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爱默生诗歌代表作品

分享一下1.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独白》2.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席慕蓉《戏子》5.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总是要深深地种植离别的心中,——席慕蓉6.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蓉《独白》8.我终于相信。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雾里》有哪些句子让你充满了力量。总...

爱默生诗歌代表作品,爱默生和爱迪生是同一个人吗?

爱迪生和爱默生不是同一个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6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如何用一句书摘来形容你的生活或心情?

我很喜欢席慕蓉,分享一下

1.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独白》

2.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喜欢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或者别人怎么想我。其实,别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成长的痕迹》

3.青春,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无怨的青春》

4.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席慕蓉《戏子》

5.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内疚和悔恨,总是要深深地种植离别的心中。——席慕蓉

6.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席慕蓉《在黑暗的河流上》

7.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席慕蓉《独白》

8.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席慕蓉

9.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无怨的青春》

10.心里有些话,想说出来。也许不一定是为了告诉你,也许有些话只是为了告诉自己。——《雾里》

有哪些句子让你充满了力量?

1、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

2、只要你足够努力,连命运都不忍心辜负你。

3、不要躲避风雨,风雨之后就是彩虹。

4、人生的精彩,总是心走得很美,而与脚步能合一。

5、不走心的努力,都是在敷衍自己。

6、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7、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

8、立下人生志向,活出人生精彩;铺好今天沙石,走出明天大道。

9、在人生的大海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握风的大小,却可以调整帆的方向。

10、播种与收获永远不会在一个季节里。成功路上: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扛得住打击,一如既往,永不松懈,直到成功。

11、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遇都看到某种忧患。

12、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持续。

13、勤奋的人总是按时起床,乐观的人总是充满希望,努力的人总能超越梦想,正能量的人总自带光芒。

14、人的命运靠自己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5、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16、生命太短,没时间留给遗憾。若不是终点,请微笑一直向前。

17、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奋斗让我们改变命运。

18、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19、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20、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21、一朵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跌倒也荒废不了整段旅程。

22、当你越来越优秀的时候,就会遇到越来越好的人。

23、所谓永恒的爱,就是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落。

24、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

25、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26、偶尔给自己一点压力,适时让自己绽放一次,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很优秀,很不凡。

27、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28、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29、耽误你的不是运气和时机,而是那数不清的犹豫。

30、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31、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32、遵从内心的召唤,认认真真地活着,让每一个日子都看见欢喜。

33、每天给自己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4、世界上最好的保鲜方法,就是要不断进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和更值得爱的人。

35、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36、天道酬勤,丰硕的果实永远属于那些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辛勤耕耘者。

37、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38、生活像一只蝴蝶,没有破茧的勇气,哪来飞舞的美丽。

39、会有那样的一天,你活成了你最想要的样子,过去所有的伤痕都变成了勋章。

40、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41、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42、顺风适合行走,逆风更适合飞翔,人生路上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投降。

43、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44、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

45、逼自己一把,很多事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仅仅需要你的一份坚持,一个认真的态度,一颗迎难而上的决心。

小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词和蒙学经典?

题主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小学生怎么学习古诗词;一个是小学生怎么学习蒙学经典。下面我逐一解答。

一、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古诗词?

学习古诗词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精神文华需要传承,这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值得学习。

另外,在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古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起到潜移默化得运用。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二、小学生怎么学习古诗词?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大致分为几个步骤。

1.诵读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首先就要诵读,可以读准音,咬准字,关键读出节奏。既是识字的好渠道,也可以在声声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体会蕴藏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

学习古诗词要能背诵,这是一种最好的积累。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审美标准的集中体现,目前流传下来的古诗词都是值得背诵的。

从小坚持背诵古诗词,就会积累成一个庞大的知识库,说话时,作文时均会不由自主地用上,对品悟语言,提高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作用不容忽视。同时,这也是语文考试的一项内容。

3.默写

在小学课本中,很多古诗词是要求能够背诵和默写的。默写古诗,是加深记忆,也是识字写字的渠道,再说,再古诗词的学习中,本来就是有生字学习任务的。

除了生字,就是学过的字,能够正确地写出来,也是基本要求。再说,考试考到古诗词的时候,光会背不会写也是不行。

4.理解

古诗词精炼而充满美感,学习古诗词,在背诵积累的基础上,要逐渐弄清楚每个字、每个句的意思,整首诗词的意思,再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有助于慢慢形成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一些简单的诗词,在教孩子的时候,就不必详细讲解。比如《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等,有的诗词,需要在背诵之前,进行意思的理解和疏通。

