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代表作品子夜春蚕,中国三大文豪是哪三个?
NO.3 鲁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他是那个时代的绝对的孤独者。
为何会说他孤独呢?那主要是因为当时他的思想境界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包括文坛的郭沫若,徐志摩这些人。可以说当时他是在整个亚洲拥有文学甚至是当时的文化领域最广阔的人。
他孤独跟陶渊明不同,陶只是因为和权势不合作,而他除了跟他们不合作外,还要跟他们斗,怎么也不肯妥协,他的存在在当时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NO.2 李白,这个人大家更是不陌生了。
在当时的在大唐诗坛他绝对是和传奇人物,当时他是以仙一样的模样而存在,所以你不能用普通的标准来衡量他。杜甫对他的评价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个评价那也是相当的高了。
确实他这个人并非是凡间的人物。他常常都借酒助兴,因为这也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诗。可以说其实论起诗人的才华来说,他这个人那是相当的优秀了,几乎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较,他的才华是外星人级别的,
NO.1 司马迁.为何他能够担当第一名呢?可能很多人都能够想得出来,虽然说他是因为《史记》才那么出名的,但是事实上这本书本来就有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当初曾经被鲁迅先生称为赞扬。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当时他单凭一部50万字(文言文)的书,就能够傲视当时整个大汉400年的文坛还有史界了,而且相当的优秀,后人望其项背。而且当时他的纪传体的这种写法已成为史书体的经典。
当然那么多年来也是被无数人模仿,但是从来都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而且在思想价值上,这本书已经成为了一种标杆,成为后来很多评价历史人物的最有权威的参照书,也几乎是衡量历史性事件的最好例子。
中国近代四大作家?
1.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茅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3.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4.巴金
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是不是真的是白拿了俩月工资?
喝多了,一次成型的文字,见笑。忙的话,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逃离,逃离!兄弟,不要忽视我的身份:从教23年,始终冲锋在教学第一线。现在,我就在度过这个暑假。或者,我把它称作“逃离”,逃离了一个樊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看到这个问题,忽然觉得热浪滚滚、烈日灼心。
是哒,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把它视作逃离。整天面对小孩儿,我觉得自己非常容易进入一种歇斯底里和抑郁交织的状态。
我从来不把自己视作教师,只是一个打工人罢了,我不愿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红烛”、“春蚕”挂上钩。因为我翻遍了所有历史,从教师的老祖宗算起,孔子都说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面对学生久了,孔子也有一种病态的心理问题。
好在那个时候还有“天地君亲师”的中堂条陈作为尚方宝剑,教师的地位尚且高高在上。即便不在神坛,也在人们的心里。
那个时候,读书识字的人少,教师有一种先天优越感。即便如是,也不耽误他们意味深长地告诫我们:家有三斗粮,别做孩子王!
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一定伴随着清朝科举制度的灭亡。灭亡之后的教育环境,并没有让教师昂首挺胸,他们仍旧呈现出一种挣扎状态。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任何一位民国文人,大多都有从师经历。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把教师作为毕生追求。大多数都是骂骂咧咧,寻求一切机会转行、逃离。
当然,也有没转行的人,我举一个例子:叶圣陶。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为首届教育部部长。
但你知道吗?叶圣陶先生初初踏足教育事业之后,不过三年,就被同事们排挤出了苏州言子庙小学——有人恫吓他:下个学期,你要被裁撤。
有了这个经历,他才写出了成名之作——《倪焕之》。假若你不去拔高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你就可以在里面看到教师灵魂的挣扎。差一点,我们的叶圣陶,或许也会成为一个孔乙己。
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教师的职业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从来都不是单单面对学生,他们需要休息
叶圣陶塑像假期,假期!现代教育制度兴起之前,无所谓寒假暑假,天天都是假期!家学塾师只要不高兴,就放一天假,爱去哪儿玩儿去哪儿玩儿。这里,请不要以现代的眼光去忖度那时的教育方法,强烈建议好好翻一翻相关时代名家的各种文章,里面都有很多当时教育情状的描写。
家学塾师如果高兴,你就要坐在宗庙祠堂的教室里,摇头晃脑地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语出《幼学琼林·身体》),或者是:“上九潜龙勿用”的(语出《易经》)、“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语出《尚书》中的《禹贡》)
再或者就是听老师陶醉地自娱自乐:“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熟悉吧?当然,毋庸讳言,这些桥段来自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仅此而已?哥们儿,还有让你大吃一惊的呢!
民国时代的教育制度,最典型的现象是:校长说了算!
