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分摊公共面积增加补差价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分摊公共面积增加补差价怎么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为什么底层公摊面积小
1、一般的多层住宅。
一般多楼层建筑的楼面数是指楼面的混合,楼面一般约6层,公摊面积则是楼面面积的2/3,包括楼梯、楼梯间和每一户住户的服务用房(热水交换站、水泵房、配电房等)。一般而言,这类房屋将占我们住房面积的13%-18%。
2、小高层小户型。
普通小型高层住宅是指7至11层的住宅,其公摊面积一般根据小区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如果没有地下设备用房,而底层又有商铺和底层架空,则小型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一般在10%至15%之间。对于有电梯的高层小住户,公摊系数为15%—20%。
3、高层住宅
通常高层建筑都是在25层到33层之间,高层住宅的楼梯也是最高的,除了楼梯楼,电梯楼,安全通道,电梯井,管道井等公共设施都需要增加,所以一般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比较大,一般公摊比例在14%-24%之间。
4、别墅。
别墅区一般都是包括地下一层,最多三层的独栋住宅,包括车库。一般而言,独立别墅是没有公摊面积的,只有联体别墅才有少数公摊面积。因此别墅的平均公摊率在1%-8%之间
进销差价率怎么进销差价率怎么算
可以用销价减去进价,然后再用二者相减后的差额除以销价再乘上百分之百,即可得到进销差价率,如进价75元,销价100元,则进销差价率为(100-75)÷100x100%=25%。
商品差价的正确计算方法
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
分摊的进销差价科目贷方发生额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差价比例计算公式
综合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全部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计算的差价率。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
通过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将“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调整为本期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余额则是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采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计算手续比较简便,但只适用于商品种类较少,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比较接近的企业。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的计算步骤
其具体计算步骤是:
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
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
在正常情况下,本月已销商品总额按“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计算,但如企业有商品转批、折价销售等情况,因其价格不同,应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计算。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各月之间如果比较平衡,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但为了真实地反映库存商品和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正确核算盈亏,年末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
买主把房子卖了,公共面积业主可以向卖主收费吗
买主把房子卖了,公共面积业主不可以向卖主收费,我们国家的商品房在售卖的时候,公共面积的钱已经就平摊到每家每户了,属于是买过了,公共面积是属于大家共有的,不是属于私人的,任何业主都不能收费,再收费的话就属于侵犯了卖主的公共面积。
关于本次分摊公共面积增加补差价和分摊公共面积增加补差价怎么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