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徐崇嗣花鸟画代表作品 工笔芦苇的画法

工笔花鸟画中的落笔写形源于五代时期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它兼顾了工笔画摹形精准、写真写实的特点,较多地出现在宋元的没骨画及明初宫廷画院的芦雁题材绘画中。宋徐崇嗣作品宋徐崇嗣作品譬如北宋赵士雷的画作《秋芦群雁图》,画中的几丛芦苇与芦雁皆运用没骨法,通过用笔的提按顿挫写出芦叶的翻转曲折,亦有像中景处单杆芦苇那样呈现出『S』形姿态,1、《山...

工笔芦苇的画法?

工笔花鸟画中的落笔写形源于五代时期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即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墨色或彩色点染绘就。它兼顾了工笔画摹形精准、写真写实的特点,同时摆脱了线描轮廓的束缚,让墨与色更具表现力,也使画面轻松灵动。以这种手法描绘的芦苇形象,较多地出现在宋元的没骨画及明初宫廷画院的芦雁题材绘画中。

宋 徐崇嗣作品

宋 徐崇嗣作品

譬如北宋赵士雷的画作《秋芦群雁图》,画中的几丛芦苇与芦雁皆运用没骨法,芦苇以水墨写就,通过用笔的提按顿挫写出芦叶的翻转曲折,长短粗细不一的芦叶重重叠加,叶片繁密而又层次分明,详实地描绘出芦苇的形态。虽然写实,但并非完全描摹客观物象,近景处较为明显的五杆的芦苇中,三杆向右斜侧,另外两杆则向左侧;中景处的芦苇丛整体向右倾斜,独有一杆芦苇反向竖立,既有对比,又不平衡。

北宋 赵士雷 《秋芦群雁图》

近观单株芦苇,既有像近景左侧那样极度弯曲的姿态,亦有像中景处单杆芦苇那样呈现出『S』形姿态,显得刚柔有度;同时纵观全画,两丛作为主体的芦苇丛与画面右侧的一丛略小的芦苇丛构成了一个不均等的到三角形,加上远景中些许的芦苇细枝,构成了疏密、浓淡与张弛的对比,在稳定中带着律动,足见画者经营的匠心。

宋代十大花鸟画?

1、《山鹧棘雀图》轴是黄居寀唯一的传世真迹。此图绢本设色,纵99、横53.6厘米。画幅近处上立着一只尾长体大的山鹧正俯身饮水,情态十分自然。

2、宋, 崔白 的《寒雀图卷》 。此图构思突出一个“寒”字,画出了在严寒饥饿困境中的一群群小麻雀或飞或栖,顾盼呼应。

3、宋, 崔白 的《双喜图》

4、赵佶传世作品精细工丽者如《芙蓉锦鸡图》《梅花绣眼图》页等,粗简拙朴者如《枇杷山鸟图》页等。

中国画中的笔墨应该占什么地位?

绘画的起源要比书法早很多,但中国画的成熟却又比书法要晚得多。

相较魏晋六朝时期绚烂一时的书法,此时的中国画只初具雏形,“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的特色。

笔墨入画,始于人物画科。从六朝宋的陆探微、顾恺之“密体”一路的“一笔画”线条,便有了“笔迹劲利,连绵不绝,如锥刀焉”的描述;与此相对的,张僧繇一系的“疏体”,则又有了卫夫人《笔阵图》的运笔方法,即使用了点、曳、斫、拂等技巧。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也最早提到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之类的“笔墨”意识。

时间到了唐代,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画先后成熟,可谓“焕灿而求备”。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阐述了“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观念,并一直受到画坛重视。而且他还开创性地议论了中国画的特点,如“书画用笔同法”,“运墨而五色具”等议论都是最早见于此书。荆浩的《笔法记》也有此类似观点,如他把谢赫提出的“六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六要”~气、韵、思、景、笔、墨;更重视地把“君子之风”的表达与笔墨相关联,开启了宋元“文人画”之先导。

