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扬州画派的代表作品扬州八怪

嵇康一生效忠曹魏政权。嵇康始终不肯为司马氏效力。阮籍还是建安七子中阮瑀的儿子,虽然自己内心不想为司马氏政权效力。但最后迫于各种压力仍然在司马氏政权下入朝为官,当时的阮籍为了避免和司马氏走得过近。最有名的事情就是阮籍故意喝酒躲亲的故事。...

扬州画派的代表作品扬州八怪,八怪是指哪八个人?

扬州八怪指的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实际上8人的名字互有出入,各派意见不一,有的包括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人,但整体上以上述八人为主。扬州八怪是我国清朝中期扬州地区活动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有时含贬义。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

多数画家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在扬州当地还流传这一种说法:“扬州八怪”是指扬州地区的“丑八怪”。由于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所认同,而且他们追求的就是自然,就是真实、现实,他们就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

酒中八仙都有谁?

诸如竹林七贤,建安七子,元曲四大家等众多名号,都是对古代有影响力的一些文人墨客的别称,他们一般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地位斐然,影响力颇高。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些古代文人墨客的奇闻轶事。

竹林七贤。

首先竹林七贤指的都是谁呢?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的七位文人贤士,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刘伶、山涛、向秀、阮咸、王戎。由于这七人经常一起聚在山阳县的一片竹林中吟诗作赋,喝酒助兴,他们也就有了“竹林七贤”的美称。

嵇康:

嵇康,大致是现在的安徽宿州人士,据说嵇康从小就博览群书,天资聪慧,在书法、绘画等方面造诣颇深。嵇康在思想上崇尚老庄的清静无为,顺应天道,他也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般的存在。

之后嵇康还娶了长乐亭主为妻,这长乐亭主是谁呢?她可是曹魏政权中曹操的曾孙女。嵇康一生效忠曹魏政权,在曹魏政权时期做到了中散大夫一职。

后来司马氏掌权之后,嵇康始终不肯为司马氏效力,他的一位投靠司马氏的朋友山涛,以及大将军司马昭,都曾让其出仕为司马氏效力,但都被嵇康拒绝。最后由于嵇康被钟会陷害,结局凄惨,最终被司马昭处死。

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河南开封人,在五言诗、玄学方面影响很大。和嵇康一样,阮籍思想上尊崇老庄学说,政治上认同当时的曹魏政权。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阮籍还是建安七子中阮瑀的儿子。

但是和嵇康不同的是,阮籍做事小心,始终持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虽然自己内心不想为司马氏政权效力,但最后迫于各种压力仍然在司马氏政权下入朝为官。也正是因为阮籍政治上的谨小慎微,明哲保身,使其在司马氏时期最终得以善终。

当时的阮籍为了避免和司马氏走得过近,还曾整日喝酒逃避。最有名的事情就是阮籍故意喝酒躲亲的故事。据说司马氏掌权之后也是想努力拉拢阮籍,想让其彻底为己所用,于是司马昭就想了个和阮籍和亲的办法。

阮籍知道此事之后,为了避免和司马昭成为亲家,于是阮籍整天闭门不足,在家里就是喝酒买醉。每次司马昭派下人到阮籍府上商量和亲之事,阮籍都是一脸醉态,根本无法谈事。下人将这些情况如实告诉司马昭之后,司马昭也很无奈,和亲之事只能无奈作罢。

山涛:

山涛是魏晋时期河南人,小时候山涛家里非常清贫,但山涛从小就勤奋好学,有远大抱负。在魏晋两朝都曾为官,但在西晋为官时影响较大,官至司徒。

山涛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为官原则,一生清廉节俭,关于山涛的清廉还有一个“悬丝尚书”的典故轶事。

当时山涛任职吏部尚书,掌管众多官员任职升迁之事。当时有一个县令叫袁毅,为了能快速升官,便去贿赂山涛,给山涛送去百斤重的真丝,这可是价值不菲的一份大礼。

然而山涛并不为所动,虽然当下没有直接拒绝该县令,但当县令走后,山涛立即命令下人将所有真丝全部包好贴上封条, 并悬挂于家中房梁之上,任何人都不能去触碰。

后来当初送礼的县令已被查办,曾接受其贿赂的官员都要调查。当去了山涛家里之后,当时县令送的真丝依然悬于梁上,而且布满灰尘,封条也未曾破坏。此事之后,山涛清廉为官的作风便出了名,人们还给了山涛一个“悬丝尚书”的雅号。

