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小说家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杂家
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
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纵横家
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诸子散文包括:
1、士的兴起与诸子百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士这一阶层的兴起有密切关系,由社会各个阶层转化而来的士,成为此期活跃于政坛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
2、兵家与早期道家的格言体散文。《孙子兵法》谋篇布局的特点;《孙子兵法》的语言特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格言式散文。
3、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孔子的思想;《论语》精粹的语言艺术;《论语》对人物性格及语态的描写。
4、对话式论辩体散文《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论辩特点;《孟子》的语言艺术;《孟子》的寓言艺术;《庄子》的思想;《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点;《庄子》的寓言艺术。
5、论说体散文《荀子》与《韩非子》。《荀子》说理文的艺术;《韩非子》的寓言艺术。
18世纪现实主义最高成就?
《汤姆·琼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作品评价
《汤姆·琼斯》是一部包罗英国十八世纪生活一切方面的社会生活小说。菲尔丁在《汤姆·琼斯》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广阔画面:英国地主领地的日常生活,乡村、城市、旅店、戏院、集市、法庭、监狱、杂货铺、生意人的账房、上流社会的沙龙等等,以及一切阶级与社会集团的典型人物,从最高显贵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到生活“底层”的人们——流氓、小偷和强盗,无所不包。
这部“滑稽史诗”的基本主题是善与恶的斗争。正面人物琼斯、苏菲娅、奥尔华绥象征着善良和美德;布力菲、贝娜斯登夫人和各式各样的市侩象征着罪恶。在这部作品里,菲尔丁通过汤姆·琼斯和苏菲娅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对布力菲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剥削阶级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腐朽、虚伪、唯利是图的本质,讽刺了英国社会的伪君子、假圣人和市侩们。
柳宗元什么之首?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公元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公元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公元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公元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西汉文学成就中?
汉代文学,上承先秦,下开六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主要文学式样有汉赋、散文、诗歌。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传记散文和汉赋,代表着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史传文学的巨著。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同时,又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汉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汉赋体现了汉帝国的声威和气魄,讽喻了帝王政治上的缺失和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一定的政治意义。汉赋在写作手法、表现技巧、篇章结构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对当代和后世的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司马相如是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的杰出代表。
汉代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政论、记事、抒情议理和史传等几种类型。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且成就最高。贾谊和晁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政论散文,能够抓住国家、生活的重大问题,议论风发,直抒己见,不仅有的放矢,感情充沛,而且笔锋犀利,遒劲畅达,富于气势和文采,对后世散文的创作影响很大。记事和抒情议理散文,在汉代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刘向的《说苑》、《新序》、《列女传》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代表作。
冰心林徽因文学成就?
20世纪初,文坛诞生了两个不凡的女子:冰心和林徽因。冰心是谢婉莹的笔名,取意“一片冰心在玉壶”。林徽因原名林微音,名出自《诗经》。
这两位都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冰心比林徽因大4岁,7岁就读《三国》、《水浒》,11岁进福州女子师范学校,18岁就写了《繁星.春水》,在当时的文坛她是顶级才女。林徽因也不弱,16岁开始与父亲游历欧洲,19岁加入徐志摩的新月社,她的名气并不比冰心小。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都是文艺青年的二人曾多年不合。冰心曾写过一篇名为《我们太太的客厅》,明眼人一看就觉得是讽刺林徽因。作为大家闺秀,两人虽没撕破脸,但后来冰心又写了一首现代诗《我劝你》,林徽因就在同一杂志的同一版写了首《激昂》,可见两人其实斗了多年。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林徽因比冰心高明。因为除了是位诗人,林徽因还是个优秀的建筑家,这一点是冰心无法比的。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这两位才女的两首小诗,咱们通过作品来了解二人的不同性格。
《繁星》是冰心的得意作,一共有小诗164首,写成时冰心才21岁,发表于《晨报》。这164首诗都是歌颂母爱的,每一首都是现代诗中的精品,这第15首是笔者最喜欢的一首。初读此诗,真的是让人心都化了。小小的花园,小小的孩子,一朵带刺的花儿,一棵暖暖的心,在这样的冬日读到这样的小诗,怎能不让人温暖。
冰心的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不用一个生僻字,也不卖弄各种意境,只淡淡写来,就能写进人心坎里。同时这首诗中,温柔、纯真的个性,也正是冰心一生的写照,在《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作品中这种情怀都得到了完美体现。冰心女士一生都在她的诗作中传递着爱与关怀,这也正是她能成为我国现代诗泰斗的原因。
《一串疯话》是林徽因年轻时的一首作品,当时她认识徐志摩不久,尝试写新诗的时间也不长,这首诗中体现出的是一位少女的热情、坚强。丁香的芬芳、几枝红杏的芳华,被绿色的树叶围绕着,它们在沉静中酝酿,历经风露,只为了五月的怒放。转过脸,忘掉腼腆,在爱人面前吐露心声。这看似杂乱的一串疯话中,写尽了林徽因一生对事业、爱情的追求。
当年大学建筑系不收女学生,她便进了美术系,最后她画出的建筑图纸比如今CAD制图还美;嫁给梁思成后,冰心、沈从文等人没少拿她和徐志摩的旧情说事,她却“身正不怕影子斜”,视徐志摩为知已交往数年;从小没吃过苦的她,不和别的名媛一样醉心于看戏和华丽的衣服,她随着梁思成走过190多个县,测绘2000多处古建筑的经历,直到病倒才回京。
袁中郎代表作?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北省公安县长安里人,明代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他们发扬李卓吾的“童心”思想,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复古,主张文学重性灵、贵独创,所作清新清俊、情趣盎然,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袁宏道为“三袁”中,文学成就最高者。他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后为吴县(今江苏苏州)知县,历任礼部主事、吏部验封主事、稽勋郎中等职。
书籍简介
《袁中郎全集》,明代袁宏道撰别集,共四十卷,包括文集二十五卷,诗集十五卷。
在文学的发展观上,袁宏道认为不应厚古薄今。他说:“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叙小修诗》),在创作观上反对摹拟古人。他还说:“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势也”(《与江进之尺版》),强调写诗作文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叙小修诗》)这就形成了“性灵说”,为公安派论文的核心。
“性灵说”的提出,对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扫除前、后七子拟古文风,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它也存在消极避世、追求闲适的缺点,对晚明文坛有消极影响。
袁宏道的散文,真率自然,极富特色。其尺牍文、随笔、游记文、传记文均有佳作,尤以游记极清新活泼。如《晚游六桥待月记》、《满井游记》等,深为后人称赞。袁宏道的诗,成就不及散文。少数篇章如《猛虎行》、《逋赋谣》等,揭露了社会黑暗,大量作品缺少社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