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配件 正文

供电公司轮胎产业绿色发展(供电公司致力于)

如今轮胎业在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经济、能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全球化迫使汽车和轮胎产业加快进入节能与环保时代已经刻不容缓。节能、安全、环保日益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的核心。这使轮胎成为汽车节能品牌创新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轮胎生产环节进行绿色低碳生产

自去年起,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陷入低谷,与之唇齿相依的轮胎业是否也感受到寒冷气候的来袭?作为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三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玉华表示,如今轮胎业在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经济、能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未来三角集团将立足于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走好低碳经济、绿色制造的路子。

对于轮胎产业的发展,出席"2012汽车和轮胎产业高峰论坛"暨全球商务峰会的丁玉华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全球化迫使汽车和轮胎产业加快进入节能与环保时代已经刻不容缓。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于能源消耗和环境危机,越来越感觉比经济危机还要严重。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亿台,年产量连续两年超过1800万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节能、安全、环保日益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的核心。

丁玉华表示,轮胎作为汽车重要的高速运转的行驶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占整车能源消耗接近20%以上,仅次于发动机。除发动机外,节能轮胎产品能给汽车带来5%以上的节油效果,这使轮胎成为汽车节能品牌创新的重要载体。

自2002年11月1日起,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强制性的法令,对轮胎进行分级管理,从燃油经济性、能源消耗效率、噪音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以进一步提高轮胎使用的准入标准,努力推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中国也在加快制定绿色制造与消费的标准,以促进轮胎产品加快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丁玉华谈到,可以说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考验后,汽车和轮胎及其他制造产业都处在一个新的拐点和具有挑战性的产业升级过程中。

那么未来,我国轮胎业该如何求得更好发展?丁玉华提出了三角集团的一些经验,他说,

应当立足于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走好低碳经济、绿色制造的路子,打造轮胎产业和信息发展的新的生产力模型。三角集团的核心工作是要抓住以下三点: 第一,把保护地球绿色家园作为发展战略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用科技创新走向未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环境与生态变化的发展;第三,用标准引领发展,与全球经济同步,挑战未来,实现共赢。

2017年轮胎行业有哪些发展趋势

从2004年起,我国轮胎产量一直保持全球首位,轮胎工业发展迅猛。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轮胎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5.65亿条,子午化率为91%。如今,轮胎工业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绿色轮胎成为未来发展关键。

作为全球轮胎工业的领头羊,我国轮胎子午化率已接近极限,亟需新的突破。对此,提高轮胎生产技术和发展绿色轮胎是两个主要方向。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加重、资源限制日益突出,汽车行驶的环保性越来越受关注,绿色轮胎顺理成章成为关注焦点。

总的来说,绿色轮胎是未来轮胎工业的关键所在,前景可期。但发展绿色轮胎是一项综合工程,还需要政府、企业等多个领域共同参与和支持。

《人民政协报》:十四五”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开启“绿色黄金时代

随着 汽车 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废旧轮胎(固体形态污染源)产生量增长迅速,每年约为3亿多条,折合重量已突破1000万吨。提高对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率,是对这些“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橡胶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节约橡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并逐步消除“黑色污染”。“十四五”开局,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需要乘势而上,以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

搭上生态文明建设快车

废轮胎(橡胶)从机器的这一端进去,再出来时,已经变身为再生油、炭黑、钢丝等产品,裂解率超过了99.5%,而且,烟气排放指标符合所有项目所在地最严格排放要求。这套设备是山东省 济南恒誉环保 科技 股份公司 的产品,其 工业连续化有机废弃物热解生产线荣获了国家 科技 进步二等奖 。

旧轮胎翻新再利用,废轮胎(橡胶)循环利用、“吃干榨净”,使废旧轮胎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正是这个行业的时代使命。 恒誉环保的技术研发,是这个行业 科技 创新的一个缩影,也见证了整个行业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仅以废轮胎(橡胶)的热裂解处理方式为例,来自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热裂解方式处理废轮胎(橡胶)约为100万吨(不含“土法炼油”;其中连续自动化裂解装备处理量约为15万吨),比行业“十三五”预测2020年产量50万吨翻了一倍。

“十三五”,是整个行业的重要转折点。目前,我国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已初步形成旧轮胎翻新再制造、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废轮胎生产橡胶粉和废轮胎(橡胶)热裂解等四大板块,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过去,由于行业传统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加工处理废轮胎(橡胶)过程中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被大家称为“黑色污染”发源地。至“十三五”收官之时,整个行业状况得到了有效改观。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表示,“十三五”期间,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引下,全行业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保意识持续增强。