向秀:

向秀是魏晋时期比较出名的文学家,幼年时期向秀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向秀对做官入仕的态度很淡然,早年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迫于当时司马氏的强权,才勉强入朝为官,曾做到侍郎、常侍等职。

向秀曾为《庄子》一书编写注释,但还未编写完就已去世。去世之后,向秀的儿子还很小,并没有将向秀的注释及时公布于众。向秀的注释便被郭象窃取,虽然郭象自己也补写了后面一部分注释,但署名时郭象只写了自己的名字,并没有写向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以为《庄子》的注解都是郭象一人所著。

刘伶: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地位最低的一个,也是七人当中最能喝酒的一个。对于喝酒这件事,刘伶几乎已经达到痴迷的状态,现在河北的特曲名酒“刘伶醉”,正是以刘伶的名字命名。刘伶一生不爱做官,就喜欢自由自在、浪荡不羁的生活,自然思想上也是追求老庄的“无为”和“逍遥”。

关于刘伶,还有一个“曝裈当屋”的典故。由于刘伶放荡不羁,酷爱喝酒,他经常脱掉衣服在家中喝酒,别人看到此景后满脸讥讽。刘伶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把天地当做房子,把房屋当做裤子,诸位为什么跑到我裤子里来?”

王戎:

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当时凉州刺史王浑的儿子,自幼长相俊美,非常聪明。最终官至三公,任职司徒。

据说王戎此人比较抠门,自己的侄子结婚,王戎只送了一件衣服当贺礼,而且结婚之后还将衣服又要回去了。

阮咸: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平时也比较喜欢喝酒,喜欢音乐,尤其爱弹琵琶,自己的仕途之路不是很顺畅,多次被贬官。

关于阮咸,还有一个“骑驴追婢”的故事。阮咸曾喜欢自己姑母家的一个婢女,但之后姑母家要搬走,就连婢女一块带走了。阮咸知道了,立刻借了别人一头驴,前去追赶婢女,最后还真追到了。阮咸和婢女一同骑驴回来了,这个婢女就是后来阮咸的妻子,阮孚的母亲。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东汉末年的七位著名文学家,七名成员分别是孔融、王粲、陈琳、阮瑀、徐干、刘桢、应玚。他们七人是除了曹操父子之外,最能代表建安时期文学成就的七人,后人普遍将他们称为“建安七子”。

王粲:

王粲出生于官员世家,王粲的父亲曾经做过何进的长史,他的爷爷是司空王畅,太爷爷是太尉王龚。王粲在跟随父亲西迁时,当时的大学者蔡邕就对王粲大加赞赏。之后曾跟随刘表左右,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刘表投降曹操之后,王粲得到曹操重用,担任侍中等职。

王粲擅长写诗词歌赋,而且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有一次,王粲和朋友在路上看到一石碑,两人便照着石碑上的碑文朗读。后来王粲朋友问他:“你能将碑文背下来吗?”王粲说能,但是王粲的朋友不太相信,于是让王粲转身背诵碑文内容,结果王粲背得一字不差,简直令人惊讶。

徐干:

徐干擅长写诗词赋以及各种政论,从小徐干就特别好学,长大后做了曹操的军谋祭酒,后来又担任曹丕的五官中郎将文学掾。

阮瑀:

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瑀不但擅长写作,而且也精通音律。阮瑀不爱做官,后来迫于压力做了曹操的军谋祭酒,当时曹魏的很多檄文都是他和陈琳共同撰写。

应玚:

应玚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应玚就喜欢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擅长写赋,当然诗词能力也不差。后来应玚做了曹操丞相府的属官,还做过曹丕的将军府文学。

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孔融天赋异禀,见识非凡。在曹魏任职时,由于孔融说话言辞犀利,经常触怒曹操,最终被曹操处死。

