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老舍的平声和代表作品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一)字数相等上联和下联用字数目完全相等。或句式结构单一的对联是较容易做到的,难就难在上下联字数很难相等上,(二)词性相同对联的对偶“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

老舍的平声和代表作品,对联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回答问题并不难,请看文化宣传栏。

对联的文字特点最主要表现在它的“对偶”,因此,创作对联时必须做到以下六点,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

(一)字数相等

上联和下联用字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成立的首要条件。作为字数较少,或句式结构单一的对联是较容易做到的。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作)

而对于长达数十字以上的长联,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就要难一些了。另外,还有一些用字用语险奇的对联,就更需要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汉字词汇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了。又如:

三光日月星,(辽国使臣出句)

四诗风雅颂。(苏东坡对句)

四德元亨利。(苏东坡对句)

这里的对句,难就难在上下联字数很难相等上。上联是“二三”结构,后面的三个字,分别为三种类似的事物;下联也须是五个字,“二三”结构,且第一字的“三”不能重复,必须是其他数字,而即使与“三”相邻的“二”和“四”,结果各指两种或四种事物,对上去也会少一字或多一字。苏东坡的对句,妙就妙在化解了这个问题,因为“雅”是《诗经》中的“雅”,它包括《大雅》和《小雅》;“四德”本来包括“元亨利贞”,但是,由于当朝皇帝的名号中有“贞”字,应回避圣讳,故可以略去了。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苏东坡撰广东真武庙联)

上联连用了“焉”、“耳”、“矣”三个文言虚词,下联也同样用了“云”、“乎”、“哉”三字来对,险奇佳绝,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学、写作的功力,是难以办到的。

(二)词性相同

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即同类词对同类词。以往强调的“实对实,虚对虚”,不准确,应纠正。例如:

花 外 子规 燕市 冷(名) (方位) (名) (名) (形容)

柳 边 精卫 浙江 潮 (浙江温州“文信国祠”联)

下联句脚的“潮”字,本来是海潮的潮,应为名词,但这里用“借对”的形式,即借形容词“潮湿”的“潮”的意思,与上面的形容词“冷”相对,除了这个字,其余的都是完完全全的同类词相对。

随着汉语言文字对偶艺术的丰富发展,对联词性相同的对偶要求,不但体现在同一大词之间的相对,还体现在同一小词之间的相对了。因有些词下面的小词繁多(比如名词又可分十四种小类),这里就省略不提。

(三)结构相应

对联的结构相应,是指上联与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互相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例如,阳朔画山的一副对联:

水 作 青罗带,

(主语) (谓语)

山 为 碧玉簪。

(2)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例如,阳朔九峰山的一副对联:

系闷 岂无 罗带水,

(动) (宾)

割愁 还有 剑芒山。

(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例如,西湖“湖心亭”的一副对联:

四季 笙歌, 尚有贫民悲夜月;

(偏) (正)

六桥 花柳, 浑无隙地种桑麻。

(4)复句对复句。对联的上下联如果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复句,这里指的仅是,上联内部的复句与下联内部的复句要互相对偶。例如,四川灌县离堆公园有一副对联:

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

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洲。

联中的“车同轨,书同文”对“水有源,禾有本”,就是并列复句对并列复句。再如下面两副对联,也是这种类型:

学好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何必读尽圣贤书,能全孝友便为实学;

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在大的句法结构上要求对称的同时,在小的词组上,对联的对偶也要求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4)句式相似。

所谓句式,就是指构成句子的词组和节奏,在“五言”诗中,一般句式是“二,二,一”或者“二,三”;在七言诗中,一般句式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骈体文的句式是“四,六”节奏,所以又叫它“四六句式”。对联,因为字数多少灵活,篇幅不拘一格,所以没有固定的句式。但是,就一副对联来讲,上联的句式和下联的句式却必须一致,否则,就造成“失对”,也就是说,不能算作对联。举例如下:

不雨 山长润,

无云 水自阴。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三”句式。

帆远 浮天 阔,

江空 得月 多。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二,一”句式。

流水 当年 怀往事,

桃花 依旧 笑春风。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二,三”句式。

此地 饶 千帆风月,

偶来 作 半月神仙。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一,四”句式。

(五)内容相关。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还要相关联。对偶侧重形式上的遣词造句上,关联主要表现在上下联的内容上。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上下联文字对偶再工整,也不是对好联,只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换句话说,对偶是一个人的衣服,上下联的有关联内容是肉体。

