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婉约派的特点?
婉约派的特点:在内容上侧重儿女风情,在结构上深细缜密,在语言上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
婉约派作品欣赏: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个婉约派诗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有很多婉约派诗的诗人
南唐后主:李煜
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代表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女诗人:李清照
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代表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淮海居士:秦观
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诗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代表作】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代有哪些婉约派男词人?挑一个你喜欢的细说下?
姜夔是南宋男词人中较为特殊的一位,其词“清空”和“骚雅”,说是婉约又似乎不是。可以说是南宋婉约派的总结人物,清雅词派的开山之人。
姜夔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偏安南方的时代,长江以北的大片地区、江南部分地区,如合肥等地遭到金兵的严重破坏,有的地方变成一片废墟,民不聊生。词人曾游走于这些地区,看到这些凄惨的景象,不能自己,遂创作了《扬州慢》和《凄凉犯》两首自度曲,表现了词人的家国情怀和对侵略战争的憎恨。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写于1176年,此时距金兵入侵已过15载,昔日的繁华都城早已不复存在,在序中作者就明确道出了创作的缘由:“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今昔对比,原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清清”,而今却是“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作者凄悲之情可见一斑。下阕从用典怀古开始,到最后发出“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感慨和诘问,既表达了“黍离之悲”,又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恨。歌曲的旋律悲悯忧愤,很好地表达了词的思想感情。歌曲四四拍,雅乐宫调式。旋律一开始是弱起,下行,似在叹气中痛苦地申诉。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凄凉犯》大约写于光宗绍熙元年(1190),作者客居合肥(今属安徽)时所作。这首词上片描写淮南边城合肥的荒凉萧索景象,下片在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中隐隐透露出一种“黍离”之悲和凄苦情怀。南宋时,淮南已是极边,作为边城重镇的合肥,由于经常遭受兵灾,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面对此景,作者不胜凄伤,忧国忧民心情可见一斑。
对故人的离情别绪,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和主题。在姜夔的自度曲中同样也有丰富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昔日恋人的思恋,二是对友人思念,三是对友人的热情赞美。
姜夔年轻时曾在合肥与两位歌女有过一段香艳故事,后来他们“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从白石词中大量存在的记梦词、咏物词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词作来看,白石与旧日情人虽佳期难会,前缘不再,但他对旧日情人的缠绵悱侧与刻骨相思之念是终其一生的。
《杏花天影》、《霓裳中序第一》和《长亭怨慢》就是正面表现这一情感的佳作,在《隔溪梅令》、《惜红衣》等词作中也有隐约体现。《角招》一词写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该词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绍熙五年春天,作者至杭州,曾与友人俞灏共赏孤山西村的梅花,不久俞灏归吴兴(今浙江湖州),作者独游孤山,对景思人,写了此词,显示出深挚的友谊。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词人,也曾是有抱负的朝廷臣子,因与孝宗政见不和,被御史趁机弹劾,获罪落职,回故乡苏州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淳熙十四年夏天六月初四,范成大生日,做为朋友姜夔特地从浙江湖州前往祝寿,并创作《石湖仙》一词以示祝贺。词中既有对友人的热情赞美,也有不幸遭遇的同情,更有将再次为国家重用的良好祝愿。对友人的真挚情怀溢于言表。
姜夔一生不曾入仕,又恰逢战乱长期羁旅漂泊,且情感受挫,所以其词大都清冷忧愤,婉约哀怨,常常自我吟咏,抒发内心的悲惋与忧愤。
《暗香》和《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被看成是姜夔的代表性作品。两首作品借物咏怀、即景言情,写的是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的情感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暗香疏影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在《暗香》中,作者回忆“昔日皎洁的月光曾多少次映照着我,曾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而且唤起了美丽的佳人和我一起攀摘梅花,而现在像何逊渐老,忘却春风词笔,如竹外桃花稀疏香冷”。
《疏影》中先描绘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现了她孤芳自赏的清姿和高洁情怀,词中两次用典又加重了悲剧意味,语意沉痛,感情怅惋。《翠楼吟》是为祝贺“安远楼”而作,但却抒发了“花消英气”的愁情和对盛衰迭变的历史人生慨叹,也抒发了不为时重的满腔怨愤之情。
李清照的作品都有哪些?
一、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什么派词人?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诗人。婉约词,中国古代词学流派之一,形成于晚唐。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