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基金定投可以分摊风险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基金定投可以分摊风险吗为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基金定投是一种适合学生和懒人的理财方式」是一种舆论导向还是真不错的理财方式
- 基金是一次性买入,还是日定投,还是逢跌买入
- 基金定投需要止盈止损吗
- 混合型基金比指数型基金收益高,为什么不适合定投
- 普通人的指数基金定投到底靠不靠谱
「基金定投是一种适合学生和懒人的理财方式」是一种舆论导向还是真不错的理财方式
对于基金定投我的理解是:它确实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理财方式。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发展,货币整体呈现的都是贬值的趋向,银行利息也是逐年降低,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的出现了负利率。各国采取的金融政策大多数是为了鼓励消费而不是鼓励存款,如何让我们的财产增值就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而基金定投就是其中一种理财方式。
理财的种类在当今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建立理财意识以及具备一定的理财手段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实现财富增值,而不是存银行吃利息,因为这点利息远远跟不上物价的涨幅。现存的理财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银行利息、购买保险、投资国债、投资股票、投资期货等等。而购买基金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手段了,虽然目前中国的基金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不是太完善,但是它们也在逐渐成熟。
购买基金比较适合人群的特点:1、有闲置资金,不甘心放银行吃利息,同时又对证券投资不了解的人;2、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做一个长期的理财规划,基金是其配置之一;3、没有时间打理,把钱直接放入基金公司;
理财的风险级别从理财的风险级别来看,最安全的莫过于放银行吃利息了,在没有进入负利率的时代的时候是稳赚不赔的,缺点就是收益较小。其次就是购买基金、理财型保险、投资国债这些基本上属于低风险的品种,收益比存银行高的多。再次就是投资股票这个风险就大了,也容易出现亏损,同样做好的话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最后就是期现货、黄金、外汇等高风险的品种,这些是一旦选择错误可能血本无归的。
基金的盈利模式目前各类基金的盈利模式大同小异,都是汇集大众的资金之后会进行资金的分配,对国债、大额存单、保险、证券、公共设施建设等方向进行投资。在获得回报之后扣除手续费管理费之后与众多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所以你投资基金相当于把钱给基金公司让他们去投资获得投资收益之后给你按比例分成的。
基金定投的优劣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基金定投,所谓定投就是选择一只基金定时、定额的持续投资。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定投方式可以是选择一个固定的金额按日定投、按周定投、按月定投等。比如:你选择每个月的25号从你生活费用里拿出300元投资一个基金,那就是月定投。基金定投关键在于持续投入,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金额持续定投,只要你不赎回,利息和本金会继续滚动获得收益。
如果你选择的是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这类跟股票有关的基金,它们的波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在股票调整的时候也会出现亏损。但是基金定投是持续的,每个月都投入一点,这样长久持续的投资就会抹平因为市场波动带来的暂时亏损。当时间超越10年甚至是30年的时候,自然会看到复利的可怕。
总结综合来看,基金定投是当下算是比较不错的一种理财方式了,并非什么舆论的导向,它的关键就在于持之以恒的投资。可以在你有余力的时候安排一部分资金持续性的定投,在经历时间的洗礼之后也会有不错的收获。
