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之年歌词是什么意思,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这纯粹是为黑而黑,是朱棣有仇的文化人故意抹黑。
因为朱棣皇位不正。
就如司马睿传说是牛金的儿子,章怀不是武则天的儿子这些历史黑料一样。
看朱棣已经稳坐江山,无可奈何只能嘴上过瘾。
当年朱元璋攻陷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
朱元璋来到元顺帝的后宫,发现有一位美女。
这人就是元顺帝的妃子洪吉喇氏,朱元璋心下大喜,封为甕妃。
这时候洪吉喇氏已经怀孕,后生下一个男孩,即明成祖朱棣。
如此狗血的事情,竟然也编得出来?
不看人物名字我还以为演的是《秦时丽人明月心》。
根据史书记载,元大都失守时是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
明成祖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即公元1360年。
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只是几个势力当中的一个。
正在广积粮,缓称王,还没有成为吴王,朱棣怎么可能是元朝后代。
关于朱棣生母的争议一般资料来源是三个。
一个是各种正史记载的马皇后,一个是由太常寺志里引出来的碽妃。
碽妃也是元顺帝的妃子。
我觉得朱棣生母是马皇后。
别的答案要么写甕妃或者是碽妃,说到底就和传闻李唐是胡人的王朝一样。
同是污蔑,混淆种族,颠倒史实,自己的历史都不承认了。
为什么不会认为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子呢?
是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役发生后,开始起兵。
在起兵的时候朱棣经常宣称自己是嫡子。
太子、秦王和晋王都已经去世了,比我大的都没了,按伦序而言,我就是嫡子。
所以我起兵时宣扬我是嫡子有错误吗?
但现在我们都以为这是朱棣为了自己起兵赢得更多的舆论支持,才编出来的。
所以导致我们不相信他说的话。
当作是故意掩盖自己本来的庶子身份。认定燕王称帝是“冒嫡夺位”。
加上朱棣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焚毁建文时代所有对关于朱棣的文件。
使得后人误解为朱棣的嫡子身份是靖难之役爆发后自封的。
朱元璋当政时期被称为嫡子的只是懿文太子,秦王和晋王。
在靖难期间,朱棣自称自己是嫡子,那建文帝并没有做任何宣告。
《明史》中有段方孝孺和朱棣的对话,朱棣召见方孝孺,准备让他起草诏书。
朱棣劝他说,我只是想和周公一样辅佐建文,方孝孺说,建文在哪?
朱棣说,他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建文的儿子?
朱棣说,治理国家要依赖有经验的国君。
朱棣烦了就回头让手下人递给他笔和纸,说这诏书必须你写。
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会写的。
朱棣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
此时,方孝孺必死无疑,皇家的事他知道得很清楚。
如果朱棣不是嫡出,肯定会当面戳穿。
反正我都要死了,骂也骂得痛快,但是方孝孺并没有,说明朱棣是嫡出。
后来黄子澄讽刺朱棣,说朱棣并不是嫡出,是庶出,朱棣大怒于是把他砍了。
这事建文帝这个朱家人都没说不对,你这个建文的御用文人,在这狂吠。
虽然杀了黄子澄,但是黄子澄所说的话,也是传了出去。
十年一品温如言温衡读的诗?
诗:
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弱水三千情独钟,繁花碧落生死共
蹒跚悄,伊盼一步永不消.舞意,君叹万里止音绕
纵若天下倾歌,亦不及你我携手.
