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花鼓戏代表作品,湖南益阳名角?
花鼓戏陈正春是湖南益阳市人。是湖南益阳赫山花鼓戏剧团演员,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其代表作《韩湘子渡药》扮演郎中。
花鼓戏陈正春是湖南益阳市人。是湖南益阳赫山花鼓戏剧团演员,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其代表作《韩湘子渡药》扮演郎中。
益阳花鼓戏有多少种调子?
有3种调子,益阳花鼓戏又称益阳楚剧,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的益阳、南县、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旧分西、东两区)、宁乡、湘阴、长沙、望城、浏阳、湘潭、株洲等地。
过年有一种说法叫躲灯的是什么习俗?
过年有一种说法叫躲灯的是什么习俗?
过去在七星老农家乡,虽然说大家都手中不蛮富裕,但是过年期间,从大年初二日晚上开始,当地有自发组织大家白天晚上,打地花鼓耍花鼓收取红包的传统习俗,从大年初二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咱们农村所谓的"躲灯"并不是我们当地的一种什么习俗,而是一种手中贫困的"无奈"之举啊。
过年打地花鼓,耍花灯,意在热闹,是咱们当地人的一种风俗传统习俗七星老农家乡湖南益阳市,大家都知道湖南花鼓戏是咱们农村的一种文化遗产,打地花鼓耍花灯又是咱们农村人的一种风俗传统习俗,流行有近千年多的历史了。
所谓的过年打地花鼓耍花灯,意义双重,一种情况是新年新节,民间卖艺人自发组的一个乐队,由4个人举着4盏纸灯,每个灯上写上一个字"恭喜发财",举灯的就注了,灯里面要经常加煤油,特别是到了别人家时不能让灯灭了,否则主人家就有意思了,认为灯灭了是一种不祥之兆,很不喜利了是吧。
耍花灯在七星老农家乡,由一位当地有影响力的长老带头写礼薄,向每家每户收取一个红包,红包不论大小,听你主人家的客气,想封多少就封多少钱,没有限制,一块钱也好,二块钱也行,五十至一百块也没有人说你,只是说你红包封的小,打花鼓的人就送你一个短花鼓戏,走走过场,向你们全家表示新年祝贺,如果你家红包封的越大,打花鼓的人就会把唱花鼓戏的时间会延长一点,最一个影响就是说明你爱客气,是当地的有财人是吧,很有面子的。
过年躲灯是一种无奈之举过去六七十年代,在咱们农村,大家都是以种田种地为生,家庭经济效益低,有个别的家庭人多劳少,家庭条件确实困难,过年的钱还需要向邻居家,或者是亲戚朋友们去借,说句实话,那时候一块钱要作一块钱的用途了,一块钱可以买一斤多肉回家让家人吃着过年,一块钱过年后可以给一个孩子交一期的学费,读一期的书了,所以呀,那时候耍花灯也存在着有个别困难的家庭,关门外出躲起来躲灯的现象了,谁家过年不喜欢热闹喜庆呢?所以躲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不足为奇,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啊。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过年打花鼓耍花灯是一种喜庆热闹,躲花灯不是一种习俗,而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咱们农村个别家庭手中贫困的原因所导致的,是一种无奈之举啊。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咱们农村人都富裕起来了,过年耍花灯,打地花鼓大家都请人来上门耍,又是封大红包,又是放烟花爆竹,又是装烟端茶大家喝,大家都只讲究的是一种客气热闹,只讲究的是一种过年的热闹气氛了。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430921身份证归属地?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
南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
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县常住人口为572367人。
南县建制较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设县建制,但历史却悠久。全县范围内共调查发现文化遗址40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古墓葬群13处、古建筑2处、古石刻文物点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5处,其中有61处被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88年,南县被国务院批准为“革命老区县”。 2019年1月9日,凭借地花鼓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南县下辖11个镇、1个乡。2020年,南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86亿元,比上年增长4.2%。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南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21年1月2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给予100万元标准奖励。
益阳哪里有学花鼓大筒?
精华 益阳民间举办花鼓戏大筒打击表演培训班
六十年代怎样过春节?
60年代过春节,那是政治气氛.革命气氛.斗争气氛最浓的年代。当时过年的口号是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过革命化的春节年代。
在农村,除夕这天,不准烧香.烧纸敬神.敬祖宗,有很多人家门关起来偷烧。春联大多数人家都贴,内容都是歌颂毛主席.歌颂毛泽东思想.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最常见的有: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不忘共产党,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等,还有就是:三忠于.四无限.四伟大。最多的是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主席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忠”字,几乎是家家户户到处可见。
初一这天要做三件事,一.要抓革命促生产,到田里劳动一两个小时,二.要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生产队要开忆苦思甜大会,学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贫下中农忆苦,政治队长要读报纸讲革命的大好形势.。三要吃忆苦思甜饭,每个人要吃生产队集体做的细糠饼。
吃的,过年两三天肯定要比平时好些,虽然不可能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小鱼小肉,小吃小喝大多数人家是必须的,那时候小孩特别盼过年,就是图有好吃的。
穿的,那年代凭布票买布,全家每人都做新衣服肯定不可能,每年轮流集中给一个人做新衣服,但过年每个人都将平时舍不得穿的,最好的衣服拿出来穿,洗的干干净净,因为那时人的体形都很瘦,衣服穿在身上都很得体,这一点很突显过年气氛。
玩的,和现在比,那是天地之别,全国只有八台戏样板戏,文化误乐很单调,初一吃过午饭很多人都到附近的集镇上玩,看看热闹,有花船.花集(当地宣传队)学唱的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什么的,有时也有革命电影3分钱一张票。总之人群集聚,大家穿的比平时有色彩,虽然不是花花绿绿.但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人人喜气洋洋,平时的劳累,平时的不愉快,被春节的氛围全部隐盖了。比比过去,看看现在,我们向往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