不算对联或不是好对联的有如下例子:

子路乘肥马,

唐尧骑病猪。

图书管理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上下联在内容上没有联系)

门前绿水流将去,

屋里青山跳出来。

好的对联市上下联做到内容相关,有共同性,反映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对联还分“正对”与“反对”:上下联都正说的叫“正对”,都反说的叫“反对”。

例如“正说”的对联:阅透人间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再如“反说”的对联:三字沉冤千古恨,一盒忠骨晚年香。

(六)平仄相对。

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形成一种音乐美。要使平仄运用的好,首先要搞清楚汉语音律的“四声”: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在古代汉语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为“仄”;在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A)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

(2)长联中,分句停顿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

(3)上联与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

(B)在特殊情形下,对联的在平仄声律上,可以灵活处理,比如:

(1)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可以不计较平仄是否相对。例如:

报国文章遵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老舍撰联)

直以慵疏遭物议,莫抛心力作词人。(郁达夫撰联)

(2)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上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是,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因声而害义。例如:

悼一代巨星陨落,举世无限伤心(平);

幸满台桃李新生,梅艺万古长青(平)。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聊斋”联)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平),

万世一义圣人不惑(平)。

(3)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具体说,主要是:同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专用名词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文言虚词相对可以不拘平仄;用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例如: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西湖葛岭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也”“乎”都是平声)

出门一拱歪之乎。 (酒店联)

德之不修,吾以汝为死矣;(“矣”“乎”都是平声)

过而不改,子亦来见我乎? (城隍庙联)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上联连用七个饮食类字)

孝弟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银可做来。(下联连用七个人事类字)

兵查字典偏旁是什么?

部首:八

笔画:7

五行:水

繁体:兵

五笔:RGWU

笔顺:撇竖横竖横撇点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字部】兵 ·康熙笔画:7 ·部外笔画:5

〔古文〕𠈯𠡿。《唐韵》甫明切。《集韵》《韵会》晡明切。《正韵》补明切,竝(并)丙平声。《说文》:械也。《增韵》:戎器也。《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又执兵器从戎者曰兵。《礼·月令》:命将帅选士厉兵。《周礼·夏官》:中秋敎治兵。《广韵》:戎也。

儿字的平仄?

儿这个字是平声字,属于平水韵的四支韵部。

儿 支韻,平声 (ér):《说文》孺子也。象形。小儿头囟未合。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出处: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美文?

《春》花笑枝摇频点头,招蜂惹蝶尽顽皮,催芽放苞不停步,三江水流泻尽意,桃怒李白三月天,燕歌鸳舞随心展,柳飘风浪俩依依水暧鸭行波漪涟,田边碧绿草青青,争奇斗艳百花仙,海棠不屑抿嘴笑,漫山遍野黄菜花,大放异彩赞春歌,

恨关羽不能张飞?

对联是我大中国的一项文化载体,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古代是写在纸、布、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实用也成为语言传统文化艺术,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首先要明白上联的内容,字数、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很好工整地对出下联。

上联中巧妙运用了三国时期的两个大人物的名字:关羽、张飞,而且和鸟被关在笼中不能飞舞有着谐音。所以下联中也要有两个响当当的人物,还得有谐音才算工整。以下选择了一些相对比较工整的仅供大家参考。

1、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人在世上,需八戒更需悟空。

横批:随遇而安

2、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虎困山间,怨李逵难得林冲。

横批:一切随缘

3、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人活世上,愁莫言要似冰心

横批:畅如人生

论对联的声律问题?

