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刘大櫆的代表作品 园 清代作家姚鼐的文学作品传记

清代作家姚鼐的文学作品传记?桐城派三祖”姚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姚鼐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义理、考据、辞章,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纵声读古诗文,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

清代作家姚鼐的文学作品传记?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姚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归里后,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嘉庆二十年(1815年),逝世于钟山书院,享年八十五岁。

姚鼐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他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编有《古文辞类纂》等。

刘大魁作品?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读音?

桐城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读音是fāngbāo liúdàkuí

桐城派是下面哪一个朝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应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地区),故名。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

赏析清代桐城派?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等,皆为安徽桐城人。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