三、关于小学生学习蒙学经典

蒙学经典主要是指:识字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训诫类的《小儿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名贤集》和《论语》;韵语类的《千家诗》和《声律启蒙》,典故、知识类的《蒙求》、《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等。

这些经典集古代经典文化、做人的道理、准则,为人处事方法之大成。而且韵律感很强,就像《弟子规》《三字经》三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孩子还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很多字。

从学习语言和传承文化的角度来说,蒙学经典确实值得学习。对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蒙学经典的方式很多,可以诵读、背诵、游戏、讲故事等等。熟读成诵,理解意思是基本要求,但是很多蒙学经典主要是在活动课或是课外学习,所以是否要求背诵,玩根据孩子得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开定,不要一概而论。

另外,在引导孩子学习蒙学知识时,家长和老师务必引导孩子从历史的角度去学习,不要生搬硬套,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结束语:古诗词和蒙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传承是很有必要的。学习的方法比较多,大致要求就是能诵读、背诵、默写、理解、鉴赏。小学生学好传统文化,可以大大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外国的著名作家?

1、詹姆斯•费尼莫•库珀:反映边疆生活的《皮袜子故事集》(“皮袜子”是小说主人公纳蒂•班波的绰号五部曲:《拓荒者》、《最后的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和《杀鹿人》以及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

2、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红字》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

3、埃德加•爱伦•坡:坡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他的推理和恐怖小说最广为人知,而坡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诗。他的圣诞恐怖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莉姬亚》,《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诗《乌鸦》。

4、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家、诗人。他以其海上经历为事实依据写成其寓言杰作《白鲸记》(1851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5、沃尔特•惠特曼: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他所以给自己诗集取名为《草名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 同时,“草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会想和希望。

6、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师。代表作,《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取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生活。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

7、亨利•詹姆斯: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贵妇人的画像》小说简介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年轻女子伊莎贝尔崇尚个性自由,不愿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她到欧洲后得到一笔遗产,曾一度认位金钱可以为她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使她能够自由安排自己的命运。但她涉世不深,金钱没有给她带来自由,反而使她陷入奥斯蒙德及其情妇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他接受了奥斯蒙德的求婚,以为自己的钱可以为貌似高尚但一文不名的奥斯蒙德带来幸福。当真相大白后,已经成熟起来的伊莎贝尔毅然决定面对现实,留在丈夫身边,再一次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8、欧•亨利 :美国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欧•亨利式结尾扬名与世。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故事描写纽约的一个无业游民想方设法让警察逮捕入狱,以期获得一个避寒的栖身处所。他吃白食,砸碎橱窗,冒领财物,盯稍,扰乱治安等,但都不能达到被捕的目的。

惠特曼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美国长岛。父亲务农兼作木匠,因为不能糊口,五岁那年全家迁往纽约附近的布鲁克林。

老惠特曼从小就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推崇独立革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托马斯·潘恩,使惠特曼从小就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

惠特曼为生活所迫,8岁就步入社会,先后做过跑差、艺徒、排字工人、小学教师、记者、编辑、水泥匠等。

惠特曼青年时代对民歌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学习民歌,并且练习写作。1846年2月至1848年1月之间,他担任《布鲁克林之鹰》的编辑。1848年去新奥尔良编辑报纸,不久回到布鲁克林。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帮助年迈的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自由散漫,随意游荡;与少年时一样,尽情地和船夫、领航员、马车夫、机械工、渔夫、杂工等结交朋友。 《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一部诗歌总集。1853年,《草叶集》第1版问世,收入了《自我之歌》、《大陆之歌》等战前时期的12首诗。

后来,惠特曼又对这部诗集进行多次修订,至1892年,共出10版,成为包括296首诗的洋洋巨著。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各劳动阶层的生活:满载着稻草的车车、船夫和挖蛤蛎的人、屠夫的小伙计、铁匠、赶马车的黑人、木工以及领航员、纺纱女郎、排字工人、筑路者、拉纤者、妓女等等。

