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的代表作品,诸葛亮为何好为梁父吟?
丁启阵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
国相齐晏子。——汉代古辞《梁甫吟》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一句“好为《梁父吟》”,引出后来纷纭众说。纷纭之处有三:
一是“为”字的意思,二是“梁父吟”所指何物,三是诸葛亮为何喜欢朗诵《梁父吟》(也作《梁甫吟》)这首诗。
有人把“为”字理解为“做”,即写诗,认为是诸葛亮写了《梁父吟》这首诗;有人认为,“为”就是朗诵,即,诸葛亮喜欢朗诵前人所写的《梁父吟》这首诗。
“梁父吟”,有人认为指曲调,是属于相和歌词的楚调曲,即诸葛亮平时喜欢哼这支曲调;有人认为指诗歌,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讲述晏婴二桃杀三士故事的诗歌。诸葛亮为何喜欢朗诵《梁父吟》一诗,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抒发对山东老家的思念,梁父即泰山;有人认为,他是在表示对齐国三士的同情;有人认为,他在表达对晏婴的景慕。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更好呢?
我的意见如下:“为”字意思,以理解为朗诵较好。如果理解为“做”,有两点说不通。
其一,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以表明,诸葛亮有诗歌之才或写诗的兴致。
至少,历代编辑的诸葛亮文集,包括搜罗最全的清人张澍编辑的《诸葛忠武侯文集》,除了《梁父吟》外,未见其他像样的诗歌作品;
其二,把“为”理解成“做”,“好为”就很费解。
无论是说诸葛亮喜欢以“梁父吟”这种曲调做诗,还是以《梁父吟》为题做诗,都不合情理,更不合事实。理解为朗诵,就没有这些问题。
喜欢一首诗歌,便反复朗诵,合情合理,司空见惯。
“梁父吟”所指,以理解为指诗歌较好。如果“梁父吟”指音乐的曲调旋律,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史家记事,大概不会对他这种无关痛痒的音乐爱好感兴趣。
史家更兴趣的,是有内容、有含义即能够表现传主志向怀抱的情节。诸葛亮为何喜欢朗诵《梁父吟》一诗,以理解为景慕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较好。
诸葛亮虽然是琅邪阳都(今天山东沂南县)人,他父亲也曾经做过太山(即泰山)郡丞,但诸葛亮很小就成了孤儿,跟着叔父诸葛玄,在豫章(江西南昌)、荆州(在今湖北省)等地生活,后来又在南阳隐居。可见,诸葛亮是一个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人。
诸葛亮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他对家乡不见的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再者,以史家记事笔法,突然冒出一句他想念家乡的话,也很突兀。可见,怀念山东家乡是讲不通的。
看见坟墓,墓中死者又是三个“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的古代壮士,产生同情之心,原本是说得过去的,在汉代诗歌中也有同类例子,例如《薤露》、《蒿里》。
但是,这首诗的重点不在表达诗人的同情和感慨,而在于揭出“二桃杀三士”的谋主——晏婴。
换言之,这是一首叙事成分多于抒情成分的诗歌作品。
更重要的是,结合《诸葛亮传》上下文,结合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说诸葛亮在那里大发对于古代壮士的悲悯之情,也很莫名其妙。
相比之下,理解为诸葛亮在那里抒发对春秋名相晏婴的景慕之情,就很顺理成章。晏婴“节俭力行”的做事方法、帮助齐国三代国君(灵公、庄公、景公)稳固霸主地位的功业、“三世显名于诸侯”的无上荣耀,都是诸葛亮所无比景仰和羡慕的。诸葛亮一生的理想,的确也是像晏婴那样辅助诸侯,成就霸业。本传下文的“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就是直接的证明。《隆中对》、前后《出师表》反复讲的,其实都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业。“复兴汉室”只是一句口号,或者说,是无法实现的最高理想。倘若仔细体会,除了读出诸葛亮景慕晏婴这一层意思,还不难读出与此相联系的另一层意思:诸葛亮急于(像晏婴那样)用世立功的心情。躬耕陇亩、高卧草堂(需要刘备三顾茅庐这才出山),都不过是自抬身价的手法。诸葛亮不是真隐士,他是卧龙。是龙,总要想着腾飞的。这一点,在唐代诗歌里,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唐诗中,“梁父(吟)”“梁甫(吟)”,多指用世立功,跟隐居山林相对。例如,“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孟浩然《与白明府游江》);“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吴筠《题龚山人草堂》);“梁父吟,梁父吟……风云感会起屠钓……”(李白《梁甫吟》);“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高适《别王彻》);“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李群玉《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如何评价文豪野犬?
