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梆子传承人和代表作品,什么曲目起源于山东?
吕剧山东省地方戏曲 -枣梆枣梆, 流行于东菏泽一带以及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是 1880 年前后山西的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受本地方言的影响而形成。过去称为“本地●”,意为本地的山西梆子。“●”音“枣”,故名。
山东省地方戏曲 -锣鼓铳子
锣鼓铳子 , 清末流行于山东临沂、滕县一带,也偶然到邹县、徐州一带演唱。化妆只用胡子和包头,不穿蟒靠。用大锣、小钹、鼓伴奏,不用弦乐。拉魂腔传到滕县以后,锣鼓铳子艺人都改唱拉魂腔。解放以后山东、江苏的拉魂腔称为“柳琴戏”,山东的拉魂腔称为“泗州戏”,但都保存了一部分锣鼓铳子的剧目和打击乐。
山东省地方戏曲 -北词二弦
北词二弦 , 也叫“四股弦”。流行山东西北部,以高唐、临清为中心。音乐与剧目基本上和二夹弦相近。二夹弦分南词与北词,其北词相当于四股弦的大板。
山东省地方戏曲 -大笛子罗罗
大笛子罗罗 , 也叫“罗子戏”、“大笛子戏”、“罗罗头”。流行在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是柳子戏、大弦子戏的姊妹剧种。联曲体。现存俗曲曲牌约一百种,常用的有〖娃娃〗、〖山坡羊〗、〖调子〗、〖韭菜花〗等。音乐较柳子戏粗犷,有“精罗子、细柳子”之说。保存部分高腔、青阳腔。
山东省地方戏曲 --一勾勾
一勾勾 , 也叫“四股弦”、“河西柳”。是在山东高唐一带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清末流行于山东高唐、夏津、东平、齐河、济南,以及河北南部。受河北梆子影响较大。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用四股弦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曲艺
山东省地方戏曲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 又名“梨花大鼓”、“梨铧大鼓”。乐器除书鼓外,另用两牧农具梨铧的碎片击拍。后的用两枚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四弦胡伴奏。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三或二人伴奏。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一般只唱不说。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拴娃娃》、《王二姐思夫》等。
山东省地方戏曲 -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 , 起源于山东菏泽地区。 1780 年前即已形成。后农村艺人进城说书,自称“山东洋琴”、“……文明琴书”。 1934 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唱时定名为“山东琴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词一般为七字句。演唱者一至五人,以敲打扬琴者为主。主要乐器有扬琴、筝、坠琴、软弓胡琴、四胡、三弦、简板、碟子等。主要曲目有《拳打镇关西》、《梁祝下山》等。
山东省地方戏曲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 , 又名“武老二”。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一带。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初为演员两块相片掌握节拍,后出现打竹板和铜板的,现较多使用铜板。一般采用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动作幅度较大。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兼以说白。曲目有《武松传》、《马家店》、《抓俘屠》等。
无川不成军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什么?
谢邀!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强!
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负担巨大。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6%、稻麦总量的31.63%。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1943年,号角声声。连续6年遭受日本轰炸,整个四川满目疮痍。行人衣衫褴褛,天地一片灰色。这是8年抗战最为艰苦的一段岁月,这是抗日前线极度缺乏兵源的紧张关头。
四川安县,老父王者成伸出颤微微的双手,为即将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披上了“死”字旗。在那个大大的“死”字旁边,正是上文这段令人动容的四字诀。
同年,新津县82岁的老父高尚奇,将3个儿子全部送上抗日前线。这样的事迹在?这片山河破碎的疆土决不罕见。正是怀着这种必死的决心,整个四川义不容辞地将自己的热血男儿们送出了一个个仅剩老弱妇孺的家庭。8年间,遭受重创的四川竟然奇迹般地涌现出一支共计近300万人的川军队伍。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尸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1937年少城公园,川军纵队司令唐式遵立下这样一番誓言。而这番话,就此成为来不及道别的川军将士的遗言。
凇沪战场,日本飞机大炮一轮轮地狂轰滥炸,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个连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的川军26师毅然迎击。战友牺牲了,捡起他的武器继续战斗;枪柄松脱了,用麻绳绑紧顽强抗敌。7日7夜的惨烈战争,川军26师数次成功击退日军的进攻,成为凇沪会战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然而,由4000多人组成的26师,在此战之后仅剩600令人,伤亡85%以上。
同样是凇沪战场,川军20军804团恶战一夜,终于收复失掉的阵地。而全团官兵仅剩营长1人,排长4人,士兵120令人。
台儿庄战役,抗战重要转折点之一。川军122师与日军在滕县展开巷战,师长王铭章壮烈殉国。其后,全师官兵拒不肯降,不惜以手榴弹与入城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击毙日军4000余人,而该师5000人战至最后一人,几乎全部牺牲。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之魂!”
