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书法协会会长是谁?
何应辉,男,汉族,1946年6月生,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人,大专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主任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著有《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合著)、《何应辉书画精品辑》《何应辉书法艺术及技法》《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等。获中国图书奖二等奖(合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
清朝灭亡后满族那些姓氏的后裔们现都在哪里呢?他们姓氏还在用吗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灭亡,中国进入了民国时代。因为满清二百多年来的压迫统治,很多旗人这时候生怕遭到报复,于是他们反倒成了当时第一批积极剪掉辫子的人,除此之外,他们还迫不及待的改掉自己的满族姓氏,清朝自从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故宫,清朝就算灭亡了,即使后来溥仪在日本人支持下搞了什么满洲国,那只是一个为了稳定国内一些人的看法,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最后溥仪还是被抛弃了。
那些后裔现在全世界都有,大多数都改了姓,不过还有很多人没改的,直接叫祖姓,“爱新觉罗”,什么姓依旧有人用,不过很少,“爱新觉罗”姓氏很多人选择改为“金”姓,比如溥仪最小的妹妹,原名叫“爱新觉罗·韫欢”最后改名为金志坚,溥仪自己并没有改名,他改不改无所谓,谁都知道他。不过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溥浩然”。至于为什么很多人改为金姓呢,原因有几点,因为爱新满语就是“金”的意思,所以是有根据的,当年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就称为“后金”所以他们对“金”情有独钟。
另一个很出名的老爷子启功,他是正宗的爱新觉罗后裔,雍正帝的九世孙,他是非常有才华的人,是中国近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他就不承认自己是“爱新觉罗”后人,让人称他启功,有一次有一个送邮件的人给他送信件,信件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启功”他说寄错了,让别人退回去。很有骨气的老爷子。
谢谢邀请我的回答完毕,欢迎大家留言哦!祝大家生活愉快。
汪精卫怎样一步一步变成头号汉奸,成为民族败类?
汪兆铭出身于书香人家,早年中过秀才。不过汪兆铭却不是个迂腐的读书人,他在认识孙逸仙后,不光撰写文章为革命大造舆论,还四处演讲,为革命造势和筹款,是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
汪兆铭27岁时,便因谋刺摄政王载沣名震一时,他在牢狱中还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迈诗句。
一些青年人视汪兆铭为革命偶像,孙逸仙亦对汪兆铭的行为颇为赞赏。
(汪兆铭旧照)1919年10月,孙逸仙在广州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汪兆铭得到了重用,先后担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治顾问、总参议。
孙逸仙在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国民党后,汪兆铭再次被任命为中央执行会员和宣传部长。
1925年2月,在孙逸仙的生命最后关头,曾指名召见汪兆铭,并由孙逸仙口授,汪兆铭草拟了遗嘱。
可以说,汪兆铭手中拿了一手好牌,如果没有意外,民国总统的位子,非他莫属。
然而,谁也没想到,汪兆铭最后不仅没能成为民国总统,还沦为千夫所指的大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
孙逸仙去世之前,除了信任汪兆铭,还非常器重蒋中正。
说起来,蒋中正和汪兆铭有着相似的背景,他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不过他晚于汪兆铭加入同盟会。因此,当汪兆铭被种种光环围绕时,他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逸仙避于永丰舰。
蒋中正知道后,登舰护卫孙逸仙左右40余天,获得孙逸仙的器重,先后被委任讨贼军第二军参谋长和大本营参谋长,后来还派他去苏联学习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经验。
(汪兆铭旧照)蒋中正学习归来后,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他非常重视军校建设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许多优秀的国民党军官,都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所以他在国军中的地位很高。
孙逸仙去世后,汪兆铭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和军委主席。
蒋中正自然不愿屈居于他之下,在他的操控下,很快就爆发了中山舰事件。
这件事让汪兆铭很难堪,认为蒋中正无视他国民政府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地位。本来,他想扣押蒋中正,结果到此时他才悲催地发现,他根本就调不动国军将领,因此愈发觉得自己威信受损。
汪兆铭性格懦弱。他见对蒋中正无可奈何,只得自嘲地表示“责人不如责己”,并引咎辞职。
这之后,凡是政治上出现问题时,汪兆铭总是悄然出走,出国或就医。
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汪兆铭和蒋中正才再次合作。可就在汪兆铭担任行政院院长不久,上海就爆发了“一·二八事变”,虽然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民也万众一心,誓死抵抗,但汪兆铭虽有权力之欲,却一向不是好争善斗之人。他始终认为,中国无论是武器还是实力,都无法与日本抗衡,所以他唯恐中国和日本打起来。在他看来,这无异于蚂蚁和大象之战,毫无胜算。
汪兆铭主张议和,在他的斡旋下,国民政府最终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议》。
随后,汪兆铭对日本人妥协退让,又接二连三地批准并签下了《何梅协定》和《秦士协定》,华北主权被他拱手相送。
(周佛海旧照)无疑,汪兆铭的作为,让天下大哗。一时之间,反对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他的子女由于承受不住压力,对他多有抱怨,要他辞掉外交部长职务。但汪兆铭却不无委屈地流泪表示,这个时候,哪个愿意做外交部长呢!
“七·七事变”后,汪兆铭的恐日情绪更加严重。他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求和和投降的思想。对抗日作战,根本没有信心,反而认为那些抗日志士们的死,是不值得的。
就在这时,亲日派分子周佛海等人找到汪兆铭,向他传递了日本人支持他搞和平运动的态度。
一向和蒋中正交锋处于下风的汪兆铭听罢,大喜过望,认为能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扳倒蒋中正,攫取国军最高权力。再加上他的妻子陈璧君也对他多有怂恿,所以他愈发坚定了投敌的决心。
1938年12月,汪兆铭离开重庆,出逃越南河内,随后发表投日艳电,公然投降日本做了汉奸。
汪兆铭叛国投敌,自然激起了了国人的愤怒。然而,他却在媚日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根本刹不住车,最后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参考史料:《汪精卫》)
元代汪大渊写了哪部著作?
《岛夷志略》 。《岛夷志略》,原作《岛夷志》,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著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共一卷,一百余篇纪略,涉及东西两洋周边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研究古代亚非等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内容翔实,记述准确。《四库全书总目》:“诸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
其书上承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赵汝适《诸蕃志》,下接明代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搓胜览》等书,对明清两代的历史地理著作产生巨大影响。后译为多国文字。
清朝书法大家?
1,董鄂·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及两江总督,其书源墓颜真卿,专长草书,草法王羲之、怀素与刘墉、翁方纲足。也喜欢喜画梅,著有梅盒诗。
2,刘墉(1719-1803),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擅真行书潜心六朝碑版,书名满天下。著有刘文清诗集等著作。
3,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
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5,梁同书(1723-1815),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