普及股票知识,分享投资心得,欢迎关注笑侃股今!您的点赞、评论、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基金是一次性买入,还是日定投,还是逢跌买入
基金我认为还是逢跌买入比较好。不能一跌就买,这样很容易买成重仓,要有自己的交易体系。当买入的基金从建仓到跌几个点你要怎么加仓,涨到几个点怎样止盈,止盈多少?都应有操作策略。逢跌几个点买入的好处是可摊低成本,也可以做倒T。
基金定投需要止盈止损吗
基金定投借用别人的经验
一,傻傻的买,聪明的卖。
二,止盈不止损。
二,在低估时候买入。
现阶段定投中证500指数基金,该指数现在是严重低估状态。
混合型基金比指数型基金收益高,为什么不适合定投
这个问题,小招邀请了招商银行App社区频道的理财达人来回答。
混合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基金。
从投资性质看,混合型基金属于主动型基金,而指数型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一般被动型基金主要为指数基金,而其他基本属于主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是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业绩表现为目标的一种基金,投资标的、投资策略组合等都由基金经理选定,故基金的收益高低跟基金经理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给力、市场行情好,那么基金收益自然就高。
相反,由于主动型基金比较考验基金经理能力,那么就要承担基金经理操作、或是组合策略欠佳的风险。此外,一般混合型基金的市值波动会比指数型基金大,故投资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指数基金相对于混合基金而言,受基金经理的影响较小。虽然指数基金也有基金经理,但指数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成份股作为投资对象,即追踪的指数成分股是什么,就买什么,信息更透明。
混合型基金买的其实是基金经理的能力,这个是需要好好辨别选择的。而指数基金买的则是市场上已经被选进指数里的成本股,代表市场的走势,受人为因素影响小。
此外,考虑到指数基金满仓上涨和满仓下跌的产品特性,选择定投这种平均成本分摊法更好。通过长期定投将价格成本摊薄,才有可能在让指数这种跌涨满仓的投资工具在市场获取更大的收益。
最后,指数型基金的年费和申购费都比混合型基金低,相对而言降低了投资成本,让投资者更加受益。
总的来说,并不是混合型基金不适合定投,而是相比之下,指数基金更适合定投。
以上回答来自理财达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普通人的指数基金定投到底靠不靠谱
相信上面的答案都是给你科普什么是指数基金,以及指数基金的各种好处,各种巴菲特推荐,小白必备,业界良心,但是凡事有优点就有缺点,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知道了指数基金这么神奇之后,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别人不会跟你说的指数基金的缺点、前世今生、在中国的水土不服,让你开拓一下思维,有更多信息才能更准确判断对吧!
全文5000多字,应该是你能看到的最详细耐心的告诉你真实的指数基金的文章了。
风生水起中国第一支指数基金是2002年华安基金公司发行的上证180指数基金,到现在已经有18年的历史,而真正让指数基金在中国大火的,从我自己的感受中应该是伴随着P2P的频繁暴雷之后,这几年被某些聪明的生意人和定投做捆绑给炒热了,而且现在似乎已经到了一种谁也不许说指数基金不好的可怕地步,这确实不是一个好兆头。
其实指数基金是一个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外来客,当然中国股市还很年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是不得不走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指数基金在中国真的有那么神吗?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是怎么形成的呢?
世界上第一支指数基金应该是由美国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于1976年创立,这位大爷在中国也有很多粉丝,并最终让指数基金在美国股市中走红,一直到今天,指数基金基本上成了美国老百姓的标配,比如著名的401K养老计划等(就是企业把员工一部分工钱扣掉投入到指数基金中,作为他们的养老金)。
