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对于诸多工业企业来说,这是重大利好,因为它们用电量巨大,电价附加收费不是小数目。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收费何时才能真正清理?
“过去没留意,一算真不少”
过去几年,国家大力推动清理、降低涉企收费,电力附加费并非全然例外。2017年5月,征收53年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得以取消,按当时全国售电量计算,一年可节约全社会用电成本300多亿元;3次下调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库移民扶持基金也下调25%,每次下调都能为企业节约数十亿元左右的成本。
一些电力企业负责人及专家认为,前期的清费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国内随电费征收的附加收费仍然较多,两大特征依然未变:
——附加收费征收总额大,在工业企业用电成本中占比居高不下。
“过去没留意,一算真不少。”内蒙古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拿出7月下旬交的电费单,一项项算起了账:6月24日至7月25日,该公司共交电费828.73万元,其中附加费用就占了80.15万元。
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用电多,电价附加收费带来的成本压力更大。一家硅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硅材料耗电量大,电费占生产成本的1/3,公司一年用电近6亿千瓦时,每年缴纳相关基金约2500万元。相比之下,2017年和2018年,公司的利润分别只有1500万元和2000多万元。
——社会用电量连年增长,电价附加收费总额水涨船高。
长期研究电价政策的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叶泽说,过去20多年里,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比如,2010年全国的用电量为4.19万亿千瓦时,2018年已增至6.84万亿千瓦时,企业缴纳的电价附加费总额也由500多亿元增长到1800多亿元。
期限说延就延,到期改名续征
让企业抱怨连连的电价附加费,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是征收项目过多,且时间过长、范围过广。
随电价征收一定费用支持电力事业发展,本是国际通行做法。不过,国外一般针对特殊主题征收,征收额度小且时间短,范围也相对较窄。据中国电科院原副总工程师蔡国雄等专家介绍,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电价附加收费项目偏多。目前仍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中央和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农网还贷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4项。
在上述项目中,有的项目征收时间过长,如2001年1月1日起征收的农网还贷资金原定暂收期限为5年,随后却一再延期,至今仍在征收;出于特殊筹款目的增收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征收18年方停征,停征同年马上又开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此外,各项目征收范围往往覆盖全国或绝大部分省区市,也嫌过广。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我国发展水平低、财力弱,在特定阶段征收相关费用,对缓解财政开支压力、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推动产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国家财力增强,相关附加收费实际上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理应及早退场,为何“一征就停不下来”,甚至“走一个又来一个”?
二是附加费征收与使用缺乏透明度,相关政策制定执行存在随意性,有失公平。
一些用电、供电企业负责人和专家说,电价附加收费属行政性收费,每年收缴上千亿元,但多年来各地都不曾公布过缴费主体、缴费金额、资金具体投向,容易成为缺乏监管的“糊涂账”,也有悖于电力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同时,由于行政性收费强制性不够,用电企业在缴费与否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家省级电力公司的部门负责人说,电价附加收费一向由电力公司代收,但其缺乏有力的催收手段,一些联网自备电厂往往拖欠,欠账越积越多,去年底的拖欠总额已达19亿元。
内蒙古电力公司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说,按照现行政策,缴纳相关附加收费是用电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不缴就属于逃避社会责任,也形成与缴费企业不平等竞争的局面。
平衡收支稳步清理,加快推进电价改革
一些用电供电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落实清理电价附加费,需要从多个方面统筹推进。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侯玉函说,电价附加费征收多年,金额不小,许多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为保障收支,已经对其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清理过快会加剧财政压力,需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这是各地改革需要首先考虑的基本原则。
专家表示,应加快费改税步伐,提升附加费征收使用的透明度。确有需求的附加收费,最好以税收形式征收。行政性收费仅凭一纸通知,往往失之随意,征税则必须严格按程序办事,更加规范,拖欠现象也有望得到依法惩治。例如,新能源发展基金就可纳入环境税。
与此同时,要重新梳理每项收费的用途和使命,结合当前情况重新处置,所腾出的空间尽量不再安排新项目“补位”,以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今年12月31日,原定的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就将到期,建议按照原定征收办法,按期取消此项收费。
另外,当前农村电网管理体制已经发生变化,多已统一纳入省级电网企业,与城市电网一体化发展,不少地区设施水平也有较大提升。鉴于以上形势,应结合各省农网改造进展和还贷模式,逐步停征农网还贷基金。
部分企业负责人和专家指出,国外的电力供应遵循市场化逻辑,价格由供求决定。相比之下,国内电价定价机制的行政色彩依然较浓,政府偏好简单以征收附加费方式作为填补成本缺口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加快电价改革、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是pj电价附加费问题的最佳出路。
中国电科院原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说,实行阶梯电价、峰谷差别化电价,乃至试行电力期货、现货交易,均可让电价更真实地反映发电成本变化和供求关系波动,也可将环保因素充分纳入考量,既可激发电力市场活力,又可促进企业节能节支,还可带动与之相关的智能电网、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