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悲剧代表作品,历史上出现过哪些现代人看起来无法理解乃至荒唐的法律制度?
法律一向是严肃的代名词,但历史上有些法律制度,从现代的角度看,既出乎意料,又有趣搞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二:
1.西周:同姓不婚
就是说,只要是同一个姓,不管你们有多么相爱,都不能通婚。《国语·晋语四》中这样解释:“同姓结婚,俱不殖也。”
当时同一个姓氏的男女,通常为一个家族,近亲结婚可能会导致后代畸形甚至是不育,这项禁令延续了几千年,即便是今天,也有部分地区仍然坚持着这项传统。
2.秦朝:成年男子无故哭泣,将处以“削发、削眉、削须”的刑罚。
秦朝的法律虽以严刑峻法著称,但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例如,首创“见义勇为奖”:如果路人甲抓获逃犯,犯人身上携有的财物,全归路人甲所有。
此外,秦朝十分注重婚姻,规定如果丈夫家暴,官府将依法严办。还明确规定:“夫为寄,杀之无罪”,也就是说,有妇之夫出轨通奸,妻子一刀杀死,行凶无罪。
3.汉律
汉朝也有几条奇葩的法律规定,西汉初年,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据说,推行这项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
汉惠帝时期,推出了“剩女加税”的法律规定:15到30岁尚未婚配的女子,缴纳五倍的人头税。
汉文帝时期,商人和上门女婿,不准参加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前者可以理解,毕竟商人在古代为四民之末,饱受歧视;而后者则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4.隋朝:“字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
隋朝开创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不过当时对考生的要求极为严格,对于落榜的学渣,字迹又潦草的,要饮墨水一升
5.唐朝
因鲤与李同音,为避讳,唐朝人不许吃鲤鱼。
唐太宗李世民处理贪官的方式非常独特,像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失职受贿,唐太宗知道后,不仅不罚,还当众赏他几十匹绢,让他自己把这些搬回家,不得使用牲畜或车载。
据说,这是为了刺激长孙顺德的羞耻心,以此警示群臣。
6.南汉:想当官?先阉割
五代十国战乱纷争,当时南汉后主刘鋠推出了一条前所未闻的法律规定,他提出,国家公务员一律先阉割,再授职。
这样一条奇葩的规定,造成了南汉有两万多名宦官,仅从事阉割行业的刀子匠就有五百多人,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宦官治国奇观,就问你当官不?
7.明朝:“凡男子年满四十而无后嗣者,当纳妾”
当然,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我们“看不懂”的法律:
英国柴郡规定,火车乘客不准在站台逗留、亲昵话别,更不准接吻,否则就会有警察叔叔把你带走。
在泰国,不穿内衣出门是违法的。
在肯尼亚,禁止外国人裸奔,但对本国人民却没有限制,一直闹不懂这条法律……
在丹麦,非暴力越狱是不违法的;此外,在丹麦的餐馆,吃不饱可以不付账。
在瑞士的公寓大楼,晚上10点后冲马桶是违法的,因为当地人认为噪音污染比嗅觉污染更损害公众利益。
在新加坡,嚼口香糖是违法的。
伟大的悲剧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什么?
指南极点在两个月内被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和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人在一个月之内连续发现两次。
原文: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 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有哪些改变了历史的小人物?