关于孔融,恐怕最被我们熟知的还是那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和兄弟一起吃梨,孔融自己总是拿最小的梨,将大梨给他的哥哥们。孔融父亲看到后问孔融为何这样做,孔融说自己还小,本来就应该吃最小的梨。

陈琳:

还记得在《三国演义》中将曹操骂得头痛欲裂的那篇剿贼檄文吗?全名叫《为袁绍檄豫州文》,全篇罗列曹操众多罪状,甚至连曹操的祖宗三代都不放过,那篇檄文的作者正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不过曹操一向爱才,陈琳投降后,曹操并没有为难他。

陈琳早年曾做过何进的主簿,后来又到了袁绍帐下,袁绍袁尚兵败后,陈琳又来到曹操帐下,担任司空军师祭酒、丞相门下督等职。

刘祯:

刘祯尤其擅长诗歌,诗歌中的五言诗更是一绝。刘祯与曹植,曹丕关系都不错,但刘祯比较孤傲,不拘泥于各种古代礼法。有一次和曹丕吃酒时竟然敢直视曹丕的妻子甄氏,后来得到曹操处罚,之后未得到重用。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在杂剧编写方面比较出色的四位名家,他们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和马致远。

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领军人物,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位。关汉卿一生编写了很多剧本,种类也特别丰富,有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像著名的《窦娥冤》、《单刀会》等,都是出自关汉卿的笔下。

白朴:

白朴,祖籍山西人,同样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其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白朴一生颠沛流离,非常坎坷,他的很多作品中也能看出他的不满和伤感。

马致远:

马致远不但擅长戏曲编写,也是元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马致远出生于书香世家,也曾献诗为官,晚年过着隐居生活。马致远代表作品有《天净沙·秋思》、《女冠子·枉了闲愁》等。

郑光祖:

郑光祖,早年曾在杭州做过小吏,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代表作有《周公摄政》、《倩女幽魂》等。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朝中期八位活跃于扬州的书画大家,他们分别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但关于这八人具体是谁,目前尚有争议。关于他们所怪之处,有人认为怪在绘画风格,有人认为怪在他们身世坎坷。其中以下这几位比较出名:

郑燮,也叫郑板桥,曾做过县令,他的绘画作品中,绘画的对象只有兰、石、竹,比如《兰竹芳馨图》、《清光留照图》都是其代表作品。

郑燮性格怪异,喜欢吃狗肉,讨厌贪官,每当看到贪官游街示众时便会画一幅梅兰竹,将画挂在犯人胸前,吸引百姓观看。

高翔一生淡泊名利,就喜欢画一些山水画,写真画也很有特点。晚年时期由于右手无法作画,便使用左手继续创作。

金农,从未做官,直到自己50多岁才开始作画,擅长绘画山水、花鸟、人物等,另外金农还有一定的篆刻技艺。

黄慎,擅长绘画人物,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些草书风格。

酒中八仙。

酒中八仙,也叫“醉八仙”,指的是唐代喜欢喝酒的八位文人名士,他们分别是贺知章、李白、李琎、李适之、苏晋、崔宗之、焦遂、张旭。

李白,我们最熟悉不过,又被称为“诗仙”,我们学习过他的很多诗词作品,比如《蜀道难》、《将进酒》等。李白为人特别豪爽,作诗时喜欢饮酒。他的作品,通常豪迈奔放,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贺知章,不但擅长写诗,而且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我们小时候学过他的《回乡偶书》、《咏柳》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贺知章曾高中状元,任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职,和李白是好友,曾为了和李白一块喝酒将身上的金龟饰品拿来换酒喝。

李适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曾入朝为官,担任要职,比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左相等职。不过后来仕途不顺,先后被贬,最后被贬为宜春太守,最终郁郁寡欢,服毒自尽。

李琎,是当时唐睿宗皇帝的嫡长孙,曾任太仆卿、特进等职。李琎不但能作诗,还是一个弓箭好手。

崔宗之,也是李白好友,喜欢和李白等人一同饮酒作诗,其代表作品是《赠李十二白》。

苏晋,唐朝著名诗人,入仕后担任崇文馆学士,后来又担任泗州刺史、礼部侍郎等职。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进入仕途之后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等职,平时也经常和贺知章等人饮酒论诗,其书法最大的特点是放荡奔放。

焦遂,唐朝一介布衣,和李白、贺知章等人是酒友。此人虽有口吃,但是喝酒之后经常可以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上就是日常科普君的回答,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及时批评指正,谢谢!

