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是哪些诗

送友人峨眉山月歌李白的诗有很多首,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比较山水田园诗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诗经》,山水田园诗不再是单纯描写大自然的景观,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艺术高峰。从李杜大量诗歌可以体会盛唐的文化氛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造就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孟浩然继承并主要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清新悠闲的风格。...

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是哪些诗,李白作品全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将进酒,君不见!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蜀道难。

梦游天麽云留别。

赠汪伦。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山亭。

望天门山。

侠客行。

送友人

峨眉山月歌

李白的诗有很多首,每首都是经典之的咏流传。

孟浩然还写过哪些诗?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主要作品以田园诗和山水诗为主,具有浓郁的自然风光特色。以下列举几首孟浩然的代表作:

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登科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暇无人更把几。深院月斜人静庭,送枯杨花满地香。

3.《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沙平石稳声,侵晓穿秋衣。洛浦愁茫茫,不知何处归。

以上只是孟浩然的几首代表作,其它诗作还有很多,包括《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鹿柴》、《清平乐·村居》等等。这些诗作都具有深邃的诗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王维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比较

山水田园诗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诗经》,而东晋的陶渊明和谢灵运才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从此,山水田园诗不再是单纯描写大自然的景观,更多的是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内在情感。到了盛唐时期,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艺术高峰。唐代疆土辽阔、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士大夫物质生活的富裕促使大家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同时社会风气也为他们提供了漫游山川、欣赏森林和泉水的外部条件。从李杜大量诗歌可以体会盛唐的文化氛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个时代的政策是开放和宽松的,鼓励激情,热爱生活,包容人格,强调自我,融入文化政策,吸收和融合儒家、佛教和道教。儒学入世忧国忧民;道教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与人的简单和谐,佛教崇尚禅宗的纯真智慧,造就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就最大要数王维和孟浩然,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继承并主要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清新悠闲的风格,承继了陶渊明诗歌风格和白居易诗歌描写手法。谢灵运诗画融合的艺术特征以及形而上学理趣对王维影响比较大,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美学,创造了田园诗的光明、空灵、宁静和深刻的意蕴[]。

此外,孟浩然是盛唐第一位创作大量田园诗的人,王维是盛唐田园诗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

一、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相同点

盛唐山水田园诗始于孟浩然而成于王维,二者都擅长山水诗,他们的诗有相似的精神风貌。从整体来看,两者都是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描写山水之间的景象,即兴于山水,将自然之美变为艺术之美,语言清新、寓意深远、意境清新,用语雅洁,意象疏朗而不是呆板的堆砌,给人留下较大的想象余地,情感表达出淡泊、优雅、从容不迫等。

1、题材方面比较

从题材上看,两者都以山水田园风光为创作内容,表达对山水的感情。通常用细腻的笔法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温柔的溪水以及悠闲的农家生活,寄托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不满,更多地表露了自身怀才不遇的郁郁不得志。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日暮”“野旷”“江清”等突出了环境凄清的原貌衬托诗人的惆怅。孟浩然著名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朴素而自然,景色和人的活动融合一起,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的层次感,流露了诗人和主人同乐之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简单的送别,囊括了“雨”“轻尘”“客舍”“柳”等意象增添了送别浓厚的不舍之情,景象也是从远到近,流露出诗人复杂的心境。

2、意境方面比较

细究起来,王孟诗歌在意境方面都不约而同追求禅意理趣。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题融公兰若》《来阁黎新亭作》分别描写了禅房、寺院、佛亭这些佛教境地的清幽恬静以及佛寺所依傍之山水景物的秀美,“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描绘了眼前青峰,夕阳辉映而雨下,庭院的静美之境;第二首:“流泉绕砌回”“松柏映香泉”“法雨晴飞去”等在诗歌中加入了大量的禅意,为佛教和禅宗增添了一种灵性的感觉,使诗歌充满了一种禅意、静谧的理性和情趣。

王维在禅意的追求上更是出神入化,如他的五绝名篇《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夜晚宁静,春天的山峰在月光下空空荡荡。山涧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引燃了春夜的宁静与温暖。它表达了诗人的禅意、禅意和心境的宁静[]。王维的山水诗意境很好。通过处理空与实、动与静、主与次的关系,图像得到了高度的概括。