诗人在诗中用十分漫柔的笔触写了一个逃亡中的黑奴形象。

《自我之歌》还表达了作者思想的其他重要方面。

他十分重视、而且也经常描写人们极为自然的性生活,“我是肉体的诗人,也是灵魂的诗人。”

他认为人的肉体和性行为没有丝毫必须鄙视的地方。

这在长期以来习惯于清教徒成规的美国体面人的目光中是骇人听闻、大逆不道的;当时承继着新英格兰文化传统的著名诗人洛威尔和朗费罗对此都极不以为然,希望诗人把描写性的部分从诗集中删去,但是惠特曼却断然加以拒绝。

惠特曼自称是个喜欢户外生活的人。他虔诚地崇拜自己赤裸裸的、无罪的肉体。

他认为性的结合就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灵与肉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

惠特曼思想中也有不少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东西,在这里表现为上帝和“宇宙灵魂”的存在。

诗人并不信奉基督教,他有时把上帝叫作长兄或同志,但有时他又认为有一个象爱默生的“超灵”那样的上帝存在。

这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存在于万物之中,因此每一个微小的生物或物件都包含着广阔的世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自己也和万物相通,因此“自己”或“自我”也是神圣的,而且每一个男人或女人也都有一个神圣的“自己”。

与此相联系的是他关于“死亡”的看法,他并不认为“死亡”就是一切的消灭,“死亡”恰好是一种属于精神的、新生命的开始,而且是一种更高的生命。 第1版《草叶集》中有一篇重要的序言,其中夸大了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的巨大成就,但是作者的坚定的民主思想也表达得很清楚。

这薄薄一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

只有爱默生给诗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我认为它是美国从未有过的一部不同寻常的具有才识和智慧的作品……我因它而极为欢欣鼓舞。里面有无与伦比的内容,其说法也是无与伦比的……我向你的伟大事业的开端致敬。”