文豪野犬的评价众说风云,有说是披着文豪的皮走的是热血格斗风,智商不在线的丑作,也有说是为年轻人发现近代文学作品的启蒙之作,这不,人家第二季刚完结也不久,我们就来道一道《文豪野犬》,它到底好不好看。
朝雾卡夫卡原作,春河35作画的《文豪野犬》在12年开始连载,16年由骨头社改变动画而引起一度的火爆,直至漫画17卷出版时已突破750万部了,作为作品来说,这个销量是成功的,再看动漫作品,骨头社出品,必属精品,华丽的声优阵容,美型的人设作画,爆表的热血格斗,撇开开始说的文豪皮不说,《文豪野犬》的质量不可能不火。真要扯到文学话题上来,现代作者也是要恰饭的嘛,拿一些曾经的网络爽文来比,从春秋三国到李白杜甫,从名将到诗人都已经在各种爽文、电影、音乐中出现过了,国外也有从战国、刀剑乃至战舰到火车都被用烂了,用几个文豪借借火其实早已见怪不怪了,反观为年轻人启蒙近代文学的说法就很积极,有较强的引导意义。
讲了题外话,上面的问题太现象,说说作品本身,在一个异能横扫平凡人,黑帮统治的社会(后期还扯出了什么三角平衡),帮派结伙、任性的主角光环、老套的老一辈三杰培养下一代三杰等等各种套路的集合体下,《文豪野犬》它究竟好看吗?
好看呀,首先人物耍帅耍得飞起,技能又中二的飞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招和特色,凭什么不好看呀,帮派战争?这不就是观众最喜欢看到的大杂烩动漫吗?剧情?说到剧情确实有点稀烂,要说原因的话,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作者有意想画成一部每一个角色都开花的群像剧的情况下,又想着重描写主角一行的快速成长(然后后期变成上一代主角和新一代主角一起成长,再演变到上上上一代到上一代到这一代一起成长….???恩??这都什么玩意儿??)
没错,这部作品,摸不着头脑,至始至终都在耍帅和新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没有一个明确的最终主题,如果说要给这部作品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的话,我觉得《文豪野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但是其异能的脑洞设定、这般华丽的作画打斗,《文豪野犬》不能说佳作,但也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爽作。
文:李仔
屈原的籍贯目前在学术界有争议?
在名人成为了一种旅游资源的大背景下,名人的户籍成了各大城市的争夺点。比如说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百度百科给的资料显示,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然而对于这个说法,近年来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提出屈原是今湖南汉寿人,棒子国提出屈原是他们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屈原到底是哪里人。我们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屈原肯定不是韩国人。那么屈原到底是湖北的还是湖南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资料。
以现代考古和文献资料的查询来说,屈原出生于秭归几乎没有争议,而古秭归既现在的宜昌也没有争议。
从文献上看,对屈原的出生时间有一些争议,一说是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说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但出生地都指向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次年,居乐平里。所以出生地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
但是坏就坏在屈原的大半生,以及他做出的所有贡献。包括诗歌基本上都是在湖南完成的。这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麻烦在哪里?麻烦在于李白是哪里人。李白我们一般都认为没有争议的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没有一个地方在争这个东西。。但是李白并不出生于四川,他出生于:碎叶城。这个地方现在不在中国。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个说李白不是中国人呀,因为李白除了生在哪里,但是不活动在哪里。