1927年9月8日,有个化名杨石三的小伙子在去浏阳的路上被民团抓住了当时正是白色恐怖就为严重的时期
民团没有听他的辩解,将他和一群人一起抓了起来
小伙子就这样被带走了,他知道如果被带回去,那么他将九死一生,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他的大名早就在国民党当局挂上号了。
面临生死的紧要关头,小伙子灵机一动,想了个主意:
他拿出身上仅有的几块银元,贿赂了民团的一个小角色,一个历史上毫不知名的小人物:
这个小人物喜笑颜开,看在银元的份上,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
趁这个民团小卒子正吹着银元听响之时,小伙子冷不防将这小卒子推下山坡
小伙子趁机跑了,一路历经艰难,但民团仍没放弃搜索,紧追不舍。
这时,又有一个历史不知名的小人物登场了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乡——陈帷德民团通知他,要是看到陌生人,马上举报,能赏五块大洋
无巧不成书,这位姓陈的农民真的看到了这个小伙子
小伙子明显撒了一个谎,但善良的老乡并没有拆穿他
还帮助了他,把他带回家中,给他养伤,并送给他鞋、伞和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给这个小伙子当作赶路的盘缠。
并告诉这个小伙子不要走大路,要走山后的小路
临别之际,还送上家中仅有的干粮
这个民团小卒子和姓陈的老乡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也无法知道正是这个人后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
一个人只是单纯地贪财的民团小卒子,一个人只是单纯的心善、同情革命的老乡,两个历史上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不知道,正是他们的扇动蝴蝶的翅膀,让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哪些能反映抗日战争那段悲惨历史事实的适合孩子看的影视剧?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有推荐李幼斌主演的《亮剑》,也有推荐《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以我个人的观点还是推荐《我的团长我的团》。当然,不推荐《亮剑》也不能否认它的成绩,相比之前的抗战影视剧《亮剑》的进步应该是跨越式的。但整部剧表现的过于轻松,感觉《亮剑》里的战争打的顺风顺水,无论从武器和战争场面,感觉每场战争都很高大上,军人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众所周知抗日战争的残酷程度,明显与《亮剑》不是很匹配,就凭战后的伤亡比例的数据就可以想象有多残酷
个人觉得《亮剑》应该是大人物的战争,或者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的战争。与《亮剑》相比,《团长》里的战争就悲惨多了,也正是这样的悲惨才说明《团长》才是比较接近真实战争的抗战剧。
表面上《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一帮兵痞在溃逃后苟活在小镇,然后又攻上对面山头的故事,其实是在还原一个比较真实的战争,承认剧情进展有些拖沓,但是瑕不掩瑜。
《我的团长我的团》分析了抗战前期溃败的原因。比如,小日本重视战争,与阵地共存亡。而国军从上到下都是消极应战,能不打就不打,能饶过就绕过。即使不得已应战,溃败后也是抢逃的逃、跑的跑,军人不上阵杀敌,军官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都在内斗中自我消耗。
当然也不乏有一心抗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军人,例如;剧中虞啸卿曾说过:“仗打成这样,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国难当头,岂能坐视”。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每个角色都很接近于战争的残酷形象,比如:畏惧战争、怕死、溃逃、苟活、绝望、怕打仗、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废物等。《团长》相比《亮剑》没那么高大上,没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猛,没有嗷嗷叫的军队。有的是残忍、惨败、溃逃、苟活,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体现的是小人物的战争。记得第一集的一个战争场景,一帮人围着一辆行进中的坦克,他们用刀砍、用枪打,爬上坦克踹的踹、撬的撬,就是没办法治这个铁疙瘩,随后坦克一梭子弹全部撂倒了,我想这才是抗战的真实面目,只是国内抗战电视剧神话了抗战,误导了大家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我的团长我的团》让你看到了中国为什么差点亡国,同时也告诉你,中国打成什么样都不会亡国,因为中国还有如虞啸卿、师座这样的爱国军人誓死抵抗。
该剧从人性的角度来还原抗日战争的真实面目,极大程度反应抗战残酷的一面,改变了以往抗战电视剧以“神剧”著称的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团长》在引导我们更加正确的认识抗日战争,虽然有些哀,但也是最真实的,也是每个中国人该正面看待并铭记的,而不应该是“神剧”里面被神话以后的镜头。
历史上有哪些誓言来世不生帝王家的悲剧人物?
