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度代表作品列表,周南是什么含义?
据史料记载,《周南》选自《诗经·国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诗歌305篇。因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又被之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总集。虽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史上,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1.《国风》溯源
《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宋·朱熹《诗集传》对“国风”的概念及来源作了经典性解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庄子·齐物论曰:“夫大快噫气,其名为风。”民俗歌谣是大自然赐予的文化符码,吟咏传唱是古先民赓续的声响之源,随风而起,始终生动鲜活。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时节,委派乐师专门负责采集带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歌谣,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奏,这就是国风的来源。
《国风》共有15组160篇,是《诗经》最本源、最精华的部分,主要收录十几个诸侯国或地区的乐曲。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制度和
社会状况,更有反映劳动、打猎等社会生活面貌,以及大量民风民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2.关于“周”和“召”
3000多年前,古公宣父(周文王的祖父)因受到戎狄的侵逼,由豳迁到岐山的周原(今陕西岐山),率周人在这里辟草菜,立家室,筑城郭,设官吏,并利用奴隶从事生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已进入社会阶级,“周道之兴自此始”,史称“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和重要的祭祀中心。又经王季历、周文王、周武王几代人的努力最终翦灭殷商王朝而得天下,将岐周称为“周原”。当年周文王灭了崇国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京;后来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西周王朝的国都是丰京和镐京,在历史上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宗庙和朝廷所在地,丰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了近300年,见证了西周王朝从建国、发展、强盛到衰落的全过程,共同发挥着中枢作用,又称宗周。灭商后,周王朝为保卫宗周镇抚东方治理天下,又在“天下中心”的洛阳建立东都,取“成王的周以成就周道”之意,名为“成周”。
古代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即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周天子直接统治王畿地区,而将天下其他土地分给王族、功臣以及前朝贵族的
后代,建立诸侯国。也就是说成周和宗周及其周边的一些区域属于周天子的直接势力范围,周武王却把岐邑辖境分封给周、召二公作为采
邑。事实上,“周”和“召”本自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而得名。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从中不难看出,“风”通常是以地名来命名的。但对《诗经》开头两篇《周南》和《召南》产生的地区和具体意思,历来有多种解释,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值得大家探究与思考。
至于“南”的含义,《诗经》问世后,对“南”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归纳起来有六种观点:
①“南”为南化说。《毛诗·关雎序》曰:“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②“南”为南
乐说;③“南”为南土说;④“南”为南面说;⑤“南”为诗体说;⑥“南”为南乐器说。“南”本是乐器(铃)之名,后孽乳为汝、汉、沱、江一带的南方乐调之名,是南国之风。
这六说以“南化说”为主构成了“南”的六要素,缺一不可。
《周南》《召南》绝大部分的诗歌是西周未东周初的作品。《诗经·周南》中的诗歌主要是楚国汉、汝流域的民歌,自然就包括巴国的民歌。《诗经·召南》中的诗歌主要是蜀国江、汝流域的民歌,同时也包括巴国的民歌。时过境迁,我们今天当然不能简单的指认哪一首是楚国民歌,哪一首是巴国民歌,但从《周南》《召南》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楚风与蜀文化的交流,巴文化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而最后趋向交流融合。旧说以为是周文王时期的诗歌,是没有根据的。
蛊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吗?