江南八怪都有谁?

扬州八怪吧 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于世界。 扬州八怪 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钤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 扬州八怪 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如果你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走过驾鹤路大码头一带,你可能还记得,那里除了卖成衣与狗肉之外,还有些花鸟虫鱼、树桩以及奇石。那是柳州奇石市场的青铜时代。最早是因为柳江县的几位农民兄弟,采来南天竹、棕竹、三角梅等,常常在星期天到驾鹤路摆卖,渐渐地,以花为煤,引来市内一些花木盆景爱好者,增添品种,使这条路成了有花木、奇石、盆景、树桩等多样化的综合性市场。那几位常客,最喜欢采石作观赏,或制作成盆景,有的还提笔在报端发表些赏石心得,后来都成了玩石界的前辈高人,他们是:邓志超、韦连发、邓永清、孙文加等八人。由于这八位都住在柳江南岸,故得了“江南八怪”之称谓。“江南八怪”对促进石市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驾鹤石市,曾一度迁到半山脚下,即今文惠桥南头。1993年冬,石市又迁到工人文化宫内,后经鱼峰公园有关人士的安排,1994年3月,石市定点于马鞍山下。马鞍山奇石市场,就此成为全国起步最早的奇石市场,后来发展为全国乃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奇石贸易的中心集散地。

赞美闽西客家文化的句子?

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深深地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他们登台临风的吟咏、泼墨挥洒的流云、忧国忧民的慨叹,使得闽西历史文化的浩卷更加璀璨辉煌。… …

但画出的人物画总倾向西画?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本画国画,但是画出来的人物画总像西画,怎么办?”如果把中国画画得像油画一样,这本身就是你学中国画的路子不对,学中国画要不要学一些素描?当然可以学。特别是画人物画,尤其可以学一些素描,而且要认真的去学,也可以把西方的绘画体系去学一学,例如解剖、透视、色彩都可以学。但是这仅仅是给我们学习和创作中国画提供了一个绘画的基础。不等于是我们学习西方的绘画体系,就能够建立起中国画的绘画语言。

杨之光的人物肖像画,以素描的造型中国画的语言,生动刻画了当代中国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艺术魅力。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在唐代就已经有外国的绘画方法和画家流入到中国,事实上外国画家西方绘画画家到中国来,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就一直在逐渐成扩大的趋势,例如在唐代有一位于阗的画家,就是今天新疆和田地区的画家叫尉迟乙僧,他就非常喜欢画外国人,那么,他画的外国人肯定也是用西方的绘画,如印度希腊方法来画的,和尉迟乙僧同时代还有一位中国画家叫靳智异,他不但传统绘画画得非常好,而且还学习了西方绘画,《历代名画记》中这样评价他,说靳智异的绘画“变夷为夏”。我们完全可以说,唐代的这位画家就是最早的洋为中用的一位画家了。

李可染先生诗书画印一体的中国画小品,展示了中国文人画的特色

所以,中国画的有自己的绘画语言,这跟我们学习西方的绘画传统是没有什么矛盾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画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绘画语言形式,如果没有自己的绘画语言形式,那么,这个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了。

中国画语言的核心价值和特色就在于他的笔墨语言。如果没有笔墨语言,中国画将失去自己的绘画特色。

因为绘画它是一种构成,是用西洋画的方法可以构成,用其他绘画的方法也可以构成,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图形。中国画本身也有石刻,也有木刻、漆画、版画等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当然也是构成中国化元素的特色。但是,中国画最重要的主要的形式是纸绢上面的绘画,同时他强调了笔墨语言的艺术特色。