温衡,又名云衡,是书海沧生所著小说《十年一品温如言》中的女主角。温衡1984年出生于北京,同年阴历十二月二十八被自己的爷爷抱走,被送到其奶奶的故乡乌水镇,改名云衡。
扮演者,任敏,1999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南,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16级本科班。
陆游在四川写了哪些诗词?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五年(1178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先后在成都、蜀州(今崇州市)、嘉州(今乐山市)、荣州(今荣县)等地宦游。
在这段蜀中生涯中,陆游与“蜀之望县”大邑结下了特殊的情缘。他多次流连于大邑,或登高抒怀,或汲泉煮茗,或沽酒赏菊,留下了10多首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诗歌。大邑的山水,因为陆游的诗歌,被镀上人文的光辉,获得独立的文化生命。同时,大邑淳朴的自然生活,也为报国无门、满怀郁愤的陆游带来无限欣慰,成为诗人的精神安放点。大邑:诗意的美学绳索斜江河悠悠流淌,安仁“南岸美村”,秧田里青绿一片。当夏日的晚风吹过时,我看到水田里白鹭飞起落下,翅膀雪白,明亮耀眼,仿佛是一群穿着白裙的女子,在嬉戏歌舞。远处群山叠青,淡月留痕;近处渡船闲横,稻香蝉鸣。如此田园风光,如此清凉晚风,好一个似曾相识。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人,一袭青衫,形象清瘦,在细雨中骑驴缓缓而来,头戴竹笠,白发暗生。他,就是陆游。乾道九年(1173年),川西平原的夏天,是不是与今年的夏天一样?那年,陆游由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改任蜀州通判,来到广袤的川西平原,是惑还是不惑?那年,他49岁,正抓住不惑的尾巴。陆游入蜀前的时光,很难用惑或不惑去评判。要说,也只能是“丰富多彩”:他殚精竭虑,报国之心难酬,唯有诗文相亲相近,形影不离。他带着一颗惆怅的心来到蜀州。大邑与蜀州相邻,口音难分难辨,风物民俗极为相似。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安稳,为盆地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奠定了基础。陆游到任后,不仅心系百姓,勤政为民,他的足迹,也延伸到了大邑。而且,在行走大邑中,他很快被川西风物深深打动,将生命融入诗性人生中。陆游留下的多首代表性诗作,恰好沿着大邑的地势走向,即安仁→鹤鸣山→雾中山→西岭雪山这条自然文化遗产生态走廊的顺序写就。大邑的地理脉络是一条明显的爬升线,从海拔475米的平原,到海拔800多米的丘陵,再到海拔5364米的永久性雪山。这条线的奇异,在全成都可谓绝无仅有,造就了大邑地质、地貌学和生态、生物学的多样性:才看过陌上花开、斜江晚渡,旋即领略深山古寺和道观钟声,再往上走,可以踏雪问泉,观赏云海……具有自然美学意义的地貌线条,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深深拴住了诗人的心在安仁: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乾道九年。秋思悠悠,西风阵阵,古渡斜阳中,片片落叶逐流水。这样的季节最容易思乡遣愁,何况离乡背井的游子、多愁善感的诗人。此时的陆游,半生奔波,胡未灭而鬓先秋,满腹壮志只剩手握的一把苍凉。那晚,陆游夜宿安仁。夜凉人静,竹篱茅舍的客栈显得格外清寂。秋意如斜江河水一样,冰凉沁骨。客房里一灯如豆,陆游辗转难眠,在《安仁道中》的题目下,蘸着愁绪写下两首五律。曾经对家国倾注满腔热望的他,“飞腾付年少,回首思悠悠。”陆游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他还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任王炎的幕僚,洋洋洒洒写下《平戎策》,信心百倍地拟定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令人扼腕的是,朝廷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陆游无比忧伤。乾道八年(1172年),郁郁不得志的陆游,带着“衣上征尘杂酒痕”,骑驴入川,叹息自己的命运,难道注定仅仅是一介书生——“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好在,还有这片蜀地的田园与山水,可供安放愁绪。“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那一刻的陆游,想要的只是斜江边的一座“小筑”。在鹤鸣山: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这个意味深长的地名,会带给陆游怎样的思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关于“仁”的价值追求,已伴随每时每刻的呼吸,成为儒者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不只是安仁,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也称鹄鸣山)同样让陆游驻足流连。史书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于大邑县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1173年,在张天师羽化千年后,陆游行游至此,看到被古柏掩映的道教祖庭,重重殿宇、层层楼阁,彰显着道门的威仪森严。陆游夜宿道观,写下名篇: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老柏干霄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苔黏石磴扪萝上,灯耿云房扫榻眠。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夜宿鹄鸣山》)陆游在大邑,将自然风貌变成审美移情的对象,因景生情,以情入景。在陆游的笔下,大邑的山山水水获得了文化意义上的生命,散发出恒久的人文之美。这首诗中,鹤鸣山在陆游的墨迹点染下,成为仙气氤氲、美不胜收之地:连绵起伏、白雾缭绕的鹤鸣山,有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仙鹤;山中古木森森,苍翠欲滴,岩缝里乳泉泠然有声;云房被萝葛遮挡,隐约有道家音乐传来,细细听来,恍若仙乐……这首诗里有难得的逍遥自在,仿佛诗人卸下重负,回归自然,与青山、河流、道观、树木等默默相对,“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诗人拾阶而上,嗅闻着草木馨香,仰头久久注视着巍峨古柏。