影视剧上曾将蛊术传得神乎其神,而人们又将湘西赶尸、蛊术以及降头术合成为东南亚三大巫术,那么,在我国古代流传广泛的蛊术,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上大学的时候,大家曾经聊起过关于蛊术的话题,有个同学就称自己家乡就有这个,还给大家讲了几个关于下蛊的例子,不知道真假如何,不过他讲得倒是挺玄,至今回想起来都记忆犹新,按照人们所描述的:
一、这种蛊术应该都是女性掌握的,因为在他们那里没见过谁说哪个男的会这个,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婆婆会。
二、会蛊术的人往往都很低调,貌似这个东西不招人待见,就是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会这个东西,当事人也从来不会明说自己会这个。
三、下蛊的方式被传的玄而又玄,非常的隐蔽,按照传说,可能看一眼或是说上一句话的功夫都能把蛊种上。
四、据说蛊术还会反噬,会蛊术的人定期都要接受蛊术反噬带来的煎熬,这个也很不好受,所以不是一般人都能学这个的。
或许蛊这种东西不像影视剧中渲染的那般神秘,不过,在民间确实应该是存在过的。
蛊的由来蛊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几千年前就有所记载,不过,最早的蛊术并不像现在人们看到的那样是用来害人的,相反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只不过,掌握蛊术的人也有居心叵测者,专门利用这个去祸害别人,这才有了“蛊术害人”的传闻。
蛊术神秘至极,还被人们将其与湘西赶尸术、南洋降头术并称为东南亚三大巫术,与这两者一样,蛊术的由来也是非常神秘的,根源也无从查起,虽说现在人们大多都说蛊术主要存在于南方地区,但是,也有说法称,蛊术最早起源地应该在中原地区,只是,这些都是传闻,没有确切的依据。
那么,什么是蛊呢?
蛊就是一些人用特定的方法,耗费大量时间培养起来的东西,这种东西不特定具体指哪一类物体,大部分为动物,也有用植物或是其他物体的,而且,蛊通常是指一对儿。种蛊的方法很神秘,据传有直接施种的,也有间接施种的,具体看情况而定,被施种者往往没有察觉,直到出现症状为止。
蛊的种类按照民间所传,通常所见到的蛊类大概有十三种左右,这里面包括了蛇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螭蛊和三尸蛊等。
据说金蚕蛊最毒,人们将蛇、蜈蚣、蜘蛛等十二种毒物混放在同一香炉中,埋在一个偏僻的十字路口处,静待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取出来,金蚕蛊就炼成了。据传言将金蚕蛊虫的粪便一点点放在人的食物中,吞食者就会中毒,中毒者腹痛腹胀难忍,七日后就会流血而死,而病因又难以查出来。
还有篾片蛊,据说是将一片特别小的竹篾放在路上,当有人经过时,竹篾就会跳上人的脚上,让人脚疼,时间越长,竹篾越往上走,由脚部跳到膝盖里去,不出四五年,中蛊者就会丢了性命。
石头蛊与篾片蛊有点类似。
相比来说,泥鳅蛊就目标明确得多了,想给谁下蛊,就煮好泥鳅给他吃下,中蛊之人腹中就像有泥鳅来回游动一样,翻江倒海般难受,如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
疳蛊的原理与泥鳅蛊又有点相似,将泥鳅换做蛊虫肉沫而已,症状大同小异。
其他蛊术也基本遵循类似的套路,不同之处在于具体途径和中蛊后的具体症状而已。
结束语:当然,尽管蛊术被人们描述得非常恐怖,但会用之人却是少之又少,加上人们思想以及环境的变化,蛊术也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现在关于蛊术的传闻已经越来越少了不是么?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蛊术的传闻呢?
古琴和古筝谁的历史更久远?
