便挂了,不是吗?理论上,如果明光宗没有那么早挂了,他还是有大把时间来培养明熹宗的。真要是那样,明王朝和清王朝的历史或许就真的要改写了。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明熹宗朱由校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