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写实主义代表作品,有没有遇见让你震撼到灵魂深处的艺术?
罗汉松
为何超写实的画还是能够受到绝大多数人的追捧?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下面辰晓就来试着回答一下。
照相写实主义也被称为超写实主义,是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兴起于美国。照相写实主义,其实就是将照片复制到画布上,或者用幻灯机把照片投到画布上进行绘画。
有的人可能会问,那绘画不就成了抄照片吗?他们的确承认照相是绘画的基础,但是这背后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原因要从照相机的发明说起。首先照相机发明后,它所记录的真实和细节,是许多画家无法做到的。所以这些画家就相信,照片比绘画更具有写实的优越性。从而使一部分画家放弃了摹写自然与真实的尝试,转而表现内心世界。这也是抽象绘画形成的根源之一。
照相写实主义的出现,其实是对抽象艺术的批判和反对,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强调描绘客观现实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他们创作巨幅尺寸的作品,观众在作品的面前只能看到抽象的笔触。
他们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照片看似逼真实则是虚幻的像素。他们用逼真的画面,揭示出一个个真实与虚幻的矛盾。引发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实的?照片真的是否就是生活的真实呢?它会不会是ps过的?
超写实绘画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正是因为它迎合了时代。不仅没有排斥相机带来的影响,反而将这一种时代的产物与悠久的绘画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当下人所追求的美学和心理效果,我想这也是超写实绘画能受到许多人追捧的原因吧。
想了解更多绘画知识,请关注辰晓爱画画。
毕加索的绘画水平怎么样?
巴伯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立体画派创始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其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他的私人收藏,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都已捐赠给了法国政府。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1]。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艺术生涯与成长
蓝色时期 斗牛士
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房东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2]。
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要比以前愉快得多,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妇女。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分析立体主义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黄色;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综合立体主义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1917年的却是现实主义。
代新古典时期
毕加索居于意大利,刚为迪亚希列夫执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游行》设计背景与服装,其时邂逅了芭蕾舞演员奥尔加·科赫洛娃。1918年他与科赫洛娃结婚,婚后诞下一子。这段较安逸生活正值毕加索创作生涯的新古典时期,1921年与1926年他继续制作立体主义作品,1923年的作品却走现实主义路线。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超现实主义时期。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现。1927年他邂逅了极年轻的玛丽·泰蕾兹·瓦尔特,她成为他的模特儿,且为他诞下女儿马姬。此时,毕加索并没有与妻子离婚,却又与一名热情女画家兼摄影师多娜·马尔同居,他为马尔绘过几张画。他们的关系维持了差不多十年。在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制作《格尔尼卡》,其间做了许多筹备制作工作。
格尔尼卡
1943年,他结识了法兰丝娃·季洛,与她在昂蒂布的米迪同居。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绘画了一系列的静物画,并创作陶瓷。他的儿子克洛德于1947年出生,1949年再诞下女儿帕洛玛。他的作品中除了显示这种简单家庭生活的快乐之外,还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承担:1944年绘制《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为了法国而死的西班牙人》。他继续绘画静物、风景、肖像……1950年,库尔贝的《塞纳河边的女人》启动了他的围绕名家大师作品的变奏创作。
1954年,法兰丝娃·季洛离开毕加索。毕加索在瓦洛里斯结识了贾桂琳·罗克,之后便与这女人共度余年。1959年之前他们居于康城,他在康城为德拉克鲁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与贝拉斯克斯的《宫女》埋头作画,同时继续《画室》的后续工作。他先搬到沃韦纳盖斯,然后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继续他的变奏系列创作。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仅在这13年内,在目录中记载的作品已超过千件,种类分别有版画、素描和油画等。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终年92岁。