古琴和古筝,也许有人将它们分不开,以为两者都属于同一件乐器,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不过,这并不足为怪,两者毕竟长的看起来都是有一块长长的木板,上面都是弦,而且也都是可以放在桌子上弹奏的。显然,要知道这两者哪个历史更久远的问题,就首先得分清古琴与古筝的异同之处。
古琴与古筝,你懂得区分它们吗?首先,古琴与古筝的外形不同。
古琴的制作方法是用一整块木头做成,尺寸大约界定在“长约120厘米,宽约20厘米,厚度在4厘米~6厘米之间的范围。”而且琴面由七根弦组成,因此,在古时候有着“七弦琴”的别称,属于弹拨乐器里的“无码乐器”。
图:古琴弹奏——诸葛亮
古筝的制作方法虽然也看上去是木头结构,但是它的身架并非只由一块木头组成,而是由框板、面板和底板三部分构成。它的尺寸大概界定在“长约160厘米,宽约38厘米,厚度约在14厘米”,可见个头相比古琴要大点。此外,在弦的根数上,可以有5根弦(最早),12根弦、13根弦、16根弦、21根弦,现在还衍生出了24根弦、26根弦,而21根弦在古筝中较为常用。这些弦分别均匀的排列在面板上,而且每根弦均支有人字型的玄码。古筝的归类为弹拨乐器中的“有码乐器”。
图:.现存最早古筝实物的发现
其次,古琴与古筝拥有不同的音域。
古琴由于只有七根弦的缘故,属于一弦多音。古琴音域宽度达四个,多的可以达八度,音色古朴典雅、含蓄深深、表现力非常丰富。
古筝普遍为21弦,一个弦管1-2个音,通过在同一弦中移动弦码实现对音高的调整。它音域宽泛,达4个八度,音量更为宏大,音色悦耳、醇厚、华丽,意境悠扬深远。
最后,古琴与古筝拥有不同的记谱方法。
古琴的记谱方法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唐朝之后称为“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
当然,古琴与古筝在如上三个方面不同之外,也有它们的一些相同之处。比如在弹奏方法上都是用拂弦指法来弹奏,同时高音在内,低音在外。此外空弦都是以五声音阶来定,如古琴定为F调,古筝定为G调。
因此,古琴与古筝从形上大致看两者似乎为同一物,而观细微处实则各自内含乾坤,各具妙意,压根就是两码事。
古琴与古筝的历史溯源古琴: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
古琴,在古时候的别称有瑶琴、玉琴、七弦琴。关于古琴的历史记载《史记》提到,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从汉代开始也已经有文献记载琴的创造者分别为伏羲和神农。如汉《琴操》、《宋史-乐志》记载琴的创造者为伏羲;汉-桓谭《新论》、汉《说文解字》、汉《风俗通义》)及帝舜(汉《尚书》、汉《礼记-乐记》、汉《史记-乐书》记载琴的创造者为神农。此外,也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当然,作为追记的传说,尽管不能全盘拿来,但至少可以说明古琴历史的悠久。《诗经·关雎》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云:“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其中都提到了琴。足见古琴的历史,在孔子时期就已经作为盛行的乐器广泛使用,距今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
图:古琴
古筝:分瑟为筝 筝发源于秦地
古筝,在古代有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之称。关于筝的起源有历史可考的记载版本颇多。唐赵磷《因话录》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丁度《集韵》记载“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意思为:相传,有个叫婉无义的人,将一个瑟传给二个女儿,二个女儿都争着要,一不小心坠地摔成两瓣,所以叫筝。这一版本是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一个关于筝的起源的一个版本。
图:古筝
如上各版本关于古筝的传说都可以证明“分瑟为筝”,也就是说筝是由瑟演化而来。
关于筝的历史溯源,以“秦筝”历史为参考,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筝流传范围迅速扩大,逐渐传至全国各地,像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延边筝(即伽揶琴)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可见,筝随着传入地的不同,已经深切结合民情民风以及地域特性,形成了更具地方鲜明特色的“地方筝”。
谈琴论筝,不论琴和筝都是人们流传久远,颇受民间喜爱的具有高雅规格的古典乐器。如今,历史起底更早的琴至今依然使用百盛不衰,而筝相对使用频率并不是琴那么大。因此上说,不论从历史的起源谈起或者至今沿用的普遍性谈起,古琴比古筝的历史都更加久远。
为何要先勒死再砍头示众呢?