要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文学巨擘,经常在著作里提到“为了聘书”,如何如何呢?
尤其是民国时代的中小学,暑假寒假,对老师们来说就是一场战争,时人笑称——“六腊战争”。
农历六月和腊月,假期来临的时候,这一帮教师们就揣着真金白银,游走在各个茶馆(约略相当于今天的高消费娱乐场所)之间。谄媚掮客,谄媚校长,以求下一学期可以继续有个糊口的营生。
不是杜撰,假若今天你去成都市人民公园,去找一个叫做“鹤鸣茶馆”的地方,想象一下当年绵延十里的茶棚插座,听一听“六腊战争”的传奇故事,一定不胜唏嘘。
鹤鸣茶馆,以“六腊战争”闻名为什么发生在成都,发生在川贵渝这些地方?这你就要研究一下历史了。要知道,民国时代,倭寇的铁蹄始终没有染指之处就是这些地方。这里就是当年的北上广曹!
你觉得这种方法培养人、锻炼人?我只能呵呵了。你觉得这种选拔制度,给谁提供了舞台?只能是“高情商”人士——孔方兄撑起来的高情商人士!还是那句话,你去看一看老舍、汪曾祺等人的相关作品,在里面寻找一些教育的真实影子吧!
好像扯远了哎,我的意思只是为了说明:寒暑假,不是谁的创造。若论传统,这本身就是一种传统!
逃离的意义能不能问各位一个问题:您渴望假期吗?您对假期有异议吗?
当然,调查不需要进行,放到每个人身上,大家都热烈欢呼假期,人们都追求着诗和远方。
开个玩笑:就连杭州的林生斌,不是也把“及时行乐”作为座右铭,十二年夫妻恩情,抵不过三年悼亡之期吗?
设立五一劳动节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让我们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在八个小时之外,可以有思考、放松的时间。
我能说,鲁迅曾经写过一段话:人类的悲欢很难相通吗?
假若教师遇到假期,各位老爷们又恰巧不是老师,大家当然赞成“取消、取消”!
教师平时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八个小时。
您甭怀疑,本人作为一个个例,每天早上4点30分起床跑步。5点30分之前,在空寂的马路上跑完十公里,再拉伸完毕。六点钟的时候,回家做饭,然后赶在7点钟前把孩子送到中学校,赶在7点20前,抵达学校。
迟到一分一秒,你知道现在的校长是什么样子吗?她们大多都让老师们有一种“死有分”、“活无常”的即视感:你敢迟到一分一秒?!(当然,我们永远都要排除掉“空气教师”的个例)
然后,我要一直在学校待到下午六点钟,或者更晚。回家的时候,往往《新闻联播》已经接近尾声。
好哒,我已经略去了在学校面对各位挚爱亲朋交到学校的、一共几十个或者近百个少爷的场面——那一片汪洋大海啊——你有什么感觉?
我见识浅薄,只知道米国的Trump、Biden,每年还会带领全家和保镖,到好几个旅游胜地度假,也不知道我们的仆人,是否有这样的待遇?有没有去疗养院放松心情呢?
不是说,教师的待遇要向公务员看齐吗?
甭着急,我没那个野心,不想去什么疗养胜地——那都是本校boss的专利(比如,我微头条里提到的“暑期培训”,不是谁都可以去的。)。
我只有一个要求:别吵,别吵,让我静静!
有没有人会说:我们都没有休假,你想得倒轻巧!
理解,理解,人毕竟是一种动物,高级的灵长动物,自私的基因始终没有从dna里移除。
弱弱辩解一句:各位大哥从事的工作大多都是高精尖职业,面对的都是了无生气的产品。即便面对的是顾客,也不大会有职业道德的压力。
教师表面上面对的只是单个的少爷,可背后那都是多少个江湖豪侠啊!这些豪侠有老有少,虎视眈眈,手按剑柄。臣妾压力属实很大,已经人格分裂,几近癫狂状态!
半年的煎熬,咱都来个中场休息吧!说句实话,难道各位少爷还没对小的面孔感到审美疲劳吗?——他们也要歇歇啊!
属下不才,冒昧学着鲁迅的语气说一句话:救救孩子吧!
你眼中的假期,老师眼中的假期各位学生家长老爷们,你们大概觉得,老师们的假期都是手机一关,看看电脑硬盘上的影片、吃吃西瓜吧?那您就大错特错了。
属下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学校的boss总是在群中布置这个、布置那个,普通老师要随时听从调遣。举个例子吧——咱以事实为依据,例子为准绳。
属下刚刚休息了一个周,说实话,还真感觉到一点放松的滋味。早上起来,数数枕头上的头发,好像已经少了几百根了。然而,微信群里已经通知过一次回校、两次投票、三次答题了!
