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起源于哪个朝代,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谢邀。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令郎重耳为躲避虐待而逃亡国外,逃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响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我们万分着急的时分,随臣介子推走到清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令郎喝了,重耳逐渐康复了精力,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分,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最初伴随他逃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许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但是介子推最轻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传闻后,惭愧莫及,亲身带人去请介子推 ,但是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策,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杨柳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希望主公常清明。”为留念介子推,晋文公命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爬山祭奠,发现老杨柳死而复生。便赐老杨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全国,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蹴鞠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你们家乡对于清明佳节,有什么特俗的民俗习惯呢?欢迎大家讨论,最后别忘了给我一个关注哦!
以上。
上元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区别?
上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在于:日期不同,节日风俗不同,出现的时间和纪念意义不同
一、日期不同:清明节的日期是每年的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日期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
二、节日风俗不同:上元节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会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还会有一些踏青、植树的活动。
三、出现时间纪念的意义不同。中国传统的上元节也就是从秦朝的时候就有了。那么在春节之后,正月十五是第一个团圆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大家一起庆祝团圆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扭秧歌,舞狮,舞龙。这些都是元宵节的民间习俗。清明节的前一天叫寒食节,人们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因“不受君禄”而被烧死于山中的名臣介子推,每逢清明便不再生火做饭,只以寒食充饥。后来人们就在清明节开始踏青、植树、或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
中国旅游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旅行和游览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即已存在。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旅行和游览的活动兴起,同样居于世界的前列。
黄帝(公元前2717-2599年,中国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华夏民族的共主),“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演绎了为了谋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的江湖奔波。而在公元前的22世纪,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黄帝的玄孙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开山导流的治水中,游览了神州的大好河山。
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红尘奔波中的旅游,应该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和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憨厚青牛浪漫西去,解释宇宙万物的“无为”演变;孔子讲学,带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传播“仁义”、“礼乐”的“德治教化”。随后开始的,还有苏秦,张仪的“连横合纵”游,演绎了针锋相对的“长短说”足迹。之后,秦始皇、汉武帝,兴师动众的登泰山、观沧海,凝聚民心中巡游天下;隋炀帝、乾隆帝,浩浩荡荡地寻欢乐,与民乐,显示国威中几下江南。
而汉朝足迹最远的国际旅游,应该就是张骞的西域之行了。出长安,经匈奴,西行至大宛,过康居,抵达大月氏,留恋在大夏,开辟从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卓越的外交贡献,至今仍就被举世称道。到了唐代,旅游更是进一步的盛行。玄奘跋山涉水的西行取经,成就了佛教文化的华夏信论。李白、杜甫的南北漫游,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宋代欧阳修的心志袒露,留下了不朽的名篇《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而明朝时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将团队的旅行,更扬帆远航到了东非的海岸。伴随着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山川游历,一代武侠张三丰的足迹也踏遍了南北的峻岭。
虽然,五朝七代的平民百姓难得有远涉千山万水的潇洒,但也没有放弃去游览风光的悠闲机会。空暇之余,他们也会出来走走,以达调剂身心,放松自我的雅趣。如在唐代兴起,至今依旧流传的民间踏青春游,重阳登高以及庙会赶集等活动,一直精彩着人头数不清的涌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今的旅游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昔日,只有帝王将相、职业探险家才能踏步悠闲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让人向往的热点。曾经,人迹渺茫,野兽出没的深山密林,现今也已然成了需要预约的遨游胜地。
请问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
论唐·杜牧·《清明》
◆原创临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传统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以上的译文读起来非常牵强执拗,意境杂碎不完整。上下很难形成因果,细雨纷纷不是欲断魂的前提。迷乱凄凉也不是找酒喝的原因。从诗的标题及诗的意境中根本没有与鬼魂或魂魄相关。也与悲伤扯不上关系,很显然是后人的笔误而意讹而来,把清明直接与上坟扫墓扯上联系。
笔者认为《清明》是一首描写清明时令节气时山上的景象,通过山路间行人的身受而触发的感觉来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休闲、轻松自在、忘我淘醉的心情。把诗人的人生追求隐藏在写景寄意中……
笔者认为正确的原文应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浴断云。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路上行人浴断云”比较形象也合乎常理,而“欲断魂”是后人音讹和笔误。浴同欲,云同魂,应当视为后人的笔误,是通假字,也就是错别字。
那么“路上行人浴断云”是什么意思?如何解读呢?古代在清明这个时令节气,雨水特别多,阴雨连绵,空中弥漫着大量水雾。在一般不是很高的山路上就有大量云雾,云层也比较低,一阵阵飘过,在山路上行走的人常常身体“沐浴”在云雾之中,“浴断云”就是身体“沐浴在云雾之中”。“断”应作使动用法,身体使云断开,飘来的云块被身体切断。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
笔者稽考:南朝 ·梁简文帝 《薄晚逐凉北楼迥望》诗:“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 宋朝 ·赵师秀 《会景轩》诗:“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明朝·边贡
《出郭将访希准郡伯薄暮而返却寄》诗:“断云低白雁,斜日近青山。”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之二:“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宋·柳永《迷神引》词:“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由此可见,“路上行人浴断云”,应是作者的原意。当人行走在山路间,细雨纷纷,身体沐浴于云雾而湿身,便觉有点寒意,于是想到了饮酒来驱寒,才有借问酒家,与整首诗的意境浑然一体,吻合贴切,形成合乎常理的因果联系……。诗人通过写景来寄意形成意境,此景此情诗人寄托心中的什么追求呢?当人生处在本应是春天般温暖和勃发之时,偶遇不如意,有如沐浴着寒凉的云,就希望得到解脱。诗人便以借问酒家寻酒驱寒来隐喻寻求解脱。然而牧童的“遥指”……,会意可以解脱但有点遥远,人生的不如意不能一下子就化解,需要诗人的努力前行,美酒在远方。一个“遥”字起到忍住的提示,这才是杜牧《清明》诗的意境……。
从整首诗上会意不出“哀思”之感,仅凭“清明”和“魂”引申出哀思、悲伤有点牵强附会。诗中“欲断魂”更正为“浴断云”后,无法与上坟扫墓扯上联系。还有诗中的“清明时节”并不是指“清明节”,清明时节是指整个时令节气,并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这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时令节气是十五天。
豪爽健朗,语言清新是杜牧的写作风格。豪放派诗人,杜牧的个性反映在他所有诗词作品中。杜牧的诗每当写到失意的时候最后都笔锋一转而“豁然开朗”,顿生达观之情,对未来充满希望。读过杜牧诗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杜牧的个性特征及人生态度与婉约派哀感的李清照完全不同。所以笔者综合诗人的风格和个性特征以及作此诗的时代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证。“魂”是“云”的错别字,“欲”同“浴”早已有记载。
又如,宋之问的《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第一句从“云”说起,“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欲断魂是非常明显的笔误。实际上云错成魂,正确应为“看山浴断云”。观察水的柔性,云的连续性,看山把云切断过后又如水流一样又汇合到一起。正是:“看水的柔性,看山你怎能把云割断呢?”
再如,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在泰山上行走的人胸前荡过一层层的云,人也荡浴在云雾中。
因此“路上行人浴断云”,就是路上的行人身体沐浴在云雾之中,使飘来的云被身体割断。所以,《清明》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正确的原文应为“路上行人浴断云”。
(原创临风CXT67008,2016年清明节)
清明夜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重耳被介子推救了一命之后却忘记报恩,追悔莫及的时候才发现介子推已经去世,于是便有了清明节和寒食节,后来民间把两者混合成清明节。清明节传统礼俗以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为主,包含自然和人文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