曹操将吕布勒死后,又将其砍头示众,并不是因为他有多残忍,而是他需要借吕布的人头用一用。
吕布是并州人,年轻时因为弓马娴熟、骁勇尚武而得以在官府任职,成为并州刺史丁原的手下大将,两人关系十分要好,形同父子(并非义父和义子关系)。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汉灵帝去世后,丁原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命令,让他入京密谋诛杀十常侍,不料丁原大军还没抵达京城,事情就败露了,何进被十常侍反杀,董卓则趁机入京平乱,掌控了朝政大权。
丁原率领吕布抵达京城,董卓有些害怕,就派人联诺吕布,许以重利策反他,他便设计杀掉丁原,并带着丁原的部下投靠董卓。
董卓非常欣赏吕布,与其结为父子(这才是义父义子关系),还任命他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由于傍上了董卓这个大树,吕布的才能逐渐体现出来,他因为臂力过人,骁勇善战而被称为飞将,名气越来越大,被天下人所熟知。
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
但是,也正是从诛杀丁原投靠董卓开始,吕布走上了一条成为三姓家奴的道路。
董卓虽然喜欢吕布,走到哪儿都带着,但他性格暴躁,常常因为小事辱骂吕布,有一次甚至将手戟扔向吕布,吕布性格高傲,因此越来越不开心,对董卓的忠心也在一点点消磨掉。
不过,吕布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虽然勇猛,却是个好色之徒,竟然暗地里跟董卓的小妾勾搭在了一起(并非貂蝉,历史上无此人),他也因此感到害怕,时常担心董卓知道这件事而怪罪他。
司徒王允见董卓与吕布的矛盾逐渐产生,于是暗地里拉拢吕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说服吕布将董卓给刺杀了。
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成为朝政掌控者,但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为了给他报仇,就领兵攻打京城,吕布被打得大败,最后只带着几百人跑去投奔了袁绍。
吕布在袁绍的帮助下,不但又有了一支更庞大的军队,而且获得了能够腾跃城墙、飞跨壕沟、名叫赤兔的良马,“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由此而来,吕布骑着赤兔马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其名气也越来越大。
不过,吕布比较贪婪,且没什么道义可言,他不但对袁绍非常不敬,还纵容手下四处烧杀掠抢,搞得百姓怨声载道,袁绍对此非常不满,就派人攻打他,他差点被杀死,但最后还是逃走了。
后来,吕布去到陶谦控制的地盘陈留,与陶谦的谋士陈宫结识,在陈宫的劝说下,陈留太守张邈接纳吕布,并推举吕布担任兖州牧,驻扎在濮阳。
当时曹操刚起兵不久,急需争抢地盘,陈留成为其首要目标之一。
曹操率领大军攻打濮阳,与吕布进行了第一次交战,结果曹操大败,在逃跑的时候受了伤,还差点被吕布追上杀掉,搞得他狼狈,也很没面子。
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后来,曹操不甘心失败,再次出兵攻打吕布,这一次他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吕布吃了他的大亏,败退后跑去徐州投奔了豫州刺史刘备。
起初,刘备与吕布还能以兄弟相称(因为吕布比刘备年纪大,所以称呼刘备为弟),但后来袁术派人给吕布送去二十万斛大米,吕布见财起意,立马就改弦更张,竟然派兵攻打刘备驻扎的下邳,还将刘备的妻儿老小给活捉了,刘备只得狼狈逃走,一度没有地方容身。
不过,袁术许诺的大米没有运来,吕布因此非常生气,便派迎接刘备并重新修好,还让他驻扎在小沛,继续担任豫州刺史,自己则自称为徐州牧。
布又恚术运粮不复至,乃具车马迎备,以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号徐州牧。
虽然两人名义上相互平等、军事上互为犄角,但其实吕布态度傲慢,一直将刘备当做下属来对待,时常对其吆五喝六的,而刘备因为势力弱小,所以只得忍气吞声。
到这个时候,吕布算是把曹操和刘备全给得罪了,尽管彼此之间相安无事,但也为吕布之死埋下了隐患。
建安二年,袁术开始加紧筹备登基称帝事宜,为了尽可能拉拢盟友支持他,他便再次派人联诺吕布,还说要让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
吕布这个人头脑简单,他觉得投靠袁术十分有利,又为袁术丰厚的聘礼感到满意,就派人将女儿送去成亲。
当时沛相陈珪正在下邳城内,他对袁术并无好感,认为吕布一旦联合袁术,对国家的危害将会更大,便劝说吕布不要与袁术联姻,吕布便将女儿给追了回来,还将袁术派去的使者给斩杀了。
刚好那时候曹操也在拉拢吕布,他的使者来到徐州,宣读圣旨封吕布为左将军,吕布感到十分高兴,就派陈珪的儿子陈登带着书信去许都当面感谢曹操。
陈登素来不喜欢吕布,反而认为曹操可以成就大业,他到许都后就对曹操说,吕布是个有勇无谋且反复无常之人,要尽早将其除掉,还进献铲除吕布的计策。
曹操是无法消灭吕布才对其进行拉拢的,他见陈登有灭吕布之策,就非常高兴地说,吕布狼子野心,不能让他久活于人世!