所以湖南人就会觉得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在屈原身上,否则你就不能说李白是中国人!这问题就大了,以至于至今屈原的归属问题都没有定论。
屈原到底是哪里人,小编也不敢明确的说。但是肯定不是韩国人,这个我还是敢讲,必要时是不怕因此挨揍的。
我是小梁,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观点。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
迅速败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后,只待了42天就兵败如山倒,在这42天里让人彻底知道李自成的农民军到底是什么样,这短短的42天里发生的事情就注定了李自成失败的命运。
李自成成也纳粮,败也纳粮,他是小农意识,手下的农民军也是小农意识,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彻底的革命意识,李自成的农民军抢劫可以,打硬仗却不行,都是一帮趁机捞一把就走的人,军纪涣散,不失败才怪。李自成农民军有个口号就是“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就因为这个口号,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投靠李自成,李自成迅速有了百万之众。可是你不纳粮,没有税收,吃什么,穿什么啊!简单啊,抢劫就是啦,李自成的农民军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开始抢的是地主富户官员,后来顺便也抢劫农民,农民军就是靠着抢劫发军饷,其实李自成也没发过军饷,就是手下抢劫自己搞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李自成非常顺利,拿下西安后啊,就想着向东进攻北京,开始也挺顺利,没有受到多少抵抗,明朝腐败堕落,官军不行,打不过农民军也正常。
没想到在山西的宁武关,李自成遭受挫折,宁武关的官兵拼死抵抗,农民军死了4名猛将,伤亡一万多人,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伤亡啊,李自成害怕了,看来农民军打不了硬仗啊!李自成因为挫折,犹豫要不要进攻北京,而这时北京周边的重镇总兵向他送来了投降的书信,这样一来,北京就成了没有防守的城市了,就像没了衣服的姑娘,谁都想去摸一把啊!农民军很顺利的包围了京城,这时的李自成也没想过要推翻明朝,他写信给崇祯皇帝,说你封我为西北王,给几百万两银子我就走人。李自成就是小农意识,给我好处我就不难为你,他认为这样的条件崇祯一定答应,没想到崇祯脑袋犯糊涂,既然没有答应。结果就是军民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崇祯上吊死了,就这样占领了北京,这也太顺利了吧!
农民军进了京城,就像进了花花世界,两眼冒金光啊!进入京城第一天,李自成就立下规定,不得伤一人,否则严惩。结果进去之后,什么命令都忘了,本来就是抢劫发家,京城富的流油,哪有不抢一把的道理,否则手下百万的人怎么养活啊!李自成自己就开始抢劫了,首先是抢劫所有的官员,捞了上千万白银,宫女什么的顺便享用。老大都抢劫了,手下当然仿效啦!在京城短短的42天里,农民军就是天天抢劫京城的老百姓,老百姓家里的财富全抢劫一空,当然强暴妇女也是有的,总之是搞的京城鸡犬不留,乌烟瘴气的,搞得天怒人怨就是啦!李自成也默认了手下的行为,没办法啊,手下的都是农民流氓,你不让他们抢劫,李自成就做不成老大,都是为了利益走到一起,没了利益,自己人都反了自己人,肯定会内讧分裂,这样的军队不失败才怪呢,和土匪没有什么分别。
李自成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默认了手下大将刘宗敏对吴三桂老家的抢劫,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本来李自成都和吴三桂谈好了条件,吴三桂也投降了李自成,结果吴三桂知道自己父亲被鞭打,爱妾被侮辱,愤怒了,立刻回兵杀光了山海关的两万大顺军,重新占领了山海关。李自成也曾经要求刘宗敏放了吴三桂的父亲和爱妾,可刘宗敏就是不肯,李自成也无奈,很简单的道理,刘宗敏掌握了一半的兵力,农民军内部不团结,谁也不服谁,最后也只能默认刘宗敏的行为了。吴三桂彻底和李自成闹翻了,李自成决定出兵亲征吴三桂,李自成很有自信的认为,自己手下上百万军队就打不过吴三桂的几万军队吗,算算就不是问题啦!