在美国,指数基金基本上打的主动基金叫爸爸都来不及,这其实和美国股市的特性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标普指数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1984年~2006年间,美国的主动基金的年化收益要比标普500指数(代表美国股市行情的综合指数)低0.81%,这是个相当高的数字了,也就是说美国的主动基金在收取了指数基金10倍的管理费后,结果啪啪打脸,脸都要打没了。
因为美国是成熟市场,市场定价效率高,降维说人话就是:美国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散户大约只占30%左右,美国金融知识普及广,这30%也都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人,相对来说更理性,就像北京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还吃我炸酱面一样,都见过世面。
韭菜少了,不够割啊,基金经理只能自己火并了,基金经理的钱当然就不好赚了,镰刀太多,草不够啊,只能自己人砍自己人了。
另外就是,指数基金几乎100%满仓,否则就不叫被动基金了,而主动基金持仓是低于指数基金的(这个在中国更严重,中国的主动基金持仓一般维持在60~80%),这个特点导致遇到牛市,指数基金更占优势,遇到熊市主动基金更抗跌,而美国正是个牛长熊短的市场,所以指数基金仍有优势,最后当然就是营销号天天挂在嘴边的费用,在美国指数基金的费用是主动基金的1/10。
水土不服因为这些优势,让指数基金在02年的时候来到了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但可能美国人都没想到指数基金在10多年后和定投一起疯狂收割中国韭菜。
2015年股灾,97%的主动基金(偏股型)战胜沪深300指数的8.4%收益率,2016年大熊市,57%的主动基金战胜沪深300,73%的主动基金战胜中证500。2017年牛市,沪深300扬眉吐气战胜75%的主动基金,主动基金平均回报率12.19%低于被动指数基金的12.46%。
说这三个年份,是因为这三年很具代表性,牛市指数占优势,熊市主动占优,而不幸的是中国A股就是个牛短熊长的市场,你说气人不气人。
把时间拉长,从2004年以来,主动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明显高于沪深300指数,而且波动率也更低,阿尔法为正(通俗的说就是能战胜市场,代表市场的正是沪深300指数)。
另一项研究(YeguangChi.PerformanceEvaluationofChineseActivelyManagedStockMutualFunds,2013.)表明,从1998年~2012年,中国的主动基金收益率高于市场基准,整个基金样本在14年创造了每年5%的超额收益。
指数基金为啥在中国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呢?
相对于美国的成熟市场,中国股市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专业点叫市场定价效率低,说人话就是中国的韭菜太多,散户是整个市场的主要力量,大约占了70%的份额,而机构投资者却比较少,典型的肉多狼少,大家韭菜割的爽啊,也就不必要互相砍了,所以基金经理总能找到赚钱的机会。
而且中国对金融知识普及较少,导致中国式散户非常容易被煽动,要么一窝蜂的追高,要么就一窝蜂的相信定投,傻子多了,骗子都不够用了。
另外,就像刚才说的,指数基金在牛市上有明显优势,这一点在A股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A股由于牛市一般很难产,而且暴涨暴跌,所以A股的主动基金经理一般会把股票仓位控制在60%~80%,大大低于指数基金的满仓操作,所以在熊市的时候,主动基金往往更抗跌,收益自然就更好。
有些被营销号洗脑严重的可能会鹦鹉学舌的反驳说“有效市场理论”还能错啦?有效市场理论是传统金融学的著名理论,而传统金融学恰恰就是一种理想状态,否则也不会让行为金融学现在风生水起。
该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交易没有太多无理限制,而且所有人都已经最大化地把手中掌握的有用信息用去做股票交易了,那么,股价就会把这些有用消息反映进去。这个理论被很多没有金融学基础的人误解,因为他其实描述的是市场运作的一种结果状态,不是行动理论。
它是说,除非你掌握或者能得到独特信息,否则你就不用劳神了,投资指数吧!而美股显然比A股更接近这种理想状态,因为机构众多,那些没有信息优势的基金经理难以跑赢大盘,一般人也应该以投资指数为主。
但A股市场则离这种状态很远,有信息优势的基金经理往往能大显身手,这也是为什么指数基金来到中国后没有再创辉煌的原因。
