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墨迹代表作品,为什么书圣王羲之醉酒之作兰亭集序反而成为了千古绝唱的第一行书?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书圣王羲之醉酒(微醉状态)之作《兰亭序》只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王羲之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二是王羲之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王羲之《兰亭序》已被编入《古文观止》。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已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酒饮微醉止,花看半开时。王羲之在书《兰亭序》时,是在微醉状态下即兴而书的,并不是在大醉状态下而书。微醉和大醉这两个概念一定要厘清楚。
王羲之微醉后作的《兰亭序》只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不仅仅是体现在书法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文学价值上。虽然是一篇序言,在一定程度上却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观点、志向和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古人认为,“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就是对王羲之《兰亭序》的客观评价。
关于《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成就,这是千百年来文人雅士们共同追捧的,更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大家仔细想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看重并推崇的书法作品,又有几人不认可呢?
综合以上所说,王羲之《兰亭序》成为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喝,是必然的!
需要反思的是,当代书法家多如牛毛,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写出像王羲之《兰亭序》那样的文章和书法作品呢?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王羲之著名的碑帖有那些?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希望对你有帮助.
淳化阁帖王羲之行书拓本值钱吗?
津化阁帖行书拓本正常出版不值钱,孤本不可能卖的
怀素四十九岁时写出了什么的王羲之传?
这幅书法,便是他的草书《王羲之传》。此作是怀素四十九岁时所写,整体来看,全帖草法娴熟,字态圆润,变化生姿,跳荡开合,龙飞凤舞,可以说是信手挥毫,胆魄极大,气势恢宏,让人真真切切感到一种草书豪放之美。
从实用来看可以说是最标准的行书吗?
晋代以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晋代,字体的发展演变基本完成,各种字体均已出现。这一时期的书法走向了完全自觉的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追求自我,表现个性,出现了文人书法流派。
在文字史上,晋代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晋代篆、隶书已经衰微,楷书渐趋成熟,而行、草书则大盛于世。行书具体产生于何时,历来争论颇多。从对史料记载的研究中可以得知,行书最晚出现于东汉,盛行于西晋,因此发展到东晋完全有可能产生成熟的行书。但是,西晋书家的行书遗迹极为少见,宋时内府保存的几件真伪难辨的作品,今天我们也难以看到,因此人们只能从文献上知道一点关于西晋行书的“史实”,而难见“书迹”。
在行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王羲之起到了莫大的作用。他在当时流行的行书中,创造出了一种俊逸、雄健、流美的新行书体,最终形成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书最佳模式。《兰亭》是王羲之行书的经典代表作,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推崇,被众多书家共同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被尊为“书圣”。
《兰亭》不仅仅是一幅行书作品,其代表的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王羲之“书体”的继承,而是一种思想及这种思想主导下的文化传承。王羲之书风对后世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学习,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兰亭》书法的技艺体现在通篇章法布置参差有秩浑然一体,字形欹侧而不失重心。用笔中锋、侧锋交替,重复的字,必若重构,绝无雷同,整幅作品七个“不”字,二十个“之”字极尽变化,无一雷同。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兰亭》的艺术精神则体现在王羲之当时进行创作时的浑然忘我的“无我”境界,以及“无意于佳”的创作心态,这也是魏晋风度“尚意”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对后世书风的形成及书法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羲之的《兰亭》代表了那个时代书法的最高水平,历代书法家都在尽心尽力地临摹它。在唐朝,学习王羲之书法蔚然成风,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在临摹王羲之的作品。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是唐初四大书法家,他们都临过《兰亭》。唐人临摹的《兰亭》以冯承素、虞世南、精良的摹本最著名,后人称它们是唐人临摹王羲之《兰亭》的三种墨迹。
王羲之初月帖?
董其昌临摹初月帖,章法整体比较冲淡,似乎更从容了一些。但点画上不如原帖结实。对于师学而言,还是要临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