李自成说要去打吴三桂,结果大家都不愿意去,为什么呢,因为手下个个第一想到的是带上抢来的金银珠宝和婆娘好好回家过富足的日子,打什么仗嘛,多不好啊,个个死活不愿意去,李自成愤怒了,这还是当初的农民军马,简直就是混蛋垃圾部队啊!好不容易凑出十万军队去打吴三桂,这十万军队还是拖家带口的,腰上缠满了抢劫得来的珠宝,身边还有抢来的女人,这样的军队怎么打得了仗嘛!结果可想而知,农民军对上精锐的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个八旗铁骑,一个来回,全军覆没,一败涂地,李自成仓皇而逃,本来李自成是逃不了的,只不过是因为八旗军为了搜刮农民军身上的钱财,没空去追击李自成,所以才让他逃了。李自成到了现在终于明白,所谓的农民军不过就是土鸡瓦狗,打不了硬仗,抢劫到是可以,对上真正的正规军只会被打的落花流水。李自成仓皇逃回京城,匆忙的登基做皇帝,第二天就带上部队逃出了京城。那李自成为什么不坚守京城抵抗呢,没办法,农民军的所为搞的京城军民天怒人怨,巴不得他早点滚蛋呢,没有了民心,你李自成能守住京城才怪呢!李自成退出了京城,被吴三桂追着打,一路败退,直退到九宫山兵败而亡,农民军彻底退出了历史。
李自成的农民军为什么失败,从他占领北京城的42天里就充分说明了李自成的农民军是什么素质了,说是农民军,其实就是土匪,靠烧杀抢掠起家,李自成农民出身,没有大局意识和政治素质,就是小农民一个,捞一把就走,从来没有把国家和名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的就是个人私利,他手下的军队也是为了个人利益,这样的军队能成功吗?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得民心,就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为所有人谋划利益的团队才能得天下,所有王朝的开创者都是那样的人,可是李自成部队性质注定了他一定失败,靠抢劫能赢得民心吗,我想所有人都懂这个道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诗文评类的内容和观点?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以下简称为《总目》)。其诗文评类提要最为集中、最为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的水平,而《经部·诗类》所包含的文学批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亦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总目·经部·诗类》小序可对其包含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概括:一,坚持汉学正统观念,恪守温柔敦厚和美刺的诗教。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评价方式。三,主张顾及全篇:既注重考证,又注重形象性;既反对徵实,又反对臆测。其四,经世致用,有补于世,服务于现实政治。其五,讲求“变创”,作者应秉笔直书,持论公平。其鲜明的思想,为后代批评家们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文学批评史的内容,更为成就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高度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目·经部·诗类》所体现的文学批评思想在小序中即以呈现:“今参稽众说,务协其平……并录存之以消融百年之门户。至於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今所采辑,则尊汉学者居多焉。”可见,“尊汉学者居多焉”的汉学正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评价方式;“至於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的注重考评结合、既反徵实又反臆测的方法;“参稽众说,务协其平”的务求持平、讲求变创的原则,皆成为作者批评的主导思想。
一、坚持汉学正统,恪守温柔敦厚和美刺的诗教
(一)、温柔敦厚、美刺诗教的源起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它的提出,最早见於《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於诗者也。”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温柔敦厚”既是儒家之诗论,也是儒家之人品。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同时,《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於愚,则是在上深达於《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
对於这一艺术信条,前人曾作过多种解释,但很少有人提出过怀疑。直到清初,王夫之写《姜斋诗话》认为诗教并不切合实际。其後袁枚作《再答李少鹤书》,也认为诗教并不可信。不过,他们都未能深刻认识诗教的实质。
温柔敦厚说除了伦理原则的意义外,在後世有时也被引伸为艺术原则,例如“柔厚”说—尽管作为艺术原则,但柔厚说最终是以温柔敦厚的伦理原则为规范的。
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事变?