作者:史遇春
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整天梦想着权势与富贵的人,他们都曾深切地希望:
既然今生不成,那么,来世能够生在帝王之家!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些极端。
但是,其间的道理并不粗糙。
而且,这道理,在历史和现实中,可适用于很多场合,比如:
有些不知事的孩子,梦想着,来世能有一位有钱有势的爸爸;
有些缺乏钱财的人,梦想着,下辈子能够托生为土豪富翁;
有些爬不上高位的人,梦想着,来生能够当大官;
有些生活不美满的女人,梦想着,下一世能够嫁一个高富帅的郎君;
……
虽然,怀揣梦想的人不同;虽然,这些人的梦想,在表面上有所差异;但是,就本质而言,这些梦想都是一样的,那就是:
他们对今生的身世和自我并不满意、也不满足,于是,他们便寄望于来生来世;
他们的寄望,其实是盲目的,因为他们对其所寄望的来世人生或来生角色,并没有十足的了解;
他们的寄望,其实是表面的,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了他们想看的表象,对于表象后面的实质,他们完全是茫然无知的;
他们的寄望,其实是对人生的误解,因为:原本,按照乐观的看法,人生就是喜忧参半的;原本,按照悲观的理解,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
表面化、浅薄化的认知,使得那些怀揣来世梦想的人们,将他们所寄望的人生或角色,仅仅停留在容颜上、停留在享乐上、停留在金钱的挥霍上、停留在权势的颐指气使上……然而,他们却完全忽略了其所寄望的人生或角色背后的真实的一切,比如:
容颜后面,可能是扯不完的纠葛纷争;
享乐后面,或许是看不见的危机四伏;
金钱后面,大概有说不尽的奴颜婢膝;
权势后面,一定有写不了的杀伐斗争;
……
算了,不说现实,现实说来太残酷。
好吧,只说历史,历史听来似笑谈。
在中国历史上,倒是有那么几位生在帝王之家的人,被历史清楚地记载着,说是他们发誓:
来世,或以后的生生世世,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
在说这些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的人物之前,先看一段引子。
引子。
话说,南朝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南朝齐的第三任皇帝(公元493年~公元494年在位)、齐废帝萧昭业,在身为南郡王时,父亲萧长懋总是约束他的生活起居、限制他的吃喝用度。就是因为这样,萧昭业曾对豫章王(即萧嶷,齐高帝萧道成第二子、齐武帝萧赜同母弟、萧昭业叔祖父)妃庾氏说:
“阿婆,佛法有言:有福之人,才能生于帝王之家。如今,在我看来,作帝王真是遭大罪啊!他左右的主帅(南朝称典签、斋帅为“主帅”),紧随不离,一举一动,均受限制;主帅还动不动就把他们抓捕起来。这样看来,就连街头市面上屠户酒家的富儿,也要比他们自在百倍啊。”
齐废帝萧昭业的言语,可述者有二:
一、有福之人,才能生于帝王之家;
二、那些做帝王的人,就是在遭大罪,还不及屠户酒家的富儿自在。
说完引子,再来看那些发誓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的人物。
第一位: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刘子鸾
刘子鸾(公元456年~公元465年)),字孝羽,彭城人,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
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正月,封刘子鸾为襄阳王,食邑二千户,领东中郎将、吴郡太守;九月,改封为新安王。
大明五年(公元461年),改任刘子鸾为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
刘子鸾生母殷淑仪,宠倾后宫。因母之故,刘子鸾爱冠诸子(宋孝武帝刘骏共有28子,刘子鸾之前,刘骏已有7子)。
凡是宋孝武帝所眷顾、恩遇的人,当时,没有不进入刘子鸾的府邸、封国的。
殷淑仪死后,被追封为贵妃;刘子鸾加任都督南徐州诸军事。
大明七年(公元463年),刘子鸾加官中书令,领司徒。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刘子鸾兼任抚军将军;七月,解任司徒;八月,改任青、冀二州刺史。
刘子鸾死时,年仅10岁,短短一生,封王而外,竟官至中书令、领司徒、任将军。
宋前废帝刘子业向来嫉恨这位同父异母弟最受父皇恩宠,故而,在即位之后,他便将刘子鸾赐死。
当日,一同被赐死的,还有刘子鸾的同母弟妹。
据唐·李延寿《南史》卷十四·列传第四《宋宗室及诸王下》载,刘子鸾的同生弟有:
“次齐敬王子羽,与始平孝敬王子鸾同生”
“次晋陵孝王子云、次皇子子文,并与始平孝敬王子鸾同生”
“次南海哀王子师,与始平孝敬王子鸾同生”
即:齐敬王刘子羽、晋陵孝王刘子云、皇子刘子文、南海哀王刘子师,均为刘子鸾的同生弟。
未知,当时赐死者,以上诸人中,共有几人?