当然,有信息优势在任何市场都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巴菲特,这货靠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位,在金融、政界玩的风声水起,要不是zf总去救他投的那些要死的企业,这货现在在哪还说不准呢。当然这也是人家的本事,无可厚非,但有些小韭菜把巴菲特当自己偶像,然后天天在那学人家的皮毛就有点可爱了,毕竟你没人家那么好的爹不是(巴爹在美国政界曾经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有些人可能会气急败坏的说“巴菲特都建议散户投指数,你……”,省略号代表脏话,有些人的素质还是很低的。就说一点,巴菲特建议你在中国投资指数吗?人家说的那是美国,这就像你看人爱斯基摩人小房子用冰造的挺漂亮,你回海南也打算造一个,就怕你没那么大的冰箱。
暗流涌动指数基金在中国现在有种被妖魔化的趋势,人性是这样的,你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一般都很害怕,不敢往深了游,但等你慢慢游多了,你就不当回事了,恐惧与谨慎会随着时间淡化,所以老话说“打死犟嘴的,淹死会水的”。
同样,刚开始你接触指数基金,会感到这东西风险大不大呀。但如果网上一窝蜂的告诉你“这是最适合普通上班族的投资标的”,一次两次你不信,但谁也扛不住天天说,然后你就觉得指数嘛,风险不大的。
但事实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
首先指数基金是被动跟随指数运动,无条件满仓操作,像沪深300、标普500几乎可是说代表了A股和美股的市场行情,这对于美股来说可能问题不大,因为人家股市更稳啊,A股的波动率年平均为33%,是美股的两倍之多,所以A股的指数基金波动性远高于美股,波动率差不多就是刚刚我说的这个数,你可能感受不到这个波动率代表着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你年初投的10000块钱,到年底有腰斩的可能。
这种满仓操作的基金风险一定是最高的,因为我们A股市场本身风险就很大,暴涨暴跌之下玩的就是个刺激,不要以为穿了身马甲叫指数基金就多高大上,多正派,腰斩你的小票没商量。
本来想给你们上几张对比图,看看其他数据,可惜这个月晨星网在升级,等下个月我给你们补上。
有人可能要反驳“不对,你这是指数基金的风险,我们教主让我们定投,平摊风险”。这招让小白乍一听好像确实有道理,实际上不对,举个栗子,你有10万块钱打算投入基金,如果一把梭,10万入海听凭风吹雨打开启乘风破浪之旅,而如果你每个月只投5000,分20次定投呢?你会感觉风险小了,为什么?
不是因为你分时定投平摊了风险,学过金融的人都知道风险不能被平摊,那玩意是市场决定的,你平摊的是你的钱啊朋友。你之所以觉得好像风险小了,钱不会腰斩了,因为你投了半年才投了3万,还有7万在手里呢,就算这三万全军覆没你都只损失33%,但是一旦两年后你把钱全部投进去,那么你现在的风险和一把梭是一模一样的。
因为风险是市场的波动,不是你怎么投。定投其实是通过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投入,本质是想通过择时实现收益,但却又通过在固定时间点投入而放弃择时,这就尴尬了。
把你定投的收益和分批投入或一把梭投入比比看,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了,当然你可别说“我定投挣钱了”,这是典型和把钱放床头柜比,存银行业也赚钱,百分百赚钱。这可能有点难理解,你好好体会体会。
很多营销号只告诉你指数基金最适合上班族,却没告诉你满仓股票的巨大风险,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A股市场没那么大风险,为什么中国的基金经理持仓仓位要低于美股基金经理20~30个百分位呢?他们也应该像美股基金一样满仓干呀!
互相矛盾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营销号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喊着巴菲特爸爸,叫着格雷厄姆爷爷,让小白们投资沪深300指数(当然我也鼓励指数投一只沪深300即可),但营销号给出的理由实在让人汗颜,因为投资沪深300和价值投资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所有的综合类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这些,都是按股票市值为基准的,简单说就是哪个股票的市值大,谁在指数里的权重就大,所以如果一只股票脱离基本面疯涨高估,那么它在指数里的权重就越高,相反一只股票被低估,股价下跌,那么它在指数里的权重就越低。
思考一下,这不就是典型的你们最不齿的“追涨杀跌”吗?这能和你们崇尚的“价值投资”、“别人贪婪我…,别人恐惧我…”契合吗?好像不能吧!