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历史上深刻影响后世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数百年来的未解之谜: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凌晨日本战国时代的弄潮儿织田信长被自己的家臣突袭于京都本能寺而被迫自尽身亡,就此与统一天下的志向失之交臂。最有希望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就这样在统一前夕死于自己的家臣之手,日本历史由此进入到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活跃的年代,然而这也给后世留下一个未解之谜——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动机何在呢?自本能寺之变发生后的四百余年间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史学界仍没在这一问题上形成统一的答案。目前关于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动机存在以下诸多说法:
夺妻说——明智光秀早年与织田信长的正妻斋藤归蝶青梅竹马,他发动兵变是为了报夺妻之恨。如果这种说法满足了读者猎奇猎艳的心理,不过如果此说属实,那么明智光秀作为织田家臣多年未免也太能忍耐了,所以这种说法估计多半系小说家戏言。明智光秀早年可能对斋藤归蝶暗生情愫,这也有可能成为诱使明智光秀报复织田信长的原因之一,但应该不会是真正最关键为核心的原因。这种说法如果拍成影视作品也许会满足一部分观众的猎奇猎艳心理,但作为史学研究应该是经不起推敲的。当然明智光秀早年是否曾对斋藤归蝶暗生情愫,而这种感情又是否在明智光秀决定发动本能寺之变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们应该能比较肯定的说这绝不是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最关键的原因。
怨恨说——织田信长尽管深具识人用人之明,但他是一个功利心极强的人,对部属重用但谈不上尊重,事实上织田信长的脾气异常粗暴,对部属时不时会有打骂侮辱的行为。信长曾邀请德川家康参加庆功宴,命光秀负责接待家康的工作,但信长因为不满光秀的招待品太过昂贵以及嫌湖水的鱼味道有异,因此斥责光秀,并命令由其他人负责工作,在家臣的劝阻下才由光秀继续接待。明智光秀的儿女亲家荒木村重反叛了织田家,明智光秀出于亲谊向信长求情:如果荒木投降的话,希望信长保留荒木一家的姓名,然而织田信长因此对明智光秀大加斥责。光秀为攻下波多野氏的八上城曾将自己的母亲(有的说法认为所谓的“母亲”其实是赝品,并非光秀生母)作为人质送入八上城以换取对方投降,信长却不管不顾地攻打八上城,导致光秀的母亲被杀。在征伐武田胜赖之时光秀因为失言被信长斥责,然后信长命令森兰丸以铁扇打光秀。坂本城的城主将会由森兰丸就任,因而光秀会失去该地的领土。这一系列事件令光秀对信长怀恨在心。
不安说——这一说法其实和怨恨说大同小异,这不过前者强调的是因为一系列事件光秀内心对信长产生了深深的不满,而这一说法更强调的是光秀出于担心信长先下手为强而对自己的命运深深不安。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以致于在漫长的日本古代史上只有丰臣秀吉一人得以从底层跃升高位。中国古代尽管客观上也存在门第高低的理念,但同时也强调英雄莫问出处,而科举制的存在也为底层人士的晋升提供了一条尽管狭窄的路径;相比之下日本实际上就一个等级森严的世袭制社会。明智光秀尽管自称是美浓土岐氏出身,然而当时就有人对此有所怀疑,况且即使他真是美浓土岐氏出身也不过是出自早已败落的庶族分支,可以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奋斗的成果。作为这样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人物往往对手中的权力格外珍惜,然而信长的一系列举动令明智光秀感觉自己多年的努力都有可能白费:织田信长将明智光秀转封到出云、石见两地,问题是这两地都并不在织田家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明智光秀要想得到这两处封地就必须自行将其攻陷,可与此同时明智光秀却必须放弃原来的领地和俸禄。这时织田家羽柴秀吉正与实际控制出云、石见的毛利氏作战,明智光秀可能认为信长将自己转封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秀吉的手下,于是他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从降级联想到失宠再联想到流放,而在此前织田信长曾在长筱之战后放逐了佐久间信盛和林秀贞,光秀担心信长会对家中的重臣进行大规模的放逐,为免失去一切,于是尝试谋反。