毕加索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约达六万件之数。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作到了。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代表作品介绍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代表作品有:《亚威农少女》 ,《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尔尼卡》,《梦》。
《亚维农少女》
毕加索作,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像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
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思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
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文物出版社《毕加索》,1998年,第10页)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马德里索菲亚王妃艺术馆(Reina Sofía Art Museums)馆藏。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的左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关于《埃斯塔克的房子》
另类作品
毕加索和平鸽相关图集
毕加索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和平鸽,《格尔尼卡》,以及无数长着三只眼睛,几个乳房的怪人画,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具争议,也最有影响的艺术家。即使看了说不出所以然的人也只有跟着全世界喝彩。要是遇到其他什么人画的看不懂的画时,就会说一句:“这是毕加索。” 不管你欣赏也罢,不欣赏也罢,画笔、木头、陶泥、石料,到了他手里,做出来的作品就别具一格,韵味十足。说到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就要说起毕加索一生中的女人。他有过两个妻子,这是明媒正娶在教堂里宣过誓的,还有四名众所周知的同居情妇,还有其他的就难以数得清了。他在一九七三年逝世以后,从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品里,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毕加索最隐秘的一面。那就是毕加索爱女人,爱女人的身体,爱女人身体上的特点。他的一双炯炯有光的黑眼睛,愣愣地盯着女人的特点,在他的画笔下表现得纤毫毕露。
艺术评论家让·菜玛里在《正常与偏常》(一九八八年)一书中说:“二十年前,有人要我做—次关于艺术与性的讲座。我去看毕加索,问他该怎么讲。他回答,还不是老一套。”毕加索一生都受性的诱惑,他在作品与生活中都全身心地享受性的乐趣。据让·克莱尔说,“毕加索每次换个女人,也是每次换个标准,换个视觉,因为他要全部占有女人,直至她的视觉;这时他自己也换了个人。”“标准”、“改变视觉”、“性的对话”、“性与心的转换”、“占有女人直至她的视觉”,这是毕加索的艺术中的性心理学的。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 版画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如何看待绘画大师维米尔的写实女人油画在表现风雅的人性世俗?
绘画大师维米尔的写实女人油画在表现风雅的人性世俗
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擅长描绘家居场景风俗画、写实女人肖像画,他以一种节制的超然与抽离之感、精妙的笔触营造一种珍珠光泽般的、经过细致观察才能感受的光线效果,画面内容显的内省沉思,他笔下具有代表性的写实女人油画有《老鸨》《军官与大笑的姑娘》《倒牛奶的女佣》《音乐课》《手拿天平的妇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情妇与女佣》《花边工人》等等,这些写实女人油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都在表现风雅的人性世俗。
之所以维米尔的写实女人油画在表现风雅的人性世俗,那是因为其写实女人油画没有呈现出一丝的不安、浮躁的氛围,而且几乎都是围绕家庭生活的女人,家庭生活原本就是营造温馨平和的氛围,家居生活的女人具有风雅的人性世俗气息,(风雅是大方、雅致的意思)并不是风尘之女,简单来说,表现风雅的人性世俗的写实女人油画,整个画面的人物场景略显朴实、不矫柔造作、不奢侈浮华。
还有就是,反射映像和透视空间的建构是维米尔作品中另外的重要图形元素,因此他的图像比例和画面空间安排经常表现出一种古怪的扭曲变形感,这是维米尔有意要这么处理画面,为的是摈弃那些传统式的宗教构图余留下的沉闷的宗教气息,毕竟宗教气息的画面它无法完全的显示出世俗的元素、感染力,倒是可以反映人性,所以维米尔唯有将传统式的宗教构图画面进行古怪的扭曲变形,这样“去宗教化”,才能完全的显示出人性世俗气息。
维米尔笔下的那幅《持天平的女人》就使用了隐含的象征主义,整幅作品制造了完全的隐喻,画中的女人戴着桂冠、拿着书本和小号,这象征隐喻了女人的知识才华,很显然这是一个生存在现实世界里的女人应该追求的,并非像宗教神话女人只具备了美貌或善良,等着别人朝拜、供养;还有那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中维米尔使用了简单平衡的构图、神秘的气氛、招牌性的蓝色和黄色色调,以及他所独有的、前无古人的精妙的珍珠光泽质感,
维米尔作品
画中“神秘的气氛”是极其简单平衡的构图营造出来的,女人的脸像表现出一个特定的表情或者人物类型,展现出一种“异国风情”的样子,女人白色的领口、闪亮的眼睛和散落在她头巾上细微、零碎的聚光,甚至是那耳环都可以证明这“异国风情”,这很明显体现了女人的风雅,很大程度上又反映了人性世俗,这是和宗教气息没有一点任何关系的画作。其中,维米尔的写实女人油画中时常会运用到“明亮而相对冷色调的银光色”,并使用“照相术”来描绘远景,虽然那时照相机还没诞生,维米尔却提前创造了“照相术”,两个多世纪后的印象派便借鉴了维米尔的“照相术”画法,也从摄影中借鉴光线效果,获取灵感。
维米尔作品
裸体油画是油画的特色?
