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作人作品?
冯作人 ,1927年4月生,贵州省道真县人。苗族。原名冯育攀。1950年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一师九三团剿匪。此后在道真县第一区公所、第三区公所、县财政局、物资局、农机局、交通局、县委整党办公室等单位供职,素好传统诗词。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省诗词学会理事,道真诗词学会会长兼主编、安场楹联学会顾问。传入《中国当代诗词家辞典》、《中国杰出文艺家大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壮戏主要流传在南庄方言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剧目大多取材于什么是小说?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
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传统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顺知戽海》等。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百色市北部的西林、田林、隆林、凌云、乐业一带,最早在西林旧州一带的壮歌及民间杂耍“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
光绪三年(1877年),云南富宁县已出现较完整的壮剧剧目《侬智高》手抄本。以后还演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三姐下凡》、《牛郎》、《鲤鱼》、《刘二打番鬼》、《太平天国》等剧目。
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桂西南壮语南部方言区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一带以及田阳、田东的部分乡镇,是在靖西的提线木偶戏和德保的马隘壮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线木偶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剧目大多取材于汉族的传统剧目如《杨门女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马隘壮戏,最初是用“双簧”式的方法演唱,后吸收民间的“马隘调”、“汉龙调”和靖西木偶戏的唱调发展而成为近代的“马隘戏”调。因为德保和靖西是南路壮剧的两大发源地,所以南路壮剧也称为“德靖壮剧”。
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三种壮剧都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剧种,流行范围不广,分别流行于富宁、广南八宝、文山一带。壮剧的表演艺术具有健康、朴实、活泼等特点。南路壮剧和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比较多彩,表演技艺如身段、步法、手法、武打等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风格。
邹武的作品?
邹武,仡佬族,天津大学毕业,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
作品见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搜狐网、网络诗歌网、词网、中国诗歌网、江山文学网、中国诗书画网、海南作家网等媒体与专业文学网站。
代表作品有《优秀女子,三精致四优雅,静待花开》、《坐听花开》。
邹武的最新作品(小说、诗):
七绝·月下推窗思以往
2021-11-13
像蝴蝶一样自在飞翔
2021-11-03
梅花的直白
2021-11-03
给我
2021-10-31
河边漫步
2021-10-29
七绝·鸟雀在争
2021-04-12
重逢之夜
2021-04-09
七言绝句·雨落清明
2021-04-05
山里种庄稼的汉子
2021-03-31
在古城
2021-03-27
非遗物质文化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简称“文旅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腾冲苗族文化?
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充分挖掘并宣传村寨传统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加强对民族戏剧、手工技艺、民族医药、民族礼仪、民族节庆、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已挖掘、整理出傣族的武术、嘎光、陀螺,傈僳族的嘟达达、射弩、阿昌族的蹬窝锣等可推广民族传统项目10余项,出版了傈僳族、阿昌族、佤族历史人物传、口传文学等书籍;
定期举办腾冲市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武术竞赛项目和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等优秀表演项目在全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全市民族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