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屈原朝代功绩代表作品

古代文人把气节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怎么能低三下四的去求权贵之人使自己不开心,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

屈原朝代功绩代表作品,古代文人最推崇的是什么?

我认为古代文人推崇“节”。理由有三。

其一,节的本意为竹节,有节节攀升的意思。说来也是对自然的敬畏,竹节之间有隔,其隔不能打通,界限分明。做人要是有节,竹节直接不能打通的话,方能做到界限分明,保持独立和尊严,不趋炎附势,不为利益所动。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故事,就是“节”的典型代表。汉武帝派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匈奴扣押苏武,流放北海牧羊,苏武食雪解渴,挖鼠充饥,坚守节操,誓死不降,十几年历尽艰辛,终归汉室。

其二气节是古代文人推崇的有一行为准则。古代文人把气节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故孔子告诫“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元将张宏范迫使其招降张世杰,乃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始终不降,正是因为他气节。

其三,节还有节操的意思,一是不是嗟来之食,表达了对节操的看重,对人尊严的强调,对人精神的重视。二是有深明大义之意。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为侥幸存活而心喜。三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低三下四的去求权贵之人使自己不开心。屈原投江自尽,正是屈原有高尚的节操,表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伟大境界。丁汝昌,黄海海战时,他身先士卒,虽身负重伤,任与敌人战斗,威海卫之战时,对敌人的诱降和威逼,他坚定不移,誓死抗敌,最终殉国。

中国传统节日传说?

春节:

春节在农历中代表着新年到来,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祈福的大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希望来年顺利。根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不停制造恐慌。 天神将它囚禁在大山内部,每十二个月才让它出来一次。

十二个月过去了,年被放了出来并开始为非作歹。人们讨论对付年兽的方法,有的人说年怕见红色、火光和噪声。人们张贴写着吉利话的红对联,放炮竹,并敲锣打鼓。怪物害怕得发抖。

夜幕降临,所有的人家都点亮了灯笼。怪物被吓坏了,从此躲入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年兽被打败了,但庆祝新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两千年前。传说在天庭里,天帝过着无聊又无趣的生活。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他十分恼怒。

于是他派出了一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仙鹤到人间,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毁。

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有个聪明的人提出每个人都要马上点亮一盏灯笼。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

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它被逮了起来并装入一个无法燃火的笼子里。人们点亮了灯笼,燃放鞭炮和烟花。天帝看到人间失火后非常高兴。他认为仙鹤已经成功摧毁了人间。

事实上,人们举着灯笼游行来庆祝他们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一日,人们悬挂灯笼或提着花灯上街散步。这就是元宵节。

清明节:

每年四月一日是清明节。这天人们在乡间散步,在坟前摆上祭品,佩戴鲜花或者嫩柳条。

故事要追溯到纪元前,春秋战国时期,金国王子重耳,被公国流放在外漂泊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依据各人的功绩奖赏并封爵在他流亡期间依然忠心的人。在其中,有一个叫介之推的人被重耳遗忘了。他背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里。 重耳的一个门客告诉他了这件事情。

重耳带上侍从去寻找介之推,但绵山太大了,他们找不到他。另一个门客建议重耳:“放火烧山,介之推就出来了。“重耳于是下令烧山。 一场大火烧荒了这座山,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坚持到了死。重耳十分悲痛,他规定每年的这一天都不许生火。各家都要吃寒食。清明节不许开火的习俗已经不存在了。但插柳和清扫祖先的墓依然延续到今天。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一天,乡下的每家每户都会吃糯米包的粽子,佩戴香包和插艾蒿。为什么人们要吃粽子呢?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在楚国担当重任,在楚战时期以他的功绩为人称道。背信弃义的君王诽谤他有过失,他被免职了。不久之后他被流放,过着漂泊的生活。他因国家和人民的不幸而悲愤。

农历五月十五日,他在汨罗江投江自杀以唤起人民的热忱。楚国的人民将米粒抛入江水给屈原献祭。担心谷粒会被鱼虾吃掉,人们将米包到芦苇叶中并用丝线捆起来。人们还佩戴香包,小孩子手上戴五彩绳。人们在门上插上艾叶,象征击退敌人的刀剑。

七夕节:

