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创作的两个高峰期?
艾青创造的两个高峰期为抗战时期和新时代时期。
抗战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新时期以来,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代表作《光的赞歌》。
扩展资料:
1、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2、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3、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现实主义流派有哪些?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
1、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文艺流派。十年之间,来去匆匆。以“否定一切”为基本特征。否定国家机器,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创始人是〈意>马里内蒂,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
2、超现实主义:源于法国,鲜明的先锋精神,1916年的达达主义“破坏一切”“清除一切”给它有力的启示。1924年《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20-30年代在法国形成高潮,40-50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1969年结束。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它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各种束缚,重直觉,认为潜意识、梦幻才是最真实的;主张无意识的写作,不必有什么主题。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作品怪诞,夸张、晦涩、神秘。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影响。代表人物有布勒东(1869-196 6)、阿拉贡(1897-1983)、艾吕雅(1895-1952)等。
3、后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又一次高潮。提倡凭直觉把握内在真实,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意象、象征中隐含人生的哲理。比象征主义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主张通过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效果。英国的艾略特(1888-1965)的《荒原》是它的代表作。此外还有法国的瓦雷里(1871-1945)的《海滨墓园》,奥地利的里尔克(1875-1926),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俄国勃洛克的《十二个》和叶赛宁,爱尔兰的叶芝(1865-1939),美国的庞德(1885-1973)等。
4、表现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它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在艺术方法上,由于强调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景、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家与作品有卡夫卡(1883-1924)的《城堡》、《变形记》,美国奥尼尔(1888-1953)的《毛猿》,捷克的科幻作家恰佩克(1890-1938),瑞典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的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德国的戏剧家布莱希特(1898-1956)等。
5、意识流:以无意识活动作为文艺的表现对象,提示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强调人的意识的矛盾性及复杂性。在作品中,情节淡化,作者不介入,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不按情节而是按人物意识流程结构作品,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叙述方式,随着人物意识的流动,通过自由联想来表现主题,组织情节,不受时间限制,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颠倒,彼此渗透,相互重叠,网状式的主体结构。代表作与作品有爱尔兰的乔依斯(1882-1941)的《尤里西斯》,法国的普鲁斯特(1871-1922)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福克纳的(1897-1962)《喧嚣与愤怒》,英国的伍尔夫(1882-1941)的《到灯塔去》等。
6、存在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的法国,日渐流行于欧美。它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荒唐丑恶;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和毁灭的命运与孤独、绝望、恐惧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思想上开掘哲理深度。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萨特(1905-1980)的《恶心》,加缪(1913-1960)的《局外人》等。
7、荒诞派戏剧:50年代兴起于法国。思想上师承存在主义“荒诞'观念,艺术上吸收超现实主义手法。以荒诞的戏剧形式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人生的无意义、人的异化、人与世界的隔膜、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等。故意采用与传统戏剧相反的手法,制造强烈的荒诞效果。以模糊的背景,象征、寓意、夸张、非逻辑的片段场面,抽象化、普遍化的人物,非理性的、无意义的语言。代表作家作品有:法国尤奈斯库(1912)的《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1906)的《等待戈多》,俄国的阿达莫夫(1908-1970)的《弹子球机器》,英国的品特(1930),美国的阿尔比(1928)的《动物园的故事》,法国的让 日奈(1910-1986)的《阳台》等。
8、新小说派:50年代兴起于法国。“怀疑的时代”的“怀疑精神”的产物。反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模式。认为小说应主要描写物的世界,应透过平常琐碎的日常生活,揭示人的潜意识活动,表现“潜在真实”。非意义化,非情节化,非人物化是新小说派的三个基本论点。文体革新。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娜塔丽·萨洛特(1902)的《无名氏肖像》、阿兰·罗伯-格里叶(1922)的《橡皮》,米歇尔 布托尔(1926)的《米兰巷》,克洛德 西蒙(1913)的《佛兰德公路》等等。
9、黑色幽默:60年代兴起于美国。黑色-阴郁、悲观、冷酷、苦涩。认为世界是一片荒原,历史是一片混乱,个人无法改变生存现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既缺乏充满自信的庄严的悲剧精神,又缺乏敢于蔑视对手的明快喜剧精神,只能是“苦恼人的笑”。黑色幽默,不仅嘲弄他人,更是自我嘲弄,喜剧手法不仅用于处理丑恶和畸形,也用来处理痛苦和不幸。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海勒(1923)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内古特(1922)的《第五号屠场》,巴斯(1930的《烟草经纪人》,品钦(1937)的《万有引力之虹》等。
10、魔幻现实主义: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发端于40年代,到60-70年代形成高潮。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欧美现化主义的表现手法。“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在现实生活的叙述与描写中,引入大量超延自然的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情节中,时序关系被打乱,场面常带有象征色彩,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28)的《百年孤独》,墨西哥的鲁尔弗(1918)的《佩德罗·帕拉莫》,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的《玉米人》、《总统先生》,古巴的卡彭铁尔(1904-1980)的《这个世界的王国》等。
曹操不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诗人,他的诗歌,有何特点呢?