刘子鸾同母妹不详(有第十二皇女?见下)。
宋明帝(刘彧)即位之后,追封刘子鸾为始平王,谥孝敬;命建平王刘景素之子刘延年承刘子鸾之嗣,并将刘子鸾改葬于秣陵县龙山。同时,追赠第十二皇女为县公主,复追封刘子师为南海王,此二位,或均为刘子鸾同生弟、妹。
据《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孝武十四王》载:
“帝(宋前废帝)素疾子鸾有宠,既诛群公,乃遣使赐死,时年十岁。子鸾临死,谓左右曰:‘愿身不复生王家。’同生弟妹并死,仍葬京口。”
一个10岁的孩子,赐死之前,说是:
“但愿此身,不再生于帝王之家。”
想一想,都是酸楚。
这个时候,很多人大约又忘了他封王拜相时的风光。
反过来想,在刘子鸾封王拜相的时候,大概很多人又看不到他被赐死时,发誓的凄凉酸楚。
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是这样。
第二位:南朝宋顺帝刘准
刘准(一作刘準,公元467年~公元479年),字仲谋(一作仲谟),小字智观,南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
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封刘准为安成王,又拜为抚军将军。
宋后废帝刘昱即位后,任刘准为扬州刺史;元徽二年(公元474年),晋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军事;元徽四年(公元476年),又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八日,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皇帝位。
刘准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权力实际都掌握在萧道成手中。
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十六日,刘准被迫禅位于萧道成;同年五月六日,他被杀于丹阳宫,年仅13岁。
据《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五卷《齐纪一》太祖高皇帝(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农历己未年·公元479年)载:
“(夏季,四月)辛卯,宋顺帝下诏禅位于齐。壬辰,帝当临轩,不肯出,逃于佛盖之下,王敬则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启譬令出,引令升车。帝收泪谓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宫中皆哭。”
宋顺帝死时,年仅13岁。
年纪虽小,但他对人间的杀伐似乎已经点滴在心了。
因为恐惧,他逃跑于佛盖之下。
被引出时,这个13岁的孩子,先问道:
“这是要杀了我吗?”
随后,又哭着说是:
“但愿以后,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之家。”
这是多么凄凉的话语啊!
