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人文关怀的五要素(还有没有延续传承的可能)

欢喜与哀愁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必不可缺,这是源于这个国家民众对生命敬畏和感恩的最朴素表现。家属难以接受逝去的现实:看看有没有生命还阳的希望和可能,追思长者为家庭的付出,以及给予下一代孝顺精神的教化传递,让亲朋好友做好参与悼念和出殡的准备,这一民间约定成俗的人文现实被无数人认可并接纳,也在不断的各种自我完善与修缮中呈现给人们大量的启迪和思...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生死轮回,自然属性。

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诞生,也就相应的耄耋长辈逝去。欢喜与哀愁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必不可缺,只有正确并理性的面对,才是对生命本身最好的敬畏。

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异常厚重,这是源于这个国家民众对生命敬畏和感恩的最朴素表现。长久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长辈去世,一般情况下都是“三日殡葬流程”,也就是说,从生命戛然而止,到报丧,追悼,火化,出殡,入土,需要三天的时间来完成。三天时间有几个说法,其一:家属难以接受逝去的现实,放置三天,看看有没有生命还阳的希望和可能。其二:晚辈们昼夜守灵,追思长者为家庭的付出,以及给予下一代孝顺精神的教化传递。其三:预留宽裕点的时间,让亲朋好友做好参与悼念和出殡的准备。

三天殡葬习俗沿用多年,这一民间约定成俗的人文现实被无数人认可并接纳。

社会人文在进步,也在不断的各种自我完善与修缮中呈现给人们大量的启迪和思考。

如今的三日殡葬习俗已经悄然出现了各种变化,程序的简化,规模的控制,些许陈旧习俗的摒弃等等。最显著的就是三日时间,远的不说,譬如北方的山东省,好多地方对殡葬的时间需求已经压缩到了两天甚至于一天,半天!

我们当然不能不去面对现实的客观性,生活的节奏加快,时间金贵,人员的分布泛散,新文明人文关怀要素的出现,以及“厚孝薄葬”观念的提臻和升华。

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冲击,那就是最近三年来疫情对社会全角度穿透性影响。就在今年三月份,老家一个长辈千古,因为疫情原因,镇村两级果断出手,无论是殡葬的时间,人员数量还是流程,都进行了必要的控制裁剪,九十多岁的人,匆匆火化,简单追悼,孑影片言,入土为安,以至于好多亲朋乡亲都没有参与慰问悼念。

简单归纳一下殡葬时间被压缩的原因

第一,新时代新风尚,生前的孝顺远远重于逝去后的形式主义的表达。大部分人都做到了后效薄葬,尽人事,听天命。

第二,不能排除某些主家个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一个殡葬仪式,花多少钱,动用多少人力,规格规模,会不会形成攀比心态。

第三,疫情的影响,这一情况其实无可厚非,民众大都能接受并听从有关部门的指导和规劝。

第四,这个原因其实不想写出来,但是毕竟有客观存在的现实性,有些主家的晚辈,嫌麻烦,怪费时费力,工作又忙,平时很少参加别的家庭的长辈去世事宜,借着疫情,顺理成章地人为摒剪去繁,匆匆了事。

不久前,去探望老家一个长辈,长期身病卧床,好在思路清晰并不糊涂,交谈之间,老人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孩儿,你看现在的事儿,不像以前了,人老了,没用了,不能给年轻人添麻烦,等我走了,就是草席子一裹,一把火,一锨土,也就这样了吧,”,那时我是听得出她的心意,明显用了反问并想听到我答复的语气,我搓双手,躲避着她的眼神,无言以对,…

人文社会需要进步发展,我们都想以一种崭新的并简洁快捷有效的节奏去生活,我们总感觉活在当下是幸福的,生命的存在感可能不会让我们有闲暇去考虑每一个人都有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并往往忽略真正的敬畏和感恩需要在哪里去宣泄和鉴证。我们太多时候去关心关注长辈的饮食起居,生活质量,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穿越了人伦的岁月隧道抵达老人的内心?

每一个生命的离开都是对活着的人的一次追问,可能大部分人都有并夯实了对这个追问的答复,也做的很好,但是,做得好的标准在哪里,每一个经历父母故去的人们,深夜里的沉默,床榻上的辗转,都是不是对自己内心难以承受的面对,涤荡,仿徨,亦或挣扎,…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