假期?或许此时的教师多数已经变身soho一族了。
学生家长老爷们,信不信由你。我只能说,我手写我心,绝无虚假。微头条里,我做过一些记录,还附有一些截图。但有的并没有通过,你不会看到——你懂的。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不管哪个行业,总分三六九等。还真有老师不乐意过暑假有一本书,叫做《道德经》。年少时候,它震惊我的一句话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说:天地不仁就天地不仁吧,毕竟我们无法掌控。后半句一瞧,好家伙: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向来不相信,先秦的老子有什么“天下为公”的现代思想,不大相信后来过于过于正能量的精妙解读。我只相信,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想直白地告诉我们一些人间真实。
我一直以为:学校里的圣人就是校长,她就是我们的标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她一方面在假期忙着各种经费的运作;一方面希望老师们具有《半夜鸡叫》中的长工精神: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革命事业,就要只争朝夕!
事实上,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对校长而言,假期坐在家里,给哪个发号施令?谁来谨遵圣命?
工作,体现的不是享乐,是一种价值!知道吗?!
当然,有的学生家长仇视暑假,也有特定原因世上有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
我不遮掩,教师中存在这种情况:利用假期办班。
短短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到手普通人一年乃至几年的工资收入。学生家长们会觉得:放假,我的消费好像并没有减少啊,不如上学!
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下意识就会让学生家长反对教师的一切福利。
说到这里,我得跟同行掰扯掰扯:咱甭讨论教师办班合理不合理了,明摆着不合理啊!
我就问你:哪个规定允许咱开班了?您这起码是违规吧?
咱也不说变相的权力寻租、留给学生恶劣印记,起码这是一种残酷冰冷、没有温情的知识交易吧?学校的教育,起码还有一个温情的外衣嘛!
您要觉着课外办班没问题,不会造成教育内卷,要不,来个动议:咱都明目张胆地遍地开花?您让“不合规”变成“合规”,不就得了?
末尾,我还想提醒各位学生家长一些话:您注意到暑期托管这种服务了吗?
可能要不了多久,各位学生家长大老爷们就不用担心什么“暑假老师不上班了”。不但他们要上班,各位少爷也要上班。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各位注意几点:
第一、您觉得羊毛出在哪里?暑期托管班成型之后,你觉得你会对着钱包笑吗?
第二、再问您一句:假若暑期还要各位小少爷泡在班级的泥潭里,你觉得他会幸福吗?——咱先不讨论教师会不会癫狂。
最后一句:有的时候,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还有一些发言机会,但你没有珍惜;等到事情真的成型,已经出笼,你的发言机会也就没有了,后悔莫及。
暑假了,咱都歇歇吧!好吗?
中国的乡土文学在创作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中国的乡土文学由鲁迅创始,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和深化过程,至今已历经百年,它的概念内涵和创作特点也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本答案将从乡土文学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创作特点,并结合相关作品进行阐述。大致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鲁迅开启的乡土文学
第二:1942年到80年代初以前,乡土文学“农村题材小说”为主,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寻根”、“先锋”派小说的乡土创作为中心,
第四: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以“农民工题材小说”或“农民进城题材小说”为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鲁迅开启的乡土文学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描写乡村中国的文学被称为“乡土文学”。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著名学者严家炎认为,“乡土文学”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鲁迅先生在最初定义“乡土文学”时写道:
“骞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鲁迅的这一最初定义有三重含义:
其一,乡土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还乡,作为想象中国、想象家园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揭露乡村的破败、国民性的劣势,还是回归乡村质朴的清新欢乐,都属于异域想象的范畴。
其二,乡土文学是在时空的阻隔中产生的,乡愁的味道和文化的哀思也就不言而喻,具有流寓色彩。
其三,乡土文学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某一地方的民风民俗。
鲁迅先生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赋予了“乡土文学”最初的风貌及概念本身的包容性。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是从中国的“问题”入手,展现丰富的时代风貌与地方风情。
20世20年代中期形成一个流派,即乡土文学派。这一时期主要的乡土文学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鲁迅的《药》、《祝福》、《社戏》、《阿Q正传》、《风波》、《故乡》等,许杰的《惨雾》、鲁彦的《菊英的出嫁》、许钦文的《鼻涕阿二》等。
这些“侨寓”北京的作家,怀着深深的乡情和乡愁,描绘家乡的风土景观、民俗民情、人生命运等,但是在艺术方面除了鲁迅外,并没有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仅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流派。