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少女们比赛穿针引线来纪念织女。

织女每天为王母娘娘做织布的活计,人间有一位牛郎过着贫苦的生活,只有一头老黄牛陪着他。织女爱上了贫穷的牛郎。她下凡与他成亲。她为他生了一双儿女,生活幸福美满。

王母娘娘十分气愤。她命令天兵天将将织女带回天庭。一位天将将织女带了回去,牛郎带着儿女骑着老黄牛跟着他。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一根金簪并在天上划了一道线,于是一条奔涌的河流挡在了牛郎前进的路上,隔开了这对夫妇。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喜鹊们在银河上架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这一天,女孩子们喜欢在织女星旁学习织布。也是为了庆祝牛郎织女重逢。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留传下来的风俗是踏青或登高。 在汉朝,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会捕怪的巫师。

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的弟子桓景,农历九月九日人间会发生一场大灾难,他会带他去阻止灾难发生。他拿出一捆茱萸和一小瓶菊花酒,告诉他将这些带给世人。乘上仙鹤,桓景去往人间。他将人们领往高山之巅,每人发了一片茱萸并饮了一口菊花酒。这样怪物就不敢靠近了。

怪物来了,它急忙赶往已人去楼空的村子。看到人们都已经聚集在山峰上后,它冲向他们。但菊花酒的气味和茱萸的香味使他却步。于是桓景用剑杀死了他。从那时起,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带上茱萸和菊花酒,登高或是踏青。

韩愈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我是璞玉待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提问:韩愈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这里我从教育思想和文学影响两个方面来谈谈他的伟大成就。

一、韩愈的教育思想(一)弘扬孔孟之道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高举儒家道统的大旗,猛烈地反对佛老,提倡古文运动,以复兴儒道为己任。他认为儒家的道有一个传承的过程,从尧开始,中经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最后传至孟柯。孟柯死后,儒道不复传矣。为了重振儒家的道统,韩愈极力抨击佛道,尤其反对外来的佛教。韩愈曾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他热心教育事业,积极培养人才,不断探讨有关的教育理论问题,是唐代著名的教育家。

(二)、“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

(1)性三品:

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

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

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2)教育的作用

第一,从性三品说出发,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

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只能以刑罚制之。但教育不能改变人性,不能使下品转化为中品、中品转化为上品,教育只能在品之内发生作用。

第二,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

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是不同的,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制,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这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相比是倒退的。

第三,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来,而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

第四,评价:韩愈一方面肯定 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首先,他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同时,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根据自身参加科举的体会,韩愈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指出依靠科举不仅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反而会埋没治国兴邦的大才。他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为喻,希望统治者能够以特别的方法发现人才、礼遇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入才。

(四)、韩愈论师道

1、内容:

《师说》是韩愈一篇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他系统阐述了他的教师观,: 提倡社会要尊师重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

(2)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韩愈主张不管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他提出“圣人无常师”,主张广泛地向他人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另外,“道”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能体认到它,就可以为师传道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2、评价:

(1)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后人有关师道观的不少论述皆受其影响。

(2)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

(3)韩愈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统一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二、文学影响

(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并尊他为之首。

(二)、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

(三)、韩愈积极领导了“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 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

(四)、 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 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 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 。

(五)、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韩愈领导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六)、文学著作。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指为死者歌功颂德,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结语:韩愈在文学,教育学、哲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但对当时的文学运动和教育方面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而且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迪。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为传递消息,命人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历史上的东方朔有多厉害?

东方朔明是一个伟大的人才,但最终成为了一个傻瓜。东方朔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天才。他是个狂野的人,他知道如何解读形势。而且东方朔很擅长自我保存。可以说东方朔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东方朔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志愿者”性格类型。

不少古代典籍中,东方朔被列入仙班,他在《史记》里只是《滑稽列传》中的一个人物,但在坊间的名气很大。

很多人在介绍东方朔的时候,都介绍他是如何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武帝认识的,而我今天说的便是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

根据历史记载,东方朔不知是因为高兴,还是因为伤心,所以在有一天晚上的时候喝大了,这喝着喝着便喝得越发的糊涂,也越发的尿意袭来,这时的他因为喝醉了,所以他居然将宫殿当成了自己的茅厕,只见他一边解着裤子,一边扶着墙小便。话说这个行为要是没人看到还好,毕竟在古代的时候也没有监控,但是万分不巧的是,他的这个行为居然被一个官员看到了,这个官员可能是嫉妒他常常陪伴在皇帝的身边,所以便趁此机会弹劾了他,在知道了此事后,武帝也下令将他贬为了庶人。正巧在这个时候武帝姐姐的儿子因为杀人被抓,毕竟“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武帝不想因为他是自己的外甥所以乱了规矩,但是因为姐姐生前有所托付,所以武帝很是苦恼。