听闻此语,“宫中皆哭”,自然全在情理之中。
南朝梁·沈约《宋书》本纪第十《顺帝》: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南齐高帝萧道成年号)五月己未,殂于丹阳宫,时年十三。”
第三位:隋炀帝杨广之孙、皇泰主杨侗
杨侗(公元604年~公元619年),字仁谨,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其母为小刘良娣(杨昭有两个刘良娣,大刘良娣为燕王杨倓之母)。
杨侗仪表俊美,秉性宽厚,初封越王。
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奉命留守东都洛阳。
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叛,杨侗与民部尚书樊子盖抵拒叛军。乱定,授任为高阳太守。不久,又以本官身份,留守东都。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命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等人,在洛阳拥立杨侗为帝,遂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
皇泰二年(公元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退居于含凉殿,被降为潞国公。
随后,杨侗终被王世充所害,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帝),年仅16岁。
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农历己卯年·公元619年)载:
“王世充以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有威名,忌之。仁基父子知之,亦不自安,乃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儒童弟尚食直长温、散骑常侍崔德本谋杀世充及其党,复尊立皇泰主;事泄,皆夷三族。齐王世恽言于世充曰:‘儒童等谋反,正为皇泰主尚在故也,不如早除之。’世充从之,遣兄子唐王仁则及家奴梁百年鸩皇泰主。皇泰主曰:‘更为请太尉,以往者之言,未应至此。’百年欲为启陈,世恽不许;又请与皇太后辞决,亦不许。乃布度焚香礼佛:‘愿自今已往,不复生帝王家!’饮药,不能绝,以帛缢杀之。谥曰恭皇帝。”
〔须知,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杨侑,母为韦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年号义宁。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杨侑被大丞相李渊所废,降封酅国公,幽禁于长安。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去世(或云病死,或云遇害),时年15岁,葬于庄陵,谥号恭皇帝。杨侗与杨侑均谥号为恭皇帝。〕
杨侗死前,想要再向掌权者求情,根本做不到,因为,首先就过不了掌权者手下人这一关。
杨侗死前,想要见其母皇太后一面,进行诀别,没有被容许。
于是,他只能寄望于来世,焚香礼佛,在佛前发愿:
“但愿自今以后,不再生于帝王之家。”
杨侗饮下毒药,不死;最后,他被缢杀。
生在皇家的人,面对残酷处境、面对生命的危机,发下重誓,不愿再生帝王之家。
不知道,享受皇权带来的赫赫威势与灼灼荣华时,帝室的众人,又是怎样的心理?
难道,只有苦难与死亡的威胁,才会唤起人的反思与醒悟?
羡慕皇家的人,看到的,尽是权势和荣华,但是,权势和荣华背后的争夺与生杀,生在帝王之家外面的人,又怎么能够体会?
这种状况,似乎和“围墙理论”暗合:
墙外的人羡慕里面,想进去;
墙内的人畅想外面,盼出来。
文末,再补两条。
据清·吴庆坻《蕉廊脞录》卷五《松月堂目下旧见》下载: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曾做诗云:
可喟当年一念差,
因何流落帝王家。
我本西方一衲子,
黄袍换却紫袈裟。
福临生前笃信佛教,有传言其抛弃九五之尊,隐遁寺庙禅院。有此诗,或亦有所影也。
对福临而言,情况似乎尚不严重:只是误会之间,落入帝王之家,尚且存身,尚能活命,只是烦恼而已。
另据清·佚名氏《阳秋剩笔》记载:
孝钦太后(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崩逝之后,时人哀悼,撰写对联挽吊者盈千累万,但是,其中好的对子并不多。其中,只有易哭庵(即易顺鼎)的对联,对仗既工且整,意思隐而含,可称是一时杰作,其联云:
本来生生世世不愿入帝王家,从黑暗中放绝大光明,全力铸共和,普造金身四万万;
以后岁岁年年有纪念圣母日,于青史上现特别异彩,同情表追悼,各弹珠泪一双双。
所谓孝钦太后不愿入帝王家,未知是其生前的偶语,还是挽吊者的臆词?
易顺鼎(公元1858年~公元1920年),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盦(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闵尔昌、易顺鼎、何震彝、步章五、梁鸿志、黄秋岳、罗瘿公)之一。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摩围阁诗》、《出都诗录》、《峨嵋诗录》、《宣南集》、《楚颂亭词》、《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西汉·扬雄《解嘲》有云:
“客徒欲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无论今生,还是来世;
无论是平民窟,还是帝王家;
或均可以为戒!
(全文结束)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公认的盛世?