鲁迅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风土人情,强烈的时代感,更重要的是,他站在哲学文化意识的高度去鸟瞰中国的芸芸众生,通过冷峻的描写剖开一颗颗麻木愚昧的心灵,聚焦为民族的灵魂,深邃的形而上哲理成为鲁迅小说稳固的支撑点。如《阿Q正传》采用似实而虚的“曲笔”对整个民族乃至人类文化心态的抽象厘定,早已超越其质朴平实的形式外壳。
其他作家虽然对同俗人情的生动描写足以使他们跻身于乡土作家之列,却少有在风俗与时代的交融中升出的哲学意蕴。
20世纪30年代是乡土文学的发期展,此时统一的流派解体,各地区出现不同的支流,主要有三支流派。
其中一支为牧歌型作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桥》,还有沈从文的《边城》和《长河》。沈从文以开阔的笔触描绘出带浓郁地域色彩的“湘西社会”,对风俗人情的描写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另一支是挽歌型作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无论写时代风云还是风俗人情均取得较高的成就,其哲学意味也是鲁迅之外的作家少有的。艾芜的《南行记》,沙汀的《丁跛公》等,这些作品注重描写地域风情,更着意于写乡村社会现实的破败和凄凉。
还有一支是壮歌型作家,主要是指“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群,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等。这些作品描写了东北地区人民对统治者和入侵者的悲壮反抗,显示着友浑粗矿的“力之美”。
这个时期乡土派作家队伍发展壮大,东北作家群的出现,预示着以地域为特色的创作流派诞生。
我们来看两部代表性的作品鲁迅的《故乡》和沈从文的《边城》。鲁迅是绍兴人,也算是乡下人,他留学日本回来成为作家,而沈从文则是从乡下到北京开始写作。不同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对乡土的观察完全不一样。鲁迅的故乡用非常冷峻 、理性的态度来思考,从社会结构上、历史发展和近代文明的角度来看待故乡。而沈从文对故乡则是一派赞美和歌颂,他站在乡村的立场来看待城市,从人性、自然的观点来看待乡村,以审美的静态眼光来打量故土。
尽管在创作上呈现的出发点不同,但作品都体现出对乡村记忆的眷念之情,内心充满着对故乡的同情、留恋和不舍。鲁迅的作品普遍采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并结合现实主义,在写法上由实到虚,由写实到象征。而沈从文创作的《边城》则有不少浪漫主义的写法,他笔下的人物从天地之间得其灵气、生存的勇气和智慧,有一种泥土气息,比如写岸边的妓女与河上的水手,将一种自然和命运相结合到一起。
总之,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不论在“左”翼作家笔下觉醒的革命乡土社会,或是京派作家笔下幽静的田园乡土,这些小说都有着描写乡村生活风貌、展示乡村人观念、体现乡土感情的特征。
1942年到80年代初以前,乡土文学以“农村题材小说”为主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在作品中纠葛的已不再是一种文化的焦虑,乡愁已然消失,更多体现的是乡村的时代风采。从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后来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作品的发表,将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叙事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紧密联系起来,乡村中国的文学叙事被终结,代之兴起的是“农村题材”文学的兴起。
20世纪40-50年代是乡土文学创作的繁荣期,首先,出现了以地域文学流派和作家群。比如以质朴、幽默、醇厚形成的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马烽、孙谦、胡正等善写黄土高原风情。位于京、津、保交叉地带的孙犁、刘绍棠、房树名等擅写华北平原水乡风光,形成以清新、明丽、优美风格的荷花淀派。还有带楚湘特色的湖南作家群,如周立波、周健明等。此外还有保定作家群,渭河作家群、岭南作家群等。
其次,这些作家塑造了一批成功的艺术人物,比如柳青的《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梁三老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形象。
第三,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成熟。赵树理追求现实主义,孙犁的散文化风格,柳青对史诗性的追求等。赵树理注重描写的是,对写作与农村现实的关系,以及对民间文艺传统和接受方式。《小二黑结婚》是他的成名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和落后家长的重重束缚,终于结为美满夫妻的故事。从赵树理开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活泼、健朗、正面的中国农民形,中国最底层的民众才真正成为书写对象。孙犁作为乡土文学繁荣期的成熟作家,创作了《荷花淀》、《芦花荡》、《邢兰》等多部作品,他的作品赋有诗意,既写实又写意,形成了独特的诗化、散文化风格。柳青的《创业史》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过程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对梁生宝、梁三老汉以及郭振山、郭世富等人物的塑造,回答了农村为什么要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这些作家身上有着相似的特点,他们大多出生清贪的农家或小知识分子、乡绅家庭,对乡村生活有一定的体验,这种体验既包括年少时耕作农活的经验,目睹宜佳萧条经济和入不敷出的贫穷生活,也有民间文化的接触。还包括他们在五六十年代响应时代的文艺政策,下乡落户所体验到的鲜活的农村生活。
这批作家有来自乡村的切身体验,同是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他们正式开始写作始于抗日战争,这一时间标识对于他们而言有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他们相对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以编辑的身份参与到抗日宣传活动中,写作慢慢进入正轨。其二,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及延安文艺政策的号召,其写作带有政治意味。