曹操的诗歌多为政治抒情诗,曹操写诗最擅长的特点是将叙事、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曹操的诗歌整体都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时代感。曹操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境界开阔,气象雄浑。
就诗词艺术特点来说,曹操诗歌有三大艺术特点:
悲凉慷慨上面说过曹操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的乱世时代,所以曹操的诗歌具有那个时期显著地慷慨悲凉的艺术特点。
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代,很多文人多会去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时代动乱和人民的艰苦生活,这也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而“建安风骨”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莫过于三曹,也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曹操父子三人和女诗人蔡琰以及建安七子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格。
所以曹操诗歌中一大特点就是悲凉慷慨,比如曹操大概在赤壁之战前后写下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我们读到这里时情不自禁的就会想起赤壁之战的激烈,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但是在即将实现统一大业之时,一生纵横天下无敌手的曹操却惨败于周瑜之手,所以曹操才会发出悲凉的感慨。
雄劲奋发曹操的诗歌第二大特点就是雄劲奋发,最具这个特点的就是曹操在征讨乌桓归来时路过现今秦皇岛昌黎县碣石山,临山望海所作的《观沧海》,以及时间前后差不多的《龟虽寿》,这两首诗歌中的诗句都是那么雄劲奋发,让人读来热血沸腾。
尤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真的是写出了奋发之心,不服老不服输之心,每每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
语言质朴明快曹操诗歌的第三大特点就是语言质朴明快,曹操的诗歌对“建安风骨”的行成起到显著作用,如果没有曹操的诗歌,后世或许都不会有“建安风骨”的风格,建安七子虽然才名重一时,但是流传后世的作品皆不如曹操这般让人悠然沉醉。
曹操诗歌的语言是非常质朴明快,不像他儿子曹丕那般砌词华丽,曹操的诗歌更多的是朴实无华,简单明快,易读易懂。
比如曹操的《蒿里行》,这首诗写于董卓之乱时,曹操会同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在诗中写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就是用最简单明快的语言写出了在董卓暴政之下,东汉百姓民不聊生的情景,读来也让人简单易懂。
可以说曹操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在“建安风骨”的文人之中就以曹操地位最高,权势最盛,同时也最属曹操的诗歌风格影响了“建安风骨”的形成,说曹操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都不为过。
写在最后曹操是乱世之英雄,他一生南征北战,纵横天下,但是在戎马倥偬的一生,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他在征战之余喜好文学,传世诗篇颇丰,这是非常难得的。
而曹操的诗歌也是历来诗词之中除了我们开国领袖毛主席以外,最为气象雄伟,境界磅礴大气的诗歌。
曹操把自己一生的戎马经历融入交织进诗歌之中,所以他的诗歌也是最为慷慨悲凉、浑厚沉雄,历史上能与曹操的诗歌一较高下的只有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对曹操也是推崇备至,这是跨时代的伟人之间惺惺相惜。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中国现代文学史左联时期的重要作家?
“左联”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鲁迅、冯雪峰等4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制定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把从事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成立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等刊物,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推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积极提倡和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36年,左联自动解散。
“左联”的构成
“左联”包括三部分人:
“五四”文学革命健将
“无卅”到大革命期间急剧左倾的革命文学倡导者
大革命失败后从前线撤退下来的战士作家
“左联”的创作实绩
杂文:
《申报.自由谈》
鲁迅、瞿秋白、茅盾、王任叔、徐懋庸、唐弢、曹聚仁、聂绀弩等人的杂文创作大放异彩,占领了若干杂志报刊
小说:
1933年《文学》创刊,
发表叶绍钧《多收了三五斗》,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沙汀《凶手》,舒芜《咆哮了的土地》,萧军《羊》,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
都说唐诗宋词,那宋朝就没有诗了吗?宋朝有哪些著名诗人呢?
都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诗宋词双峰并峙。当然,唐朝也有好词,宋朝也有好诗。就诗来说,唐诗果然如巍巍高山,气魄宏大,霸气侧漏;但宋朝不仅有诗,而且宋诗如汤汤大河,宽广汹涌,也蔚为壮观!