这个时候还没有被罢官的东方朔出现了,他拿起一杯酒就要敬武帝祝寿,并向皇帝阐述了喝酒能够排解人们的情绪从而达到养生的作用。因为聪明的东方朔已经看穿了皇帝正因为外甥一事犯愁,再加上自己之前才因为喝酒犯错,为了弥补自己的前途和博得皇帝喜爱,所以便想用“酒”来赞叹和表达武帝的刚正不阿,而另一方面便想让武帝以此消愁。后来武帝听得心思一顺,便当即让他官复原职了。

我们再来了解下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原本姓张,平原羌次(今山东陵县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名《颜字碑》。日本侵华期间,此碑曾被日本当地驻军当做军营门前水沟上的石板,马踏车碾,致字迹局部损毁。目前《颜字碑》的真迹和仿制品都存放在陵县人民公园的“颜碑亭”里。

东方朔有多厉害呢?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讲几个故事吧

一、自荐书中露奇才。

汉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于是一时间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更是写了三千片竹简,而武帝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了。

在自荐书里东方朔说:“我东方朔自小失去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十三岁开始读书;十五岁学习击剑;十六岁学《诗》、《书》;阅读量达到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又开始学习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有神像珠子,牙齿洁白像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这样的人,应该能够做天子的大臣吧!”。武帝读后认为东方朔气概不凡,便命令他在公车署中等待召见。

二、为求召见吓侏儒。

东方朔做公车令始终未得汉武帝召见,为了尽快得到汉武帝的召见,东方朔故意吓唬给汉武帝养马的几个侏儒:“皇帝说你们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你们还不赶紧去向皇帝求情!”侏儒们听后大为惶恐,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即召来东方朔责问

他风趣地说:“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然而我与侏儒所赚俸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汉武帝听后捧腹大笑,于是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东方朔稍得些微亲近。

三、射覆猜谜世无双。

汉武帝有一次玩射覆的游戏时把壁虎藏在盂中,却没有人猜中。东方朔向武帝自请说:“臣曾学《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于是他将蓍草排成各种卦象,回答道:“我认为说它是龙却无角,说它是蛇又有足,肢肢而行脉脉而视,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于是汉武帝赐给东方朔十匹帛。

后来武帝又让东方朔猜其它的东西,而东方朔每猜必中,皆有赏赐。东方朔也因此被汉武帝宠幸的伶人郭舍人嫉妒。郭舍人给东方朔出谜语,然而东方朔应声就答,没有谜语能够难倒他。东方朔做为“射覆”高手,民间多有关东方朔相术占卜方面的传说,而占卜的盲人对其更是备加推崇,占卜技艺代代相传,每年三月三对其供奉。

四、谏阻上林显忠贞。

汉武帝想修建上林苑,东方朔就向武帝谏言上林苑所处之地的物产富饶及地势险要,若修以林苑则是不恤农时,非富国强民之计。并列举殷纣王、楚灵王、秦始皇大兴土木导致天下大乱的例子。最后献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够观察天象的变异而自省自己所做的事情。汉武帝因此拜东方朔为一千石太中大夫之官职,并赏赐黄金百斤。

为什么东方朔会被“神化”呢?

道教是我国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融合其它理论和修持方法而形成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文明的主流之一。道教中说黄帝学道于广成子, “广成”即集大成的意思。

齐国故地是道家的重要发源处。早在远古时,在此治水的大禹就是一个大巫。商周间的齐太公姜子牙 “修道术”“封神”, “厌胜”的法术也起源于此。阴阳说、五行说也产生在齐国大地上,战国时期邹衍又把两者结合起来。到西汉时,东方朔应运而生,而道教作为宗教尚未形成。

如果将东方朔的故事与道教被神化的历史相联系,可以看出,东方朔被神化与神仙道教类小说的发展不无关系。

神仙道教类小说,是指以宣扬神仙道术为题材的志怪类小说,以描摹仙境为基础,弘扬道术可学,神仙可求思想。东方朔 “羽化成仙”故事的不断丰满,与这类小说的发展轨道惊人的契合。