自此之后,陈登便成为了曹操安插在吕布身边的卧底,陈登回去之后就开始挑拨吕布的部下与他的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操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究其情伪。”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广陵太守。临别,操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阴合部众,以为内应。
陈登暗地里拆吕布的台,吕布对此毫不知情,还以为自己兵多将广,实力强劲,越发看不起刘备。
后来,刘备四处招兵买马,又有了数万军队,吕布因此越发厌恶他,还出兵攻打,将刘备打得大败,刘备无处安身,就跑到许都投靠了曹操。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
至此,由于吕布各种作,终于将刘备逼到曹操阵营去了,二人也开始联合起来密谋铲除吕布,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建安三年,吕布觉察到曹操并非诚心接纳他,就再次反叛,还派人攻打刘备,刘备的妻儿又被吕布给抓了,他感到非常生气,便极力劝说曹操攻打吕布,曹操表示同意。
曹刘联军很快就抵达了下邳,为了减少损失,曹操写了一封信给吕布,说只要他投降就放过他,吕布有些心动,但他的谋士陈宫因为与曹操交恶,就极力反对,吕布自己没什么主见,就听从了陈宫的话。
不过,吕布虽然不打算投降,但对于陈宫提出的一些好的防守策略都不采纳,而是派人去联诺袁术,让袁术派兵救他。
不得不说,吕布真是个毫无头脑之人,之前他已经将袁术给得罪完了,袁术怎么可能再派兵救他呢?
果不其然,吕布左等右等,袁术的援军都没来;再加上陈登暗地里搞离间计,吕布的很多属下对他猜忌颇多,都不愿意效力,几次与曹操作战都失败。
而曹操和刘备则稳坐钓鱼台,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将下邳团团围住,吕布军中就会自己生乱,只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攻打即可。
三个月之后,曹操和刘备期待的事情发生了,侯成、宋宪与魏续等吕布部众无法忍受他的责备,一怒之下起兵造反,将陈宫给绑了,然后投降了曹操。
因为这件事,吕布实力大损,城内守军根本无法抵挡曹军;再加上曹操用水攻的方式围困下邳,吕布军中士气也十分低落。
到了这个时候,吕布已经意识到自己必败无疑了,内心的一点善念也被激起,他让左右将他杀了去见曹操,左右不忍,他便下城向曹操投降了。
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最终,曹操和刘备几乎没损失什么人马,就将不可一世的吕布给击败了,他的失败在于他三心二意,在于他毫无政治才能,更在于他的无知。
吕布投降后,被曹操的士兵用绳子紧紧捆绑,他还不服气,竟然说,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部下背叛,我对他们这么厚道,他们竟然这样对我!
曹操对吕布的话颇为不屑,就反驳他说,你背着你的妻子,与部下的妻子私通,这能叫厚道吗?
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吕布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曹操说的话,所以他失败的原因还得加上一条,就是太好色了,且不择食!
过了一会,吕布又请求曹操将捆他的绳子解开一点,曹操笑着说,捆老虎的绳子,不得不紧一点啊!
曹操这话反应出他对吕布多少还是有点畏惧心理的,他担心捆得不紧会让吕布跑掉。
吕布又说,曹公如果放了我,我当骑兵主帅,你当步兵主帅,我们就可以联手起来统一天下了啊!