一、创作对联要不要有声律

对联声律之“声”是指汉字的声调,即平仄四声,“律”即规律、格律;对联的声律,即对联中各字间声调安排搭配的格律标准。对联既是汉字作品(极少量非汉字对联自属例外),当然各字都有声调,问题是在各字间声调搭配要不要有一定的格律作标准。过去一般都认为当然要有,而现在则有人以为不要有任何定格,在评定对联的优劣时,声韵问题只可作为一项不重要的参考,其优劣可全凭评委或读者认定。这虽然是较极端的意见,但旧有的对联声律确实也受到挑战,缩小了阵地。一些征联的评委也就有了不尽相同的标准,至于对联作者中有意无意地突破旧声律的人更不在少数。

那么创作对联到底要不要有声律标准?这就要看声律的性质和作用如何了。字有不同的固定声调,这是汉字特有的现象。由此也就构成了汉语所特有的音乐美。有的语句琅琅上口,音调悦耳;有的诘屈聱牙,难以为听。汉语的声律美是其特有的优点,我们只有自觉充分地利用它、发扬它,决不应轻视它、忽略它。汉语从它一开始发生时就具有声韵特点,汉文学从远古的口头创作时期即具备了声韵之美。至南北朝时期,声韵之学诞生并成熟,出现了一些声韵学的专论,文人们开始高度自觉地运用声韵特点指导文学创作,出现了“四声八病”等声律;且除诗歌之外,散文中也出现了高度体现声韵美的骈文。当时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的《声律》篇中写道:“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这就是说要用声韵变换的手段,以保证文学作品的音乐美。而其中自然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就是要讲声律。对联创作中的声律问题自然也有明确具体的声律标准。

二、对联声律与律诗声律之关系

一些讲对联声律的论著,基本上讲的是律诗中对偶联的平仄格律,既讲“对”、“替”,讲“一、三、五不论”,也讲“拗、救”等,而又主要是讲五、七言句式,长联则分为小句处理。实际上对联不全同于律诗中的一联或几联,二者的声律规定也理应有所不同,对联完全应该有自己的声律规定。

对联和律诗固然有重叠之处,但其间有所不同也是事实。这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说明:第一,从对联的发生、发展上看,虽然一般都认为对联始现于律诗成熟之后的五代时期,形式似乎来自五、七言律诗的中间两联,但形同对联的对偶句则远在上古时期即已存在。从远古歌谣、诗经、楚辞以至汉魏乐府、魏晋文人诗,旁及辞赋、散文,无不可找到对偶严整、声韵谐调的对偶句。事实上其中不少名句确也被后世当作对联使用。如《诗经》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句就曾被后人经常用为结婚对联,大家并不以为不好,而它的声调安排却根本不合律诗的声律要求。可见对联和律诗本就不是一回事。

第二,从对联所使用的文体看,更比律诗宽广得多。律诗的语句虽也有文质之分,也有以俗语入诗的,但都有律诗的语法、意境等特点。对联的文体变化就很多了:有诗歌体,也有词曲体、骈文体以至散文体;从用语方面看,又有古文体、白话体、俗语体等。人们在编写集句联时,从古代经、史、子、集等各类作品中都能找到素材。在《中国楹联大典》中就收录了一些集碑帖联,其中不合律诗声律的就很多。如“古人于兹远矣,此中之游乐乎”一联的节奏和平仄就很不合诗律,但读来仍是很不错的。如果说集句联可以不多讲求声律,那么自撰联应该严守声律了吧,而事实也并非如此。如黄庭坚“心持铁石要长久,胸吞云梦略从容”,陈继儒“东坡三万六千,啸歌自得;子西一百四十,静坐有馀”,老舍“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几乎”,像这样不合律诗声律的名人自撰联真是太多了。

总之,对联各方面的特点固然不能涵盖律诗,而律诗的特点同样也不能涵盖对联,二者也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共用相同的声律标准。

三、对联新声律要点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语言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生活情态等都有新的变化,这也决定着对联的内容、形式、应用等各方面必然也有新的发展变化,其中包括声律的发展变化。对联既然要讲求声律,而又不能继续照搬律诗的声律,那就只有研究新的对联专用声律了。当然,这要靠广大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才能实现。实际上这一过程早已开始并正在加速进行着。

笔者于十多年前曾对此问题有所留意,当时写有《对联平仄规律正变例说》一文(见《对联》杂志一九八五年第四期),现仍据上述《例说》一文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参考时贤的某些好意见,试提出新的对联声律应具有的要点如下:

(一)单字音调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而定,不再用古四声。这一条似乎很多人都有同感’理由同见下一条。