八年抗战,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省,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川军出川达300万之众,伤亡64万!参战人数、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脚蹬破烂的草鞋,身着破旧的军装,肩背土制步枪,胸挂四川土造“麻花手榴弹”,上了年岁的老人或许还记得当年300万川军的代表形象。仅仅凭借这些只能“打土鸡、兔子”的劣质装备,从四川腹地走出的川人在战争最前线虽伤亡惨重,却前仆后继、毫无惧色。
在这支装备简陋却热血沸腾的川军的大后方,正是那群生活艰辛的四川父老在无私地贡献自己最后一丝力量。
1944年春,少城公园。“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上,一支特殊的献金队伍令全场寂然。衣不蔽体、瞎眼跛脚,这是一群举步维艰的乞丐。他们一个挽一个,踉踉跄跄地把乞讨来的铜元、镍币全部叮叮当当地投进“救国献金柜”里,然后蹒跚下台。全场热泪奔涌,群众再次纷纷解囊,掀起新一轮献金高潮。
正是这样一个大义凛然的四川孕育出这样一支铁骨铮铮的川军,正是这支视死如归的川军用生命证明四川人民的铁血忠魂。
这是一支装备低劣到不堪使用的军队,这是一支给养短缺到“几乎没有”的队伍。然而,就是这支严格说来都算不上正规军的川军队伍,硬是凭着顽强斗志与牺牲精神闯出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巨大声名。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淞沪战役、南京战役、武汉会战……炮火硝烟之中,川军的草鞋踏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目不识丁,他们也很难讲出什么慷慨言辞。身逢乱世,他们本能地投身到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之中,他们之中还有一些曾经背负着参与内战的骂名,在这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关头,为国家领土与民族独立而战,真正唤醒了他们作为一个军人的使命与荣誉。他们体内火一样的激情与宁死不屈的精神,甚至令敌寇也不得不折服。
多有不足,望指正!
为什么叫典韦古之恶来?
谢谢悟空邀请!
典韦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典韦传》中并没有此称号出现,罗贯中是参考其他古籍还是自己构思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三国志》中是把典韦、许褚两人比作樊哙:“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那我就按《三国演义》中来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一、“恶来”何许人?《墨子》曰: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尸子》曰:蜚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史记-秦本纪》记载:“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史记-殷本纪》记载:“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魏书.列传第三十六》:“武王爱周、邵、齐、毕,所以王天下。殷纣爱飞廉、恶来,所以丧其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得出2点:
1、恶来力大无穷,勇猛过人,可以跟虎熊进行搏斗。
2、恶来是商纣时期的奸佞之臣,爱进谗言,诋毁忠臣,纣王的很多恶行都跟恶来有关。
二、典韦在演义中的形象典韦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很短,出现在演义第十回,第十六回战死退出,但是就是这么短的出场时间里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吕二赵三典韦”,这首顺口溜足见人们对典韦勇猛的认同。
《三国演义》第十回典韦出场: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逐虎过涧、单手举旗都是对典韦勇、力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典韦勇力过人,正好跟《墨子》、《尸子》中描述的恶来形象吻合,“古之恶来”应该也是曹操称赞典韦勇力过人,并无诋毁之意。
再来看看典韦在演义中的三次救主:
1、曹操与吕布交战,陷入困境,形势危急下曹操大喊谁来救我,典韦手持短戟,挺身而出,力斩数将,救曹操脱困,典韦也被加封领军都尉。
2、曹操中计被吕布困在城中,又是典韦舍身而出,三次杀入城中寻找曹操,典韦一人从傍晚冲杀到天亮,最终将曹操安全救出。
3、张绣被曹操逼反,典韦双戟被偷,一人独挡张绣军队,没有武器就抡起敌人的身体迎敌,最终力不敌众,战死身亡,曹操也在典韦的抵挡下,逃出生天。
曹操称呼典韦古之恶来是在初识典韦时,我想如果曹操经过典韦的这三次救主应该会给出更高的评价。
以上就是曹操称典韦古之恶来的缘由,我个人认为如此称呼不妥,那岂不是曹操自比商纣,相比而言,还是陈寿的《三国志》把典韦比作樊哙更为贴切。
泱泱文脉承古今,不复繁华五千年!