曹操开始还有点心动,但站在一旁的刘备及时察觉了这一变化,刘备对吕布恨之入骨,岂能不置吕布于死地,于是对曹操说,曹公,你难道忘了吕布是怎么对待丁建阳(丁原)和董太师(董卓)的吗?
刘备一语惊醒梦中人,曹操最终没有答应吕布的要求,而是下令将吕布勒死。
吕布死后,曹操决定劝降陈宫、高顺,但此二人不肯,曹操便下令杀掉他们,并让人将他们连同吕布的首级一起割下,送到许都去示众。
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于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曹操之所以要将吕布的首级割下,还拿去许都示众,其实是有多重目的的:
第一,曹操固然痛恨吕布,但杀死他足矣,之所以要割掉首级,其目的之一是故意做给刘备看的,他想通过这么做帮刘备解心头之恨,从而达到拉拢刘备、让其为已所用的目的。
而曹操这么做的效果也确实不错,吕布死后刘备就跟着他返回许都了,曹操顺势封他为左将军,算是初步达到目的了(虽然后来刘备跑路了,但那是后话,至少当时曹操拉拢住了刘备);
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第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两年多,征伐天下的步伐也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前一年他大败于张绣,士气受到很大影响,急需用一场大的胜利振奋士气。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杀掉吕布并将其首级割下送到许都,既可以彰显自己的功绩,从而增加自己的威望,也可以起到提升士气、团结人心的目的;
第三,曹操当时在许都的根基并没有完全稳固,朝臣中反对他的人还有很多,而他将吕布杀掉并将其首级送到许都,也可以起到震慑群臣的目的,所谓杀鸡给猴看嘛,谁敢反对曹操,下场就跟吕布一样;
第四,吕布虽然死了,但他还有一些领兵在外的部将没有投降,曹操为了将这些人拉拢到自己帐下效力,将吕布斩首示众的必要性就很大了,可以让这些人断绝反抗之心。
而曹操这么做的效果也很显著,比如说,吕布手下大将张辽当时就在鲁国担任国相,他听说吕布已经被曹操杀掉了,就率领鲁国军民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中郎将,他也得以继续发光发热,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还有吕布的得力干将臧霸,他对吕布非常忠心,虽然没有投降曹操,但也没有反抗,而是躲到山里面去了。后来曹操爱惜臧霸的才干,就派人去寻找他,他这才带着吴敦、尹礼、孙观等人投降曹操,至此吕布的势力才彻底瓦解。
张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臧霸自亡匿,操募索得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等,皆诣操降。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并没有一开始就将吕布斩首,而是当陈宫和高顺拒绝投降后,他才将吕布再斩首的,这其实是他思维发散的结果,也就是说他开始想得简单了,但后来觉得应该拿吕布的首级做做文章。
斩杀吕布可以说是曹操军事生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绩,为他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也为他后来征伐天下开了个好头。
至于说吕布,其政治和军事智慧实在太差了,还留下了三姓家奴的恶名,他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根本就是咎由自取!
最后借用蔡东藩先生的一句话来对比一下吕布与曹操:吕布之勇,足以敌曹操,而智谋之不逮操也远甚!操之图布也久矣!
由此看来,打仗脑子好使才是最重要的,匹夫之勇是成不了大事的!
平水韵被新韵所替代会是大势所趋吗?
网络上有一诗友,为了诋毁嘲讽新韵《中华通韵》而发布题为“限韵部写诗词,诗词写作的终极级挑战,你敢接受吗?”的挑战书。她的全文为:
“限韵部写诗词,诗词写作的终极级挑战,你敢接受吗?
