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你还觉得中国历史是起源于夏商周吗。中华文明确实始于黄帝时代,古有的河洛地区居天下之中的说法真实不虚,使中华文明符号河图洛书又有了座实的证据,河洛古国以科学的知见破除了,3、中国书法为什么会逐渐向邪怪和拙方向发展,这确实是中国书法的现状,历史上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造型优美且内涵富有...

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2020年12月,随着"太极拳"和"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的申遗成功,中国已有4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你还觉得中国历史是起源于夏商周吗?

华夏五千年。现在考古发现,5月7日,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遗址中,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发现的都邑遗址,为距今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以遗址中有北斗九星图,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确认了中华文明又一个重要来源,确认了古人之说真实不虚,中华文明确实始于黄帝时代,同红山文化一齐,成为中华文明的又一来源。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有的河洛地区居天下之中的说法真实不虚。九为河图,河图出天苞;十为洛书,洛河吐地府。河图洛书,历代都有人研究,太极、八卦、九星、风水等,都追逆到此河图洛书。河图洛书至今是神秘符号。也许,正由于神秘,才流传至今,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成为以中华文明为义的字词。

夏以前文明一直少有实物,现在又有河洛古国遗址见证,经由甲骨文,使中华文明符号河图洛书又有了座实的证据。河洛古国以科学的知见破除了“天下之中在河洛”之迷信中的迷,而换之以科学之知。使我们以科学的认知,坚信天下之中确实在河洛。因此,河洛古国的发现,其意义非凡。

当然,河洛古国,同红山文化一样,只是形成中华文明的源头的诸小流之一支,如同长江黄河源头由众支流汇合而成,中华文明到夏商周终于汇合成了滚滚的大河水。

中国书法为什么会逐渐向邪怪和拙方向发展?

不请自来。原创,禁止转载!

一、中国书法的大变局

首先,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我们现在回头看晚清的书法,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包括当代书法,往往是追求狂怪之风、追求所谓的拙、朴素。这确实是中国书法的现状。

可以说,中国书法经历了有史以来的大变局。

其次,我不完全同意你在问题描述里的分论点,你说“历史上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造型优美且内涵富有的”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一个逻辑前提——历史上从没有过狂怪的书法,这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历史上何止出现过,甚至还有大量存在。你去看看徐渭的书法、李白的、郑板桥的,等等。它们的书法,至少不“优美”。

最后,我明白你说的“造型优美且内涵富有的”的意义,你所说的,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传统。至少是和这种体系风格相近的书法。

二、书法曾经是多言堂

历史上的书法并非只有一种面目,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目光放长远就会发现,中国书法其实可以是分为两大派别的,一类是碑学,一类是帖学。

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的成熟期、自觉期是在魏晋时期,而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后来有统治者牵头,比方说唐太宗,正式确立了书法正统的标准——即以二王为标准的中国书法正统。

而王羲之正是帖学书法的开山鼻祖和代表人物,因此,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也从此打上了铁血的烙印。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帖学书法一直是统治性的书法风格。基本上审美也渐趋偏向于帖学书法。

三、失衡的天平

这样一来,本来是平衡地位的帖学和碑学书法就完全的失衡了,帖学占据统治地位,也成为正统代表,而以碑学为审美特征的碑学书法长期被忽视。

所以形成了碑帖失衡的局面。

这种局面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打破。

四、晚清书法变革

晚清时期,国家民族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必须变革晚清的社会,他们从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开始入手,准备改变。

这个时候,晚清恰逢考古大发现,甲骨文等一系列碑学文物的出土,让许多人看到了新的形态,此外百日维新的康有为也编写书籍鼓吹书法变革,再加上晚清时期馆阁体的束缚,书法千人一面,渐趋保守落后,因而,以复兴碑学,打压帖学为代表的书法变革开展起来。

就在这一时期,帖学受到压抑,碑学北大大复兴,被捧到了无上的地位,碑学和帖学暂时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碑学的审美理念也开始逐渐的为人所接受。

这种审美风格取向,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五、碑学和帖学的风格对比

碑学书法风格以魏碑为代表,崇尚古拙、质朴、苍劲,反对媚俗。

帖学与之相反,崇尚秀丽、清新、雅致、反对呆板,反对“拙”。

六、今人的眼光

从我们今人的眼光来看,其实这两种风格并没有谁优谁劣之分,他们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欣赏的。

七、警惕投机分子

但是我们提倡碑学书法、或者说接受碑学书法,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味的纵容一些投机分子,肆意涂抹,乱写乱画,亵渎书法。

其实很多答主也提到了国展,一些国展作品也确实写的特别糟糕,他们简直是在胡涂乱抹,没有一点法度和约束,凭空形象,任意胡为。他们的书法,被称之为丑书也好不为过!

现在,一些名利熏心的人想借着书法来养家糊口、追求名利,这简直是可怕。这样不仅会毁坏书法艺术,而且也会给整个民族文化摸黑。

虽然我们说碑学书法的审美倾向也是好的,是值得欣赏的,但是我们不可逾越书法的“法“度界限,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写好书法。

一旦偏离了正常可控的范围,书法就真的被那些人糟蹋啦!

大明宫遗址是哪个带的?

唐代留下的。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0年,西安市在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遗址进行保护与展示。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太极拳和送王船申遗成功的意义?

证明了世界已经认可了这两项遗产的存在,对推进太极拳和送王船的文化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