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古典音乐代表作品,豆瓣9分以上的电影?
其看那些辣眼睛的电影,我们还是多欣赏一些美好的电影。小编就选择了10部小编看过的电影来推荐给大家。
一、霸王别姬 (1993)
评分:9.5分
导演:陈凯歌
段小楼(张丰毅)与程蝶衣(张国荣)是一对打小一起长大的师兄弟,两人一个演生,一个饰旦,一向配合天衣无缝,尤其一出《霸王别姬》,更是誉满京城,为此,两人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但两人对戏剧与人生关系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巩俐),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围绕一出《霸王别姬》生出的爱恨情仇战开始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酿成悲剧。
二、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评分:9.2分
导演: 维克多·弗莱明 / 乔治·库克 / 山姆·伍德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南方农场塔拉庄园的千金斯嘉丽(费雯·丽 Vivien Leigh 饰)爱上了另一个农场主的儿子艾希礼(莱斯利·霍华德 Leslie Howard 饰),遭到了拒绝,为了报复,她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艾希礼妻子梅兰(奥利维娅·德哈维兰 Olivia de Havilland 饰)的弟弟查尔斯。战争期间,斯嘉丽成为寡妇,失去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 不再是当初的千金小姐;战争结束后,她又两度为人妻,嫁给了爱她多年的投机商人瑞德(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 饰)。然而,纵使经历了生活的艰苦,斯嘉丽对艾希礼的感情仍然没有改变。艾希礼妻子梅兰的去世,给了斯嘉丽一个机会,一边是深爱自己的丈夫瑞德,一边是心心念念多年的艾希礼?斯嘉丽会给自己怎样一个不一样的明天?
三、沉静如海 Le silence de la mer (2004)
评分:9.0分
导演:皮埃尔·布特龙
法国人André(迈克尔·加拉布鲁 Michel Galabru 饰)和她的孙女Jeanne(朱莉·德拉姆 Julie Delarme 饰)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二战的到来和德军对法国的侵占被打破,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家里的一个房间竟被征用作为一个德国军官Werner(托马斯·儒阿特 Thomas Jouannet 饰)的起居室。他们对这个敌方的军官一直保持着一种冷漠,尤其是Jeanne,她从来不和军官说话,即使是在他向他们问好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年轻的军官在多日的相处后,竟和他们谈论起自己的生活、音乐和法国文化,透露出他纳粹军服下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Jeanne也在积极的参与法国地下反抗德军的组织活动。渐渐地,两个来自敌对双方的年轻男女间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他们离别的时候,化成了Jeanne口中的一句话,她和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唯一的一句话......
四、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评分:9.6分
导演: 弗兰克·德拉邦特
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希望似乎虚无缥缈,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而关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这一切朝前推进了一步……
五、美丽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
评分:9.5分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 法西斯政权即将倾覆,纳粹的集中营很快就要接受最后的清理,圭多编给儿子的游戏该怎么结束?他们一家能否平安的度过这黑暗的年代呢?
六、灿烂人生 La meglio gioventù (2003)
评分:9.3分
导演: 马可·图利欧·吉欧达纳
马里奥(阿莱西奥•博尼 Alessio Boni 饰)和尼古拉(卢伊吉洛•肖卡 Luigi Lo Cascio 饰)是亲密无间的两兄弟,但是酷爱诗歌的马里奥却在考试中因为与教授意见相左而不及格,相反尼古拉投其所好的表现赢得了医学教授的好评拿到了高分。他们几个朋友相约去毕 业旅行,但是马里奥却带来了另外一个不速之客——他从精神病院搭救出来受伤的女孩佐珍(杰丝敏•特丽卡 Jasmine Trinca 饰)。于是,兄弟俩决定陪她寻找亲人。在一片革命洪流之中,马里奥弃笔从戎,选择做警察,而尼古拉则漂泊异乡成为了精神科医生。佛罗伦萨的大水,让兄弟俩重逢,此时尼古拉已经和钢琴师朱莉安成为伉俪。而马里奥则对摄影师米雷拉一见钟情。他们的感情同样经受着社会动荡的考验…… 本片片长6个小时,通过讲述意大利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意大利从1966年至2000年的社会巨变。
七、这个杀手不太冷 Léon (1994)
评分:9.4分
导演: 吕克·贝松
里昂(让·雷诺饰)是名孤独的职业杀手,受人雇佣。一天,邻居家小姑娘马蒂尔达(纳塔丽·波特曼饰)敲开他的房门,要求在他那里暂避杀身之祸。原来邻居家的主人是警方缉毒组的眼线,只因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恶警(加里·奥德曼饰)杀害全家的惩罚。马蒂尔达得到里昂的留救,幸免于难,并留在里昂那里。里昂教小女孩使枪,她教里昂法文,两人关系日趋亲密,相处融洽。女孩想着去报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时赶到,将女孩救回。混杂着哀怨情仇的正邪之战渐次升级,更大的冲突在所难免……
八、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1994)
评分:9.4分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阿甘(汤姆·汉克斯 饰)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罗宾·莱特·潘 饰),在珍妮和妈妈的爱护下,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但是,他始终忘不了珍妮,几次匆匆的相聚和离别,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们终于又要见面……