他一定想起了《道德经》里的那一段话:“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一定想到了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想到了生命的虚无,由此发出慨叹:“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在雾中山: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多少辗转的愁绪,核心都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哪怕正值佳时,满山的丹萸、黄菊开得绚烂,陆游却触景伤情,郁闷难解。有诗为证:一日篮舆十过溪,丹萸黄菊及佳时。端居恐作他年憾,联辔聊成此段奇。侧蹬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何时关辅胡尘净,大华山头更卜期。(《次韵周辅雾中行》)陆游一刻也不曾忘记家国之痛。这首赏菊诗,透过一缕幽微的菊香,让人读到他壮志未酬的苍凉与悲壮,以及一心期盼驱除金人、恢复中原的滚烫之心。生活毕竟不是一潭死水,美丽的川西大地给诗人弹起了动听的琴声,琴声由许多细节组成。众所周知,大邑物阜粮丰,山水好、瓷器好、茶好、酒好,历代各种文献记录中屡见不鲜。杜甫客居成都草堂时,就对大邑白瓷心心念念,曾经盛赞:“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好山好水出好茶,陆游自然免不了品茗这一生活雅趣。瓦炉中,鲜红的炭火在跳动,在一缕茶香中,过往的似水年华仿佛全部返青,重新鲜活。铺一笺素纸,陆游写下七绝: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陆游写过好几首关于雾中山的诗,如《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雾中山,也称雾山,是大邑县境内的一座名山,位于从平原到雪山过渡的丘陵山区。雾中山开化寺是南传佛教第一寺,古佛弥陀的道场。清同治版《大邑县志·寺观》记载:“雾中,大邑之丛林,禅教之总持也。”雾中山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四季云雾缭绕(雾中山之得名,即因“山恒孕雾”),茶树生长缓慢,茶叶清香远溢。雾中山僧人采制的茶叶,在唐宋时期声名远播。陆游接受僧人馈赠之茶,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开罐品饮。茶汽袅袅升腾,在淡苦的滋味中,他忆起少年,每逢重阳举家郊游,系着铃铛的马车装饰华美,锦缎彩绘,珠帘熏香。如今年华老去,只能在偏远的蜀地,独自燃炉烹茶,任茶叶在壶中浮沉又缓缓展开,将沸水染成浓浓的茶色,细细啜饮,浓淡甘苦,别是另一番滋味。故事总是这样,繁华过后,一杯清茶足矣。在西岭雪山: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都说茶香醉人何须酒,但是,在天府之地,抚慰诗人的不仅是四时清景与佳茗,美酒佳酿同样不可或缺。1174年,陆游50岁,正值知天命之年。一场秋雨后,野菊花开得更加繁盛,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清香。山径两边,每一片草叶上都缀着水珠。陆游和友人相聚大邑静惠山上的高秋亭,临风把酒,痛饮大醉。人生难得几回醉,总是清醒地活着,太苦太累。醉眼迷离中,他又听到了战马嘶鸣,还有漫山遍野的擂鼓声和呐喊声。此前的八月二十七日,陆游在蜀州阅兵,重披戎装,眼前重现曾经的戎马生活——在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8个月,却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想起昔日繁盛的唐都长安,想到被金人蹂躏的三秦父老,他仰天长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美酒飘香的大邑,那一场醉了又醒、醒了再喝的宿醉,最终化成一首七绝:三日山中醉复醒,径归回首愧山灵。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高秋亭》)陆游看见的“万叠青”,就是杜甫笔下的“千秋雪”。大邑山川秀美,尤其是经鹤鸣山往上,数十公里外的西岭雪山,更是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杜甫写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那是诗圣在成都草堂推窗遥望西边的景象,高高耸立、银装素裹的雪山矗立在蓝色的天际,闪烁着圣洁的光芒。陆游的身心融化在“万叠青”里,得以暂时放松和休憩。不知何时,天边的晚霞燃烧殆尽,那一枚形似耳环的月痕,已经放大、升高,高悬天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因为陆游,大邑山水获得了自身独立的文化生命。山川幸甚,大美存焉。多年后,耄耋之年的陆游在《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中忆起成都:“锦城旧事不堪论,回首繁华欲断魂。”我相信,无数个午夜梦回里,陆游一定还记得大邑,而大邑也始终铭记着陆游。(杨庆珍)有多少人会带着微笑回首往事?
俗言说:年轻有福不算福,到老有福才算福。回首什么?喜怒哀乐是正常现象,总结经验检查自已还有那些不周之处,眼界开阔到那一步,还缺少什么知识,对亲朋的顾及和更大局的顾及是否全面,这是三十而立容易忽视的问题,人的环境位置不同,岗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发展目标,发展在发展,大小事都会有风云变幻莫测,也就是每个人的运气如何而已。但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促备条件而不同,在自已的位置上都有一个上进心理,岁到而立,守着钱堆吃喝玩乐的极少,按着自已的计划还想赚更大的钱堆者多,这才是前进的动力。
回忆起自已的经历,从小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一路走来,有时微笑,有时痛苦,不能比来比去,还是按着自己实际情况去发展,去计划,不能自满,今后的任务重着呢?人都是长到老干到老。要丰富日常美好的心态生活,于事来解决事的,不是叫生气打吵事的,灵活把握安全平安的每一天,三十岁就是受气囊,上有老,下有小,对老的孝敬,对孩子的教育,对爱人的体贴,还得努力奋斗立家正钱。所以说经历要总结经验,使自已更加成熟,回首不是微笑,是看你进展到那一步了,还要继续努力在跨第二步。在这立业不惑年华正盛之岁,实现,成功,而奋斗吧!。
一个老年人最大的体面是什么?