惠特曼从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1856年,第2版《草叶集》出版,共收诗32首。第1版的序言已为《在蓝色的安大略湖畔》所代替。每一首诗也都有了题目,诗集中的佳作之一《给一个遭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其实是献给全世界的革命者,诗人鼓励他们在遭到挫败后必须再接再厉,因为自由终究要胜利,胜利伟大的,但是失败也一样伟大;而他自己则是一个支持“全世界每一个无畏的叛逆”的坚定不移的诗人。 《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诗人写渡口的繁忙景象,特别写熙熙攘攘的来摆渡的人群,感到他和他们心心相印,和他们所想、所看到、所感受的完全一样,和他们浑然一体。他不但在当前和他达到了精神上的一致,即在将来,在数代之后,亦复如此。这里又表现出了惠特曼哲学思想中的“宇宙灵魂”、“极灵”的存在。 《阔斧之歌》的主人公是阔斧和它所创造的各种形象,它是拓荒者,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作品不但歌颂了阔斧的创业精神,也歌颂了“一切有进取心、有胆略的人们的美”,以及有“独立精神,独立的出发点,和依靠自己力量的行动的美”。诗中还穿插了一段对“伟大的城市”的描写:伟大的城市不是一个物资多、数目大、体积和分量重的地方;伟大的城市必须既无奴隶又无主人,必须有最忠诚的朋友在那里立足,必须是个两性的白璧无瑕也站住了脚跟的地方。因此阔斧还有一个本来的重要任务,即创造一个理想的、真正民主的世界。 惠特曼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曾草拟过许多演讲词,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论第十八届总统选举》,是在1856年总统大选之年写成。惠特曼这时脱离了民主党,支持新成立的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及其总统候选人。他在演讲词中指责16、17届总统完全支持奴隶主的利益,他要求消灭蓄奴制,甚至要求用武器人反对“逃亡奴隶法”,但是他常常把理想的美国描写成小私有者的国家。他也讽刺了议会中的政客和官僚,要求青年工人进入国家机构。这篇文章直到1928年才出版。 1859年,《星期六周刊》的圣诞专号上刊出了惠特曼的一首优秀抒情诗《从永不休止地摆动者的摇篮里》,这是一首爱情和死亡的颂歌。在发表这首诗的前后三年中,惠特曼和在纽约百老汇大街普发福餐馆集会的一批文人过从甚密,其领袖人物是《星期六周刊》的主编亨利·克普。仅在1859至1860年一年之中,这家周刊就刊载了始终受着冷遇的惠特曼的大约25篇作品和评论惠特曼的文章。在餐馆集会的全盛时代,惠特曼应波士顿一出版家之请印行了《草叶集》的第3版(1860),这本诗集算是第一次“正式出版”。集中有124首新诗,包括《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和3组分别名为《民主之歌》、《亚当的子孙》、《芦笛》的诗歌。开卷的第一首诗《从鲍玛诺克开始》是自传体长诗,诗人在这里作为西方世界的一个崭新人物出现。《民主之歌》包括16首新诗,较好的一首是《我听见美洲在歌唱》。在《亚当的子孙》中,诗人认为失去乐园的不是亚当,而是他的子孙。他们本来是清白的,但却自以为堕落,其实肉体是无罪的,应把它升华为精神的东西。《亚当的子孙》写男女之间的情爱是肉体的;而《芦笛》则写男子之间的同志友好关系,是精神的,是民本精神的基础,同男女之间的情爱比更加热烈而持久。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芦笛是草类中叶片最大、最健壮的,而且清新,有芳香,是在水中成束生长的。“芦笛”显然是“草叶”的进一步发展,象征最坚毅、最能耐受风霜……的同志爱的各种特点。这一组诗因为流露出同性相爱的情绪而受到当时文学界的强烈斥责。 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作为一个坚定的民主战士,显示了他的深刻的人道主义本色。1862年底战争激烈进行时,他主动到华盛顿去充当护士,终日尽心护理病的兵士,以致严重损害了健康。他的生活十分艰苦,借抄写度日,把节省下的钱用在伤病员身上。他充当护士将近两年的时间中,大约接触了10万士兵,有许多后来还一直和他保持联系。 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的印第安事务局任小职员,不久局长发现他是《草叶集》的作者,把他解职;后来他在司法部长办公室供职,工作8年。由于在内战中受到了锻炼;增加了阅历,政治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865年,惠特曼在纽约自费印行他在内战后期写的诗集《桴鼓集》,其中共收入新诗53首。几个月之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 1867年的《草叶集》第4版只有8首新诗,都是并不出色的短诗,但是收入了《鼓集》及其续集。值得注意的是1871年发表的长篇文章《民主远景》,它总结了作者的文艺观和政治主张。与第1版《草叶集》的序言相比,惠特曼在这篇文章中对于美国的民主制度有了深刻得多的认识。而对劳动人民和普通群众的热爱和信任则始终十分坚定,他认为未来的美国文化和民主国家要靠他们来创造,但是当时的状况却完全不理想。作者没有在他的祖国见到真正的民主,他说:“我们经常使用‘民主’这个词,但是我必须不厌其烦地重复说,这个词的真实意义还在睡大觉,还丝毫没有醒过来,虽然笔底和舌尖为了这两个字发出了隆隆然愤怒的雷声和风暴。这是个伟大的词,我认为它的历史还没有写下来,因为这部历史还没有上演。”惠特曼的这篇文章表明作者在思想上的成熟,它的风格也很有气派。 《草叶集》的第5版在1871年和1872年各印刷了一次。第一次增收13首新诗,第二次收入一般评论家公认为诗人最后一首重要的长诗《通向印度之路》和少数几首新诗,其中有《啊,法兰西的明星》。惠特曼在这首诗中向以巴黎黎公社为最后高峰的法国革命浪潮致敬。他说:“法兰西之星不仅仅属于法国,目前这场战斗和大胆进取是为了自由,为了理想,为了四海之内皆变成兄弟,为了使暴君和僧侣胆战心凉。”