一看到我这样字斟句酌磨磨唧唧地评价唐诗宋诗,唐诗和宋诗都急了,争抢着有话要说。我看他们说得也还中肯,就记录了下来。
唐诗洋洋得意地说:“我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等等大诗人,人才辈出。”
宋诗不慌不忙道:“我的作家名头不比你的响亮,但也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等大诗人,也是各领风骚。”
唐诗一笑说:“我的诗气韵雄浑、妙造天然,已经登峰造极。我的好诗就有四、五万首,能做的诗我都已经做完了,你超不过我了。”
宋诗昂然回答道:“我超不过你,但我也不能认输。我以你的规矩,展示自己的新面孔,奋起直追。我的诗气骨瘦劲、妙趣横生。我以文为诗,凡事不可入诗,要以人工胜天然。我努力追求诗的创新发展,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宋诗要自长精神,还在喋喋不休。
唐诗微微一笑,又说:“事实胜于雄辩。请拿出你的绝活来!”
宋诗胸有成竹,兴高采烈地说道:“您就瞧好吧您哪。我就让北宋的王安石和苏轼、南宋的陆游这三位大家各展风采,管你大饱眼福!”
王安石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诗中论点鲜明:不能对商鞅有非议。论据确凿:商鞅重诚信,一诺千金;商鞅有办法,能让改革行得通。
这首诗运用典故,借古喻今,含蓄地表明王安石自己推行新法的主张是正确、可行的。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用拟人手法写山写水,新鲜别致,意趣盎然。一个布置优雅、景色优美的农家小院,宛然如在目前,正是现代都市人非常向往的农家生活。
诗中既表达了对小院主人辛勤劳动的赞美,也不动声色地表达了自己隐居时的乐观豁达。一石二鸟,妙趣天成。
王安石诗、词、文俱有上乘之作,正如欧阳修所称赞的:“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人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与弟弟苏辙唱和的诗。不见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气势,却显得飘逸流畅。后四句回忆二人曾在渑池县的僧舍投宿和路过崤山马死驴跛的故事,叙兄弟在颠沛之中的亲情。
倒是诗的前四句,用雪泥鸿爪做生动的比方,感慨人生飘零,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是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为了生活而辛苦奔波,到最后又能留下什么呢?诗人原意是乐观的,却引起了许多后人望峰息心的感叹!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对庐山进行了横看、侧看、高看、低看、远看、近看之后,由部分而整体得出结论:不能准确地认识庐山的本来面貌,只因为自己身处其中啊!
写庐山而不具体写景,只是从观看角度生发议论,正是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也是宋诗不同于唐诗的根本所在。这首诗被选入语文课本,小学生都会吟诵。但当他们长大成人,处在复繁纷扰的世事中,对这首富有哲理的诗当有更贴身的体会。
苏轼把浪漫、激情、夸张都给了词,而在诗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辩色彩,往往议论,借古借物借景发表见解,灵活多变,新鲜有趣,不可揣度,显示了宋诗不同于唐诗的面貌和实力!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不逾格律的规矩一分一毫。诗中状物、写景、抒情互相交融,描绘出丰收年农家安宁、欢乐的景象和气氛,反映了农民勤劳、质朴、知足的本色品质。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油然而生欣慰、喜悦之情。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贴合诗中情景,又自然地产生哲理性,令人豁然开朗。它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往往在竭尽全力之后灰心丧气时,突然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目标实现了。
这两句诗契合了无数人的心理期望值,又符合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原理,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大量爱国诗中的两首。
诗人生活在南宋偏安的时代,做梦都想着骑战马、过冰河、守边疆,但至死未见恢复中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天动地,令人恓惶落泪,心痛如割,不忍卒读。这些爱国诗,笔力苍劲悲凉,感情真挚动人,至今仍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精品力作!
宋诗刚以王安石、苏轼、陆游为代表展示了自己的成就,其间还有意无意牵扯了唐诗。唐诗听完,迫不急待地表示有话要说。宋诗担心唐诗说出不中听的话,也抢着要说话。我赶忙打个圆场:“你们也别再争了,听我做个总结,了断了头条问答提的问题引起的这段公案吧。”
于是我苦思冥想一番,总结道:“唐诗厉害,宋诗也不赖。唐诗肯定没学宋诗的,宋诗肯定是学了唐诗的,并且开辟了新的题材、创造了新的表现方法的。宋诗数量超过了唐诗,但是质量没有超过唐诗;所以宋词学了唐词并且发展到了和唐诗一样的巅峰,算是为宋诗报了仇。这就是说,唐诗和宋诗,扯平了!”唐诗宋诗一听,不约而同哈哈大笑道:“好你个老夫子,真有和事佬的本事!我们就看在你多年寒窗苦读、评价也还算公允的份上,给你个面子:从今以后,我们唐诗宋诗握手言和,互相学习,共创中国诗在新时代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