而中国画构成图形的语言是笔墨,笔,就是要有笔法,墨,就是要善用墨的浓淡干湿。

杨志光深入生活写生,通过艺术再创作,把复杂的生活具象变成简练明快的中国画艺术语言形象。

我们传统学习中国画,首先是学学人物画,先要学会“十八描”。当我们建立了基础的绘画勾勒方法之后,就可以给我们的艺术造型打下绘画的语基础语言了,这就好比我们学了素描一样。

但是,中国画仅仅有勾勒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画除了勾勒,还有敷彩和用墨。中国画分工笔和写意,特别是写意画是比较难画的,因为它和工笔画有很大的不同。工笔画一笔一画,勾勒清晰,色彩是层层点染烘托。而写意画是铺毫泼墨,大笔淋漓。通过气韵生动的用笔用墨来体现绘画的意象之美,意境之美。中国画通过绘画语言要达到自己的艺术效果的目的。

我们看了你画的这幅画,简直就是素描的再版,不过是换了一种用笔和用纸而已。

中国人物画对神态和动态的精彩捕捉是它的特色。杨之光的这个写生,除了对眼神的刻画,对手的表情的刻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人物心理描写延伸和补充

当然我们也看到你画的画,也有勾勒,有一些中国画的元素的,但是这些勾勒线条和用墨都不是很突出,特别是那个天空画的有云彩等等,中国画的处理方法是叫做“留白”,就是不用把天空中的云彩画出来。中国画尽量突出用简洁的笔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而不是具体的形象。像云彩这些具象,画不画都无所谓。如果在天空画出一些像飞鸟等等的“点景”,也可以表现出天空的扩大,这就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它把想象力诗意安排在绘画当中去,让我们在丰富的想象当中,感受到绘画的境界之美和意象之美。

你的这幅画对人体轮廓的刻画,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些肌肉的表现,根据你画的一名战士来说也是需要的,通过这些肌肉的描写可以把强壮的有力的战士表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利益是没有错的。如果用中国画的语言把它刻画的详细一点,这个也是可以的。

但是你在处理的时候,笔墨艺术语言没有突出出来,例如到底突出线条还是突出墨块?等等,都不是很明确。

还有,就是地上长的这些草画得过于的密集,显得没有空气感了,中国画是讲究灵气的,即便真实情况是,茂密的草掩盖了战士的腿和脚,但是我们应当把这些草处理的很有艺术性,让它有一种空气的通透之感,这样也显示了中国画特有的透视艺术处理手法,同时也显示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技巧。

史国良的中国画人物写生。这个人物画写生,身材部分的用墨虽然有一些死,总体还是保持了中国画笔墨韵味的生气

所以中国画有中国画自己艺术处理方法,他有自己的灵气,有自己的灵感,有自己的诗意,这些我们一定要把它学到手。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学习中国画之前,都是首先学习西洋的素描、色彩、透视、解剖这一套绘画基础的,对于我们中国画自身的绘画语言和绘画体系很少触及。要学习好中国画,首先要有书法做绘画功底,用诗词做灵魂。当然,我们很多人要达到这样全面的中国画修养是很困难的。

但是,我们起码要多临摹古代的绘画作品。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临摹,可以体会中国画语言的表达特点。

事实上,我们当今的很多中国画画家他们的书法或者文学修养都不是很高,但是,他们还是可以画出比较好的绘画作品的,例如黄胄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画家,还有其他的很多画家例如杨之光、李可染、陆一飞、李苦禅也是这样的画家。

杨之光给画家张汀的肖像描写,面部的肌肉非常有弹性,这都是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特点,但是把西方的绘画它的特点全部转化为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了,这就是中国画语言和西洋画造型艺术的完全可以结合没有冲突的实践检验

我们传统的中国画家是书法,绘画,篆刻,诗词集于一身的一个文人绘画。中国画画家也叫文人画家,因为他们具备了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够把中国画画得很精彩。

那么,在我们今天我们成为专业的中国画画家,如果我们少了书法,少了诗词,少了篆刻,能不能把中国画画好了,当然是可以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一些不是很注重书法诗词篆刻的这样一些画家,但是他们的绘画作品照样还是非常好的。

