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是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几名学者在上海发起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让我们来看看代表人物吧!
郭沫若
新诗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成仿吾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
成仿吾(1897年—1984年),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知方团(今琅瑭乡)澧溪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
郁达夫
“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张资平
创作数十部中长篇现代言情小说
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13年开始创作。1920年1月发表小说《约檀河之水》。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这一时期的作品,或控诉宗教的虚伪,或描写日本下层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某些侧面。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
田汉
领导和发起南国戏剧运动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郑伯奇
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
郑伯奇,原名郑隆谨,字伯奇。陕西长安人。1910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帝国大学。1926年毕业回国,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解放后,历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文联副主席、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并写作评论和回忆录。
《垦春泥》田汉词,贺绿汀曲。1940年,当曲作者在四川重庆中国电影制版厂和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工作时,曾为史东山导演的影片《胜利进行曲》作曲。此歌原系该片插曲,是一首无伴奏的合唱曲。它通过描写军民合作垦春泥的劳动场面,鼓舞军民同心协力为打败侵华日寇而斗争。
1934年冬天,田汉创作了电影《风云儿女》的故事文本,交由中共领导下的左翼电影公司——电通制片公司进行拍摄。
《关汉卿》是田汉写于1958年的作品。
田汉,我国著名的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
田汉古诗词作品: 《水龙吟·白鹅潭纪游》 《念奴娇·元宵与洪深先生泛舟遇雨》 《桃源忆故人·寻康姊不见》 《虞美人·狱中赠伯修》 《菩萨蛮·遇许》 《忆秦娥·寄大琳》等。
田汉不是导演。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