九、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1993)
评分:9.4分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十、海上钢琴师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1998)
评分:9.2分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 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
世界古代音乐文化?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a、弦乐器起源的传说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有一天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无意中踩到一个东西,那东西发出了美妙的声音。他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于是墨丘利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弦乐器。后人考证弦乐器出现在墨丘利之前,但弦乐的发明有可能正是从此得到了启发。
b、管乐器起源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传说中他曾进入西方昆仑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传说并不完全可信,但把它作为管乐器的起源也未尝不可。
原始时代的人类,他们的劳动生活,可以说是和音乐为伴而开拓发展,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是直接从人类的劳动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2 原始人的音乐
古代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重要的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当时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朗、伊拉克一带),在公元前四千年已有了较为发达的音乐。当时生活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了类似竖琴式的乐器和几种管弦乐器。在当时的宫廷里已产生了专业的歌手和较大型的乐队。后来,这些较先进的音乐文化逐渐流传到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等古老的国度,并在这些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不同形式的、具有民族色彩的发展。
虽然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发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发展方向都是由世俗音乐逐渐趋向于宗教音乐。
3 中古时期的音乐
一、中国古代音乐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君王,他在五千年前就创造了历法和文字。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的琴本来有五十根弦,但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把他的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在黄帝时代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名叫神农的音乐家,据说他是牛首蛇身。神农曾教人耕作五谷,曾遍尝百草而发现医药,还曾经创造了五弦琴。因此可以理所当然地设想,当时的音乐用的是五声音阶。
在中国古代,有关音乐方面的书籍不下三百种。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曾写过许多论述音乐的随笔,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看到他对音乐的一些评论。孔子在古琴方面的造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并把悲哀与欢乐付诸琴韵之中。孔子把琴艺亲自传授给弟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通六艺者就达七十二人。他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融诗、舞、音乐于一体,与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二、埃及、阿拉伯的古代音乐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金字塔内石壁的雕刻上,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演奏者的行列,从而想象出当时演奏音乐的盛况。雕刻中有以手指弹奏的竖琴状弦乐器,还有各种笛类乐器。
阿拉伯等地区的器乐也相当发达,很早以前他们就开始使用在一个八度之间分为十七个音名的特殊音阶了。
三、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
希腊音乐的起源也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中阿波罗神主管音乐,下辖九位缪斯(Muse)女神,因此音乐也称为Music或Musik。在希腊乐器中,有一种叫做阿乌洛斯的V字型双管笛,还有一种叫做里拉(Lyra)的手琴,齐特尔(Kithara)则是一种类似吉它的弦乐器,这些乐器都是从埃及或阿拉伯传入的。
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音乐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他们以从埃及和阿拉伯流传过来的东方音乐为基础,逐步加以发展和变化,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古希腊的音乐与诗歌和戏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他们那充满魅力的两部荷马史诗和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中,都体现出了音乐的重要意义。当时社会上一些著名的民间歌手演唱的歌曲,对古希腊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希腊音乐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成就。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大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用一种称为弦琴(Monochord)的单弦乐器,首先解释出纯律理论,根据弦的长度计算出了当时所使用的一切音程。毕达哥拉斯音律的发明与应用是音乐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其次古希腊人还发明了字母记谱法。在乐器的制作上也有着许多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发明了一批过去不曾有过的乐器。古希腊音乐不但有器乐伴奏的独唱抒情曲,而且还有戏剧音乐和舞蹈音乐等形式。这些音乐一般都是以单音音乐为主,在内容上大多为宗教题材。