自汉以来,东方朔的故事越来越多,在后来的各种记载中,事迹常被神化,将其描绘成暂居人间的神仙之类的人物。李白也有诗曰: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关于东方朔的记载逐渐有了怪异色彩。

其实不难理解, “神仙”思想由来已久,汉武帝又倍加崇信神仙方术,上行下效,这一思想风靡一时,影响深远。这样的现实条件下, “狂人”东方朔的不少举动,自然被打上了 “神仙”的烙印,逐渐被仙化,脱离了真实的历史轨迹,笼罩在神秘的光环里。

结语

人生一世,忧多乐少,东方朔就能一生无忧吗?他的性格虽是“言不纯师,行不纯德”,但真正内心所想的,应该还是为苍生造福啊。他自比苏秦张仪,自嘲说“时异事异”,他创造了一位“非有先生”来寄托言志,他说主上“用之则为虎,不用之则为鼠”。因为他毕竟还是个弄臣啊,毕竟还是一个负责武帝开心的人,他这样的人,真的会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小丑吗?何况我们抑郁了,可以去找小丑,小丑抑郁了,又该找谁?武帝一朝死于非命的大臣不计其数,东方朔不知道伴君如虎的道理吗?他自诩的大隐于朝看似潇洒,但我们安知他是否只是没表露他堪苦的一面?大隐于朝,却依然遵从自己的内心,对武帝谏言,对苍生立命。这种人,我看他做勇士。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

刘墉的形象,通过戏剧、评书和相声等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评书《刘公案》等将刘墉的形象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刻画,其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与贪官斗智斗勇的故事,也让刘墉在民间留下了诙谐、正直的清官形象。既然是演义,肯定与真实的刘墉还是有些区别的。

一、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祖藉山东诸城。其家族号称康熙御封的“天下第一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开始,几代人皆在朝中为官,截止道光时,刘家至少出了八位进士,二十多个举人、监生,知县以上官员三十余人。特别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官至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等职务,是雍正和乾隆两朝,倚重的股肱之臣,以刚正清廉而著称。刘统勋去世时,乾隆亲临其丧,并说:“如统勋者乃不愧真宰相。”

刘墉自幼受其父亲影响,苦读四书五经,从小就立下了“为人就要做官,做官就要清廉”的决心。刘统勋对儿子教育甚严,以传统儒家思想教导刘墉兄弟二人,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做为榜样,经常将于成龙等清官的故事讲给刘墉听,要他们长大了做忠臣贤相。

二、与状元失之交臂的刘墉

刘墉入仕较晚,在其三十岁之前一直没有取得举人的功名,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十一岁的刘墉,以其父恩荫的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辛未科会试,取得了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担任散馆编修。民间对这段还有个传说。说的是考官按成绩将刘墉预定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但是,在乾隆召见他时,发现刘墉有点驼背,就有点不高兴。因为,乾隆有一个用人习惯,提拔使用一个官员,不仅要有能力,还得长相好,若长相不好,也会影响升迁的。刘墉猜出了乾隆的心思,机智的吟了一首诗:“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跃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引得乾隆哈哈大笑,也很欣赏刘墉的才华和胆识。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珍藏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殿试小金榜记载,金榜有二百四十三名进士的姓名、名次和藉贯等,刘墉为二甲第二名。根据记载,阅卷大臣本来预定的刘墉为第一名,就是状元,但乾隆认为刘墉无超人之才华,将其贬为二甲第二名,亲点了浙江举子吴鸿为状元,就这样,刘墉与状元失之交臂。

三、刘墉是如何赢得清官美名的

刘墉在初入仕途的几年,一直担任编修、右春坊右中允、侍讲等闲职。直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墉外放为地方官。刘墉为官清廉,始终保持朴素的家风,无论是在地方为官,还是后来回到朝中任职,刘墉一直廉洁自持。他在担任地方官时,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每到一处,总是先惩办贪官污吏,纠正许多冤假错案。他还注重发展农业,办学堂,赈济灾民,甚至上司有不合理的作法,他也敢于抵制。正是他这种廉洁正直的作风,与其他官员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担任江宁知府时,刘墉执法公正,以其聪明才智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一些沉积多年的案件也得以告破,被当地百姓称为“刘青天”。在刘墉调离江宁时,出现了万人相送的场面。刘墉在江宁的任期,也是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时期,赢得了民间和百姓的称赞。在清嘉庆年间,民间就开始通过弹词、戏曲等形式,歌颂刘墉平反冤狱、除暴安良的事迹。评书《刘公案》也正是对刘墉这一时期的描述。这也是刘墉清官美名,流传到现在的原因。