‖题目:
地狱级挑战:请用《中华通韵》第16部、儿韵写一首律诗,题材不限;
终极级挑战:请用《中华通韵》第16部、儿韵填一阕百字以上长调,词牌、题材不限。
昨晚,数诗友聚会,心血来潮,便有人提议试以新发布的《中华通韵》玩即咏七律,依例,以拾韵方式进行。所谓拾韵,就是用小纸条写上韵部折起,众人各依拾得的韵部作咏。很“幸运”,我拾到了“16部儿韵”。一查韵表,目瞪口呆。原来,《中华通韵》已为拾韵同咏这“游戏”设置了“死门”。考虑周到呀,以后用《中华通韵》玩拾韵,也不用咏了,谁拾到16部就直接请客。附:《中华通韵》第16部、儿韵(er)韵表:
阳平 儿 而 洏 輀 鲕 栭 胹 鸸 髵 轜 唲 耏 陑 荋 聏 杒 峏 袻 侕
上声 耳 尔 迩 饵 駬 薾 珥 铒 洱 栮 毦
去声 二 贰 咡 刵 髶 樲 誀”
鉴于此,吾欣然接受挑战。此儿韵确属窄韵险韵,且乃窄中之险险中又窄,固非易事耳。然,绝非不可为者。不消一时辰,草创一律;隔夜,词成。聊博一哂。笑谈如下:
诗:
应战【中华通韵】
◎高乐
轻闲炫诗巧
卿韵泪洏洏
胸广行宽道
心偏撞烂輀
高才莫吆喝
短视只嚅唲
今古诚一脉
何为厚薄而
2018.7.1
注:
轻闲: 轻松安闲
洏洏:érér,流泪貌。
輀:ér,古代运棺材的车。
嚅唲:rúér,强颜欢笑貌。
词:
渡江云·梦中观妖聚宴拾韵赋诗【中华通韵】
◎高乐
泉林排胜景,凤翔霞布,幽境趣合荋。
惬风喧绿野,燕舞莺歌,溪岸逗纤鲕。
怜秋惜夏,更喜个、霜雪髬髵。
莫念他、阒然入梦,孰料陷迷峏。
………………
俄而。扭形摇影,绕雾缭烟,互荤言辟咡。
意渐狂、觥来筹往,酒醉情胹。
星移月转鸦催鼓,心正潮、诗兴纷侕。
深恨处,奈何卿韵拈儿。
2018.7.2
注:
辟咡èr:指耳语。
鲕ér:小鱼,鱼苗。
胹ér:烹煮;烂熟。
髬髵:pīér,猛兽怒而鬃毛奋张貌。
他:指其他的杂念。
荋ér:草多叶的样子。
聏ér:调和;毛多。
峏ér:山名。
侕ér:众多。
如何定义一个好电影?
一部电影上映以后,到底是是好还是不好,这要看站在谁的角度去看了!
有些电影,靠着前期的包装和宣传,安排大批水军去做文章,上映之后票房也可以冲到几亿甚至十几亿!也只能说现在国人的钱包真的是鼓了起来!
上映后一段时间,口碑出来了,水军再怎么夸,观众的眼镜是雪亮的,这时候,就要看电影的真实水平了!
然而有一些电影,本不是那种商业大片,它属于一种小成本电影,或者是剧情片,文艺片,或者是纪录片。这类影片上映后,即使口碑再好,去观看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它属于小众电影,不属于大部分观众,就算这方面的爱好者,也可能会等网上有资源再观看!但是你不能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
比如之前上映的陆川的《南京!南京!》,谁能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然而,从上映到谢幕,最终票房一亿多,不到2亿,这和《战狼2》《流浪地球》的票房一比就差太多了!
难道它不是一部好电影吗?
所以说,就算一部电影上映后票房惨淡,但我们也不能轻易下结论,这是一部烂片!!
同理,就算一部电影上一个没几天,冲到了几个亿,我们也不能说它就一定是不好电影,《大闹天竺》当年王宝强因为这部电影,获得当年金扫帚奖,这个奖是奖给当年最烂的电影,你能说《大闹天竺》是部好电影吗?可是这并不影响它赚钱,从上映到下架,狂收将近8亿人民币!即使网上骂声一片!
还有那个众星云集的《封神》总票房近3亿;《摆渡人》将近5亿!这可是大家公认的烂片!
所以说,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对所有人来说,没有所喂的好电影,只有对于自己来说的好电影,你喜欢的,就是你的好电影!你不喜欢的,就是你的烂片!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配图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