当然,A股有A股的特色,我仍然赞同指数只买沪深300,原因我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不啰嗦了。
一柱擎天最后一小节说说指数基金该怎么选,大道至简,就像高中解题一样,如果你发现一个方法巨麻烦,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这个方法肯定不对。投资也一样,简单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指数基金的本质很简单,就是跟踪整个市场行情,在美国跟踪美股,在中国跟踪我大A股,A股不给力那就没办法了。基于这个本质,我一直建议指数基金如果要投就投沪深300指数,完全能达到你的目的,长期肯定是能赚钱的,只是多少的问题,赚一块也是赚不是。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行业指数,如果你是小白,我个人是不建议的,因为所谓行业指数,虽然加了个指数之名,但本质上还是对行业的选择,这就脱离了指数的本质,不能完全算被动基金了,只能算半被动,对于小白其实很难选对行业,而且指数又是高风险基金,并不适合小白,专业的基金经理都经常折戟沉沙,你就那么自信?那些前两年被忽悠投银行指数的,浪费了大量时间成本的,不来现身说法一下?
还有一类指数,也是宣传的重灾区,就是策略指数,比如,红利指数、基本面指数、低波动指数、价值指数等等吧,花样百出。我跟你说说这些策略是怎么来的。
这些策略都是来源于smart贝塔理论,这个理论很有意思,首先是源自传统金融学术界,这些大学者们炒股虽然不咋样,但理论研究一个顶俩(当然这些理论对学界非常有意义,我对这些科学家100%的尊重和崇拜,不是开玩笑),他们发现股票收益可能和某个参数有关,于是经过建模型得出了这个参数,于是把他投放市场进行验证,这就是最早的smart贝塔原型。
然而理论很美好,现实太妖野,完全不好使啊!教授们很执着,“丫的,一个不行来两个,两个不行来三个(语气词是我联想的)”,于是一个接一个的smart参数进入市场,结果你应该想到了,它特么不好使啊。于是各位再接再厉,一个个参数往上加,于是就成了现在的smart贝塔理论。
由于现实中的投资回报会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市场行情、政策消息、投资者心态,黑天鹅等等,而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能被预测到的,所以单靠某个“聪明因子”是很难成功的。
但如果你执意爱上了smart贝塔类基金,我的建议是,不要迷恋单一因子,分散投资。投资前先搞明白这个因子是干嘛的,相信我,如果你明白了一些因子的原理,你就不会再去投了。
当然,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基本面因子的长期收益率是要好于其他因子的战绩的。根据研究数据,从2009年底开始到2018年1月,中证基本面50累计收益率64%,高于同期沪深300。当然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迷信,自己把这些因子搞搞清楚,很简单的东西。
总结陈词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说指数基金有多不好,而是告诉你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而你要权衡到底是好处大还是坏处大。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些指数基金的前生今世,来龙去脉,追本溯源,只有你有了更多的信息,你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沪深300确实不像主动基金那样需要你有一定的投资知识,但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同样有着水土不服的特性,尤其在A股这个高风险的市场上。
其实在A股,指数基金的高仓位、不避风险的特性更适合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鸟来使用,高仓位代表着高风险的同时也代表着高收益,但由于没有基金经理帮你把控,所有的操作和判断都需要你来完成,这对于投资者的要求其实更高,并不是像某些营销号说的“上班族必备”,必备个锤子!尤其一些行业指数确实不适合小白去玩,赚一次两次是运气,一直赚才是实力。
每当我写类似的科普小常识文章时,总有部分定投教徒在那张牙舞爪满口喷…,我不知道是因为定投后变的这样,还是这样的人才适合定投。
但我的经验是千万不能和这些“人”争吵,因为与这些“人”争吵的最终结果就是情绪压倒理智,最后比的是谁的嗓门更大,谁更无赖,不管最终输赢,都会影响你好几天的心情。对付他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轻蔑的忽视他,这是最让他们受不了的。
此致敬礼!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基金定投可以分摊风险吗和基金定投可以分摊风险吗为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