古罗马的音乐主要是沿袭古希腊音乐的巨大成就。当时的音乐主要是在祭神、婚宴以及军队凯旋时演奏。公元三世纪以来,古罗马大肆向外扩张势力,对邻近城邦进行野蛮的侵略和掠夺。许多古希腊的优秀乐师和歌手们都变成了古罗马帝王、贵族和奴隶主的奴仆,因此音乐也就成为专门为统治阶级消遣娱乐的工具。但古罗马的音乐文化并没有因循古希腊而停滞,一些民间的歌谣、结婚歌曲、士兵歌曲以及音乐舞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拉丁语演唱的古戏剧。另外,军队中铜管乐器的出现也是古罗马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
4、中世纪的音乐
一、基督教与中世纪的音乐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高于国家和其它社会集团。当时,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各种艺术以及哲学在内的各方面都要为教会服务,因此中世纪的音乐借助于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
可以说从音乐的全部理论到记谱法,从合唱、合奏到键盘乐器的兴起及教学,无一不是与中世纪的教会休戚相关的。今天的交响乐和歌剧虽然在内容上绝大部分是描写世俗的,但它们与中世纪的教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会音乐,最初是原封不动地采用了从犹太王国传来的形式,即歌唱圣诗、朗诵圣经,是纯粹的声乐。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与此相反,器乐主要是作为世俗音乐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从原始的单音音乐过渡到复调音乐,是中世纪音乐的重要特征。此外,中世纪音乐在理论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完成了对位法和线谱记谱法。乐器的发明与制作也有了不小的进展,长号、小号和圆号等乐器在当时已广为流行,弓弦乐器(如维奥尔琴)也有了普遍的应用。
二、罗马风格
“罗马风格”一词来源于当时的建筑用语。罗马式音乐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纪念碑式的遗产之一。这种音乐既无和声也无伴奏,它的特征是以齐唱形式为主,通过教堂天井的回音而产生庄严的和声感,其纯朴、清丽的宗教感情与罗马风格的教堂建筑如出一辙。
罗马式音乐是中世纪时期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其代表当首推格雷戈里圣咏(Gregorian Chant)—— 一种典型的天主教音乐,它是纯粹的单旋律歌唱。在漫长的中世纪里,格雷戈里圣咏对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格雷戈里圣咏中,已经有了多利亚调式、弗利几亚调式、里第亚调式、混合里第亚调式等四种教会调式及其变格调式。到了十六世纪,出现了爱奥尼亚调式及多利亚调式,进而演变成今日的大、小调音阶。格雷戈里一世时代,曾在罗马设立过称为“歌唱班”的教授圣咏的学校,这可谓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之一了。安普罗修斯( Ambrosius,340-397)圣咏则收集了在教会中所唱的歌曲,并为教会音乐制定了由七音组成的四种教会调式音阶,还创造了对唱等形式。在圣咏中,歌词极为完美地与语言的语势、声调高低和节奏关系结合在一起,它们把宗教感情表达得尽善尽美,可以作为这一时代音乐艺术的。
三、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中世纪的音乐是以宗教音乐为主的,当时的音乐活动也只局限于在教堂的范围内,而民间流行的世俗音乐是被禁止的。虽然如此,在民间仍有许多流浪歌手和游吟诗人。这些穷困的、社会地位极低的民间艺术家们对于宗教音乐对音乐艺术的桎梏十分不满,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在民间广泛传播世俗音乐。
这种音乐(包括赞美诗、爱情歌曲、牧歌和讽刺歌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接近民风世俗,充满着民间的感情。这种民间的世俗音乐在当时已开始酝酿成为一种潜在的音乐潮流,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音乐潮流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转变,逐步取代宗教音乐而成为音乐艺术的主流。
5 文艺复兴前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从十一世纪末到十三世纪末,欧洲发生了十字军东征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在音乐方面则表现为游吟诗人、游吟歌手、抒情歌手等人物的出现。他们使用的是类似竖琴的小型手琴或古提琴族内的乐器,他们的演唱涉及情歌、叙事诗式的故事、自然的赞美诗以及宗教和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乐器的起源传说
一、弦乐器的起源传说
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据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弦乐器。虽说后人考证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经有了弦乐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启发。
二、管乐器的起源传说
中国古代历史记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有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他进入西方昆化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将其看做是有关管乐器起源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伊朗最高领袖是怎样产生的?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以后,到现在为止一共产生了两位绝对的领导也就是所谓的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1979年—1989年)和哈梅内伊(1989年至今)。不过这两位不可能同时出现,但是还必须要实现无缝衔接——国不可一日无君以及国无二君。一般都是现实中一个,然后在墙上挂上一个。那么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什么任职条件呢?既然伊朗已经有了最高精神领袖为啥还要搞个总统出来呢?我们一起走进伊朗的模式里面去看一看:各种有意思、各种奇葩的事情吧!人类有所谓的国家以来,选择领导、选择国家权力继承者大概有两个方式:一是,很多国家在举行的选举制;二是,直接任命制。这两种模式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执行起来很有意思。