传统的中国工笔画不但具有写实的特色,而且艺术装饰性非常明显

所以,在我们没有书法基础,没有篆刻基础,没有师资基础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通过对传统绘画的临摹来建立自己的中国画绘画语言,这些临摹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我们通过多临摹一些传统的优秀作品,就能够体会到中国绘画语言的特点,我们掌握了这些手法,再加上细化体系里边给我们造型的帮助,我们综合这些绘画要素就能够画出比较像样的中国话了。

当然这只是我们比较低的一个要求,如果按照比较高的要求来讲,还是要通过对书法的学习,篆刻的学习,文学修养的提升来增加我们对中国绘画语言的理解。因为中国绘画相对来说,它不是一个拟像的绘画,像西画的油画那样,通过色彩的描摹,把事物描写的很具体很真实。中国画是一种写意的性质的绘画,不管它是比较写实的工笔画,还是脱离了一定写实的写意画,这些绘画总的来讲它的语言,不是完全对现实的模拟和视觉还原,而是把现实和画家内心的精神结合起来的一种绘画,这种绘画跟西方的基础性绘画,写实主义绘画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学了西方的这样一些绘画基础之外,回归到中国绘画语言的研究上来,才能具备中国画大笔淋漓的特点。

注重写实,注重写生,仍然是中国画语言丰富和发展的基础。这是杨之光先生在海岛为渔民姑娘的画像,人物面部的色彩不但结构吸收了西画的特点,体感和质感丰富饱满,而且在色彩上也吸收了西画原理,但是没有像西化那样,而是发挥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因此中国画的味道仍然很浓厚

如果我们一直远离中国画传统,不学习中国绘画的语言,你怎么能够画得出像中国画一样的中国画?中国画的特色是比较简洁、明快,比较注重形象和色彩的简洁、明快的直接表达,所以中国画的色彩重点是突出在它的墨色上面。而中国的墨色跟色彩是几乎是一样的概念。那么,西洋画呢?它是要通过细腻的写实的逼真的方法来表达他的。

这与中国画的传统绘画思维把自然和内心结合起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方法,所以中国画必须要在笔墨语言上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中国画画家对事物的理解是富有想象力,富有感情色彩,富有个性表达的,因此,它更容易建立画家自己的表达方式,优秀的中国画它的个性鲜明,笔法独特,给人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新奇感觉,所以,我们中国画在世界上也是最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我们应该把中国绘画的艺术特色一直发扬光大下去。

中国画的传统博大精深,唐宋时代中国的人物画就达到了高潮,但是唐宋之后,中国画的主要题材转向山水和花鸟,因此人物画有一定的衰落

因此喜欢中国画,保持和发扬中国画向前继续发展,除了我们吸收西方的一些绘画特点之外,我们还要把中国绘画的重要元素发挥出来,比如说线条,墨块,墨色等等,把这些要素发挥出来,能够在绘画上体现出中国画大写意的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么你目前的绘画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当然是缺乏会有中国画的语言,刚才,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们如果要想画得有中国画的特点,必须要把线条和墨要突出出来,我们要善于用墨,善于用线条,线条不是死板的勾勒,必须是要有动感的表达。如果想把自己的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提高,那么我们在书法的学习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的益处的,因此很多画家到后来都去学习书法。他们这么热衷于学习书法的原因,不是书法和绘画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书法的线条的表现力是非常厉害的,非常丰富的,书法的线条,每一点每一话他都有弹性,都有饱满的生命感,因为在书法的线条里边,它包含着起笔,行笔收笔,这样一些动感的生命的元素。而我们很多人由于学习的是素描画的线条是没有弹性的线,这种线真的只能叫做线,不能叫做笔法,所以中国画历来就没有讲过线条,而是讲的是笔法,它的道理就在于中国画的线条是非常丰富的,有块有面,有动感,因为它的线条有一个结构叫做起笔、行笔、笔收笔。

如果要把中国画画好,我想,我们可以参照我们现代中国画有很高成就一些画家的作品,例如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的人物画,杨之光的人物画,黄胄的人物画,等等,都是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之作。因为这些画家,他们在书法上的造诣都是下过很大功夫的,所以他们的绘画语言极富中国绘画的特色。