曲艺有哪些种类?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
下半年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农历的下半年,我国的传统节日可真不少。下面我就说说我老家淮北地区过这些节的习俗吧。
七夕节是下半年的第一个节日,农村叫这个节日为“七月七”,俗话说“七月七,记住牛郎和织女”。这一天大多是下雨的日子,据说牛郎织女在鹊桥上每年见一次面时都抱头痛哭,泪飞如雨。小孩子如果这晚上趴在茄子棵下,是能听到他们哭泣和窃窃私语的。老年人每年重复地述说着这个凄美的民间故事,盼望着年轻人能婚姻美满,不离不弃。也希望长辈们不要学王母娘娘冥顽不化,粗暴干涉年轻人的婚姻。
然后就到了七月十五,农村叫它“七月半节”,这个节日并不祭祖,是怀念近年已故亲人的节日。妇女们回到娘家,孩子们来到舅父、姑母、姨母、叔伯、外祖父母的坟前,烧几刀钱,上几种果供,以此怀念离世不久的亲人。仪式过后,这些兄弟姐妹、外甥、外孙、堂兄弟、表兄弟们又一起聚会吃饭,叙念亲情。
刚入八月,晚辈们就想着为舅舅、姑姑、姨姨、外老爷、姥娘购买和赠送的月饼和水果了。大家以此寄托着对长辈们生活圆满的希冀。到了八月,秋季作物黄豆、豇豆、茶豆、绿豆、玉米和山芋都已收获,午秋两季己经是“粮进囤,柴上垛”了,丰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心里也就非常安稳和满足。节日那天,大家品着切成花瓣状地各种月饼,就着新打下的黄豆和绿豆泡出的豆芽炒菜与炖肉,配以石榴、苹果等花样的水果,心里那个满足啊,觉得也只能如此幸福了。
进了九月,到了重阳节,农村管它叫“九重阳”,这时已基本上农闲了。忙了大半年,该热闹一番了。搭台唱戏是必须的。这里的戏剧种类还真不少,有“大戏班”,唱的是河北梆子;“泗州戏”,南宿州北徐州一带的地方戏;“淮北花鼓戏”,一般七、八个人的小戏班;另外“豫剧”也是经常上演的,还有一个人说唱的“淮北大鼓”,二、三个演员说唱故事的“丝弦”。
“十月初一”又到了缅怀父母、祖父母辈的节日了,节日名称是“十月一”。主要活动是亲戚们给去世的先辈送“寒衣钱”,烧纸祭祀的俗话有“清明烧后,十一烧前”的说法,意思是时节已接近隆冬了,我们阳间的人是“七月被,八月袄,九月棉裤少不了”,我们穿的盖的都暖暖和和的,可是我们阴间的父母、爷爷奶奶怎么样了?会不会挨饿受冻啊?得给他们早点送钱去置办冬衣了。
再往后就到了腊月,从“腊八”开始就准备过大年了,“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从腊月二十到大年初五,传统习俗把每天日程都安排的满满的。“大年”这个节日的民俗在全国各地都差不多,我在此就不再多说了。
豫剧在河南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河南人热爱豫剧,钟情豫剧,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似乎每个河南人都会哼上一段豫剧。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繁盛景象,我以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豫剧涌现了众多的名家名角。从地域上说,有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从流派上说,旦角领域有常陈崔马阎桑,净行里有李斯忠创立的黑头李派,唐喜成创立的唐派,刘忠河创立的刘派等,不一而足。后来,豫剧又评选出十大名旦,而且个个都有拿手好戏。这一大批青年才俊使得豫剧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豫剧经典剧目如《朝阳沟》《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小二黑结婚》等,可谓家喻户晓。
二是豫剧氛围相当浓厚。那个时候,无论走在河南的城市还是农村,豫剧演出随处可见。特别是春节期间,在广大的农村几乎每个村都会演几天大戏。而且那个时候,有较多的村庄,还有自己的小剧团呢。在这样的氛围下,耳濡目染,想不喜爱豫剧都难。每逢星期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围坐在一起观看梨园春,看戏迷打擂,并评头论足。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再加上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昔日豫剧的繁荣景象已大不如前。但即便如此,在我看来,豫剧仍是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地方戏,这一点毫无疑问。
那么,如何才能让豫剧重现昔日的繁荣景象呢?我认为,至少要在以下两方面发力:
一是财力要跟上。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从上到下,要拿出一定的财力支持包括豫剧在内的戏曲文化发展。毕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艺中最璀璨的一颗宝珠。如果不加以保护,一旦失去,我们将无法找寻。
二是多举办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政府层面上,要将以前评选优秀演员的活动重拾起来,这样更能调动较多的演员增强学习戏曲的积极性;还包括多组织一些更接地气的演出,让老百姓能在听戏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三是文化下乡活动要搞起来。以前,省、市剧团经常下乡演出,现在这样的演出活动已经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