直接任命制大家都知道的 ,古代皇帝基本上都是直接任命的:老皇帝临死前指定一个人当新皇帝,一般这个新皇帝的身份有一个硬性要求——必须是老皇帝的儿子。
第二种模式叫做选举制,我认为里面有两种方式:真选举和假选举。真选举我就不说了,有些国家都是执行这个模式。假选举其实本质上还是直接任命制,无非是先任命好了,然后再走个流程——橡皮图章一盖就完事了。
说完了一个国家的领导产生的方式以后,我们来看看:伊朗最高精神领袖是如何选出来的呢?有哪些任职条件以及权力呢?伊朗在1979年以前是没有最高精神领袖这个岗位的,当时领导伊朗的是巴列维王朝。这一时期,伊朗人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基本是按照西方世俗化来发展的。
很多人都说过一句话,现如今要是问中东哪个国家是土豪的话,大家会想到沙特。可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问同样的问题的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伊朗和伊拉克了。伊朗当时实行的是教育免费、住房免费、男女也基本平等的模式。
1979年,霍梅尼回到伊朗并且夺权成功以后,最高精神领袖这个岗位在伊朗也就诞生了。在霍梅尼及其支持者掌权后,霍梅尼成为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位“监护人”或者叫做“最高神权领袖”——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诞生了。
这种模式很简单:霍梅尼既是伊朗的宗教领袖也是伊朗的国家领导者——二者合二为一了。至于霍梅尼是如何掌握权力的,这就没啥好说的了,人家是妥妥地“开国者”。
后来还发生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霍梅尼上台以后对巴列维时期的旧军队是极度不信任的,可是一次性裁撤风险又太大了。于是乎就组建了新的军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目前伊朗的军队有两套组织,一套是国家正规军、一套是专门保卫伊朗革命成果,保卫霍梅尼们用的。
目前伊朗的最高领袖传到了第二代了,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哈梅内伊了。其实说到底哈梅内伊也是直接任命产生的,任命哈梅内伊的就是霍梅尼了。
不过前面说过了:即使是任命制产生下一任领导也是要走一个流程的,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堵住悠悠之口,显得很有合法性。
伊朗的法律规定:由专家大会负责选举下一任的最高精神领袖。但法律规定之外的实际情况却是——前任最高精神领袖先要挑选合格的继承人。
举个例子:霍梅尼一开始选中的接班人并不是哈梅内伊,而是他的学生蒙塔泽。霍梅尼已经宣布其为继承人了,更加有意思的是:专家大会也在霍梅尼生前“走过场”表示同意了。不过最终霍梅尼发现这个人思想不够坚定、有西化的成分在里面,于是又直接换成了哈梅内伊。
当时按照伊朗的法律规定:最高精神领袖必须是伊朗宗教的最高负责人。可在当时哈梅内伊并没有获得这个职位,按法律规定是没有资格接班的。不过不要紧,法律是可以修改的,霍梅尼直接按照哈梅内伊的情况量身修改了所谓的——继承法。
说白了,伊朗最高领袖的产生模式很简单:上一任最高领袖先指定好继承者,然后经专家大会这个“橡皮图章”一确认也就搞定了。这也就是说:最高精神领袖的任职条件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让上一任的精神领袖绝对满意就行。
那么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具体分管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到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在伊朗最高精神领袖什么都可以管、爱管什么就管什么。
最高精神领袖拥有广泛的权力,职权大概包括:制定伊朗的大政方针并监督其执行、担任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国家的战争与和平、决定所有重要的人事任免等等。
按照古代来说的话,最高精神领袖比皇帝的管的还要广泛一点,毕竟皇帝不是宗教负责人、最高精神领袖还兼任着伊朗的宗教负责人的角色。
一下就是: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是由上一任最高精神领袖选出来、任命出来的;最高精神领袖在伊朗是管理一切之人、是一个无所不能之人。
很多人都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既然伊朗已经有了最高精神领袖负责国家所有事物的决策了,那么为啥还要搞出一个总统来呢?按照我们的俗话说这不就是:脱什么、放什么了吗!这里面还是有点门道的、还是有点原因的。首先在伊朗的话,总统是需要最高精神领袖任命的,如果总统干得不好或者让最高精神领袖不满意的话,也是随时可以让其走人的。
那么在伊朗设立总统这个职位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其实大概有三个目的:
1、现在全世界的主流都不是伊朗那一套了,话说回来伊朗的全称也是叫做某某共和国的。在伊朗设立总统也就是为了一个面子着想、顾忌一下国际观瞻而已,要不然别人会说他们的。
2、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一般是不会自动离任的,基本上人死了之后才退的。那么这样一来,最高精神领袖到后期岁数就很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了,有了总统以后一些具体的、复杂的、烦人的活就可以让总统去干了。这也是为了保护最高精神领袖的身体着想的。
3、最高精神领袖在后面、总统在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好处。一旦国内、国际的治理政策出现了重大的问题的话,最高精神领袖肯定是没有责任的,但是又不得不找出来一个担责的——总统正合适当背锅的。
总之一句话,在伊朗那一定是最高精神领袖说了算、最后拍板一切大事情的。在伊朗,总统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摆设而已,起到为最高精神领袖背锅的作用的。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可以对照一下: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波斯人信奉什么教?