3、艺术手法比较

五言诗是他们的专长,山水的描写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是诗歌的核心内容。景色的分层次,注意静态与动态的结合,采用点对点、面对面的手法,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觉。艺术和表现技巧上,他们用叙事风格来写诗,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然景观也是其诗歌风格简单的主要原因,大道至简的魅力。

整体而言,语言文雅,注重对生活的理解,不刻画,不雕刻,注重自然,善于用白描描绘山水词,《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言直白,通俗而淡雅,不为了体现文采而追去词藻华美。再如孟浩然名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质朴无华,却直入人心,直白而韵味入骨三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将“春”“鸟啼”“夜”“风雨”“花落”等意象通过最简单的语言贴切地表达出来,朗朗上口,一读就明,意味深长,词简单意却不简单,前两句用春眠、啼鸟渲染了春天来了的美好景象,后笔锋一转,如果说触景生情,倒不如说景由心生,情感带动了景的出现,脑海里浮现的意象。

二、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点

王孟诗歌无论从题材、艺术特色、思想等方面都有相似的特质,但是,由于社会环境、个人环境和人格的差异,他们也存在不少的不同,至少在思想价值观方面,另外在主题、意境风格、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果说王维在早期既向往“隐士”的逍遥自在,又放不下仕途的春风得意,那么在晚期实现了由儒向道的根本性转变,造就了他诗中带画的特质,只有彻底放下,才能尽显“空灵”。而孟自始而终都处在儒与道的矛盾中,处处尽是胸闷之情。因此,两人都写静,王凸显佛教的“空”,孟彰显道教的“清”;就艺术手法看,王是诗中有画,山水画的意象,孟尽显风景画,突出风俗、风光。

1、题材方面比较

王维由于前期和后期生活环境不同,在主题上,王的诗歌更多融入了自己对世界、生活的理性思考,突出上升到人生哲理和禅意的高度,如《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佛理的参悟让他会遁出红尘而笑看红尘,从而让内心放心一切处于空的状态,这种心态的创作更能融入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因此,他对景物的描写更加突出“空”与“灵”的刻画来衬托诗人自觉排解尘俗的喧嚣。

又《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由于他彻底告别仕途归隐,内心是平静如水的,不再“藕断丝连”的矛盾,因此,他的诗景色连贯,基调一致,表现出一种恬淡美好的风格。

孟浩然一生未仕,而内心又极向往做官为国效力,这种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态,注定他的诗更多托物言志,寄托哀思、惆怅等心境。如《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诗人采用白描手法,直抒心中的苦闷。其实,诗人往往最怕的有二:一是孤独,二是怀才不遇,而怀才不遇的孤独更加凄凉,且看孟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思念、惆怅等情绪的交织,再遇上凄凉的景色“孤舟”“猿愁”更加郁闷,导致痛苦起来。

2、意境方面比较

从意境的角度看,王孟都注重主体性和客观性,形成了画面的和谐与美感。但孟子的诗歌往往以情景交融而告终。王氏诗歌不仅促进了山水的交融,而且还包括“哲理”一词。因此,在王的诗歌中,我们常常可以捕捉到“哲学沉思的精神”。尽管这一哲学得益于禅宗,但毕竟它使王的诗歌更为深远。孟也追求景物的和谐静美,但是仅仅停留在情寄于景,感怀生活,主题显得不够开阔。

王维不仅精通音乐和绘画,而且擅长佛教和禅宗。他习惯于冥想自然。他在创作时,经常把禅宗与山水的审美体验结合起来。他常常把自己置身于山川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灵感,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因此,王维的山水诗倾向于自然的“空灵”之美,显得更加纯净,达到了“无,何处生尘”的境界,体现了佛教境界向艺术境界的转变,尤其是禅宗思维方式和禅宗快感境界的直接启示和借鉴。

就意境而言,孟浩然的诗不够王维的高远。孟诗中的大部分氛围也是“安静”的。但这种宁静不是“空灵”,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宁静”。诗人任性而自然的闲暇心态中,有一个明朗而美丽的场景。另一个例子是诗“夏天南宁怀辛达”。如诗人在凉爽的夏夜想念他的朋友。诗歌语言简单,自然观自然。诗歌创造了一个异常安静和遥远的领域。然而,在他的田园诗中,隐士的快乐和不满现实更为突出