李思训,字建景,唐宗室。官至右武卫大将军,人称“李大将军”。他善山水,受隋展子虔影响,画风笔格遒劲,虽然仍是传统的青绿山水,但能“穷其形态”。代表作《江帆楼阁图》,参考了《游春图》构图然略有变通,以细笔线条勾勒山石外廓及结构,略有皴斫,上赋青绿重色,富有装饰意味,然缺少笔墨意趣。但是以他所代表的“青绿山水”这一流派有其特点,并不能以“笔墨”高低来加以评判,因而说证明不了什么问题,与“文人画”重笔墨没有可比性。

经过了近四个世纪孕育滋养,笔墨意趣在中国画中愈加显示重要。五代的荆关董巨,已不是唐代吴道子所画山水的,“有笔而无墨”,也不是项容的“有墨而无笔”,他们笔、墨兼合,各具所长。

两宋时代,文化艺术极为繁荣。北宋承南唐、西蜀旧制,设立“翰林图画院”,召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画家。西蜀黄筌的花鸟画,细密富贵,而南唐的徐熙则粗放野逸,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尤其以熙孙徐崇嗣所创“没骨法”首开了后世“没骨花鸟画”之先河。宋徽宗赵佶本人的“粗笔水墨花鸟”,则也是一种新的创造。

山水画方面,一方面继承了前代优秀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传统,然而并没有被多少成法所束缚,宋代山水画着重对自然山水的形势结构研究,比较各地的山水形胜、四时朝暮、阴晴雨雪的不同,并求以不同的笔法表现各种不同的山石树木。因而这时期的山水画创作,被称为“宋人格法”,成为一个时代特征,为后世楷模。

北宋中、后期,除了宫庭及民间一大批职业画家之外,还存在着一支有着身份和官职的文人学士业余队伍。他们虽说主职不在绘事,然而却在绘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中,有着突出成就与特点,且自成体系,在当时被冠与“士人画”,后叫作“文人画”。

这其中的苏轼、文同、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等人活跃画坛,大造文人画声势。苏轼明确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认为士人画高于职业画工画。他们推唐王维甚至东晋顾恺之为这一系始祖,强调绘画要有诗般意境,即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追求表现“萧散简淡”;主张即兴创作:“兴之所致取其意气所到”,不拘物象外形刻画,达到“得意亡形、象外传神”;他们还喜欢简淡的水墨笔法表现方式,弃去丹青粉饰,内容从山水扩及花鸟,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画的“笔墨”概念才真正得以确立。

题主把“真正的“笔墨”这一提法应该是明代开始的”,这一说法,应该是没有仔细参详中国画脉络所致的“谬误”吧?

李成,字咸熙(北宋初年),首创“大斧劈皴斫”,毫锋颖脱,墨法精微;意境萧疏,气象清旷,突出成就创造了“寒林”形象,时人称“古今第一人”。

范宽,字中立,略晚于李成。创“雨点皴”或“钉头皴”;用笔雄强老硬,墨韵深厚;构图盈迫,山势厚壮,林深茂密,气象浩莽。

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他虽被列入文人画家,但与后世文人画家仅能画山水、花卉所不同,除了山水、花卉外,他更善长画道释、人物与鞍马。在线描上极具功力,继承了顾恺之、吴道子、李思训、韩滉、韩幹以来传统而又有所创新,特别是把过去仅只作为“粉本”的白描画稿,确立为白描创作,贡献尤大。他的笔法概括含蓄,线条洗炼流畅;用墨简淡而绵薄;造型准确,立寓深远。

赵佶,宋徽宗。政事昏庸无能,然于绘事等艺,则贡献斐然。他特别强调描绘对象的真实性,画花,要表现出四时朝暮花蕊枝叶的不同:画鸟,则需看清楚先举左腿还是右腿…俨然是崇尚“超现实主义”的细腻生动画风。然而他自己的作品,则是比较粗犷的水墨画。