1、90多岁了生活还能自理。
2、视嫖娼为人生中zui不体面的事,敬畏婚姻,相信因果。
3、银行里有一笔金额不小的存款,每个月还有不低的退休金。
4、有一群三观正的子孙后代,都把老人视若珍宝。
5、不打听年轻人的收入,多少都是各人的本事,况且又影响不了TA的生活质量。
6、有一个不容易生病的身体,每天都做一些不用耗费太多力气的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里的简易体式。
7、不糊涂的脑子,不会快一百岁了还天天嚷着要结婚。
8、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而不是住儿子家或者女儿家。
9、讲究卫生,注重口腔健康,勤换衣物勤洗澡,身体没有很重的异味。
10、子孙创业遇到资金周转不过来,还能抽点钱出来应急。
11、即便年轻时也很成功过,但不会见人就说教,倚老卖老。
12、喜欢学习新的知识,接受能力强,思维能跟上年轻人。
13、不会因为无聊,跑出去跟伴侣以外的异性跳交谊舞,还跟舞伴拉拉扯扯你侬我侬,搞得家庭鸡飞狗跳。
14、女性老人不会70岁了还穿着少女装,见个人就问人家自己看上去像是几岁。
15、有自己的爱好,经常跟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互相交流,分享快乐。
16、有三五知己,隔三差五见面喝茶聊天,不亦乐乎。
17、不会要求子孙们天天去探望,你来了TA欢迎,你不来TA也高兴,因为大家都很忙。
18、有事就直接说出来,而不是用发脾气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要别人问三问四才肯说。
19、没有老年痴呆,每天勤动手勤动脑,读书写字,弹琴看报。
20、尊重年轻人的消费观,只要是凭自己本事买的贵重东西,TA从不干涉。
21、儿子儿媳妇的房间,没事不会踏进去半步。
22、该说的话不会重复说,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说。
23、去别人家里不留宿,别的老人来家里不留人家过夜。
24、尊重配偶,配偶不喜欢的人不会有太频繁的交集。
25、男性老人戒烟酒,女性老人戒唠叨,不讨人嫌。
26、不想给子女带娃,但会打款给儿媳妇/女儿,明说这是当成自己在带娃。
27、给子女带娃,会按照儿媳妇/女儿的要求来,绝不偷偷搞自己年轻时的那套。
28、不会跟亲家争抢孙辈的冠姓权,明白冠姓权就是封建糟粕,TA爱跟谁姓就跟谁姓。
29、不重男轻女,儿媳妇孙媳妇生啥都喜欢。
30、经济条件再好,也不催年轻人生二胎三胎,尊重年轻人的活法。
31、经济条件一般,身体没有大病,年纪大了还在上班也是一种体面,多攒一分将来就能减轻子女一分的负担。
32、不在子女面前夸另外一个子女。
33、不在子女面前说“谁生的谁带”这种话,此话没毛病,但从你的嘴说出来就有问题。
34、偶尔和老伴出门来个短途旅游,子女争着给订票订房或者提出陪伴。
35、不在女人堆里厮混,不参与她们讨论的话题,见顶多只是打个招呼就离开。
36、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吵架时,不会瞎掺和,如果一定要说,也只说自己生的那个。
37、不会一天到晚都在子女面前强调自己为了他们付出了多少,要求他们如何孝顺自己。
38、退休后,不回原单位刷存在感,明白人走茶凉是人生常态。
39、遇见很久不见的熟人,聊天不超过三分钟,因为你有空别人不一定有空。
40、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说荤段子。
41、对比自己年轻很多主动靠过来的异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相信无缘无故的感情。
42、自己都70多岁了,爹娘还在。
43、医院里没有住着自己家的病人,牢里没有住着自己家的犯人。
44、节假日家里子孙满堂,平日里老夫妻安然无恙。
45、有时间和经济实力带父母四处看风景,品尝一下美食。
大家好呀,我是@唐潇,在花城广州工作,在头条和你聊天,每日更新!每篇交心!
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什么意思?
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摘自宋代作者曹组的诗《声声慢》。
意思是丰收之年同乐,岁月熙熙攘攘,天下太平,大家喝酒共庆。
声声慢
朝代:宋代|作者:曹组
重檐飞峻,丽采横空,繁华壮观都城。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凭阑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