由于他们的生活、创作与政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他们的写作尽可能靠近乡村的本真,使用农民的语言,植入乡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创作农民能够看得懂的通俗化作品,但是在文学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社会的真实,在知识者的写作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之间仍在着多重矛盾,拘泥于气愤浓郁的时代和个人思想的局限,也让他们无法用一种超越时代的眼光去创作及评判,很难从中获得个性化的现代性体验和态度。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寻根”、“先锋”派小说的乡土创作为中心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一场声势海浩大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一批知识青年在乡村积累了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十年的生活经济验。他们不仅切身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苦力活,而且目睹了乡村的贫困与蒙昧。尽管这一历史潮流终究以回城的方式结束了,但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仍然成为他们日后写作的资源和精神背景。
经历了十年的历史动荡后,乡土文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复苏。流派化被溶解,以地缘文化为特色的作家群出现。燕赵文化区有刘绍棠、浩然、铁凝、谈歌、关仁山等。秦文化区有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晋区文化有马烽、张石山李锐等。齐鲁文化区有莫言、李贯通、张炜等。楚湘文化区有古华、韩少功、残雪等。吴越文化区有高晓声、汪曾祺、余华、苏童等。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大多都有过知青经历。
“寻根”和“先锋”文学思潮是80年代最为重要的思潮之一,1985年后,文学的“去政治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众多“寻根”“先锋”作家都把现实生活等同于现实政治的理念带入到他们小说创作的空间中,把对生活的远离看作实现“文学是文学”这一目标的绝对前提,如余华的《现实一种》、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阿城的《棋王》、苏童的《妻妾成群》、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寻根”的宗旨是遵循知青的个人的和集体的记忆。他们记忆中的贫困山村,异域风情,人伦习俗等,成为他们找回失去青春年华的背景,也是他们写作的前景材料。知青的个人记忆被放大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讲述个人的记忆被置放到历史的中心,被改写成讲述民族的历史。但寻根群体重点不在于讲述历史,而在于历史地讲述,他们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界线上思想着的历史主体。
“寻根”文学的经典作品,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粱》等,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又有寓言性的特点。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读者可以领悟,但故事犹如久远的传说,带有神秘感,故事的语境和主人公们的生存处境似乎与我们无关,但它指向的又仿佛是我们的生活或现实的处境。
“先锋”文学发生地实际在西藏拉萨,中心舞台在上海。西葬的马原、扎西达娃最早在西藏模仿马尔克斯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后来在上海走向全国。先锋小说主要代表作家如余华、孙甘露、格非、叶兆言、苏童等,都是生活在上海周边江浙两省的作家。
“先锋”文学作为一场文学运动,它让文学更注重在“形式”上的探索,更强调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受到先锋作家的普遍认同。他们把目光投向对他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叩问,不再把人视作为单纯的理想、理性的精神载体,而是更多看到其身上的原始的、非理性的一面。
“先锋”文学的集大成者是苏童,他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我的帝王生涯》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佳作,他观察细致,小说文笔细腻、叙述自然,从容周到,尤其善写命运无常、红颜薄命的民国女子,直承海派小说和张爱玲小说传统。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部好评如潮的小说,这部小说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激活了来自民间的历史记忆,对普通人生存及心理苦难的书写就是对真实历史的想象和复写。
先锋派的历史短暂,在80年代后期意识形态处于分离和弱化的时期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超量的语言表达和形式主义策略,具有后现代性的特征,把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创新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以“农民工题材小说”或“农民进城题材小说”为主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乡村发生巨大变化,要么沦为空巢,要么已经效仿城镇的模样,处于急速现代化的进程中, 这时出现了以“农民工题材小说”或“农民进城题材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划归为乡土小说,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背景转移到了城市,描写的仍是农民的生活及情感世界,他们依然保留着农民意识和乡风民俗。在他们的身上依旧可以显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