野心说——这一说法认为其实明智光秀和织田信长以及后来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一样具有一统天下的野心。本能寺之变发生在天正十年农历六月二日(公历1582年6月21日),然而在此之前不久的天正十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明智光秀在和歌会上写下”ときは今天が下知る五月哉“。这句话从字面上可以翻译为五月的天下着蒙蒙的雨,然而とき在日语中正好是土岐的谐音,知与治也同音,因此后世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其实是用谐音暗藏深意——这种观点认为明智光秀其实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是”土岐は今天が下治る五月哉“(土岐氏从如今的五月间开始治理天下)。如果此说属实,那么自称美浓土岐氏出身的明智光秀写下这话的意图就可谓是昭然若揭了。事实上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后曾进入京都并被天皇册封“征夷大将军”,由此开创了他的明智幕府,尽管这一政权存在时间极其短暂,但似乎可以反证其实光秀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过此时明智光秀面对羽柴秀吉、柴田胜家和德川家康等实力派人物其实并无多少胜算,他只是以一场突袭的方式除掉了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织田信长,然而这却并意味着他能控制天下的局势。明智光秀能从底层一步步摸爬滚打起来,难道连这点战略分析的能力都不具备吗?因此关于野心说一直以来也是争议很大的。
保皇说——织田信长是一个对传统完全蔑视的人物:他对日本传统的佛教采取大力压制政策,因此而被誉为“第六天魔王”和“佛敌”,相反他和西洋传教士交往甚密。他废除了室町幕府,但又迟迟不接受天皇的册封而开设新幕府。在当时的日本有天皇朝廷和幕府将军两套行政机构,进入战国时代后其实这两套行政机构都已有名无实,政权转移到了手握兵权的各地守护大名手中。然而在此之前无论谁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至少在形式上必须礼敬天皇,织田信长却对这一传统置若罔闻——本来此时的天皇已没政治实权,唯一的权力体现在文化礼仪方面:确定年号、组织各种纪念活动,织田信长居然相连天皇这点仅存的权力也要拿到手,这不能不令人怀疑:他要干一件日本有史以来无人敢干,甚至无人敢想之事——自立为皇。明智光秀则对织田信长破坏日本传统的行为颇多不满:作为佛教徒的明智光秀早就对织田信长迫害佛教徒的行为难以接受,而废立天皇一事在他看来更是直接动摇日本国体国本的大逆不道之举,因此必须加以阻止。
幕府复兴说——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一样曾是明智光秀的主公,事实上光秀后来尽管加入了信长阵营,但对信长废除室町幕府之举也并未打心眼里认同,于是将织田信长解决,借机制造混乱,让义昭有机会回京。据说足利义昭在本能寺之变后曾写信给正与织田家处于对立状态的毛利家通报信长之死的消息,而信中行文语气放佛是他亲手杀死了信长一般。不过此说似乎不大可能——否则他为何在本能寺之变后自行组建幕府,再说当初信长废除室町幕府时也没见他有啥反应啊。
家臣共谋说——在本能寺之变前后织田家的重臣几乎都有诡异的举动,因此有人推测本能寺之变并非明智光秀的个人行为,而是织田家臣集体共谋、精心策划的结果。可能信长喜怒无常的个性以及之前一系列清除老臣的举动已令织田家的家臣团队出现了人人自危的心理,也许家臣们早已暗中串联策划了除掉信长的方案,明智光秀只是被推出来发动事变的人,而当事变当真发生后丹羽长秀、羽柴秀吉、柴田胜家等人立刻翻脸并以为主公复仇的名义除掉了明智光秀。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令他们时时刻刻如履薄冰的喜怒无常的主公,又以为主公复仇的大义名分实现了杀人灭口的目的,接下来他们就可以瓜分织田家的政治遗产并以此作为资本图谋天下。
长宗我部阴谋说——明智光秀的重臣斋藤利三与四国大名长宗我部元亲有婚姻关系,但在1580年信长开始对四国进行侵略,在这种情况下四国的长宗我部家暗中通过斋藤利三和明智光秀取得联系做掉信长。2014年6月23日日本NHK电视台发布信息称已找到当年长宗我部元亲与斋藤利三的书信。信中所反映的是长宗我部元亲试图通过归顺信长而免于被征伐,明智光秀则力谏信长不要将四国地区交给元亲,然而信长不纳光秀之言。这是第一次发现长宗我部阴谋说的直接证据。
德川家康阴谋说——这一说法认为本能寺之变实际上是明智光秀和德川家康合谋发动的一场针对信长的阴谋事件。然而目前这一说法没任何证据作为支撑,只是因为德川家康存在作案动机及其在本能寺之变后的一系列行为举动使人们产生了这种怀疑:德川家康曾在织田信长的压力下被迫杀死自己的嫡长子德川信康和妻子筑山殿,为妻儿报仇显然是能构成作案动机的。本能寺之变后德川家康在第一时间绕路逃回三河,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因信长去世而乱成一团的织田甲斐、信浓等处领土。他的动作之快使其成为接管织田信长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这一过程中的获益者。具有作案动机以及从信长之死中获益的现实使德川家康成为幕后黑手嫌疑人之一,但迄今为止这一说法未能得到任何证据作为支撑。
秀吉阴谋说——传闻光秀在外爱上了一女子,但因为正室熙子强烈反对致使光秀迟迟无法娶她入门,后来那女子生了名孩子,光秀溺爱他甚于光庆,有打算让他作为嫡子,此事被远在中国攻打毛利势力的秀吉知晓,便委托忍者抓了那对母子,之后迫使光秀陪他来演场戏——就是本能寺之变:由光秀来扮坏人,讨伐了主君织田信长,再由秀吉来扮英雄率领军队打着正义之师的名号来讨伐光秀,这样一来秀吉便可名正言顺的握有更大的权利甚至取信长而代之,而光秀也在秀吉的安排下装作被民兵杀死,随后隐居起来与妻儿享受人生的黄昏。
以上说法究竟孰是孰非恐怕已很难说清,甚至不排除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本能寺之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