(二)要顾及字的变读问题。如一、七、八、不等字随语异调,上声字连续变调等,在联语中应按变读后的声调对待。这和上一条有共同的理由,即语言的音乐美是在读说语句中体现,而不是孤立时单字音调所能体现的,现代人写对联供现代人读,自应满足现代人的听觉要求。至于会用普通话,主要是由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的总要求所决定的,也因各种方言的音调繁杂多变,难以据之制定什么统一格律。

(三)异调字都可为对。这是一条比较大胆的提议。原来规定上下联中的同位字只可平仄相对,现在我认为只要不同调即可为对,既可平仄相对,也可上去相对,甚至阴平和阳平也可相对。

(四)取消“一、三、五不论”的规定,代之以“节秦重点字对应为对”。所谓“节奏重点字”依次为:①联尾字,②分句的末字,③语段的末字,④音步或词组的末字及其它应重读的字。其余非节奏重点字则可同调。另外,过去多认为上下联对应处的领字(多在排比语前)可同仄或同平(以同仄为多),现则仍以不同调(包括同仄、同平的不同调)为原则较为合适。本条意见是据听觉上的美感而定,大家自可体会。

(五)原有的“交替律”仍可保留,但要放宽尺度使之更灵活一些。即不要硬性规定两字一替或一字一替,只要整句字的音调有适当的高低变化即可。同时整联语调的升降宜有不同,即上联整句为降调,下联即宜用升调,反之亦然。试看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题杨妃墓的一联:“花开三章清平调;叶落一曲长恨歌”,如依旧声律看则严重失替,但如以现代普通话,连读起来别仍具音调变化之美。上联前五字皆为高调,末一字为降调,而在此降调字之前加一第六字之升调字,整句先直后曲,于后半句形成升降摇曳之变化,巳颇富韵味;而下联前二字为降调,第三字“一”字变读后仍为降调,第四字顺势变为低调字,第五字急转为升,接下去又转而先降后高,音调变化更见灵动;且上下联之全句调势一降一升,又构成明显对比,整副联语确实具备了音乐美。

(六)由于有以上三条之规定,则原定上联必仄起、下联必平收的规定,也可更为灵活,即也可上联平起、下联仄收,且上下联末字也可同平或同仄,只是不能同调。但考虑到普通话四声间不同的音感——平声音感稳定,仄声不稳定,则仍以上联仄起、下联平收为正格。

(七)由于以上各条总体比旧声律宽松灵活得多,撰联时很客易避免出律成“拗”的现象,所以也就不必再有什么“拗”“救”的规定了。

(八)如同旧有对偶格律有工对与宽对之别一样,新的声律(主要指以上二至六条)也可有工、宽、正、变之别。至于工、宽、正、变之间的层次与界定则有待进一步探讨了。

据以上各条可知,如果有人仍愿依旧有声律撰联,那么只要他不用古四声并考虑到字的变谈,且避免拗救中的少部分情况之后,则仍完全符合新的声律要求,并且会感到新声律给了他更多的自由。

四、实践中的问题

在实践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联新声律的研究制定,二是将这一新声律推行于社会,主要是使之得到广大对联工作者的基本认可与进行。第一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已在自发地进行着,问题是需要强化,最好由有影响的权威团体和人士予以领导和组织,以加速其进程。第二方面的工作则较复杂。过去的对联声律是附属于律诗声律的,诗律流行于全社会,一是时间的酿就,二是有科举考试这一变相的行政手段迫使人们必须通行。即使如此,旧诗律也未能束缚住所有的诗歌作者,不合律的律诗、大拗特拗而不救的律诗仍多得很。对联声律的情况同样如此。这一现象是必然的,谁也勉强不了谁,但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声律是无用的,不必要的。新的对联声律情况也是如此,即必须制定,但不必强求所有的人都遵行,只须得到大多数作者的认可和在一般情况下自觉遵行即是成功。

在制定和推行新声律的工作中,我们一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不断,使新声律不断完善,尽快使之比较成熟,让大多数人能从内心里自觉接受。二是在制定之后,仍不能使所有的作者都必须无条件进行。不可避免地仍会有不少人自行其是,不论在研制工作或推行工作中,我们所能通过各类征联活动以施加可能的影响,即可在征联的评定标准中加进几条具体的新声律规定(现在只提出可用新四声只是一个起码的开端),庶可加速一些此等活动的进程。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