这样的变化要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发展。至2020年底,相关重要规范文件达10件之多,其中,2017年之前出台的文件占到7成。文件的宣贯与执行,既促进了行业形成共识,同时也成为催动行业绿色升级的动力。“黑色污染”正在褪“黑”,行业迈入“绿色黄金”时代。

迎难而上 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得益于绿色技术研发的进步,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正在逐步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改变“黑色污染”“二次污染”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和改观。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型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对废水、废气的综合治理;再生橡胶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与环保型助剂的研发和应用,则为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化提供了转型契机;用连续自动化裂解工艺技术处理废轮胎(橡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运行安全问题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然而,不能回避的是,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据协会2020年的调查统计,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四大领域中,环保压力依然排在靠前位置。有企业反映,只要所在区域空气质量不达标,环保部门就会责令关停,环保“一刀切”现象比较普遍。环保审查日趋严格,企业整改压力大。

4月23日,在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召开的行业绿色发展座谈会上,一些企业表达了同样的担心:“环境部门对整改要求很严格,不放过任何细节。”“我们整改资金投入太大,有点泰山压顶。”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伪”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现实,许多企业有清醒的认识。

“发牢骚没用,只能迎难而上。若不整改,那只能关门走人。”一位山东企业代表说。

“我们要在生产环节管理上多下点功夫,提高安全性。”一位河北企业代表说。

“环保只会越来越严,我们一定要做环保评级,企业规范发展才有出路。”一位吉林企业代表说。

以再生橡胶领域为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相关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再生橡胶及其制品》已经完成并即将发布。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参与了这项环境标准的制订工作,提供了不少行业数据和建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制订再生橡胶及其制品的环境标志标准,可通过标准的引导作用,树立再生橡胶及其制品的环保榜样,推广绿色产品、环保工艺,推动废轮胎(橡胶)再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行业 健康 有序发展。

不抬头看路,企业走不远。转变生产方式与推动 科技 创新并举,才能不断推进行业绿色化改造,促进行业、产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在朱军看来,“十四五”行业发展要以绿色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基,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以废旧轮胎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目标,积极 探索 适合我国国情、对世界轮胎循环利用事业发展可借鉴、对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有贡献的“中国方案”。

加快构建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 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对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出了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的要求。

当前,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卡脖子”难题。在4月22日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的年会上,有专家谈到,废旧轮胎具有资源属性、环保属性和经济属性,涉及 社会 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领域,属于半公益性事业,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轮胎生产者(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缺失。

朱军指出,国家尚未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专项立法,缺少用法律、市场和技术等手段控制环境污染与 社会 资源的浪费;尚未建立“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的回收处理收费补偿制度。如何建立起在法律框架下实施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运营模式,已成为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是要久久为功。 朱军表示,行业“十四五”规划接力“十三五”未完成事业,继续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废轮胎回收体系,推行轮胎翻新再制造技术质量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改革没有回头箭。方向既明,正如许多企业所认识到的,全行业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势在提速进行。在此其中,还需要政府、 社会 、行业组织、企业力往一处使,共同推进我国废旧轮综合利用的减碳事业。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供电公司为我们量身定制能源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企业实现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9月22日,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泉州海丝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为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送去能效分析报告,并详细讲解用电优化建议。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清穗,对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点赞。

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泉州海丝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检查企业用电情况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实施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推出一系列便民惠企举措,将优质电力服务打造成为助力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的“金色名片”,助推实体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针对泉州地区小微企业众多、厂房设备多为租赁的特点,推出集安装运维为一体、可“零首付”成套租赁的“泉电e享”服务,企业可享受从业务咨询到装表接电的“全链条、一站式”用电服务,可节省投资70%,节约项目建设周期50%。

今年,对资金短缺、电费交纳困难的企业,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出多款“电e金服”产品,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化解电费回收风险。上半年,“电e金服”平台为福建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达84.8亿元。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在推介会上为企业介绍“电e金服”

“开立碳账户后,我们可以直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碳排放量,然后根据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开展光伏建设、能效提升等工作。”当天,福建省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吴林增对回访的国网 晋江市 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企业开设“碳账户”后,在贷款方面将获得“碳e融”支持及利率优惠,更好地实现企业绿色低碳经营的转型。

“碳e融”是“电e金服”产品之一,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英大碳资产公司、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与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的一款绿色金融产品。企业通过开设碳账户,将企业日常经营碳能力转化为碳积分,再由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碳评价等级和碳积分水平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绿色授信额度与绿色融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