欣赏中国书画,无论山水,还是花鸟鱼虫,走兽人物;无论大写意,小写意,还是工笔,都要首先看“线条”。中国画里毛笔的线条,本质不同于西方的“笔触”,它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弹性、张力。作者的功力、情绪以及经验,都会在这一点一划中最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线条是衡量一个作者真实水平的标准,也是鉴定中国书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指标。

而墨法则与笔法是相依而存的。通过墨色的枯湿浓淡,可以表现出来描画对象的远近层次,萧简散淡;皴擦点染则表现了具象物体的质感,以及绘画风格。所以说“笔墨”是中国绘画的深层骨血与肌理,而其他的如构图布谋则相对程式化。因此对于中国绘画中“笔墨”地位的深谙者,自有体察,是否如是所述?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国画中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哪个更容易被人喜欢了?

中国画分为人物、花鸟和山水画,应该说家喻户晓,人人喜爱。

如果山水与花鸟相比较,帅哥们多喜欢山水,让自己畅游于山水间,感受山水的状美。

那么美女呢,当然爱天性使然,最爱花鸟,爱花之娇艳,受鸟儿依人;爱花开富贵,爱国色添香。

其实不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会惹人喜爱的。因为中国画怡情、怡景、更怡人。愿我们每个人都喜爱我们的中国画,愿中国画走进我们每一个家庭装扮生活,陶冶性情。

附上本人的中国画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作品供分享。

愿我们的生活如画,

愿画如我们的生活,

愿疫情早日过去,

愿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们凯旋。

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主要两名画家是谁?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徐渭)。 赵佶的花鸟是工笔的。

如何分析追溯折枝画的起源?

我觉得作者应该是问的美术史上“折枝画”折枝花的溯源。

折枝,又称为“折枝画法”,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技法和取材技法。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得名“折枝”。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

在中国美术史上,折枝花鸟的形式在中唐至晚唐之际,边鸾已开始画折枝构图,五代时,折枝画法已较为普遍,及至宋代,已成为花鸟画家最常见的构图形式。这些翔实的史料证明,五代以后,折枝画已普遍流行。折枝法是与画家的欣赏习惯相一致的,李方膺《梅花》:“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宣和画谱》评边鸾“作折枝花,亦曲尽其妙”,赵昌“作折枝极有生意”,滕昌祐“为折枝花果,谓之丹青”。宋御府收藏的名迹中,有边鸾《折枝李实图》、李公麟《写生折枝花》、黄筌《折枝花图》、黄居宝《折枝芙蓉图》、黄居寀《折枝花图》、滕昌祐《写生折枝花图》、徐熙《装堂折枝花图》、徐崇嗣《繁杏折枝图》、徐崇矩《折枝桃花图》、赵昌《写生折枝花图》、易元吉《折枝花图》等63幅。

苏东坡“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名句也出自《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宣和画谱》还记载了米芾赴书学博士,途中过金陵时,有人献上一幅《折枝桃花》,为善画花竹的金陵名家刘常所绘,米芾置之于屏间,坐卧其下,夜索烛与对,若相晤言……。从现在的传世作品看,北宋赵昌《杏花图》、北宋赵佶《桃鸠图》、南宋·林椿《果熟来禽图》、《梅竹寒禽图》、南宋马麟《橘绿图》等都是典型的折枝花鸟画法。

折枝画理论宋代已有出现,《宣和画谱·蔬果叙论》:“盖坠地之果易工于折枝之果,而折枝之果又易工于林间之果也。”清代较为全面,邹一桂《小山画谱》云其功能是“名花折枝,想其态度绰约”评徐熙“画折枝,小幅多瓶插对临,宽幅写大折枝桃花一枝,谓之满堂春色。”论技法“折枝无蜂蝶之来采”,作柏树“如画折枝,则柏叶宜直笔抒写”,清代王槩、王蓍、王臬《芥子园画传》翎毛花卉谱画花卉浅说:“作折枝,从空安放,或正或倒,或横置,须各审势得宜。枝下笔锋带攀折之状,不可平截。若作果实,更宜取势下坠,方得其势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