因为在这四个“盛世”中,“康乾盛世”具有如下其他三个盛世所并不具备的“特点”:
(一) 残酷的文字狱清代“康乾盛世”最让人诟病的当属文字狱了。据记载,顺、康、雍、乾四朝文字狱多达160-170起,其中康熙朝约10起,雍正朝25起,乾隆朝则多达135起。而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与之相伴的“查缴禁书”文字狱就多达48起,所以有人说,《四库全书》不是一场文化的”盛世“,而是一场文化的浩劫。
清代文字狱不仅次数多,而且处罚极为严厉,动辄处斩、凌迟等,如庄廷鑨《明史》案中,在庄著《明史》上题名的士大夫,刻印庄氏《明史》书版的刻书工,贩卖庄氏《明史》的书商,列名参校的士人以及初次查办此案的官员均被处死,死者达221人,且其家属都被没入为满洲边军之奴隶,总共波及的人数达二千人。乾隆时的《字贯》案,不仅当事人受以极刑,就连查禁此书的江西巡抚海成也因“搜缴不力”而受到严惩。
此外,清代文字狱处罚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未避庙讳、议论国君的,有涉及清代前期史事的,有发表怀念明朝的文字的,有妄自议论圣贤的。雍正四年查嗣庭出考题《维民所止》被理解为暗示雍正无头,朱方旦仅仅因为说了句“中道在两眉之间,山根之上”而被定性为“悖逆圣经”,江苏盐城县名周煌私自批注《纲鉴易知录》被认为“通诋先圣先贤,妄谈历朝气运”,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这样的恐怖氛围下,士人们动触忌讳,噤若寒蝉,不敢有自己的思想。据《燕行录》记载,乾隆五十五年,北京有一个士人吴照南请人画一幅画,上题“西湖渔隐图”,翁方纲看到了便立刻阻止,说这个题目不行,因为“圣世安得有隐”。自比隐士这个话题古人都谈烂了,试想一下,如果在文景之治、开元盛世或是永宣盛世,这样的情景怎么可能出现呢?
更加严重的是,向皇帝或上级官府条陈弊政也会被官员当作文字狱处理,如婺源县名王大蕃条陈地方漕粮、考试、关税之弊,结果竟然被处死。如此一来,官员们岂不可以肆无忌惮地腐败了?所以我们看到,从乾隆中期开始,清朝的吏治就败坏到了极点。
盛世,一定是思想文化繁荣开放的,在康乾时代,思想界万马齐喑,士人们就连称自己“隐士”都不行,这又怎么称得上盛世呢?
(二) 保守与愚昧明朝末年,葡萄牙传教士在《大中国志》中这样描述明代人:
“中国人爽快地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地自承不如,他们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不精巧,仍发出一声赞叹,常常说:‘那里的人跟我们这些笨蛋傻瓜不同’。有时因国土辽阔,他们还不知道是本国的产品,他们就说它不是产在本土,而是产在欧洲。这种谦逊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对于那些有眼无珠,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物,这是一个羞辱。”而到了清代呢?马戛尔尼来华时,英国使者的描述就变成了:“他(斯当东)试图在某些方面夸耀欧洲技术的优越,然而枉费心机,他失望的得出结论:在这个国家,人们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并认为任何改进的打算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罪的。”当时英国人费尽心机地在乾隆及中国官员们面前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结果却一无所获。甚至就连英国人精心准备的,代表那个时代最高工业水准的气泵,也被乾隆下了如此评语:“这些东西只配给儿童玩。”
多么强烈的对比!康乾“盛世”中中国人的愚昧和保守,又岂是文景、开元、永宣所能望其项背乎?
(三) “骑射为本”与八旗特权其实,康乾“盛世”与其他三个盛世最大的区别,还是这个盛世的统治基础不同。在其他三个盛世,皇帝要考虑的是天下万民,天下万民在皇帝眼中都是一体的。而康乾“盛世”则不一样,皇帝首先要考虑的,是旗人的利益,他们明白,如果广大汉人掌握了发达的科技,有了可供装备的先进枪械,有了全新的革命性的思想,那么清代的统治基础——旗人就根本没法维持他们的特权,而只能淹没在汉人的“汪洋大海”里。只有让汉人保持保守和愚昧,旗人的“骑射”才能继续发挥作用,旗人才可以继续维持其统治。因此,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在压抑汉人思想、排斥西方科技的同时,拼命强调“骑射”的重要性。这样一种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排斥,在文景、开元、永宣,都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