四、经历两次牢狱之灾的刘墉

官场的风光是很多人羡慕的,但凶险也是无时不在的。世代为官的刘墉,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两次牢狱之灾,还险些丢了性命。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墉担任翰林侍读,其父刘统勋在担任陕甘总督时,因建议放弃巴里坤,退守哈密,被乾隆以阻挠军机罪,革职逮捕进京,刘墉也受到牵连,父子二人一同入狱。好在,不久,乾隆认为治刘统勋罪有失公允,虽进谏不当,但其忠心可恕。于是,下旨免了刘墉父子的罪,并补授刘统勋为刑部尚书。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刘墉升为冀宁道,因其原来在担任太原知府时,下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国库银两之事案发,刑部以刘墉未能事先发现,按“扶同容忍律”将刘墉逮捕下狱,并判处死刑。幸亏,乾隆对其加恩,免其一死,发配到军台效力,第二年,刘墉得以赦免,回京担任编修之职。

五、刘墉与和珅

通过电视剧的演义,刘墉调教君王、智斗和珅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那毕竟是演义,与事实还是有出入的。刘墉的年龄比和珅大三十岁,二人虽同朝为官近二十年,但两人的地位相差悬殊,刘墉直到嘉庆二年(1797年)才授大学士(正一品),而比他小三十岁的和珅,早在十二年前,就已经是正一品了,而且和珅还是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是皇上身边排第一位的大红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刘墉不可能敢随意调侃皇上和比他官大的和珅的。

不过,刘墉也还真与和珅斗过一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史钱沣弹劾和珅的党羽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侵吞公款,所属州县库银皆亏缺。乾隆派和珅和时任左都御史的刘墉到山东查办此案,并让钱沣随同。到山东后,国泰倚仗和珅庇护,气焰嚣张,当面骂钱沣“你是什么东西”,和珅在场一言不发,刘墉当即请出钦差公文,命人打了国泰耳光,将国泰气焰压下。在调查案子时,事先得知消息的国泰已有准备,和珅命人抽查历城县库银,在查看十封后,就断言没有亏缺,不再查验;但刘墉和钱沣坚持将库房封存,第二天再查,第二天入库细查后,发现库银颜色不一,实为拼凑,紧接着又抽查了章丘、东平、益都的银库,发现个个亏缺。于是,刘墉上奏朝廷,拟将国泰和于易简斩首。和珅多方设法营救二人,乾隆将其二人改为“监候”,最后赐二人在狱自尽。

在和珅一手遮天的背景下,刘墉就是少数几个不受其拉拢,不与其同流合污的几个耿直大臣之一,这也反映了刘墉的清官之名的确不是虚的。

六、“文字狱”令刘墉留下人生败笔

“人无完人”,清官刘墉也同样也有缺点和错误,毕竟他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官僚,在面对能决定他命运的皇帝时,也同样不能免俗的“逢迎”、“讨好”,这是人的生存本能,我们也不能苛求他。刘墉为了迎合乾隆,在乾隆销毁禁书和大兴文字狱时,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乾隆二十六年,刘墉在审理江苏阎大墉抗粮案时,得知其喜欢作诗,刘墉将他认为有问题的书稿报送给乾隆,导致阎大镛被斩首。而另一桩《一柱楼诗》案,则是刘墉人生最大的败笔。乾隆四十二年,江苏举人徐述夔的孙子徐食田兄弟二人,因土地买卖发生纠纷,被同乡蔡嘉树告发,说徐食田有其祖父徐述夔收藏的违禁《一柱楼诗集》,刘墉将诗集呈报乾隆,导致将已死的徐述夔、徐怀祖父子锉尸、枭首示众,徐食田、徐食书等五人判斩首。受牵连的江苏布政使陶易死于狱中,其他州、县官员被发配。当时这起冤案震惊朝野,也令刘墉的形象大打折扣。

总结语:总体来说,刘墉算是一位忠介耿直的清官,虽然也有错误,但在官员普遍腐败的背景下,他尚能独善其身,已属不易。其不但为官深受百姓爱戴,而且个人多才多艺,诗、词、书、画都非常出众,特别是书法,自成一体,直到现在,也是一些文化爱好者争相收藏的佳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