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的风月剧代表作品,中国戏剧作品?
古代部分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
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
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
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
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
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
高明:《琵琶记》
周朝俊:《红梅记》
施惠:《拜月亭记》(《幽闺记》)
柯丹邱:《荆钗记》
无名氏:《刘知远白兔记》
徐(田臣):《杀狗记》
徐渭:《四声猿》
汤显祖:《牡丹亭》
高濂:《玉簪记》
徐霖:《绣襦记》
李开先:《宝剑记》
梁辰鱼:《浣纱记》
张凤翼:《红拂记》
李玉:《清忠谱》
阮大铖:《燕子笺》
朱(白寉):《十五贯》
李渔:《风筝误》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方成培:《雷峰塔》
现当代部分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曹禺:《雷雨》
曹禺:《日出》
曹禺:《北京人》
老舍:《茶馆》
郭沫若:《屈原》
田汉:《丽人行》
夏衍:《上海屋檐下》
胡可:《槐树庄》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锦云:《狗儿爷涅檠》
陈子度等:《桑树坪纪事》
李龙云:《洒满月光的荒原》
杨利民:《大荒野》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刘亦菲的古装剧什么时候播出?
你说的应该是最近刘亦菲刚刚拍摄完成的《梦华录》吧,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预计最快明年才能播出。
《梦华录》是由杨阳执导,刘亦菲、陈晓领衔主演,柳岩、林允、徐海乔、代旭联合主演的女性古装励志剧。
该剧根据关汉卿元曲话《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讲述了赵盼儿、宋引章与孙三娘三人在经历了举步维艰、种种磨难后,姐妹三人终于将小茶坊经营成了汴京最大的酒楼。
关汉卿的〈救风尘〉的主要内容?
《救风尘》也是关汉卿的喜剧。这本剧题目为”安秀才花柳成花烛,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风月救风尘”的意思就是利用青楼中追欢买笑的风月手段去解救沦落风尘的姐妹。汴梁有个青楼女子叫宋引章。她盼望早些嫁人,好有一份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她年轻幼稚,在清贫书生安秀实和郑州富商周舍之间,挑选了花言巧语的周舍。她的结拜姐妹赵盼儿阅历丰富,提醒她周舍这种风月场中的”子弟”不过是虚情假意。宋引章不听,随周舍嫁到了郑州。周舍娶到了宋引章,凶狠嘴脸立即暴露,进门就打了她五十杀威棒。从此朝打暮骂,宋引章眼看要被折磨致死。宋引章无奈,暗中捎信求赵盼儿来救她。赵盼儿寻思了一番,收拾了两箱子衣服行李,带着人从汴梁来到郑州,打扮得妖艳俏丽入住客店,让店家去请周舍。周舍气恼她是反对宋引章嫁自己的人,态度凶横。赵盼儿胸有成竹,只说当初是爱慕周舍年轻英俊,”害得我不茶不饭,只是思想着你”,”周舍,我待嫁你,你却着我保亲!”解释自己是”嫉妒呵特故里破亲”。还展示了带来的”车辆鞍马奁房”,用虚情假意哄得周舍要休了宋引章来娶她。终于救出了宋引章。之后又安排计谋让宋引章嫁了可靠的安秀实。
元朝历史人物排名?
1、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 · 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关汉卿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最多,对妇女心理的刻划细致入微,写离愁别恨则真切动人;风格豪放,曲词泼辣风趣;语言通俗而口语化,生动自然,很能表现曲的本色;喜用白描手法,善于写景,所用比喻,形象生动。
2、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但未能实现。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其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存世散曲约130多首,其叹世之作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故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视为“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其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3、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4、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作为剧本,《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它问世以后,家喻户晓,有人甚至将其与《春秋》相提并论。
5、郑光祖(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 但他做过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救风尘是白朴写的吗?
救风尘不是白朴写的。
《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杂剧剧本,全剧共四折。元代关汉卿所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
白朴,男,1226年出生,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后迁居汴梁(今河南开封),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元明清杂剧和小说代表?
元杂剧四大家
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杂四大家”。
关汉卿(约 1220~1300),今河北安国人,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编有杂剧 67 部,现存 18 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是他的代表作。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今山西襄汾县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代表作有《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
白朴(1226~1306),今山西河曲县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
马致远(约 1251~1321),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长,名气大,有“曲状元”之誉。他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独具匠心,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
明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时期,“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是在明代完成的不朽杰作。在宋元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话短篇小说,到明代中后期,也出现了一个鼎盛局面,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成为这方面的代表。
清代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词等都有值得称道的作品。长篇小说是清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代表。
1施耐庵与《水浒传》
2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3.吴承恩与《西游记》
4.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5.冯梦龙与“三言”
“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6.凌濛初与“二拍”
“二拍”即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