○N!从纯视觉艺术来看,好的人体摄影比油画更具表现力与震撼力!因为人的内心情感很难被摄影师捕捉到,而油画家是根据自己内心情感而表现裸体的!相对比较容易与单纯!
好的中国书法比任何艺术要美妙千陪!
关键是你能感觉到吗?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
题主你的疑惑并不是孤立的,如果你尝试了解过当代艺术的几次革命,就会发现自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银版照相机开始,这朵“绘画意义何在”的阴云就已铺天盖地地笼罩在艺术的天空当中。
在当今时代,经典艺术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一点在中国相对来说较难被感知到,因为中国开始吸收西方艺术的时间较晚,所以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补课”的阶段,国内的美院现在依然把经典艺术放在主要地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经典艺术的影响力实际上在照相技术出现的那一刻,就必然走向衰落。
照相机没有出现之前,其实大量的艺术家毕生的追求,就是去做一个“行走的照相机”,努力地把看到的还原、努力地营造出最真实的假象就是艺术家的目标——因为那个时代,艺术的第一要义就是尝试去模仿现实。
古人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像机,要想记录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记录某个时刻的场景的图像,唯一的手段就是绘画,而画的像,就是那个时代的终极追求。
颜色还原度不够怎么办?于是他们改善坦培拉技法,研究出大量的媒介最终研发出油画颜料;画面的空间很假怎么办?于是他们通过数学手段建立起了完善的透视规则;型不准怎么办?于是他们找出了各种光学办法确定型准,甚至让描绘的对象直接投射在画布上1:1精准还原。
数代天赋异禀的顶级大师不断钻研探索,从最底层的材料迭代一直到完善各种绘画科学理论,终于倾尽数百年时间构筑起了能完美还原现实的艺术大厦。
但是照相机的出现,直接颠覆了过往画师心中的白月光。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原来画师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复杂画面,只需要按下快门,一张透视准确、造型完美的图片就会瞬间产生,照相机在照相技术的降维打击下,那时候的大师们提出了和你相同的问题:
既然照相机已经能完成还原现实了,那绘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很幸运的是,你我并不出生于那个年代,从1839年至今,已有大量的前辈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他们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其深刻的摄影技术的出现确实改变了整个艺术世界,但是摄影并不能取代艺术,而只能取代艺术在过去模仿现实的意义。究竟何为艺术?画的像才能叫做艺术吗?画的还原才能叫艺术吗?通过这样的反问,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过往我们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其实很有可能走了一条巨大的弯路,对写实性的追求限制住了我们的视野,而照相机的出现,对艺术实际上是福祸相依。
它的出现既颠覆了经典艺术,同时又使得人们不得不去思考艺术新的可能性。正是在这一颠覆中,前辈艺术家们逐渐认识到:我们所真正追求的艺术,事实上是在追求一条恢复人性完整性的道路,是一条以破坏现有准则和规则作为不间断解放人性的道路。这么说或许会听不懂,那我就给它改成大白话:艺术的目的是探寻未知。人们的精神是由知识和不可知两部分组成的,所以为了完善人的精神,我们必须触及不可知,而绘画,就是我们触及不可知的方法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明白当代大师们的作品究竟在画什么,因为他们实际上早就脱离了经典艺术的范畴,而在试图通过绘画来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未必是一件具象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思考、一种观念、一种境遇、可能是一切。
今天的时代不可能回到过去,过去的艺术也不再能影响到当今的时代社会,对写实至高推崇的时代已经过去,艺术世界百花齐放的时代已经到来。画的像或者画的不像,都是我们用来表达思想方式,唯有触及未知、解放人性,才是我们学习绘画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