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纪念屈原,莫非当时的百姓都能看懂《九歌》、《离骚》?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当时楚国杰出的祭司。祭司不一定是一个职务,应该是国家重要官员的一项职责之一。屈原曾担任楚国高官,任左徒,是楚王的以下数一数二的人物,也是楚王身边的人。何况诗情横溢,用他来主持祭祀大典再合适不过了。
屈原的作品很多,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巜九歌》、巜天问》等,其中《九歌》系列作品应该是当时的祭词,如东皇太一,估计是祭祀祖先时用的;如云中君,估计是祭天时用的;如国殇,估计是祭祀阵亡战土用的;总计十一篇,并非九歌中的九篇,说明当时祭祀活动比较多。据说,九歌这类祭词早就存在,只不过屈原接任祭司这项任务后,因为那些祭词过于粗鄙,屈原对它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作为一个楚国的高官,屈原一向想有所作为,肯定将他的伟大抱负与才华予以实展,老百姓一定获益非浅。可能由于他诗歌的巨大成就,反而被历史忽略了他的施政能力以及取得经济或政治的成绩。由于他的离任,老百姓自然对继任者与他的施政进行了对比,发现屈原真的值得留恋。何况屈原被放逐后,楚国差一点亡国,国王也被秦国囚禁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奇耻大辱。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想到自身的遭遇,顿感人生无趣,怀沙自沉。
当地老百姓知道屈原投江,他们绝不相信这样一个曾主持国家祭祀大典的人会去死。因为他们相信屈原神话式的人物,他的巜天问》里的关于宇宙思想已经非常超前,至今还没有答案。何况他留下的巜湘君》、巜湘夫人》、巜河伯》等有关水神的祭词名篇,虽然里面内容不一定懂,但能够感受那种韵律及神秘的气氛,相信他"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因此,老百姓不一定懂得他的诗歌,但一定知道他的那份情怀,更加相信他不是投江死了,而是与湘君、湘夫人、河伯一样成为神仙。这个时候,大家就像纪念湘君、湘夫人、河伯一样纪念他。
庄子和屈原是同时代人,为什么感觉庄子比屈原在大众中的知名度高?
庄子本名庄周,战国时期宋国公室后代。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做过宋国管漆的官,因此“漆园小吏”说的就是他。他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影响深远,著有作品《庄子》。
庄周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庄子》这部著作将庄周所有著作均收录在内,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庄周主张“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处事旷达泰然的哲学观;以德治国为人的政治观”。庄子的哲学思想主体上继承了老子的体系,并在此之上增加了自己的观点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宇宙的本源。他还认为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这和我们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是相同的。无论是从哲学上,精神上,治国理念,还是文学艺术上,庄周都给后世人留下深刻烙印,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都受到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楚国的贵族。在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国都后,屈原不堪屈辱,投汩罗江自杀身亡。据说端午节就是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而来的。屈原的“楚辞”名誉天下,“词赋”这一文体就是自屈原的“楚辞”中而来,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目前流传下来的作品有23篇。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屈原是一位人格高尚的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直到今日,屈原在人们心目中依然是以文学家和爱国者的形象出现。
在屈原的作品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如最有名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之多艰”等等。在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思想和作品常常被视作民族大义,用来鼓励和激励人们奋勇前进,和平时期,则是我们获取和战胜困难的力量。鲁迅也称屈原为“过去时代中少有的具有抗争精神的诗人”。
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文学贡献和爱国思想为后人所敬仰和瞩目。
庄子与屈原对大众的影响庄子和屈原都是战国中期时代的人,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两人在思想上的不同。
庄子给了后人如何看待人生、自然、宇宙、国家、修身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可以说他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历经二千多年,在现今这个喧嚣嘈杂的社会,依然是许多人心中的一片宁静,一泓池水。
屈原留给人们的则是不可磨灭的文学贡献,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世人汲取爱国精神营养的肥沃土壤。
所以,从思想上来看,庄子是无可替代的精神大师。从诗歌和爱国主义层面看,屈原则首屈一指。大众之所以更认可庄子,还是因为“思想”这个东西的力量过于强大,对人们的影响更深入骨髓,更不易形成。心理学认为:人们对这种能影响到自己的“东西”,在内心深处会认为更重要,更会引起重视,而带来思想的这个人,在心理上就更有知名度。所以庄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一点就不难理解了。
庄子和屈原,二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不存在孰轻孰重的疑问,这点要与“知名度”分开来看。
屈原的代表作是?
1、《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4、《渔父》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
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 、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 、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 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
5、《远游》
《远游》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诗作。此诗主要写想像中的天上远游,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间的理想追求。全诗围绕“远游”这一主线展开,先交待了主人公远游的动机,然后介绍远游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写远游的过程。
离骚是谁的代表作品?
《离骚》是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
屈原(约前340一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同姓贵族。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予法律制定。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大大增强。由于屈原自身性格耿直,遭到他人谗言与排挤,楚怀王渐渐疏远屈原,后被流放,流放期间,屈原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离骚》就是楚怀王二十四、五年时创作的。屈原被流放汉北后,他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诗作。
诗的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中间写了到灵氛占卜、巫厂式降神等情节,未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等情节,真实地反映这个特定创作环境和自身遭遇。
《离骚》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全诗表现上完全采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又加之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把诗人无比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如大河奔流,浩浩荡荡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屈原的主要代表作?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