古代波斯人主要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我国古代称祆教。摩尼教也诞生于波斯,但不是普遍信仰。波斯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伊斯兰教逐步成为主要信仰。当代伊朗,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不过琐罗亚斯德教目前在伊朗还有几千信徒。
伊朗文化遗址是什么?
伊朗文化遗址是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城,位于伊朗扎格罗斯山区的一个盆地之中。这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兴建于公元前522年大流士王时期,历经三个朝代共60年的时间才建成。希腊人称它为“波斯波利斯”,是“波斯之都”的意思。
波斯波利斯最大的特点是其所有的建筑物都建在一个长448米、宽297米、高出地面15米的天然石平台上,分别建有大会厅、觐见厅、宫殿、宝库、储藏室等,在平台之外建有围墙。
号称“百柱大殿”的“觐见大殿”,内有100根13米高的石柱,蔚为壮观。
在通向觐见大殿的阶梯上,装饰有大量的浮雕,历经2400多年的斗转星移,依旧完美如初。
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见证了古代波斯的文明与辉煌,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传统文化有没有传下来?
许多年前,我曾对“世界诸文明中只有中国的古文明流传至今”这一命题深信不疑,但随着对世界历史了解的加深,我觉得其实这一说法其实也经不起推敲。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古文明,远不止“四大文明古国”。与其它文明相比,我国的优势在于最终依然保持了统一的局面,而正是如此,无论华夏文明的中心如何转移,反正都在今日中国的版图之内。
1,古希腊
欧洲与中国不同,那么古希腊文明有没有流传下来呢?
这个问题如果单指希腊半岛地区,那么从罗马帝国征服古希腊地区开始古希腊文明便不复存在了。可是,古罗马文明本身便吸收了古希腊的文明,而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一半被日耳曼人继承,一半被斯拉夫人继承,这便是基督教内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裂。
古希腊~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美帝,其实也是一脉相承,只不过与我国相比并非一国而已。
那么我们能简单的说古希腊文明已经断绝了吗?显然不能,只能说作为古希腊文明最初的政权确实消失了。
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古希腊留给后人的应当便是科学与民主。
2,中东
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均属于中东的古文明,同时中东地区的古文明远不止这两个。
比如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之前的苏美尔文明,伊朗的埃兰文明,土耳其的赫梯文明,黎巴嫩的腓尼基文明等。
这些文明最终在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帝国所统一,波斯帝国在延续千年之后在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帝国所取代,从此伊斯兰文明成为中东的主体文明。
波斯文明、伊斯兰文明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本身就是建立在在中东的诸文明之上,我们能说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完全消失了吗?伊斯兰文明真的只是阿拉伯人从沙漠中跑出来就能建立的吗?
肯定不是,事实上阿拉伯帝国的全盛时代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便是一个打上了深刻的波斯烙印的帝国,阿拉伯人在波斯人面前本就是野蛮人,犹如我国当年的鲜卑之于华夏。
与我国不同的是,中东四分五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伊朗和阿拉伯国家是一体的,那么阿拉伯帝国也不过是波斯帝国的另一个阶段而已。只不过中东分裂是事实,这一点确实无法与我国相提并论。
而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古巴比伦的几何,古埃及的建筑都对西方影响深远。
3,古印度
古印度文明,如果单指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文明的话,那么确实是断绝了,并且我们至今不知道这一文明是如何灭绝的。
但如果是指雅利安人进入后的恒河文明,那么显然古印度文明从未断绝,印度教便是明证。
古印度虽然在历史上屡遭入侵,但主体文明从未改变,印度教也是当今世界信仰人口排名第三的宗教。
古印度文明,对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恐怕就是佛教了,当然还有阿拉伯数字。
数千年来,华夏文明同样几经变迁,但我国最终保住了大一统的局面,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有了“自古以来”和“唯一流传至今”的底气,而并非华夏文明真的从未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