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月华浑似十分圆,
玉露金风处暑天。”
8月23日5时35分,
农历七月十六日卯时,
月圆之夜过后,
处暑将如期而至。
王雪涛《九秋图》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进入处暑节气时,斗柄指西南方,太阳到达黄经150度。
二十四节气中的“三暑”(小暑、大暑、处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反映一年中暑气变化的节气。小热为小暑,大热为大暑,而处暑则表示暑气将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到了处暑,
暑气真的“至此而止”吗?
未必,原因有三。
一,二十四节气所揭示的气候变化规律,是以黄河流域气候为主要“参数”确定的。
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南北、东西跨度大。在同一时令,不同地区的气温高低参差不齐。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二十四节气所描述的时令气候特征只是一种参考。
如今年8月1日至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度过漫漫长夏,而东北、西北一些地区已经入秋,且入秋的时间比常年早。如哈尔滨市常年8月15日入秋,今年8月9日已入秋;长春市常年8月18日入秋,今年8月10日已入秋;呼和浩特市常年8月9日入秋,今年8月1日已入秋。
在气象学上,入秋的标准是当某地平均气温连续5天小于22℃,则将第一个小于22℃的日期作为秋天的起始日。
吴茀之《秋光烂漫图》
二,每年的暑气是否消退停止,除了要看处暑的日期,还要看至处暑日是否已经“出伏”。
所谓“出伏”,就是出了三伏天。每年的三伏天时间有长有短,长则40天,短则30天,所以出伏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时在处暑前,有时在处暑后。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又说,“处暑不出暑,架火再开煮”。如果遇到处暑已到来,但仍未出伏的年份,即意味着仍未出暑,通常天气相当炎热,犹如小暑、大暑时的“上蒸下煮”。
如去年的三伏天共40天,出伏时间是8月25日,处暑是8月22日。处暑在出伏前,这种情况就是处暑未出伏,所以去年的夏天也特别漫长。尤其是南方地区,至11月22日小雪节气仍是闷热天气,晚上睡觉要开空调。
今年的三伏也是40天,但出伏时间是8月20日,早于处暑。至处暑日已出伏,则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已过,暑气渐渐消退,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入秋时间,可能要比去年早。
江寒汀《秋风秋色》
三,即便是三伏天已过,处暑也到了,按往年的经验,也有可能出现“秋老虎”。
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有的地区在出伏之后天气不仅没有变凉,还出现令人难耐的高温天气,这种天气变化也不可不防。
“秋老虎”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这段时间通常是每年处暑后半个月左右,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说:“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始凉。”他所说的处暑后“天气犹暄”,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但“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现。
今年处暑后“秋老虎”会不会发威?除了要留意天气预报,民间的说法也可供参考。如果立秋当天下雨,哪怕是毛毛雨,就是“顺秋”,出现“秋老虎”的可能性就不大。如果当天没下雨,就很有可能出现“秋老虎”。如广州今年8月7日立秋下了雨,有人便认为广州今年不会有“秋老虎”。
吴毂祥《秋山行旅图》
此外,辛丑年八、九月份的气候变化,还可参考《黄帝内经》的说法。
《黄帝内经》认为,辛丑年的“四之气”(2021年7月22日至2021年9月23日),前30天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且湿热交加。后30天虽然白天“蒸热相搏”,蒸腾的湿气与热气互相扭结,但又有“寒风晓暮”,清晨和晚上凉风阵阵。按此说法,今年8月下旬及9月份的天气是白天热,早晚凉,湿气重。即昼夜温差大,有早入秋的迹象。
《黄帝内经》还认为,这段时间人们多病皮肤郁热、突然大出血、疟疾、腹部发胀、浮肿等。饮食方面宜“以咸补之,以甘泻之”,多吃豆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