巴黎公社只持续了一周,但是作者认为法兰西之星十分美丽,明亮,金光闪闪,将永远放射光辉。《通向印度之路》歌颂了三项刚刚完成的重大工程:苏伊士运河的凿通,在水路上贯通了欧亚两洲;北太平洋铁路的建成,连接了美国大陆的东西两端;横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的铺设。这三大工程完全接通了东西半球,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威力,具有社会政治意义,而对惠特曼说来还具有哲学意义。长诗描写现代科学技术把空间缩短了:“远的变近了,不同的地域焊接在一起了”;也把时间衔接起来了——过去的古老的东方和现代的年轻的西方连接在一起。作者还描写了由苏伊士运河开创的海上活动、太平洋铁路所担负的运输和沿路瑰丽的自然环境;欧亚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当年哥伦布想找一条到达印度的通道却找到了新大陆时的那种理想。 惠特曼认为,在精神领域里,诗人也要做工程师们;在物质领域里的工作,自然与人类不应再有隔阂。“一切分离与空隙必须挂起钩来,必须连接起来”。诗人和他的灵魂还渴望和上帝合一;他认为能够航行到的目的地应比印度遥远得多。“啊,必须朝更远更远的方向扯起风帆!” 惠特曼在编印各版《草叶集》时,经常变动诗篇的前后次序。他编排的原则不是按诗篇写作时间的先后,而是按照它们的内容、主题分类。他还随时更动某些诗篇或某组诗篇的前后次序。但是按照第5版第一次印刷的内容和编排来看,已经象是最后的一次安排。1873年他身患瘫痪症,后来始终没有恢复健康,他的写作能力从此也一蹶不振。但他的乐观主义,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感,他的民主理想等还是至死不衰,1884年3月他在卡姆登买下一所小屋,并在那里终老。他的晚年郁郁不得志,除编印了几个版本外,偶尔写些诗文,在英美两地的报刊发表。 1876年他出版了《草叶集》的第6版,以纪念独立宣言的一百周年。这是一部包括散文作品在内的两卷集,第一卷即第5版的内容,第二卷他取名为《两条小溪》,包括散文、18首新诗、第5版的《通向印度之路》和附诗,诗句趋向于抽象。《草叶集》的第7版(1881~1882),它的文字、每首诗的题目和排列的先后次序,都已最后审定。而惠特曼还是继续写诗,直至1892年去世。他最后的诗作被列为“附诗一”(1888~1889)、“附诗二”(1892);他还嘱咐他的死后遗作可列为“附诗三”,以使第7版保持原状,不可更动。第7版《草叶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唯一由知名的出版商正式出版的本子。第7版共收20首新诗,都是短诗,没有佳作。 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1888年出版的《十一月枝丫》,收入62首新诗和一些文章,序言题为《回顾曾经走过的道路》,其中的诗篇后来收入《草叶集》的第8版(1889),并成为“附诗一”。1891年费城的出版家出版惠特曼的新作《再见吧,我的幻想》,其小的诗篇成为《草叶集》的“附诗二”;《草叶集》的第9版(1892)包括、“附诗一”、《七十之年》和“附诗二”《再见吧,我的幻想》。诗人去世后的遗诗《老年的回声》,作为“附诗”,见1897至1898年出版的集子,后来的个集也都收入。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9版。 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他并不崇拜古老的欧洲文明,而是全心全意为建立美国式的、民主的文学而奋斗。但是他也不是沙文主义者,他十分关心欧洲的革命运动,曾写过不少诗歌加以鼓励和祝贺,他是个热情的国际主义者。 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滔滔浪声,西方学者指出这是惠特曼诗歌的音律的主要来源。他只写过极少几首用传统诗法的诗歌,如流行的悼念林肯之歌《啊,船长啊,我的船长!》。他的诗行比较接近口语和散文诗的节奏,没有韵,也没有极为规律的重音,因而更加接近于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经得起推敲,而他的散文则常常显得粗犷、松散而庞杂。他的思想感情和泛神论的宇宙观,不大肯受传统习惯的约束和限制,但他的诗体仍有规律可寻,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思想、形象和用词、造句上的平行法。最浅显的平行法是两行或多行的语法结构相同或每行中的思想相类似,甚至词类也相同。更加常见的是每一句的句首是同一个词、词类,或同一个短句,这种形式成为惠特曼常用的列举法——一连串类似的形象、动作或内容排列在一起,或多或少。诗句没有传统的一定数量的重音,但仍有节奏,有如海浪的节奏,口语的节奏,朗诵的节奏。一句诗不一定以重音为单位,而可以用思想、语调、标点符号或停顿为单位;一节诗或整首诗不一定按逻辑构成,而是由弱到强,由少到多,通过累积过程直到高潮。此外,也有整首诗的结构模拟意大利歌剧的形式。但不论是他抒发的思想感情,还是诗体形式,都是“离经叛道”、大胆创新的。 惠特曼的诗歌对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诗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郭沫若译过惠特曼的一些诗,从他的《地球,我的母亲》等诗中可以看出受惠特曼影响的痕迹。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反映出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广大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他的诗歌以其民主的内容和革新的形式对美国以至世界的诗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惠特曼于1892年逝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