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代表作品大全,代表秦代文学最高成就?
秦虽然国运不长,但在历史上的地位同后来的隋朝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等,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但采取严酷的文化政策,如焚书坑儒等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对后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是整个秦代文学不发达,有“秦世无文”之说。秦代文学概况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撰,共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字,兼取众家之思想,内容驳杂。许多故事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曾“布咸阳之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 吕不韦传》。着显示出学术与文章的分离。
2,李斯的《谏逐客书》。鲁迅说“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是秦代文学的唯一代表作家。这篇文章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因客卿的帮助而成霸业事实,要用人惟材,不能限于一地。所以,他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名其德。”
秦国大才子都有谁?
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攻城略地,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和魏章,任命战功卓著的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秦昭襄王元年,拜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务。七年(前300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台(今西安市西北约3千米处,北距渭河南岸约2千米,位于汉长安城所在的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龙首原地势最高点)之东,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著有作品《青乌经》,传于世。
最终为何背叛秦始皇?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题主所问应该是指,李斯为何选择了拥立胡亥?答案是因为李斯的性格。他是个现实的政治家,而赵高抓住了这一点。甚至他并不觉得背叛了秦始皇。就这么简单。而李斯的性格从他发迹之前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下蔡小吏如何成为帝国廷尉?李斯在成为帝国的丞相之前,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历。李斯最初本是楚国下蔡的一个小吏。
一日,李斯在整理粮仓的时候,发现了藏在粮食里的老鼠。因为粮仓长期没有人管理,这些老鼠已经习惯了躲在粮食里悠闲自在的吃粮食,即使见到人也都不怕。
这些老鼠因为吃的很好,长的十分肥胖,一个个油光满面的,在小吏李斯的面前,优哉游哉的慢慢走着,嬉戏打闹。
不知道你如果看到这一幕会想到什么呢?
小吏李斯想到的是,茅坑里的老鼠。
两相对比之下,茅厕里的老鼠浑身又脏又臭,只是偷吃一点人类的垃圾,却常常遭到人们的追打,日子过的极其凄惨,而粮仓里的老鼠,却过的是天堂般的生活。
看到这些,李斯想到的是,环境决定境遇。
于是,李斯毅然放弃了小吏的身份,拜当时有名的大儒荀子为师,成为了韩非的师兄弟。学成之后来到秦国,通过《谏逐客书》给秦始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斯这才改头换面,逐渐成为帝国的高级官员-廷尉。
二、现实的帝国丞相李斯是个现实的政治家,跟那些动辄家国情怀的政治家有所不同,李斯的本性是趋利的。但与逐利奉迎的小人不同,李斯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获取自己的权和利的,从这一点来说,李斯还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在现实的人中间,李斯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才干;而在优秀的政治家中间,李斯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
有人说,到底有何政治才干呢?说两件事,第一,秦朝的官方文字小篆的写法,是李斯等人发明的,现在的小篆著名的《泰山石刻》就是李斯书写的。不要小看这个写字,在当时,这是官方宣传的最好手段之一了;第二,郡县制的发明过程中,李斯有着极大的贡献。
不仅有才干,而且有立场,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争论下,李斯的立场和秦始皇站在了一起,这才赢得了秦始皇的赏识,逐渐成为了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也被认为是李斯和秦始皇之间的知遇之恩和忠诚。李斯的确是忠于秦始皇的,他们政见相同、才干非常,但李斯的忠诚里面,还有对权对势的忠诚和对现实的忠诚。
这一点,从韩非的遭遇,也可见一斑。就算李斯没有陷害韩非,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而杀了韩非。但如果不是一个那么现实的政治家,李斯大可把韩非关起来,在灭了韩国之后放出来。为何一定要置韩非于死地呢?
说李斯心中对这个辩术非常、才名卓著的师兄心中没有一点嫉妒,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既然是担心师兄对他的权势构成影响,那么李斯对嬴政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嬴政是帝国的皇帝,嬴政和他的政见相同,李斯才完全忠于他。如果嬴政不再是帝国的皇帝,李斯还忠不忠于嬴政,就不好说了。
而偏偏,赵高是个太能揣摩人心的太监。
三、拥立胡亥的现实利益什么人最圆滑呢?能够长期在领导身边的那种人最会做人,最圆滑,也就最会揣摩人心。
而赵高就是这样的人,他在秦始皇身边数十年,要说赵高没有一点才干,只会溜须拍马,是说不过去的,他对法令、书法的理解和了解仅次于李斯。
但他最厉害的本事,是揣摩人心。这一点上,李斯比起赵高就要差远了。
秦始皇并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长期在秦始皇身边,赵高应该承受了很多情绪。而秦始皇死在沙丘,一个圆滑而又屡受压迫的赵高终于释放了,这一释放也就会忘乎所以。
实际上,秦始皇是不是真的要立扶苏为继承人,是缺乏一些证据支持的。是因为后来秦二世大失人心,才会有那么大的呼声。但是,到了赵高手里,就不一样了,谁立为皇帝对我最有利,那么我就立谁。
而胡亥是自己的学生。于是,赵高当然要立胡亥。
当然,要说服李斯,得用另外一个口吻:现实的政治家,需要以权和利诱之。
赵高在心里想,李斯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对了,丞相之权位。
于是李斯听到的是,扶苏与秦始皇政见不同,而你是与秦始皇诸多政策脱不了干系。而且,扶苏最亲近的是蒙恬,一旦扶苏即位,你想要富贵还乡,怕是做不到。而如果胡亥即位,他什么都不懂,还不全是你说了算,你的权势将会得到保证。
李斯心动了,他一层一层爬上来不容易,心中的现实欲望战胜了他政治家的冷静。他不了解胡亥的昏庸、也不了解赵高的野心,他在做出这个抉择的时候,真的以为能长保相位。反正都是秦始皇的儿子,或许胡亥在自己的辅佐下,还能将帝国建设的更好呢?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先秦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作?
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中华民族诸子百家最著名的几大家是谁?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最终只有十二家被发展成学派,这十二家分别为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儒家: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重视教育,主张“有教无类”,通过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当初也叫道德家。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
墨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
法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 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名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 惠施和 公孙龙 。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被称之“诡辩”。
阴阳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纵横家:以鬼谷子为鼻祖的重要流派,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各诸侯,从事政治外交。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大致意思可以理解为天下之物皆为我所用。
杂家: 战国末期综合性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农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
小说家:出于以说故事为生者,其意多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通常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兵家: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 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医家:以扁鹊为代表的医者形成的医家,以医术行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有着后世之人称为“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其具体是指在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中涌现出不同流派及学术流派形成的诸子百家争芳斗艳的局面。在这一时期,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形成大融合,代表各个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从自己所处阶层的利益出发,对宇宙、社会以及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提出主张。因此他们广收门徒,著书立说,互相论战,故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秦小篆代表作品及赏析?
秦小篆代表作为《泰山刻石》,相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立于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该刻石书法法度严谨,端庄浑厚,字体公正匀称,疏密有度,沉稳朴拙,为秦代小篆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