自90年代以来,虽然乡土叙事在多元化格局中不再是起支配或主导性的作用,但仍是当今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也面临着强劲的挑战和深刻的转型问题。相对于其他的艺术种类来说,乡土叙事是所有叙事类文学当中最为保守的文学种类,经历了21世纪最初的几年变异,乡土叙事趋向于终结。
在中国21世纪初的乡土叙事方面,莫言、铁凝、贾平凹、阎连科、刘震云是有着时代标志性的大作家。他们曾是先锋文学派的成员,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转型。
刘震云是最早对乡土中国叙事进行变革的人,他把反讽引入到乡土叙事中,完全改变了乡土中国叙事的格调。1998年,刘震云出版了长篇小说《故乡面和花朵》,在这部作品中,他把故乡的重写推到一个荒诞的境地,建构了一种乡土与后现代都市超级的时空关系。2009年,他又出版了《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主题涉猎广泛,如孤独、说话、交流、友爱、家庭伦理、乡村的流浪经验等。在这部小说里,乡土中国的友爱与家庭伦理被严重结构,其叙述的展开充满转折和延异,如同一部乡土友爱的政治学。
莫言在90年代后期出版 了《丰乳肥臀》,这部收写乡土中国历史的作品放弃了书写简单的历史正义,而是把历史正义还原为人的生命正义。还有他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在这部关于刑罚的小说里,实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民间社会与官府和德国列强构成的冲突,由此描写近代中国民间社会遭受的深重灾难,揭示在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艰难的现代性转型,整部小说充满了戏谑反讽的快感。莫言以他的特殊方式打开了历史之门,看到历史的荒诞性和悲剧性。
2006年铁凝出版《笨花》,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性的革命史和乡村史,小说从头到尾都在写中国乡村,但乡村的故事不再只是农耕种植、节庆习俗、婚丧嫁娶、风土人情,而是一个人的遭遇、一个家庭的命运和一个村庄的盛衰,它们被嵌入到中国现代性的革命历史之中。
不难看出,这些大作家的作品中闪烁着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使得当代本土性具有了更深厚的力量,并且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通过“乡土文学”不同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乡土文学”概念内涵不断的在扩充。回归乡土本身,以乡土生活作为最基本的内涵,即只要是写乡土生活的,不管写的是乡愁韵味的作品,还是农村题材类的小说,或者是转换了生存背景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只要是在这片乡土性的大地上所生发出的对乡村、农民的关注及书写,都应该属于乡土文学。
母爱小说经典名著?
《母爱如雨》
书籍简介:母爱如雨,每个动作,每句话语,每个呼吸,都播撒着爱啊
《繁星与春水》冰心的
《小妇人》(Little Women)外国名著
《荷叶母亲》冰心的
《血色母爱》
〈我的母亲〉 朱德
〈母亲〉高尔基的
《自由与生命》美国作家索尔.贝洛的作品。
大意是"我"为了听美洲画眉鸟美妙绝伦的歌唱,捕获了一只小画眉鸟放进笼中,而且画眉妈妈还口含食物到笼前喂小画眉。这让"我"很高兴,既能听到美妙的歌声,又省去了喂养的麻烦。然而接下来当"我"看到笼中已然死去的小画眉时,却迷惑了。鸟类科学家的答复是:当一只母美洲画眉看到她的孩子被关进笼中后,就一定会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著名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著名作家及作品有
1、鲁迅: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等。
2、郭沫若:
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代表诗作《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他是鲁迅之后的中国文坛领袖。
3、茅盾:
著名作家,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还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剧本等大量作品,《白杨礼赞》是散文名篇。
4、巴金:
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真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现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5、老舍:
著名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名篇有《在烈日和暴雨下》。
6、叶圣陶:
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7、田汉:
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名优之死》,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等歌词,还有文学剧本《月光曲》等,戏曲剧本《白蛇传》等。
8、朱自清:
现代作家学者,著作共26种,约200万字诗文、散文,学术著作,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春》、《绿》等。
9、夏衍:
著名剧作家、翻译家,主要著作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秋瑾传》、《赛金花》等,报告文学《包身工》,译著长篇小说《母亲》等。
10、林语堂:
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长篇小说《京华风云》。
扩展资料:
一、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三、茅盾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四、巴金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五、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