3、艺术手法方面比较

对艺术手法的探究,且看后人的评价,苏轼曾评王维诗歌:“味摩诘诗,诗中有画;味摩诘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后人常常用来对王维的评价。对于孟浩然,闻一多在《唐诗杂论》:“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建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可以从动静描写上加以分析,且看王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第二句“人语响”以动衬托山之静,后两句,一字“返”“照”用景色的动来反衬森林的静谧以及青苔的清净,可见,王比孟更加注重景的布局、色调冷暖,使整体画面趋向层次感,内景与外景的动静结合。

孟浩然的田园诗主要直白地描写自然风光的真实,往往插入风俗活动。樵夫的归来和鸟的栖息,月下的孤景来表现自然的“静”。诗中的风景是静谧的,情感是静谧的,这是孟浩然在漫长的隐逸生活中所追求的境界。像《过故人庄》更加追求农家乐的一种“雅致”,仅仅停留在景和风光的表面上。如果说孟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么王的则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两者在表现方面上也存在不少异同:

先看孟浩然的《春情》:

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清朝赵臣瑗在《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论:“《春情》者,闺人春园之情也,艳而不俚,乃上乘。他人写情,必写其晏眠不起,而此偏写其早起;他人写情,必写其怜枕席,而此偏写其厌交欢,落想已高人数等。而尤妙在从朝至暮,曲曲折折写其初起,写其妆成,写其游戏,既写其坐,复写其行,五十六字中使之得几幅美人图,真能事也。”虽然诗的风格不高,但形式完整,没有典故。它只依靠简单直接的叙述,没有情节的跌宕起伏。它只描述了同情者的嬉戏,这与绿色建筑中妇女的日常生活非常一致。这种写作在律诗中并不常见,从中可以看出孟浩然对七言诗创作的探索:对押韵诗的创作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追求了一种

朴素的诗歌风格。他不仅在词句的选择上力求朴素,而且在形式上也尝试了很多方法。

再看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作,在对清新、静谧、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诗人感受到万物生命的无尽欢乐,将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风景。在这首诗中,统一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远到近描绘月光,从近到远描绘春天,从黑暗到光明描绘女人,从光明到黑暗描绘渔船。清歌是静止的,月光是动态的,石头是静止的,水是流动的,运动和安静是和谐的,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娴熟的艺术技巧。正如王夫之曾说:“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

语言特点最大的突出,王维诗歌注重某种色彩美,在他诗歌中很难看到如“明明、煌煌、皎皎、灼灼”等表示明亮的叠字,相反,多采纳诸如“青青、暧暧、沉沉、阴阴、苍苍、冥冥、黯黯”等冷色调的叠字。凭借这一色彩与光的深刻审美特征,作者表达了自己舒适的心情、淡漠、优雅、明晰的魅力,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他们有了积极的审美再创造。

《唐诗归折衷》道“浩然清姿淑质,风神掩映,乃在淡若无奇之中。初读无奇,寻绎则齿颊间有余味。”孟子的诗歌继承了建安的雄浑风格和魏晋清真本性,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宽广、超大步的诗歌环境,成为盛唐诗歌美学理想的典型代表。《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纵观这首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这些句子很容易理解。没有任何斧凿痕迹,字面浅显深邃,然而回味无穷,咀嚼力十足。

结论

通过比较,进一步把握和理解王孟诗歌在题材、意境、表现、语言特征等方面的异同,深刻感受到王维作为“诗佛”的“空灵”之美,领悟到孟浩然寄情山水间的惆怅,直白的语言,带领我们感受“天人合一”的超自然状态,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实现我们与环境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孟浩然的朝代代表作以及名句?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唯见长江空自流整首诗?

首先没有“唯见长江空自流”这句诗,只有“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

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

全诗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句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送行的季节和被送者的目的地方;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这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既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大唐出了多少诗人?

2536位。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诗人,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等。整个唐朝诞生了两千多名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诗人,和五万多首流传至今的古诗。

初唐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有虞世南、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龄、杨炯、骆宾王),还有陈子昂、张九龄等等。其中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盛唐时期是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历史上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都是同一时期的著名诗人,还有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孟浩然也是同一时期的人。

到了中唐时期,又出现了白居易、刘禹锡、元稹、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等,白居易和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等。

晚唐之后涌现了李商隐、杜牧、罗隐、温庭筠、皮日休等诗人,其中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的代表作有《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等,杜牧著有《泊秦淮》、《清明》、《山行》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