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

谢谢邀请,哦,亲,你指哪方面的艺术家?广义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艺术创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狭义一点来说,各行各业善于钻研学习,用于创新实践的高手都把自己手头的事干成一门艺术:比如煎饼摊的很好的路边摊师父;比如能把各种包装箱、果壳及各类废品变成精美小工艺品的手工艺人;再比如手艺精湛,能够按照人们脸型塑造出彩发行的理发师……如果按照“学院派”的标准定义,那么,嗯,画家、雕刻家、导演、编剧、音乐家、歌手、演员、民间手工艺者、多媒体艺术创作人……都可以称为艺术家。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富,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

那么,按照自己的喜好写几位吧,艺术工种不限:

第一位:荷兰版画高手

M.C

埃舍尔,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除了版画雕刻技艺炉火纯青,细腻无匹外,他思想清奇、前卫、大胆、深邃;或许是第一位在二维纸面上探讨多维空间,并利用高超的表现技艺把本应矛盾的透视和空间关系表现得毫无违和,衔接的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给人的感觉是他在利用绘画的方式探讨前瞻的数学/理论物理等高段位科学课题。用独特的方式讲述我们周边世界的奇异性和多样性。他是一位纯熟的视觉魔术师,但仔细端详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创作的目的是严肃地探讨世界的无限和空间生成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利用视觉魔术取悦观众。话不多说,自己看看吧:

因为本人酷爱科幻作品,所以在看埃舍尔的画作时感觉更加有意思,能给人的头脑无限的启发。

第二位:莱昂纳多.达芬奇,这个不多说了,画家、工程师、科学家、发明家……集众多实至名归的身份于一身,远远超越他所在的时代,为世界科学、艺术和人文思想的发展做出难以形容的贡献。至于他的画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维特鲁威人》……不用多说了吧!

第三位:英国水彩画家透纳。第一次看他的《战舰归航》就被那灵动、透彻、精巧同时气魄宏大的表现震撼了。他把水彩的透明、淡雅和丰富的层次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高超的光影表现和扎实的素描基础,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都让他的画作具有立体、丰富、鲜活的灵魂。他善于画水,也把海浪、云层、天光的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他的画动感十足,气势恢宏,充满生命感。

第四位:萨金特,那素描画的一个帅,结构清晰准确,表现简洁,充满激情但不失法度。干净、利落,分寸正好,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

第五位:史提芬.斯皮尔伯格,喜欢电影,特别是科幻电影的童鞋们都应该有同感,斯氏出品,必属精品。每一帧都经过深思熟虑并充满创意,给人以难以忘却的视觉观感和心灵震撼。斯皮尔伯格并非一个老顽童,而是一位严肃认真的艺术家,善于把握的题材很多,而且只要出手,必定与众不同。除了科幻类的作品以外,斯氏的《拯救列兵瑞恩》《辛德勒名单》《紫色》《战马》……每一部都出类拔萃,值得悉心观赏。

第六位:扎哈.哈迪德。现代建筑界的灵魂人物,巧妙运用计算机数据建模辅助设计,将人文色彩和数据理性良好地融合在一起。作品线条流畅、诗意、灵动、优雅,似来自另一个世界,又似乎是像植物一样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样,让人耳目一新,十分敬佩。她的作品现在我们在国内能看到很多,比如北京二环上的银河SOHO,南城的丽泽SOHO等,单从建筑本身来说,绝对是独树一帜,特色鲜明。而且那种音乐感,韵律感,流畅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第七位:尼古拉.特斯拉。这位仁兄绝对是最接近神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科学是一种多么极致的艺术,而艺术,是所有科学探寻的宇宙的灵魂。当他从密布的闪电中毫发无损地走出的时候,让全世界见识了什么叫天赋秉异,天地大成……十余次拒绝领取诺贝尔奖,一生致力于探索无尽能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对于竞争对手对自己的打压毫不介意,无论心胸、才华、格局皆立于巅峰之上,无可超越!

以上是个人最敬佩的七位(我觉得都称得上)艺术家。当然今天的很多用于探索创新的年轻一代也让我十分佩服,以后可以慢慢和大家分享。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